逆天改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修武兴国
但真的打起来,谁个还管这么多。
单说这几天,正蓝旗损失惨重,被明军首战告捷,其他各旗虽然知道那路出城阵战的明军有新式武器,但还是不免要想,这是正蓝旗自己没用,打不赢区区明军,若
第321章 辽军斩获一血
后金两蓝旗与祖大弼部,两白旗与张存仁部分别战作一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杀得难解难分,城上的炮兵和弓兵怕误伤友军,就都暂时停止炮击和放箭,专心地盯着远方,且看后金还没有援兵来,如果还有援兵,则用炮火弓矢击打援兵。
今日阵战,辽军因为内心里有别样的心思,所以就好似打了鸡血一样,战斗力爆表,轻伤不下火线,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辽军战力本来就与后金兵在伯仲之间,有时候略略差了那么一点儿,现在辽军放空心灵,抛开一切杂念,专一战斗,让后金战兵顿有吃不消之感。
战事就在壕沟上的包铁木板前展开,城里没有派出援兵,后金本阵中也没有派出援兵,这是一处孤立的战场,战场上的人各自埋头拼杀。
不断有人坠马,有后金兵,有辽军。
“今儿杀得爽利,众将士听着,阵斩建奴,朝廷的赏银除外,俺多给50两银子。”祖大弼浑身浴血,杀得兴起,扔出这样一句激励士气的话。
苦战之时,血勇用尽,体力透支之时,重赏是战斗力的有效催化剂。
辽军愈发奋勇。
后金兵面对辽军的疯狗式打法,渐渐支应不住,而大营那边儿也没派出援兵过来,再打就全没了。
“辽军扎手,援军不至,速退。”一个后金将领发一声喊。
与祖大弼部缠战的后金兵迅速转身,疾冲而逃,城上守军见敌军与自家人马再度分开,赶紧抓住机会,放箭放炮,击杀逃跑的敌军。
祖大弼这边儿的辽军见自己经历苦战,终于击退建奴战兵,无一不是欢呼雀跃,声震寰宇。
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小胜一场,这胜仗打的提气。
祖大弼这边儿辽军成功击退后金兵,张存仁那边儿也是同样的效果,欢呼声也在他这里阵阵响起,两部辽军的欢呼声一前一后,遥为呼应。
城头上的辽军见自家袍泽打了胜仗,无一不是吐气扬眉,纵声狂呼,好不痛快。
城下辽军打完仗,先是把伤员速速送往靖边堡军军医院救治,随后他们便兴高采烈地去砍建奴的首级。
待辽军将斩获的首级送到祖大寿和何可纲处时,祖大寿还有何可纲自然是脸上有光,在刘仁玉面前说话也能直起腰杆来了。
能打仗的可不只有靖边堡军,辽军也不赖的。
在出城而战的四路明军各自与后金兵激战的时候,刘仁玉派出的热气球空军部队终于抵达镶红旗和镶黄旗营寨上空。
操控着热气球的柯志宏飞临后金营寨上空,看了看自己脚下的风景,却发现自己想象中的建奴狼狈奔逃的画面并未出现。
后金大营中的所有人都离开营帐,站在空地上,还有不少人手里提着水桶拿着瓢,眼睛都盯着自己的热气球看着。
“他们怎么不跑了,真是奇了怪了。”柯志宏犹记得自己刚出城那会儿,是多么的威风凛凛,吓得建奴四处乱窜,现在建奴如此镇定,他反而有些不习惯。
不过他并没有深究这个问题的意思,他要按照原定计划,选定攻击目标。
“柯爷,咱们带的燃烧弹不多,您说炸他们什么地方好”柯志宏的副手看了看自家脚下密密麻麻的营寨,犯难道。
“那还不简单,咱们第一次上门儿,当然要找他们的统兵大将打个招呼,你说统兵大将的营帐是个什么样子的”柯志宏问道。
“那还用说,当然是所有营帐中最大最威风的。”副手不假思索道。
“这不就对了,找到最大最威风的营帐,丢个燃烧弹下去,挫一挫他们的士气。”柯志宏笑道。
“好咧。”副手得令,便与柯志宏一道施施然飞向整个营区里最大最威风的营帐上空。
“到了,丢下去。”柯志宏一声令下。
那副手便点燃了万人敌模样的燃烧弹,直直丢到镶红旗中军大帐之中。
几个后金兵见自己头顶上的明军丢下万人敌,倒也不是很怕,因为这万人敌是用引信引爆的,只要在它爆炸之前,用水泼湿引信,则这个万人敌也就无法发挥作用。
当这些后金兵看准万人敌的坠落地点,便提着水桶打算去浇湿引信。
可他们看到自己眼前的万人敌时,才发现自己完全打错了算盘。
靖边堡军投下的万人敌,整个引信都被包在铁壳子里,没有露在外面儿的部分。
后金兵只能看到有灰色的烟从自己眼前的铁壳子冒出来,却根本无法看到引信。
到了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干净跑之夭夭,可是还是有些人不信邪。
他们用瓢将水桶中的水不停地舀出来,泼在万人敌上面儿,更有的后金兵干脆就把整桶水倒在万人敌上面儿。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处。
‘轰’一声巨响,万人敌应声而炸。
此次爆炸的效果却与以往有些不同,一般而言万人敌爆炸以后,其燃烧效果并不特别强,主要还是靠破片杀敌,而这个万人敌爆炸以后,却燃起一团巨大的火球,将周围的后金兵都点燃了。
浑身是火的后金兵撕心裂肺,痛苦哀嚎着跑到大帐外面儿四处狂奔,岂知跑的越快,火借风势,烧的越旺。
其悲怆凄
第322章 劝降
这天一大早,皇太极便如往常一样,坐于城南山岗之上,坐看大凌河城中情形。
他看着看着,自然就看到了靖边堡军和辽军出击袭扰己方的场面,这也算正常。
热气球出击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对这个明军的新式兵器有些束手无策,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去祸害己方营寨。
只是当然看到各旗均违反自己的汗令出击至大凌河城下,以致于遭到城上守军的炮击和弓箭射击以后,顿时怒火中烧。
他一脚踹翻自己的马扎,抽刀在手,环顾左右,怒声喊道:“朕有严令,遇明军出击寻衅,只可击退,不可追击,可8旗都不听朕之号令。贸然冲到城下,被明军城上炮矢杀伤甚众。传令下去,严令各旗固山额真和掌旗贝勒,不许派人去增援冲到大凌河城下来的乱兵。
彼若回来,负伤者,不准任何人探视,战死者不给予抚恤,冲到大凌河城下,斩杀明军者一律不许记功。带头抗命的军官,一律罚俸半年,降一级调用。快去向各旗固山额真和掌旗贝勒传令。”
“扎。”护军们见皇太极爆发出雷霆之怒,都吓得不轻,他们赶紧各自策马,飞奔各营传令去也。
各旗固山额真和掌旗贝勒见大汗如此震怒,当然都不敢再派人手去增援正在城头下苦战的己方人马。
那些后金兵见势不妙,方才各自退兵而去。
过不多时,他便听到西面儿和北面儿传来闷雷般的声响,随后自家西面儿和北面儿大营那边儿升腾起阵阵浓烟。
“两黄旗和两红旗那里发生了什么事儿,速速探明,速速来报。”皇太极跌声下令道。
“扎。”自有护军策马去探问消息。
此护军刚走,便有一名镶白旗护军前来报告消息。
“报,汗王陛下,多尔衮贝勒爷遣奴才来报,本旗兵马今日与明军交战,生擒敌军战兵3员。”那镶白旗护军半跪于地,禀告道。
“此话当真!”皇太极惊喜万分道。
“奴才哪儿敢骗汗王陛下。”那护军跌声道。
“俘虏何在”皇太极问道。
“就押在山下,贝勒爷听说您急需要大凌河城中的生口,特令奴才速速送来。”那镶白旗护军回道。
“好,甚好。多尔衮干得好,朕自有封赏,你下去,领100两银子去。”
皇太极念在这个镶白旗护军带来好消息,是个报喜鸟的份上,特意赏赐纹银100两。
送个信都能搞到100两银子,这等好事,如何能不让人欢喜异常。
那镶白旗护军马上就眉开眼笑地连连磕头道:“奴才谢过汗王陛下厚赏。”
“去把那几个生口带来,朕有话问他们。”皇太极对着身边儿的护军下令道。
“扎。”
几个护军得令,便与那个来报信的镶白旗护军一道直下山岗,将那3个被俘的辽军生口提上山来,随后又将他们强行按倒,跪在皇太极面前。
那3个辽军俘虏此时浑身带伤,披头散发,被捆的严严实实,好像一个大粽子似的。
他们都是面无表情地望着皇太极,既不害怕,也不求饶,一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样子。
这些辽军在辽东的地界上经常跟后金兵交战,皇太极又属于比较扎眼的敌军重要目标,是以这些辽军将领都知道自己面前穿着蓝色盘龙战甲的人是谁,这是大金国国主黄台吉,不过他们似乎浑然不惧。
如果说,是什么饱读史书,懂得华夷之辨的读书人被抓以后,是这样一副样子,皇太极还可以理解,但是这几个小兵看见自己以后也不求饶,这就很是有些奇怪。
有疑问,就要搞清楚真相。
“尔等是何人麾下”皇太极用一口辽东
第323章 探明虚实
“小的愿降。”三名辽军俘虏几乎同时说出愿意投降的话,只在音节上略有差异。
“识时务者为俊杰,很好。”皇太极微微一笑。
众护军收刀入鞘,场上杀气顿时消弭于无形。
一众辽军俘虏深深地松了一口气,有种要虚脱的感觉。
“不过,朕方才也说了,只许两人投降,还有一人必杀之。”皇太极忽然收敛笑容,肃容冷声道。
那3个辽军俘虏心中悠然一惊,一股凉意从脚底板一直升腾到了脑门子上,豆大的汗滴从额头上源源不断地渗了出来。
场面又静的可怕,3个辽军降卒几乎同时说出愿意投降的话,谁都有可能生,谁都有可能死,且生死只在皇太极一念之间。
他们眼巴巴地望着皇太极,等着这位大金国汗宣判自己的命运。
“上天有好生之德,若为一句君无戏言,而杀愿意归降我大金国的忠义之士,朕不仁也,亦不忍也!朕饶尔等三人不死,准尔等剃发易服,在我大金国汉军中听用。尔等自当尽心竭力,为我大金国效力。尔等若有战功,朕不吝厚赏,金银财宝,子女玉帛,尔等可尽情享用。”皇太极面色一缓,沉声道。
死里逃生,两世为人,辽军降卒的心理防线完全崩溃。
“小的谢过大金国国主不杀之恩。”那几个辽军降卒‘嘭,嘭,嘭,嘭’连连磕头,谢过皇太极隆恩。
“罢了,且站起来,朕有话问尔等。”皇太极收降这几个辽军小卒,接着便要询问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国主请问,小的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几个辽军降卒站起身来,不过仍然躬着腰,毕恭毕敬地问道。
“你等是何人麾下兵卒”
“祖大弼祖将军麾下。”
“辽军”
“是。”
“城中有多少守军有多少粮食”
“守军万余,都是精兵,其中咱们辽军7000人,关内来的靖边堡军3000人。”
“咱们辽军!”皇太极皱眉。
“小的该死,辽军七千人,关内靖边堡军三千人,城内粮草具体有多少,小的等不知道,只听祖大弼祖将军说可吃用两年有余。”
“可吃用两年前番我军哨探抓获明军,审问以后得知城中止有一万石粮食,只够吃两个月,为何这才过了不到十天,大凌河城中便有了可以吃用两年的粮食”皇太极不解道。
“这个小的等也不知道,只听说这粮食却是靖边堡军早就买好了的,就堆放在锦州,筑城的时候就一并运来了。”
“你是说这粮食不是南朝朝廷发运来的”皇太极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
“正是。”
“奇怪,南朝居然还有这等自掏腰包出兵打仗,精忠报国的将领,真是难得,真是难得。”皇太极听到这里,已然极为心惊。
一个将领,居然可以一次性买来可供一万大军吃用两年的粮食,这是何等财力,而且这个刘仁玉带领的靖边堡军人数虽少,战力却是强绝,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新式武器。
假以时日,再让这个刘仁玉发展一段时间,彼军力大增,再加上更多意想不到的新式装备,大金国危矣。
一时之间,深深的危机感萦绕在皇太极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辛得此子目下就在大凌河城中,且兵力不多,被朕团团困住,不然等到回到关内,休养生息几年,缮制甲兵,从关内带大兵来攻,我大金国危矣。不行,一定要继续围困大凌河城,就算他们有粮食,不怕围困,朕也要继续围困,朕一定要把这支靖边堡军扼杀在辽东,不让他们回到关内去。”
皇太极在心中呐喊了一阵,便接着询问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大凌河城中守军所用飞天之物,叫什么名字”
“听靖边堡军叫它们热气球。”
“热气球!”
“是,就叫热气球。”
“这热气球是只有大凌河城中独有,还是各处明军都有”
“俺们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个东西,靖边堡军把这个东西放出来的时候,着实把俺们吓了一跳,俺活了这么大,还没见过人在天上飞。”
回话的辽军降卒,回想起那天热气球首次在大凌河城中飞翔的情景,还不由自主地啧啧称奇一番。
皇太极听了这个话,却是大喜过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