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修武兴国
这种伎俩毫无用处。
“我军粮草充足,便是没有援军,也可以凭借此坚城,稳固坚守,援军来不了就算了,咱们自有办法。”刘仁玉在城头上望见那位绕城而走,满身血污的王将军,表情轻松道。
“对,咱们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若是没有刘将军的粮食,咱们只怕要祸事了。”祖大寿也是轻松笑道。
“大帅过奖了。”刘仁玉嘿嘿一笑。
阿济格和硕拖带着那王游击绕城走了半日便收兵回营,随后皇太极便收缩兵力,不进攻大凌河,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察探山海关至锦州,松山,杏山的敌情上面。
崇祯四年九月十二日,有后金侦骑自宁锦方向而来,报称有马步军自山海关之内而来,已入锦州,人数在六七千上下,似乎是来援救大凌河的援军。
皇太极对这个消息极为重视,他知道明国一定会再派援军来,他本打算再派阿济格台吉和硕拖阿哥带兵迎击这支援军,但是考虑到原先锦州城中便有将近五千兵,两军合在一起,便有万余人,两千兵未必能应付过来。
于是皇太极特令总兵官额驸扬古利带领800精锐护军去增加阿济格和硕拖的实力,他命令阿济格,硕拖,扬古利密切注意锦州敌情,只要明军来援,便立即击败之。
此时,丘禾嘉已经被打怕了,所以尽管锦州城里来了关内的援兵,他也不敢轻易派兵出去作战,他还要等,等到更多的援兵来了,才有胆气出击。
锦州城里的明军打死也不出来,搞得皇太极很是郁闷,他认为这路明军蓄势不发,就始终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为了消除这个威胁,他决定主动出击,诱使明军出战。
九月十六日,皇太极亲率护军200,每牛录甲兵5人,各旗大臣3员,驰奔阿济格,硕拖,扬古利大营中布置战守之事。
皇太极抵达中军大帐,便招阿济格,硕拖,扬古利来议事。
“众卿前番屡次击败援救大凌河之明军,可谓劳苦功高。”
待众人坐定,皇太极便对几位将领提出表扬。
阿济格,硕拖皆面有喜色,连说为了大金国,为了大汗,这不算什么。
皇太极笑,随后又道:“近来听说有大股明军自上海关内来到锦州,人数多达六七千,料想定然是援救大凌河之兵,他们目下已经在锦州驻扎四五日了,却总是不出击,这路明军如果总是不出击,犹如利剑悬于头上,不知其何时斩下,始终是个心头之患。”
“明军多路兵马来援,皆被击败,其必然畏惧我军,不敢再出战了。”阿济格傲然笑道。
“从这几日的战况来看,明国强军,也就大凌河中独有,其余的都不济事。不过锦州城中的明军虽然战力不强,终究是个威胁,还是要将这个威胁消除掉才好。”皇太极沉吟道。
“汗王陛下,明军总是不出击,我军便是想跟他们打,也捞不着机会。”阿哥硕拖皱眉道。
“只有诱他们出击了。”皇太极笑道。
众臣见皇太极笑容满面,就知道自家大汗肯定又有妙策。
“如何引明军出战,还请汗王陛下示下。”众臣齐声问道。
“朕意,可遣少量兵马到锦州城下诱敌,明军必然想击斩诸申首级,借以敷衍明国朝廷,他们必然会追击,我军可埋伏于小凌河处,予之以极大杀伤。
这样,一来消耗明军有生力量,二来堕其士气,使其忧惧,不敢增援。阿济格,派兵引诱明军出战之事就交给你来办,记住,多用激将之法。”皇太极下令道。
“扎。”阿济格先是打
第328章 大规模援军出马
后金这边打了几个大胜仗,皇太极自然是对阿济格,硕拖,扬古利等一干领军将领,另外还有在此战中立功负伤的官兵大加赞赏。
随后皇太极引军回兵营,诸贝勒,台吉,阿哥,固山额真出营数里迎接,皇太极将大胜消息告知众臣,诸贝勒,台吉无一不是极为振奋。
而后金诸官兵听闻自家大军连败明国援军,无一不是大喜,对围困大凌河之事愈发有信心。
反观锦州城中的情状,丘禾嘉无疑已经被吓破了胆,他反复上书孙承宗,连说后金兵力极多,若是己方兵力不足,仓促派出援军与送死无异,希望孙承宗能多派兵力,且还要派得力的大将来统兵。
孙承宗也知道丘禾嘉所言不虚,辽东方面儿先后派出三次援军皆被击败,这等添油战术,实在是不怎么高明,己方总是以少打多,让后金拥有局部兵力优势,这就是萨尔浒之战的再版了。
考虑到此等情况,孙承宗便四处搜集兵力,源源不断地送往锦州。
山海关去往锦州的官道上,人喊马嘶,车辆繁多,这自然引起了后金密探的注意,情报犹如雪片一般,不住价地飞到皇太极的御案之上。
至崇祯四年九月二十三日止,关内发往锦州的援军已有两万四五千员,由此推算,锦州城中可以用来增援大凌河的援军当在三四万人之间。
而后金这边儿,总兵力约有八万,刨去战心不强,战力也不强,且时时刻刻想着保存自身实力的外藩蒙古,还有不太让诸申放心的阿哈厮卒,成分复杂的披甲人,可战的旗丁也就在四五万人左右。
若是明军全师来救大凌河,则必将是一场恶战。
皇太极敕令各军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迎击来援明军。
九月二十四日,前哨总兵官阿山来报,称明军马步军四万余,从大凌河城中出,直趋大凌河城而来。
皇太极见这支来援的明军数量极多,猜想或许不好对付,便与自家哥哥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德格类台吉,阿济格台吉等将领一起率领后金和蒙古各部,共计两万精兵,挥师向西,去迎击这支大规模的明国援军。
在行军的路上,皇太极询问前军哨探道:“此路明国援军统兵大将是何人尔等可认识”
“回大汗的话,奴才等之望见明军主帅,帅旗上绣一个‘张’字,面孔生分的紧,不曾见过,倒是这主将身边儿的将领,奴才等倒是见过,乃是宋总镇和吴总镇。”那哨探回道。
“宋伟和吴襄”皇太极问道。
“正是。”那后金哨探回道。
“手下败将而已,不足为虑。那张春才能如何,朕不得知,还要看他领兵情状,再作计较。”
皇太极对张春这个人一无所知,不好做出评判,所以只能先看看张春的领兵能力再定战守之策。
锦州去往大凌河的官道之上,四万明军绵延数里,行进在路上。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乃是永平兵备道张春,在他身边的乃是辽东军镇中两员得力大将宋伟和吴襄。
这张春在天启年间便做了永平兵备道,任上治民有方,无论百姓士绅都是交口称赞,当辽东边患严重的时候,张春曾经自己编练乡勇两万余人,皆为精锐敢战之士,随时准备拉倒辽东去打建奴。
天启七年,蒙古哈拉慎部长旺烧饼台吉领兵内犯,欲破桃林口进入京畿之地杀掠。张春带兵擒获长旺烧饼台吉,至此,其领军才能为世人所知也。
崇祯元年,兵部尚书王在晋听信流言,说张春喜欢杀人。
张春觉得自己很冤枉,于是
第329章 主动出击
大凌河城内,中军大帐之中,祖大寿,何可纲,祖大弼,张存仁,刘天禄,刘仁玉等辽军和靖边堡军将领济济一堂,依次而坐。
今日聚会,却是有要事相商。
“大帅,诸位上官,近来我军热气球空军部队执行袭扰任务时,发现建奴近来军队调动颇为频繁,时常有大队人马前往西面儿。最近,奴酋黄台吉从未在南面山岗和西面山岗上出现过,那是因为他也带着大队人马往西面儿去了。”
刘仁玉将最近后金军的异常情况报于辽军诸将知晓。
“建奴如此调派兵力,想来是我军援军已至,建奴不得不派兵去截击。”祖大寿沉吟道。
“大帅,如果我军援军真的来了,我军应该抓住时机,速速出击,与援军会合,与建奴决战。”祖大弼听说己方援兵来了,顿时兴奋无比地建议道。
其余辽军将领跟着靖边堡军最近一直在表面上压制着后金,久而久之,他们对后金的畏惧心理逐渐减少,所以当祖大弼建议派兵出击的时候,众将全部都欣然同意,毫无畏战避战之意。
祖大寿见军心可用,内心甚为欢喜,他本就是员骁将,崇尚进攻,只是不知道战力强绝的靖边堡军愿不愿意配合
“刘将军,若果然有援军来救大凌河,本镇打算派兵主动出击,与我军援兵会合,再与建奴决战,不知刘将军意下如何,愿不愿意跟我军一同出击”
祖大寿说完,便盯着刘仁玉,其余辽军将领也都盯着刘仁玉,他们的眼眸里燃烧着求战的光芒,万分希望刘仁玉能够答应。
刘仁玉原本的计划是继续固守,随后出奇兵袭扰后金粮道,迫使后金退兵,本来并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愿。
不过他此时见辽军将领们群情激奋,求战之心甚为浓烈,便暂时把这个念头压制了下去。
他在记忆里反复搜索,努力回忆大凌河之战明军来援的日期与兵力数目。想来想去,终于在尘封已久的角落里挖掘出了得用的信息。
崇祯四年九月二十四日,永平兵备道张春,带领辽将宋伟,吴襄,合兵四万救大凌河,最后全军覆没,张春被活捉,不过这位文官不肯屈膝折腰投降后金,仗义死节。
这就是后世历史上救援大凌河援军的结局,如果历史不受到干扰,九月二十七日便是张春战败的日子。
刘仁玉转念又想,觉得这个张春也算是个人才,在明末的战斗力未必就比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差了,如果这次救下张春,让张春接替饭桶丘禾嘉出任宁远巡抚,跟祖大寿还有何可纲合作,这辽东说不定就固若金汤了。
一念及此,刘仁玉便微笑道:“末将不喜欢当缩头乌龟,如今我大队援军杀至,自然要引军出击,与主力部队会合,与建奴决战。大丈夫男儿汉,投军从戎所为何来,马革裹尸还,立千秋万世不朽之功业,树勤于王事之丰碑,让子孙后代瞻仰。死则死耳,有何惧哉,末将愿意率全体靖边堡军与大帅一道出击。”
“刘将军说的好,我等佩服。”辽军众将听到这句话,无一不是热血燃烧,击节狂赞。
“甚好,甚好,既然刘将军同意出击,咱们就一起商议一下攻守之策。这其一,我军还需确认是否真的有援军来救咱们大凌河,其中是不是有诈;第二,大凌河城中还需留下得力干将镇守,以免交战不利之时,我军没有退路。”祖大寿道。
“大帅所言极是,侦察的事情,就交给末将的热气球来办。这热气球高飞在天上,可以纵览四方情况,再佐之以千里镜,方圆二十里之内的情况,可尽收眼底。另外,为了确认援军是不是真的是我大明的官军,还请大帅派遣几人与我部空军一起出去侦察,等到确认朝廷确然派出了援军,我军便可以出击。”刘仁玉说道。
“就依刘将军所言,事不宜迟,还请刘将军速速派出热气球空军部队,可法。”
“在,”祖可法应道。
“到天上去飞一遭,你怕不怕”祖大寿笑道。
“大帅戏我耶!靖边堡军在天上飞来飞去,如履平地,末将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如何不能上天!”祖可法气闷道。
“甚好,令你选派两人,与靖边堡空军一道去西面儿看看,是不是咱们的援军来了”祖大寿下令道。
“是,大帅。”祖可法得令,便对着刘仁玉笑道:“刘将军,烦请您给您的手下下个命令。”
“好,没问题。”刘仁玉答应一声,接着便大声对着外面儿喊道:“无病何在”
“在,”孙无病听到刘仁玉的呼唤,便急急走进军帐之中,单膝跪地,准备听令。
“去跟李继业说一声,祖可法将军,还有他的两个手下跟着空军一起到西面儿去侦察,任务是看看有没有援军自锦州方向来,如果有,仔细看看是不是真正的援军,确认一下是不是建奴假扮的”刘仁玉吩咐道。
“是,将军。”孙无病得令,便起身对着祖可法恭
第330章 援军果然至矣
“嘿嘿,嘿嘿。”刘仁玉尴尬不已地讪笑一阵,随后便微笑道:“末将认为此事还需保密才是,所以就没有说出来。”
“你信不过我们”祖大弼黑着脸道。
“没有,没有,只是挖地道事关重大,毕竟这条地道直通城内,若是所有人都知晓了,其中一些兵士又恰好被建奴抓了去,建奴知道了这条地道,便可以从这条地道攻城,那么我军就只能炸毁地道,这样就太划不来了,末将不希望这条地道过早暴露,因为末将还希望在以后的进攻中使用这条地道。”刘仁玉分辨道。
“刘将军言之有理,我明白了,我方才只是与刘将军说笑耳,刘将军切莫放在心上。”祖大弼先呵呵一笑应声一句,随后又问道:“不知你挖地道是为了干什么”
“谢过祖二将军,”刘仁玉先是谢上一谢,随后便继续进言道:“末将的意思是,总攻的时候,可以派出一支偏师,走地道绕到城东两白旗的后面儿,对他们发动突然袭击,且主要攻击他们的马房,将他们的马都放走,让他们没办法追击,随后这一路偏师再一路向西,与我大军在西面儿会师。”刘仁玉建议道。
“刘将军此计大妙,只是不知道刘将军的地道挖的有多大,能不能让人马同时通过”祖大寿问道。
“绝无问题。”刘仁玉拍着胸脯保证道。
“那就好,本镇认为刘将军之计大妙,可以作为我军战守之策,诸位可有异议”祖大寿环顾左右,跌声问道。
“我等并无异议。”辽军众将齐声道。
“好,战守之策既定,咱们再来定出战的兵力。”祖大寿道。
“末将之靖边堡军全军都可以出击。”刘仁玉率先表态道。
“甚好。”祖大寿击节赞道。
“末将也愿带手下兵马出击。”
其余辽军将领见刘仁玉一个外地人,动不动就要为辽东抛头颅洒热血,自己如果不积极,岂不是太没人性了,于是大伙儿纷纷要求祖大寿派自己出征。
人人争先,非常罕见,这都是刘仁玉带来的变化,祖大寿忽然对刘仁玉有些感激。
“且不忙争,且不忙争。都出击了,谁来守城”祖大寿右手抬起,往下一压,示意大伙儿稍安勿躁。
大帐之内再度安静下来。
“如何分派兵力,还请大帅明示。”诸将齐声问道。
“本镇的意思是,留一千得用老军镇守大凌河城,与那三千新募集的辽军共同守城,其余五千余精兵全部出击,其中一千人从地道出击,袭击两白旗兵营,剩下的全部兵力就全力突击两蓝旗兵营,击破他们的营寨之后,便速速向西进攻,与朝廷派来的援军会合。本镇的布置,诸位可有异议”祖大寿环顾左右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