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自2008的重来盛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皇家雇佣猫

    “晓光,怎么样好看吗”刘以琦拍着手过来问道。

    绿白两色的短消息符号交错在一起,现在这玩意儿和他温晓扯上关系了。

    “好看,剩下的13、14、15楼都你去弄吧。”

    11月份的记者会招聘起了些效果,微拓科技招到了不少码农好手,温晓光的想法都得靠着他们来实现。

    而跨过这个疯狂的一个月后,搬到了新的地点之后,从新的起点开始出发后……

    温晓光和他的队友们得真正好好想想接下来要怎么应对竞争了。

    比如说,在线支付公司该做起来了……

    ====

    今天加班严重,就这一更了。这两周确实有些忙,感觉兼职好辛苦。

    主要我运气不好,2019是个大年,事情特别多,因为明年是个神奇的年份,很多政策都以2020作为临界点。

    。




第406章 转变思想,与时俱进
    2010年临近年终的时候,冬天的寒风肆虐,却也并未让气氛冷却。

    温晓光见到了多日未见的周教主,这些天来,他也在反思3q大战后的得与失。

    说起来最夸张的还是跑到香江去。

    “我这个人呢,不算什么特别好的人,”他推了推自己的眼睛,摊着手说道“但是我也没想到好好的做着生意,有一天会给弄一出逃亡香江。”

    “当时心里害怕吗”温晓光问。

    “当时不怕。”周教主做了个类比,“现在有些后怕,创业就像搏击,必须时刻准备出拳打击,可等肾上腺素消失以后,才能真切感受到之前被打的疼,这次360也损失了不少。”

    温晓光道“你是来找我要钱的吗”

    这件事他自己是记着的,那些信息他也都有了,高峰时期下载qq保镖的人数高达2000多万,这都是在短短的几十个小时内完成的,所以信息,是有的。那极其复杂的好友关系链上连带着的到底有多少人就没个准数了。

    所以这钱,温晓光不赖。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卡,“我一直在等你回来,亲自给你,我说话算话,500万美元。”

    至于这钱教主是自己拿,还是入公司的账,那就不是旁人能管的事了。

    真金白银,老周也没有不好意思,拿起来摩挲了两下,问道“那些信息我怎么没见你用啊”

    温晓光说“工信部发了行政令,不准我们三家做出任何导致事态扩大的事,相关言论和信息都不让透露,这时候干这种事激怒鹅厂不是个好的选择。”

    “另外,主动做这种事有些师出无名,效果不好。我要先等马画藤不仁,我再不义。不然喷子会陷入精神分裂的,不知道该怎么喷。”

    “第三,”温晓光比了个三的手势,“微信的增长已经受限于智能手机的普及率问题,这时候给用户推也没用,有些人还是诺基亚呢,时机不对,属于浪费。”

    周鸿祎张了张嘴巴,无法辩驳,“好吧,你思虑周到。”

    交谈起来的时候,他总是会忘记这个孩子的年纪,不知不觉的就会认为他的思维逻辑、语言表达都是一副成熟老派之象。

    “不过你小马哥会给你这个师出有名的机会吗”一段话下来,他只对这里感觉疑惑。

    其实也说师出有名,而是你不以正常竞争手段对我,我也只能还击。

    “我的周总你想啥呢,”温晓光笑了一声,“移动端的即时通讯软件,他只能照着微信的模板去做,怎么会不给我机会这是他最擅长的事啊。”

    抄袭啊。

    抄袭至少在道德和舆论上站不住脚吧。

    “我擦,是我想岔了,”周红衣说起来就气,“他妈的,这孙子真是一招吃遍天下。不过你也是牛比的了,谁也没能在社交这个领域搁他那儿占到好处,就你突然冒了出来。”

    温晓光问“听你这语气,还是觉得他们问题不大是吧”

    “有被颠覆的危险,但是你最好稳一点,他毕竟混了这么久,光是经验也很丰富。”

    “可能你小瞧了移动互联网的颠覆能力了,不过要是他有你这么乐观就好了,马总还是有警觉的。”

    说起来,温晓光也能理解大多数人。

    十年前,电脑是绝对主流。

    那时候的明星企业还是联想,靠着广大的中国人民的销量,联想冲到了pc销售世界第一的位置。

    那时候手机上网的确可以,但绝不会有人想到竟可以到达代替电脑的位置。

    业内的人大多知道这是一个方向,可想象不到能看视频、能打游戏、甚至后来还能直播。

    主要是硬件就跟不上,手机的电池、处理器,还有网速,全都不支持手机取代电脑。

    可它就……取代了,而且几年之内就取代了,你想想这些公司得多后怕,一切都太快了。

    “你好像信心很大”周红衣饶有趣味的问。

    温晓光说“微信的颠覆,并不是我们比它多多少用户,多多少日活跃量,硬要说的话,这会是我们取胜的基础,但不是取胜的表现。微信有这个用户量,已经不应该再满脑子盯着这个数字了。”

    他的话总是让人觉得高深。

    周教主也想不通,什么叫用户量不重要比来比去不还就是这些东西么。

    只是猛然间的,叫他去否定温晓光,好像又有些讲不出来。

    成功这个事,可以依靠运气,但成功后了不失败,这就得靠实力了。

    “我最后想问个问题,你是准备投靠阿狸,还是选择白度”

    背靠一颗大树,就可以给老马添不完的堵。

    温晓光顿住,“我那么多事要做,还就真没想过这回事。”

    ……

    ……

    由这句话,教主知道了少年人的野心。

    虽然,他不知道这时候微信还有什么可以做的。

    有的,温晓光说不必盯着用户量,不是说用户量不重要,而是高度已经够了,接下来要增加厚度。这个厚度,就是生态。

    还还记得他最早要想做什么的吗

    是以字节跳动为代表的一类东西,从那里反推回来需要一个流量入口才来怼一把鹅厂。

    微信只是开始,拿到用户只是起飞,但降落的动作更重要。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动作,就是如何在微信无法盈利的情况下,不被摔死。

    这是后3q大战时代,整个领导层始终在思考的问题,首先qq的那一套增值服务搞不了,目前搞朋友圈插入广告这一套更是无异于自杀。

    但不管是谁,信心还是有的,照着qq那一套去做就好了。

    只是就依葫芦画瓢吗会不会缺乏一点想象力

    “不管我们做什么新奇的功能,鹅厂很快就能模仿,”温晓光在公司的战略会议上,不断的努力扭转这些被‘下载量’这个数字占据大脑的人,

    他们是一个团队,团队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人的力量。

    “我们应该做出一些他们难以模仿的东西,我知道很难,但这是唯一的致胜方向。所以我要大家正确看待那个数字,不要只想着增加它,而是要想着我们已经有很多用户了,在已经拥有数千万用户的时候,我们能做些什么让自己显得特别”

    温晓光看着黎文博等人的表情,确保自己的话被听了进去。

    随后继续,“在线支付是一个重要的龙头,可能起步的问题在于,人们不会放心将大额金钱放在一款软件里,没关系,我们从一块钱做起。”

    刘以琦知道,他们之前讨论过。

    “从表情包商城开始!”

    现在微拓也是有关系的人了,那些股东不能啥活也不干吧,作为中间人介绍一下银行还成问题么。

    “这只是我们目前要做的第一件事。”温晓光肯定了她的话,“我相信会取得成功,我也认为,这不该是要做的最后一件事。”

    林若生呢喃道,“这相当于是一个开源的东西了,吸纳广大的创作者,汇集大众的智慧和创造,一旦成规模,的确是很难模仿的东西。”

    温晓光知道时间差不多了,不能再等,至少有些业务量,回头去拿第三方支付牌照啊。

    总不能弄个空壳子去伸手要牌照,那特么阿猫阿狗注册个公司都能向央妈要了。

    “微信要加入钱包这个功能板块,实名制,允许和银行卡绑定,表情包商城则开放给创作者自由上传表情作品,对于特别优秀的,定价1元进行销售,另外开通‘打赏’的功能,增加创作者收入。只要捧出一个年入百万的典型,微信就是新的创业社区,到时候谁拦着他们下载都不行!”

    人多就是有这个好,一人一块钱,聚集起来都是很大很大的数字,至少比打工的要强。

    刘以琦捧着下巴说“要是个大学生创作者就更好了,多令人羡慕呀。”

    会有的,一定会有的。

    。



第407章 你们太慢了
    搬到了新地方以后,温晓光搞了个大一些的办公室,他不喜欢老派的厚重感办公桌,还是选用了北欧实木简约风格,桌子上电脑、材料整整齐齐。

    其实他不是那种装逼的所谓都市精英,一定要一丝不苟,一尘不染,但是……架不住有钱啊,他自己不干这些琐碎的活儿,有人抢着替他干。

    微信转危为机之后,也有人抢着要送钱,其实周弘毅就想要投资微信,只是温晓光没接他的话而已,这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他都对马芸说不了,还有谁不能说。

    360没有他想要的东西,搞过来干什么使。

    如今临近年根,又一个事让温晓光有机会走进大众的视野,那就是央视选评的2010年年度十大经济人物中,有温晓光这么一号人,大约在1月18号,央视会播出颁奖的节目,到时候结果揭晓,必定会引起一些轰动。

    老实说这个节目搞了这么多年以来,已经越来越不行了。

    早期的时候,经济人物好选,因为这个国家还是有在经济方面大作为的人的,选出来观众看了有感觉,但到后面就越来越难了,每年都出来十大人物,观众都不认识几个,可节目组也没办法,这又不是高考,水平哪能一年跟住一年。

    选完了马画藤、马芸这些人,后面的就鲜有能跟上他们节奏的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竞争不强,促使温晓光被评上那是绝对事件。

    年初的时候优客良品突然崛起,过了劳动节,一则收购消息是惊动全国上下,到了年底又携微信卷土重来,这一年的经济方面,温晓光就是最大的现象。

    毫无疑问是被他定义的一年。

    正巧碰上他要在媒体和网络上刷脸,所以那边联系到了公司以后,出席颁奖晚会已经是确定的事,随后又有一个节目找到他,可能褒贬不一,但知名度还是有的,那便是鲁豫有约。

    虽说以温晓光现在的名气什么节目都上的了,但这一切只在一年的时间里改变,发生的太快还真有些觉得恍如隔世。

    鲁豫有约会早一些录制,待到播放的时候和颁奖晚会也差不了多少时间。

    不管怎么样,本以为过了11月的激烈,到了12月会悠闲点,现在是没什么想法了。

    何雅婷则回到中海去,跟随褚秋晨,商量收购江成医院的事。

    温晓晓说假如真的成了,要他弟弟过来剪彩祝贺,其实暂时不会有什么变化,还是孟燕华在管,和她没什么关系,

    有人想着往南跑,还有人迫不及待要往北跑。

    3q大战平息之后,微信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普及,有智能手机的人会使用微信,这已经是一个趋势。

    这就让最早和温晓光结成统一战线的饿了么和皇甫激动莫名。

    和十年前不同,现如今qq已经教会了人们一个社交软件的入口该怎么用。

    温晓光这段日子一直在跑和银行合作的事,压根就没想过饿了么这个事,但从情理来说,也是必然之事。

    “听了你的建议之前,我们准备做的是一个手机网页平台,不过张总回去之后就停了,他分出一个团队开发点餐的app,过程不是很顺利,大家都不知道点餐的app要怎么做,不过好在也在上个月上线了。”

    皇甫和温晓光泡在游泳池里,工作强度上来之后,健身锻炼是非常必要的,不然根本承受不了。

    温晓光抹了一把脸上的水,“中海的高校都普及了吗”

    他点头,“高校早就横扫了,9月份我们已经针对全中海在服务,服务人群从学生跨越到了白领。”

    这应该是两个最容易的人群了。

    大学生是没条件煮饭的。

    白领那一顿午饭,始终是个问题。在没有点餐app的年代,基本也都是送餐,选一个公司附近固定的饭店,每天送了几十分上来,天天吃,吃到吐。

    所以这两个人群最好推广。

    “合作餐厅有多少家”

    “一千多家吧,每天都有三、四千单这样子,单月交易额也都已经超过一百万好几个月了。”

    其实算是不错的成就,这时候他们还承担着教育用户的成本。

    微信则不用,大家都会聊天,

    但手机点餐还是有不少人没接触过。

    温晓光早已通过投资获得了饿了么20的股权,作为早期投资人,饿了么长的越大越快,他的收益自然越高,这没什么好说的。

    除此外,他也早有一个考虑,那就是未来几年,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一大批企业,我们不要眼光老是盯着美团滴滴字节跳动这三家大的,明明是茫茫多的app。
1...153154155156157...2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