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的重来盛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皇家雇佣猫
这个人的事,黎文博还真不知道。
相处这么久以来,他倒是信温晓光不会做出那种利用自己是老板来给所投资的公司谋利,这是智商欠费的人才会干的,微信和饿了么,谁前途更大,一看便知,即便是一方为一方输血,也是他给我们输。
所以重点在温晓光提到的事,便是人家害怕你拿了太多股权了,这还没怎么几轮融资呢,大部分股份都归了你了,这孩得了。
“有点影响,但不搭嘎,就看他有多想要这个入口了。”黎文博沉吟着,话语中满是在商言商的感觉,一点情面都不讲的样子。
“我就是告诉你一下。”温晓光道。
“嗯,不过我建议以后这类投资行为以公司的名义进行。”
是的,如果微信支持的公司获得的好处都给你一个人拿走了,这不太正常。
不说员工分到多少,至少可以对微信好一些吧。
温晓光不在乎这些金钱数字方面的事,少一点多一点对他来说区别不大。
就是这投资部的人好物色一下。
2010年12月,马芸忽然到北金攒了一个局,他擅长搞这些事,也热衷搞这样的事,不过说是随便找个饭店吃一顿饭,那叫聚餐,大佬们显然都不缺好吃的。
实际上是一个私人庄园里的内部论坛活动。
温晓光不清楚他公司里的活不干,弄这一套干啥,不过参加参加倒也没什么坏处。
……话说3q大战之后。
若是像上一辈子一样,可能也就慢慢平息了。
但现在因为有温晓光,因为有微信,互联网行业内部起了些波澜。
出现了某种难以预估的重大变化的可能。
这个可能,就是社交领域。
甚至于温晓光点出了移动端的即时通讯软件的些许奥秘之后,有些想染指的企业也觉得这是个机会,所以动作频频。
至少他就知道新浪在联合sn做些什么。
剧烈变化的时候,最是混乱。
“眼下看,11月份最重要的事情是周、马之间的矛盾,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十年后再回看这个冬天的事儿,微信崛起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3q大战本身。我不知道,你本人感受到这种影响没有。”
他用了影响这个词。
温晓光面前站着的,正是马爸爸,他们在一座现代化建筑的大厅里,两人都裹着羽绒服,黑衣保安把住了三个门口,两人的随行人员都在不远处晃荡,没人打扰他们的交谈。
温晓光揉了揉鼻子,“我知道,微信可能会给国内的互联网带来一些变化,但直到在北金又见到你,我才知道这变化比我想象的大。”
“你现在是抱着个大金元宝,谁看着都眼热啊。”
马总的身材矮小,身体瘦弱,和温晓光站在一起甚至显得有些违和。
在实力决定一切的时代里,这一次温晓光的地位已经不是上一次那个只是有钱的家伙可以比的了。
“不是大金元宝,是大钻石,搞得好就是真钻石,搞不好就是一堆碳。”
马芸道“我看还行,你们很克制,这几次的更新依然是围绕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好的服务用户,没有急着去做一些牺牲体验换取赢利的妥协。”
这怎么敢呢,鹅厂发布产品已经是近在眼前的事了,快则年前,慢则1月份。
“您这是探我口风来了,”温晓光反应很快,“微信现在的问题就是盈利,好多人关心我们怎么做是吧”
如果不能盈利,始终是个问题,如果做到了这点,那不说新巨头,至少是个一方大佬就要诞生了。在微信身上的下注也就可以果断些了。
马芸也没什么好掩饰的,“今天来的人,十有都极其关心微信,可能是qq太成功了,现在这事关乎oney,谁不在乎现在你张嘴说句话,谁都得认真听。”
这就是江湖地位了。
虽然大家都不缺钱花,但在重要性上还是有差别的。
温晓光自己的战略怎么能都给别人看,他说道“这次3q大战的确是有些突然,我们本来都在想着怎么增加用户,忽然间用户那么多了,其实有些惊着我们,下一步具体该怎么做,我自己也是进退维谷。”
“那正好嘛,多交流,多碰撞,现在都在谈移动端、无线端,但究竟怎么个弄法,这是个问题。”
正门口,不断有人到达,也不少人都往这里看,他们都在看着温晓光,所想的也不过是过来相互认识一下。
马总说的对,温晓光现在讲一句话,份量已经和过去不同了。
“和我一起迎接一下吧,出门透透气去。”边走边说的时候,马芸又提一句,“除了想听听你对接下来微信的想法,其实人们也很关心另外一件事。”
温晓光双手插在口袋里,说“我对腾迅那种把触角伸向各个方向的模式,不是很感兴趣。”
马爸爸抿起大嘴笑了,这小孩儿,真聪明啊。
====
我想义正言辞的说一件事求订阅,看在本猫兼职还努力更新的份上。我倒要看看谁不订。
。
第410章 我们更欢迎微信
2010年代的阿狸虽说也很强,但还远没有几年无线端大获全胜的那个难以翻越的气势。
就在明年初,因为假货问题,淘宝还面临了一次重大的舆论危机,不过马爸爸相对小马哥就果断、狠厉了一点,他把淘宝的一众高管全部开除,正面面对愤怒的消费者,不断展示自己在打假方面的投入和决心。
比较起来,鹅厂就是把头卖在沙土里,你骂归你骂,我做归我做,反正也不管,或者像11月份那样,公关部经理对着镜头一阵痛苦,要不是360让他疼这一下,感受感受业内和消费者的愤怒,那种后来开放、转型的思路说不定都不会有。
经过这一次之后,鹅厂许多的事便不自己做了,而是联合合作伙伴,最典型的便是将拍拍网转给京东,用流量支持,持有股份,让伙伴去搞电商。
问题在于,因为微信,他们已经没有从容转变的空间和时间了。
360和他之间的事了了。
但用户和他之间没了,这么些年积攒的怨气,总也不至于跟随360退了就散了,微信这个时候还在吃着这一份‘白给的红利’,在已经拥有成型的好友关系链的基础上,自然不断有成熟的消费者转向微信。
温晓光赚的最多,这第二多的,就是雷总。
他今天也来了。
作为早期就比较支持微信的人,雷老板再一次展现了自己作为优秀天使投资人的战略眼光,小米和微拓之间已经形成了某种默契与合作。
雷总不断为微拓站台,温晓光也一直催促他赶紧出智能终端。
今年相比去年智能手机销售大涨35,一大批国产的使用安卓的厂商都已经成功发布了产品,比较成功如htc。
小米介入会促进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虽说早期他们本身就是几十万台的规模,不过引起的效应是很大的,所以对于微信这种依赖智能终端的手机是极有好处的。
但是这些家伙依然在搞iui这种东西。
“妈的,硬件太难搞了,”雷总摇着头,笑的很苦涩,“不像软件,写写代码,凭脑子就可以创造,硬件他妈的,你缺这个屏幕,不行就是不行,所以你催我也没有用,夏普不给我屏幕啊。”
在一间铺着地毯,吊着欧式大灯,摆着一尘不染的大会客厅里,温晓光和这两位坐在一起,大家都翘着二郎腿,看不出多一个少年人的违和。
其他人也分布各处,不觉得温晓光和马总靠近有什么奇怪。
但大家也留了个心眼,是不是微信要找阿狸了。
温晓光并不了解当年小米手机的许多细节,这都半年过去了啊,他问道“夏普还不给屏幕!”
“不给,”雷总不断摇头,“就是不给,一开始还见我们,现在每次去就给我们倒杯咖啡,让我们等着。”
“多去几次。”马总的牛脾气上来,“去到他们愿意合作为止。”
温晓光记得这个过程很艰难,但没想到这么艰难,或许是明年311大地震后才有的转变。
雷总笑着道“妈的,我就感觉我们做什么都难,这小子做什么都一下子爆发成功。”
关于以后的微信。
温晓光想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今天包含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端的人,微博这些人也有……要知道腾迅微博也是叫他们头疼的东西。
“我们是对这些没有什么兴趣的,基本上公司内部也有讨论过是不是走视频、新闻客户端、动漫这些老路子,但都让我们没什么热情与激情,我自己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会催生出一些新的业态,虽然视频、微博肯定不会衰落,甚至大有机会,但眼睛盯着旧东西,会忽略新东西。”
温晓光下面的这句话才叫大家信服,“而且,我们还面临着鹅厂的竞争,在各个传统领域,这么些年下来他们做的更加完善,马总也在,他是支持我的观点的,走和别人一样的路,人才资源都不如人家,凭什么赢”
如果有一天,微信可以直接连接外卖,可以直接打车,可以连接大众点评,这虽然只是对外的一个口子,进入的是各个第三方公司的界面,但这意味着微信本身并不需要组建外卖团队、打车团队,却可以为用户提供服务。
当这一天变成现实,微信才可以叫做出了别人搞不出的东西。
也千万不要觉得第三方入口没有人用,包括拼多多、京东在内,他们发布的数据都显示比例不低的流量是来自于微信,自拥有的app本身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
反过来想,如果这个口子啥用也没有,人家领导者也不是傻子,给你股份还没拿到多少钱,为了啥嘛。
可能我们习惯了干啥就找啥样的app,但中国很大,人很多。
“温总,你说的新的业态是指什么”
“看吧,这怎么好现在确定,得观察。”温晓光也不好一口全说出来,那不是微信干啥都给人知道了,“但不管是什么,从小公司到阿狸这样的大公司,对流量的渴求是一致的。”
马芸问“所以微信是要下场做新的领域了”
温晓光说“这个没有,我们希望轻装前行,不想为了一个服务就组建一个团队,那不也是在挤压新的创业者的生存空间吗”
雷总作证,“我基本是每星期都去的,如果有新团队,我怎么会不知道”
温晓光看似各个方向都退了一步,但实际上是团结了大部分的互联网企业,总比鹅厂那样与大家为敌要好。
他笑着道“其实我们内部在讲赋能,帮助大家一起成长。但形式上我们还在思考具体怎么做。太过粗放,会影响到微信本身,所以实际上我们走的很小心,但确实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赋能这个词太好了。
马总听了心中一动,他的内心是有一股抑制不住的要和微信链接的冲动。流量啊,他天天演讲,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这些。就像后来为了推广ewtp,那是满世界飞,后来感觉差不多了,公开活动就少了嘛。
当鹅厂在各个领域对原创者进行挤压,温晓光一出来就开始讲赋能。
两种概念。
相互比较,大家当然更欢迎微信。
而温晓光对他们也有需求,比如在微博登一登广告什么的,有了大老板的支持,当然是不一样的。
得道多助,能在广告上签署一些合作自是极好的。
也有忍不住说出口的,“温总,您也在讲赋能了,不如就放开了这口子,咱们大家互相合作,一起发财。”
大家似乎心里都有和马爸爸一样的想法,但他们不可能能如此粗放的不断往微信里加东西,那是自杀,他们是要小心的、像绣花儿一样、渐进的不断捕捉用户的迫切需求。
要加的都得是新奇的、也有巨大增长需求的东西,外卖就可以,因为别的地方少或者没有。又或者赋能个人,让他们发财,引起示范效应。
可要是开个视频入口……
这玩意儿用户一点儿‘被你服务到’、‘因为你更便捷’的感觉都没有,这就属于会被吐槽的点。
即便要加,也得是江山稳固了,甚至那会儿都得好好考虑。
都在等着温晓光开口,沉浮了十几年,最后都得跟这个小年轻有商有量、态度和蔼的说事儿,感觉越混越回头了。
。
第411章 对入口的渴求
12月很冷,略有不同的是北金干冷,中海湿冷。
褚秋晨将自己做的第三个地产项目正式立项,进入施工阶段后,便没前段日子那么忙了,虽然也很忙,但至少比跑拆迁的时候舒服一些。
这一次的项目落在了中环外侧,离中心城20公里的距离,开车出门就是中环高架,小区整体规划了8做30层高的大楼,还12栋联排的带院高级别墅。
这个项目耗资几十亿人民币,几乎将她的已有资金运转到了极致。
老实说这会儿来个金融危机什么的,一切都玩完了,可是不是,2010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火热,央行搞了些定向降准之类的东西,说要支持实业,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房地产的回报率高,资金天生的就爱往那边跑。
总而言之她的压力是有些大的。
何雅婷亲眼看她连续工作二十二个小时,而且因为工人受伤,虽说是轻伤,但压力巨大的她大发雷霆,劈头盖脸给项目经理一顿骂。
那天累坏了之后,坐在她家里的沙发上就不想起来,后来干脆就睡着了。
褚秋晨醒来的时候发现何雅婷在台灯下学习,脑门上不知道贴着啥,还挺认真的模样。
“这是什么”她问道。
何雅婷说“江成医院的收购方案啊,”
褚秋晨指着那些红笔的线,“我问这些圈起来是什么意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