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小卒们不求多少,温饱银饷,许战后几亩良田躬耕,封侯拜将之念或许有,可却并非致辞一条路可走。

    有野心的人自会一步步往上爬,而甘心做下层基石的亦是不少,两者都需要照顾到,这才是刘备觉得自己最应该做到的……

    只是他才刚刚到军营校场,还未来得及说些什么呢,就被一封快马急件给打断了思绪,正是孙乾到白水关后,派人八百里加急传到成都的那封。

    其实刘禅在城门口时也看到了那加急的信使,只不过他一心都在娘亲甘夫人身上,哪里顾得上其他。

    结果倒好,刘备那边收到了信,直接将刘禅也给叫了过去,毕竟汉中事关重大,有消息则第一时间为重中之重,所有的一切都要为其让路……

    紧赶慢赶是终于跑到了军营校场,刘禅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心里埋怨老爹为什么把议事的地方换到了这里,害得他跑了这么久。

    如果刘禅知晓这次议事摆在军营当中,仅仅是因为刘备是在这里收到的急信之故,却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赶紧找到老爹才是,其他的都不重要,毕竟汉中战略怎么说也跟他刘禅又不小的关系。

    虽然后面那些种种细节等战略部署他没有参与,但也不能抹杀他之前的功劳不是。

    更何况作为益州的北方门户,又是北伐出川的要道,汉中在刘禅的眼里自然也是十分重要的。

    要知道原本历史上诸葛孔明六出祁山的根本,便是在汉中上,若是少了汉中,别说出祁山了,怕是连巴地都要保不住啊…………

    。

    (iishu)是,,,,!




第二十九章 为人父,不容易
    【】(iishu),

    秦岭之南,巴山之北,汉中贯中,是为汉中郡地……

    此间地势中低四高为盆,居中养精蓄锐易守难攻,是蜀中北上出川入凉州三辅之要地,亦是凉州南下蜀中之必经。

    刘备觊觎汉中日久,曹操更是如此,只不过刘备能够腾出手来对付张鲁,曹操还得转心整治凉州内部的问题,毕竟马超虽然滚蛋了,但韩遂和其他小股流窜势力犹在,这也亦是迫在眉睫。

    所以啊,这等大号的时机刘备如果不抓住了,那岂不是白白给自己添堵,放任汉中之地多出来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真要是一拖再拖等到曹操空出手来,那怕到时候两家就得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而非是一朝一夕短促而迅雷的交锋……

    因而刘备才是一刻都不想耽搁,在军营中便立即招人前来商议,或者说正是开始他们对汉中的战略才对。

    那刘禅作为此间战略的最初发起者,不管他到底有没有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便也是要在场的不是。

    刘备一方面是打着培养继承人的注意,毕竟多听多看才能更快的增长阅历明晰事理。

    而另一方面,却也是刘备心里头有点别样意思,毕竟之前几次三番刘禅在关键时刻都有亮眼的高光表现,这次汉中战略更是由他先提出马超这一点。

    刘备不说盘都依靠自己这宝贝儿子,但不管怎样多一个人也多一分力,真要是万一有个什么灵光一闪的,那错过了岂不是太可惜……

    也正是因此,刘禅才被他老爹拉到了这里,没头没脑的参与到了对汉中战略的第三次会议之中,只不过这一次和前两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罢了。

    第一次是点题有个大概方向,刘禅很荣幸的参与其中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而第二次便是细枝末节乃至后备方案的部署问题,这其中就没刘禅什么事了,毕竟那时候他已经带队去南中历练去了。

    不过就算他不去历练,这等事说实话也用不着他,卧龙凤雏加法正,还有张松黄权等一干大才在,刘禅自己肚子里那点墨水挤出来也不是他们的对手啊。

    所以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什么时候出风头,什么时候需要消声,刘禅那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啊……

    先知先觉是他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凭此便小视天下英豪却是真的大错特错。

    旷古至今能留名青史者不知几何,个中笔墨多少浓淡,却都是当世中非凡之人。

    刘禅自己就算有点小九九,怕也比不上人家真正的大才,所以老老实实靠着他那点先天外挂混日子就好。

    反正大方向不错的,凭借自家老爹现在这超级豪华加强版的阵容,再有抢下来的时间,将来的路怎么说也要比原本历史上容易太多了……

    至此,经过两次对汉中战略会议后,大方向小细节都有了清晰明确的表达,而这第三次,却更像是一种出征前鼓舞士气加强信心的演讲罢了。

    所以刘禅在急急忙忙找到老爹刘备以后,是半句话都没机会张口,程都是刘备在激情豪迈的发言。

    旁边再有诸葛亮随声附和以作映衬,两人前后搭配一句半句的完美表现,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事前对过台词呢……

    所以说嘛,鱼水之间的关系密切也不是空穴来风,眼下这般如此紧密的配合便足以说明一切,反正刘禅是看呆了,也不知旁人心里作何想法。

    经过刘备一番激情昂扬的演讲之后,在场不论谋臣武将,有一个算一个俱是心潮澎湃,恨不得当场杀到汉中擒下张鲁献于自家主公。

    而刘备在见到自己这番话有了巨大成效后,心里也是十分满意,还偷偷看了眼身旁的刘禅,尤其是看见刘禅那目瞪口呆的样子时,心里更加得意了几分……

    为人父者难啊,为天纵大才之父者更难,刘备自大体会到做父亲责任的那一刻,就一直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多余的意思。

    平日里他对刘禅能教导的东西太少太少了,虽然师承卢植卢子干,可刘备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而且他的老师也不是那种传统教习经史子集的那种,自然更别说他或什么父教子道了……

    论到教学的能力,刘备都比不上孙乾诸葛亮这些人,这也是他一直以来都很记挂的事情。

    更不用说刘禅这孩童身子成人灵魂的奇怪状态,使得他平日里不淘气不惹事,规规矩矩一点乱都不捣,刘备就是想要找机会树立起自己为人父者的威严都是剑难事啊……

    这回好不容易有了彰显的机会,刘备可是拿出自己十二万分的能力,尤其是这嘴皮子上的功夫,这可是比他双股剑法更加得心应手的招数。

    如果这回还不能震慑到刘禅,让他做父亲的威严拔高几分,那刘备还真就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可以对儿子言传身教的了。

    毕竟刘禅的成长历程可是一直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亲眼所见的事情做不得假,却也更加让他心惊肉跳……

    不过好在这次还是将刘禅震住了,刘备对此十分的满意,甚至都要比对汉中展开攻势还兴奋几分。

    这也许就是他为人父者最后的底线了吧,自己挽尊自己知,这种感觉旁人可是一点都体会不到的……

    收敛了脸上暗藏得意的微笑,刘备拍了拍宝贝儿子的肩膀,心下有些感慨。

    这才多长时间啊,原本还是小豆丁的样子,结果一眨眼的功夫竟然都蹿的这么高了。

    刘备自己伸手才发现,刘禅的脑袋已经到他肩膀处了,这要是再过几年,还不得跟他二叔三叔一样高?

    想至此处,刘备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只道自己是胡思乱想罢了,毕竟将来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尤其是小孩子发育的问题,怕是连华佗华老先生那种当世神医也说不清楚吧……

    然而刘备又没问过华佗,怎能轻易的断定,毕竟堂堂华佗华元化可是连脑壳都敢随便乱开的,还差那几节腿骨不成。

    只不过这长个子发育乃是人身体正常的现象,华佗也没到什么事都随便开刀的程度,所以刘禅是不用担心他这两条腿跟自己分家了…………

    。

    (iishu)是,,,,!



第三十章 起兵北上
    【】(iishu),

    好不容易有机会树立一下老父亲的威严,刘备自然是见好就收,免得乐极生悲到最后又惹出什么幺蛾子了。

    不过很显然这一次刘禅没心情跟他老爹作对,汉中之重在前,马上又要跟自己娘亲分别在后,两相叠加起来,老爹刘备的那点小问题根本算不得什么……

    好不容易等到娘亲甘夫人从荆州赶到了成都,结果他们前脚到,刘禅后脚就得跟着老爹北上。

    孙乾的传信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在今天来,刘禅心里头万分无奈也莫得办法,毕竟大事为重,乱世当中亲情小节应当放在一边,更不用说只是阔别日久的重逢,而非什么生离死别的不见……

    所以就算刘禅心里再怎么不得劲,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作为老爹钦点的随行人员,刘禅是不去都不成。

    只不过成都百废待兴,总不可能将所有人都一股脑的拉倒白水关去跟张鲁火拼,调动超级豪华的阵容,怕也是太看得起他张鲁了吧。

    更不用说汉中内里还有暗手在,这里应外合之下,汉中如果再拿不下来,那刘备干脆自己抹脖子好了,还谈什么复兴汉室的大业……

    当然,万事以小心为上,不能骄纵不能轻敌,万准备是一方面,临敌阵前不出岔子也很重要,意外往往随时可能会出现,也说不准就能左右一场结果已定的战局呢。

    故而小心驶得万年船,不能因为张鲁是个弱鸡就轻敌,这可是为将帅者的大忌……

    法正,张飞,魏延,严颜,黄权等人随行北上,而诸葛,张松一应人等则各自坚守岗位署理蜀中内务。

    尤其是诸葛亮,更是肩负统筹益州的重担,刘备对其能力的看重,对其忠诚的信任,都是非常人所能比拟的。

    而诸葛亮自然也是有足够的资本,能够得到这些看重和信任,否则随随便便换一个人代替他,能力和忠诚都是两说的事情……

    蜀郡太守法正为随军军师,这恰恰是最适合法正的职位,平常处理蜀郡的内政已经让法正受够了,临阵对敌出谋划策才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

    相比诸葛亮一心扑在政务上废寝忘食,法正更喜欢钻研那些个阴谋诡计狡诈兵道。

    别以为这战场之上用什么阴谋战法就是令人所不齿的,光明正大一说是不存在战争当中。

    两军的正面交锋,明刀明枪的拼杀就已经算是光明正大了,剩余的奇谋妙策诡画阴法之流,也完是在情理当中。

    战争从来不计较过程,只论最后的胜败结果,因为只有真正的胜利者,才有资格站在高处肆意张狂,而失败者只能是尸埋泥土魂散四野……

    所以说法正研究此道乃至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哪怕是刘禅都对此几位赞同。

    如果不用些计谋来赢得战事,如果每一次都是真刀真枪的以血还血的拼杀,那光凭着益州跟荆州的家底,就算是都赔进去也根本不是人家曹老板的对手啊……

    中原平坦地势,利于粮种发展,经济流通和人员居住,所以不管是人口还是粮食经济方面,占据了中原乃至河北一带的曹孟德,都是要比刘备这里强出太多太多了。

    就算是孙刘两家都加在一起,也不敌曹操一家,所以纯拼硬实力是最不值的做法,只有另辟蹊径取巧而胜,才是最合适最恰当的……

    那此番北征汉中讨伐张鲁,有法正一个人已经是足够了,让其独当一面自是不可,毕竟谋臣非统帅,这方面法孝直还是不及诸葛孔明的。

    但作为随军军师,专门替主公出谋划策,那还是轻轻松松没什么问题的……

    至于另外的人选,刘备可以说是考虑到了方方面面,该照顾的都照顾到,没有对手下各家有说太过偏颇的地方。

    想魏延代表的荆州,严颜代表的益州,还有他三弟张飞代表的元老派系,三方都有人出马,到时候功劳什么的一样少不了,自然谈不上打压谁亏待谁一说。

    本身这种按区域划分手下在刘备看来并不合适,毕竟如卧龙,如法正,还有自己二弟三弟这些人,基本上已经超脱出了地域划分的范畴。

    但要说不按照地域划分也是不行,这种长久以来已经形成规矩习惯的做法,可不是刘备一时之间就能够改变的。

    殊不见之前刘璋治下时,益州派士人和东州士人之间你来我往掐来掐去的,刘备想要避免这样的问题提,那也得一步一步走,总不可能一蹴而成。

    哪怕是再大公无私之人,心里也终究会有一块地方是软肋,毕竟真正能够做到舍己为人完奉先的,哪怕是圣人都不行,如果那种人真的存在,可能也就是只存在于传说当中的神人吧……

    所以为了平衡,为了手下不出乱子,也是为了抹平大家之前的隔阂,刘备是操碎了心。

    其中更多却是想要为自己的宝贝儿子刘禅打好基础,他这一代乱一点无所谓,总归是刚刚开始一切都有机会改变。

    如果等到刘禅当家做主的时候,手下各方还是这般互有间隙不能精诚合作,那才是最大的麻烦啊……

    刘璋的前车之鉴可是让刘备记忆犹新,他可不想和刘焉一样,摆下一堆烂摊子给刘禅,这可不是为人父者应当做的事情。

    只不过刘备这心里想法要是让刘禅知道,可就有些乐子了……

    因为刘禅可是知晓原本的历史走向,虽然现在已经被他搞得面目非,但如若没有他的话,历史车轮轨迹不发生变化,一切都按照原来的路子走,好像他老爹刘备也是跟刘焉一样剩下一堆烂摊子啊。

    二叔关羽丢了荆州还可以说是孙权那个老阴哔背刺弃盟不守信义,可后来老爹刘备贸贸然的伐吴就是真的在作死了……

    没有做到见好就收,反而还犯了兵家大忌之轻敌,结果被一书生陆逊烧了个七零八落。

    蜀中青壮烧干净了,二代人才烧没了,连带着老将百战老卒也给败光了,那白帝城之后,交到刘禅手里的不是一堆烂摊子又是什么啊。

    就算是多了一个诸葛孔明又如何,家底不殷实,本身就经不起这样伤筋动骨的挫败,到最后成为三国中最先灭亡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

    (iishu)是,,,,!



第三十一章 兵合白水
    【】(iishu),

    大军集结开拔,各部将领带兵出发,统帅自是刘备刘玄德,军师法正法孝直,当然还得算上随军吉祥物刘禅刘阿斗……

    真正的大战时,刘禅本身就没有几次决策的时候,南中平乱之时,刘禅虽然是有统率之实,可那只是对付蛮夷,说实在的这其中水分比较大,不被旁人认可也实属正常。

    所以这次在军中他这吉祥物也算是实打实的,没有一点掺假,刘禅自己也乐得于此,在一旁仔细的观摩学习多好,贸贸然的参与到这种大战当中,万一一个不小心搞出点大麻烦了,那到最后给他擦屁股的不还是老爹刘备吗。
1...104105106107108...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