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关兴张苞则自由了许多,每日不是打磨身体便是上街闲逛。
他们可还没到上战场的年纪,但又正是躁动不安的岁数,在公安县城里惹是生非,还闯下了些许名头。
那些个泼皮无赖游手好闲之辈,哪个不知道这县城里的两位小霸王是不能招惹的。
一个乃关于关二爷次子,另一个则是张飞张三爷的长子,身手俱是了得。
别看他们俩才六七岁的样子,可寻常人等三五人却是进不得他们的身,不然都不配称为天下名将之后……
不过以前那些潇洒的小日子算是过去了。
关兴张苞还没来得及一统公安各路帮派呢,就被各自的老爹给抓来当了刘禅的伴读书童,俩人都是一脸的苦闷。
毕竟好不容易到了年纪可以撒欢的耍,这还没怎么过瘾呢,就又被套上了一层枷锁,换了谁心里都会不痛快……
刘禅看了眼两位好基友,觉得还是不要把这件事的真相告诉他们了。
毕竟他是抱着有难同当的目的才拉来了关兴张苞,真要是被他们俩知道了真相,刘禅觉得自己恐怕都得立刻呼唤保镖护驾……
张苞一边摸着自己已经鼓包的后脑,一边挤眉弄眼的招呼着小伙伴。
“张胖子,你又打算做什么,难道三叔的巴掌还不够硬吗……”
“嘶!我说关小二,你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啊,我爹那叫疼我!”
被人揭短的感觉可不好,张苞瞪着眼睛赶紧狡辩道:
“父爱懂不懂!如山懂不懂!山有多沉这父爱就有多重!老爹打我打的越用力那就是越疼爱我!”
“嘁!”
刘禅跟关兴两人顿时一副不信的样子。
就说张苞现在的样子,那后脑勺的大包。
他这话说来有半点可信吗,糊弄鬼喽,还不是死鸭子嘴硬强撑着狡辩……
张苞自己也知道这解释很扯淡,但没办法啊,谁让他老子张飞就是那样的人呢。
手下没个轻重,张苞自己也很怀疑,他是怎么在自己老子的大手下活到现在的……
“去去去,不要岔开话题,还有正事呢!”
在纠结这个问题显然没有什么必要,除了自己丢面子以外徒增笑料,难不成还能让张苞去找自己的老爹张飞质问不成
他可还有别的事要办,正好找两个好基友商量一下。
“关小二,你也不想在这浪费时间读那劳
第五十七章 孙乾初授
两个小伙伴都没理他,张苞挠了挠头想了半天,觉得没人呼应还是不要自讨没趣的好。
真要是闹大了,他自己可担不起这个责任,老爹的巴掌他今天才刚刚吃了两记,可不想再挨第三下了。
再者说,这事要是被自己老娘知道,那就不是男子单打能解决的了。
真到了那时,张苞很有可能就是第一个体验到张氏夫妇男女混合双打威力的人……
张苞自有自的想法,那关兴就纯粹是老实听话的孩子了。
他老爹关羽名头那么大,做儿子的压力又能小到哪去。
跟何况上面还有一兄一姊压着,大哥关平任父亲关羽麾下校尉,独领一千五百校刀手为亲军,肩负护卫主帅之职。
大姐关凤深得父亲真传,论武艺都可于大哥关平相提并论,更不用说她才刚刚十六岁,未来还有不小的成长前景。
有这一兄一姊在,关兴深感自己肩膀上的压力太大了。
所以想来是父亲关羽让他做什么便做什么,而且必须做到位且力争第一。
要么怎么说关兴跟张苞总是互掐呢。
这同龄人里面,关兴就打不过这个死胖子。
第一的名头就一直被张苞占据着,关兴死活夺不过来,这心里可一直较着劲呢……
三小安安分分的稳坐,静等着师长的到老,不过到底是何人作为教导,就连刘禅都不太清楚这件事。
本来按照刘禅自己的意思,他是想要等几年直接拜妖人诸葛孔明为师的。
毕竟要找老师就得找一个最好的不是,这一个人的能力自身是一方面,师长先生的教育辅导也是一样重要……
“哒哒哒!”
就在三人等的快睡着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关兴赶紧推了推昏昏沉沉的刘禅跟张苞,三小立刻正襟危坐一副我很认真的样子。
“咳咳……”
伴随着一阵轻咳,从门外走进来一位儒生打扮的中年人。
刘禅三人斜眼偷瞄,果然不出所料,还真是他们早就认识的熟人。
左将军刘备麾下从事,孙乾孙公祐……
其实刘禅早就应该猜到的,自己老爹麾下能够有资格教导自己等人的,除了那几位意外恐怕再无他人。
而孙乾,作为跟随刘备多年的老人,从徐州开始便侍奉左右,颠簸流离十数载未见半点异心。
更加上其本身为名士大儒郑玄郑公的学生,古今经义典籍无有不通,论资格做刘禅这个初学者之师简直是绰绰有余,甚至都有点大材小用的意思了……
不过在刘备眼里,自己儿子刘禅可是天纵奇才生而知之,孙乾去作为师长教学,不仅刚刚好,甚至还有优待了孙乾的意思。
毕竟是老爹看儿子,越看越喜欢,无形之中孙乾就被刘备给贬低了……
孙乾微笑着坐下,从他走进来这会功夫已经看得清楚。
关将军张将军两家的公子完全就是陪少主读书,他真正要教育的只有少主公刘禅一个人而已。
至于关兴张苞两个小子,如果真愿意学,那相向授予自无不可。
若是此二人顽劣不堪,那孙乾也不会多说什么,只要不影响到少主的学业即可,这也是他来之前主公刘备特意提醒过的。
不是刘备不在乎自己的两个大侄子,实在是他很清楚小关张二人作武将可堪大用,学文礼就是一窍不通了。
名将之子不说就说死了必须要当武将,但这来自父辈遗传的基因还是很强大的。
最起码到现在为止,刘备没有从关兴张苞两人身上看得出半点要弃武从文的意思。
而且一向对自己眼光颇为自信的刘备,也相信自己百分之百没有看错人……
&n
第五十八章 公羊春秋
师长有心学生无意。
刘禅还一脸天真的等待着,却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孙乾的战斗对象……
好歹也是康成公弟子,何等天才人物是孙乾没有见过的,于少主只见较真虽说略显幼稚,但这又何尝不是孙乾内心对学术上的重视。
“自春秋战国伊始,百家争鸣蓬勃朝气,转至我大汉武帝间,董夫子奉儒为尊,自此百家更渐蔽落,儒道日益昌盛。”
说到这里孙乾顿了一顿,本来他下面还有好长一段,可冷不丁想起来主公刘备的嘱托。
他教习少主可不是为了把少主培养成经学儒子的,说太多反而无疑,直接开始正题即可……
“所以,今日某便教汝等儒家一道《公羊春秋》!”
《公羊春秋》便是《春秋公羊传》,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孙乾当初在老师康成公那里学到的第一本儒典,今天他也拿出来作为教导少主刘禅的第一课。
此典籍本是注释《春秋》一书,按照层次划分,作为初学者应读之物当时最合适不过的了。
早年郑玄入太学,便是从这《公羊春秋》一书最开始学起的,其后才逐渐的接触其他儒家经典。
孙乾是有要考较考较刘禅的意思,却没有想过直接把什么《周礼》,《春秋》之类的搬出来。
如果那样的话就不是考较,而是为难了,他这个做师长可不是为了毁掉少主来的……
刘禅睁大眼睛聚精会神的听着孙乾的每一句话,虽然他也是第一次听到《公羊春秋》这本书的名头。
不过今日本意便是为了学习而来,师长讲什么他便听什么,孙乾的能力刘禅还是信服的,总不会想着法坑他吧……
可当孙乾那边正式开始以后,刘禅却发现自己错了,大错特错的那种错……
“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吧啦吧啦孙乾念了一大通,却直接把刘禅给弄迷糊了……
这才是《公羊春秋》第一段隐公元年述,整本书可还有桓公,庄公,闵公等总计十二位春秋时期鲁国君主传,基本时间是跟着《春秋》一书走的,前后总共两百多年的历史线呢。
刚刚从隐公元年起,这才哪到哪,一切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可这所谓的刚刚开始就已经让刘禅大脑混乱眼神迷离,自感觉头重脚轻不知所谓。
刘禅自己当然也是学过一些,好歹都是倒背如流高祖本纪的人了。
可那只是单纯的背诵,里面真正的含义到底如何,刘禅可还未曾深入的学习过呢。
光是将自己从宋体,楷体的简体字阅读习惯转变成东汉末年的隶书繁体字就已经很麻烦了。
现在又要研读更高深一层的儒家典籍,刘禅简直是头大如牛……
这种跟中学时的文言文古语翻译阅读有什么区别,作为一个理科狗院校的预备程序员,刘禅早就将这方面的技能还给他的中学老师了。
听一听半文半白的对话倒还可以,但要说直接上手翻译古文理解其中的含义思想,那简直是在为难宝宝……
刘禅下意识的滚动着喉结,悄悄的看了眼身旁的两位好友。
发现左边的张苞早就趴在了案己上,竟是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也不知道他坚持到了第几个字……
而右边的关兴则一副精神专注的样子,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前方,好像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学习当中。
要不是刘禅观察的仔细,看到关兴那一头的汗水,说不定还真信了这家伙能学的进去听的明白了……
这下看来自己的两个小伙伴都指望不上,刘禅也就只能是靠自己了啊。
但问题在于,刘禅本身便不擅长这个,让他慢慢的逐句解析一点点的回忆可能还有些效果。
大不了半蒙半猜的呗,以前语文考试的时候总归少不了这个技能。
可眼下孙乾根本
第五十九章 简雍次教
作为经学师长,孙乾负责的便是书简上的内容。
目的自然是要求刘禅等能够理解明白其中含义,学以致用方是真正的学到了脑子里……
而刘禅可没想到,自己这第一天的课程便如此的刺激。
一边担心一边学习,这也就是孙乾还知道刘禅的年纪,没有太过夸张的为难他这个少主,不让还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呢……
不过不论是一千八百多年后还是现在,好像这课后作业的传统一直都没有发生改变。
刘禅一脸苦相,拿着跟自己胳膊差不多长短的毛笔,一笔一划的抄写着孙乾今日所讲的《公羊春秋》隐公卷一……
本来写隶书就很让他头疼,还得把这小字给写在竹简上,简直是难上加难啊。
按照刘禅自己的记忆,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正是由东汉时期的蔡伦改善的啊。
“蔡侯纸”的大名刘禅可记得清楚,肯定不会出现错误。
他这个穿越者要影响也只能是改变后来的历史车轮,前面已经碾压出来的轨迹又哪里会发生变化。
可当刘禅兴致冲冲的去找刘备,想让自己老爹给他提供一些纸张用来抄写书卷时,却发现自己这个想法真的是有点太天真了……
蔡侯纸的的确确是真实存在的,可它存在也并不代表就能广泛的应用起来。
造价高昂,过程繁琐,不易批量制造,甚至连真正蔡侯纸的制造方法都没有广而流传开来……
更别说蔡侯纸本身还有不小的缺陷,墨迹透印不易保存等等,这些都是市面上基本看不见纸张的原因。
所以刘禅现在管自己老爹要纸,还真是有点难为刘备的意思了……
不是刘备不想给,实在是这纸张应用起来的性价比太低了,低到都不如用缣帛来的合适。
但有一说一,刘备现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家大业大有点积蓄。
可实际上这军费啊,民生啊,地方发展等等方面可都需要钱的,缣帛还真有点用不起的意思。
所以到刘禅这里,用物美价廉普及广泛的竹木简牍就是最合适不过的……
无奈的接受这个现实,刘禅只能闷着头继续抄写,怎么说这课后作业也得完成,不然孙乾去老爹那里告状怎么办,他可不想跟张苞一样挨巴掌。
甚至说起来,刘禅到现在还一次打都没挨过呢,真不知道这挨老爹刘备打的滋味到底如何。
不过相比肯定是比比不上三叔那熊掌一般的大手了,刘禅自觉就凭他的小身板,要是跟张苞从小到大的经历相同,绝对就是一个早夭的命……
一篇《公羊春秋》隐公卷一,数百字的文卷抄写在竹简上,可是用了刘禅好几个时辰的功夫。
昨天累的手腕都有些发酸,刘禅现在都能感觉到有些不太适应。
毕竟这长时间的写毛笔字,又是隶书什么的,刘禅还真的第一次经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