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因此心里头十分有数的关张二人自然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虽然站在众将之首,可他们俩表现的还不如魏延精神呢……

    刘备没来之前,屋子里议论声纷纷攘攘,别看这些人当中很多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可现在却都私下里议论着自己的前程,谁能有够把握住这份机会。

    “咳咳!”

    突然,在文官首位的诸葛亮咳嗽了两声,大家立刻心领神会赶忙正襟站好,原本嗡嗡作响的房间顿时安静了下来……

    其实刘备早就到了,只不过一直躲在拐角处没有出来,带着刘禅一起偷听屋内的情况。

    看着躬身一副猥琐像的老爹,刘禅觉得自己之前那些个偷听啊趴墙根啊,好像不是没来由的那么做。

    算起来应该是彻彻底底的基因遗传才对,老爹才是他的前辈模范啊……

    等听的差不多了,刘备自知也应该到了出现的时候,才故意跺了两下脚,这才有诸葛亮的提醒。

    至于这是不是水鱼之间早有的默契,那就要问刘备跟诸葛亮了……

    “拜见主公!”

    “众位无需多礼!”

    看着眼前躬身礼拜的众人,虽然知道他们拜的并不是自己,可刘禅就是觉得心头一阵热血沸腾,原本属相咸鱼的他也有了翻身的念头。

    为人主者,或霸气或仁义,或奸滑狡诈,或大气坦荡。

    看着自家老爹突然呈现出来的诸侯威严之气,刘禅心里头这个羡慕啊,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这样就很好了……

    “昨日川蜀使者拜会,众位可曾知晓”刘备拉着刘禅坐下,不咸不淡的说道。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消息的来源,谁都清楚这件事,怎么主公刘备今日却突然问起。

    但显然刘备没有要听大家回答的意思,直接继续说道:“蜀中使者法正,代益州牧刘璋之请,邀我入蜀以助力,相扛汉中之张鲁。”

    “备年纪兄弟情义宗族之气,故已经应了刘璋之请,而今召集众将来此,所为便是入




第十章 主公不可!
    文武人选俱已确定,下属各部自然按照制度进行准备工作。

    刘备这一次可不打算带太多的军士入蜀,两万兵已是足够,相比可以应付任何的突发情况了。

    再说了,士卒过多会不会让刘璋多想是一回事,人家能不能给出那么多的粮草又是另一回事……

    荆州四郡辖地虽广,但荒无人烟之处更多。

    可利用的耕田只有那么些,虽然仍然可以不断地派人开荒,但其中考虑的方方面面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山林湿地不利,蛮夷山越作乱。

    要不是有沙摩柯这位五溪蛮王的投效,带动了整个荆南四郡蛮部的改变,刘备眼下还得为治理蛮夷伤脑筋,这就得需要不少的兵士辅助。

    至于从扬州江东那边流窜过来的山越,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这可就不太好说了。

    讲道理,孙权自己治下山越作乱频频,可以往甚少有翻山越岭跨州到荆楚来的。

    怎么自从刘备占了荆南之后,原本只是窝在自家地盘上的山越好像都集体吃了春药似的,总是能闹出点动静来,时不时还会在零陵长沙等地发现他们的身影。

    为了这事,刘备已经不止一次派黄忠去清剿过这些贼人,效果虽有却并不能根除,眼下既然已经开始着手入蜀,那这件事也只能就这样放着了,只等日后有机会再行方法驱除……

    武将效力文臣谋智,刘备精心挑选的随行人员基本符合所有的要求,不仅不会让刘璋感到忌讳,还能极大的发挥出他们的作用。

    不管怎么说,黄魏二人也就是在荆楚有些名声,跟天下都闻名的关张定然不同。

    而庞统就更没什么可说的了,情况跟黄魏基本一样,凤雏可不像卧龙已经给天下人一个深刻的印象,他还没有真正的展翅高飞呢……

    随行的人确定了,留守的一样是重中之重。

    不管怎么说,荆南四郡始终是刘备的根本,立足之基万万不能丢,也不能有丝毫的损失。

    早早就过了赌一时天高任鸟飞的年纪,刘备可不会拿老本去押整个益州之地,该有的后手一样要做好准备。

    这不是代表刘备没有了锐意进取的思想,却恰恰是因为他想要得到更多,才会越发看重已经得到的这部分……

    刘备自己肯定是要率兵入蜀的,那留在荆州中主事之人自然要挑选一个极其有分量的才行,不然都镇不住下面这些人那还谈什么把守荆州寸土不失。

    “孔明,待吾入蜀之后,这荆州内大小事务便全都摆脱你一人了!云长翼德,汝等是吾兄弟,当要替兄长守好基业不能有失!”

    诸葛关张三人好似早有准备,互相看了一眼便一同起身应道:“末将(亮)谨遵主公之命,必不负主公所托!”

    刘备可是将老家都托付出去了,话说的有分量,交给诸葛亮跟关张三人肩膀上的担子却是更重。

    作为刘备的心腹文臣,诸葛亮只凭借短短数年光景便走到了和关张一样的地位。

    而且在这种请款修改,诸葛亮的重要性显然是要高过关张二人甚多。

    刘备一开始还觉得自家军师是那种鬼谋奇策频出的人,可当他真正了解诸葛亮之后,才发现孔明整个人从头到脚就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稳”!

    能有多稳就有多稳,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些靠的都是他诸葛亮纵观全局考虑万千而定下的战略。

    只有当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不会出现丝毫差池,也就是全被他诸葛亮算准的前提下,才会到卧龙真正显威的时候。

    所以说原本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各种北伐都不能成事,不就是因为准备不够万全,更是没有足够的资本跟底蕴来让诸葛亮施展自己的才能,也就自然不可能一步一步的将曹



第十一章 事与愿违
    发对,当然是极力的反对!

    刘备为主公,刘禅为少主,古往今来哪有少主跟主公一同亲身赴险去的。

    没有一个保障留下,让这些个下臣如何心安。

    而且主公刘备半辈子就这么一个独苗,还是天资聪慧如此的好苗子,不得格外保护珍视起来,还要带去蜀中,这岂不是在无形作死吗……

    依着诸葛亮这类人的意思,刘禅跟刘备两人是怎么都需要有一个留下来作为以防万一之用,而按照父子关系等问题,被留下的基本上都是刘禅无疑,所以他才极力反对刘备要带上刘禅的意图。

    方才情急之下一时没了把控,平日里风轻云淡我自悠然的形象也有些破灭,可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诸葛亮对此事的态度。

    不过诸葛亮却也当时就反应过来自己太过着急了,这种事私下里商谈应是最好不过,其中不仅有主公还有少主参与,当着众人的面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事情又该不好办了。

    “果然关心则乱啊……”

    站在中间的诸葛亮微微苦笑一声心里暗叹,但却并没有要站回去退缩的意思。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么便照着这样的节奏走也并无不可,反正他是极其不情愿刘禅跟随一起入蜀的这件事……

    作为主公近臣,诸葛亮的反应是快,但其余人的反应也是不慢,只不过大多数都还处在震惊于这个消息的阶段,没能像诸葛亮那般直接站出来谏言。

    但唯独庞统不一样,这位凤雏心里其实一开始也是和诸葛一般不赞同此事。

    可当诸葛亮抢先站出时,庞统心里头那点小争比心思又发作了,总是觉得不跟卧龙唱一唱反调就有些对不起自己凤雏名声似的,这才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赞同诸葛亮,发而双手插袖摆出一副作壁上观的样子。

    暂时处在局外人眼光的庞统可看清楚了,这里面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主公情绪里隐隐露出的不情愿,还有少主刚才的几番小动作,都在说明了这件事里面定然有他们这些下臣不知道的内情。

    所以眼下最好的选择就是静静等待,等待事情拨开云雾几见明了的时候再行入场选择战队岂不更好……

    至于武将那边,除了赵云隐隐有些担忧之外,其余人包括关羽张飞,对刘禅要跟着入蜀这事根本就没什么意见。

    之前的震惊也不过是下意识的反应罢了,行军打仗斩将杀敌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事情。

    至于这主公跟少主之间到底有什么问题在其中,他们这些武夫并没有心思要管,还不如交给那些个文臣谋士去思考的比较好。

    甚至刘禅的二叔三叔都还想要让自家大侄子去入蜀历练历练一番。

    都是一场场生死之间的交锋走过来的,包括刘备在内,他们几人那个不是手中沾满了鲜血。

    刘禅既然身为少主,是刘备钦点的继承人,如果就因为表现的天资不俗聪慧过人便害怕其受到伤害,然后极尽所能的保护起来见不到外面的乱世惨烈,这跟养废了有什么区别。

    所以关张二人对于刘禅入蜀一事乐见其成,肯定是不会反对的。

    而赵云也仅仅只是有些担忧刘禅的安全,但转念一想自己的身份肯定也是要跟随入蜀的,这不用刘备说大家也明白。

    到时候跟陈到那家伙一起多照应照应少主便是了,在七进七出勇冠三军的赵子龙眼里,好像这么一想刘禅入蜀又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

    而此时,刘备可还等着诸葛亮回话呢,他好借机搪塞过刘禅,虽然不知道有几分的可能性,但只要有人开了这个头,



第十二章 蜀中行
    没有在这件事上继续纠结下去,刘备意兴阑珊的带着刘禅离开了。

    “主……”

    诸葛亮这一声主公还没喊完,便被身后的庞统给拉住了。

    “孔明……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要再去打扰主公与少主了……”

    “士元!难道你也认为少主入蜀是正确的吗,汝焉能看不清这事关键所在,荆南四郡需要有一个人留在这里!现在可不是你我二人互相掣肘的时候!万万不能胡闹!”

    诸葛亮眉头皱起语气带着些许不悦,他跟庞统之间亦友亦敌,虽然早就相视多年,也同在刘备帐下,但却并不代表两个人没有一丝一毫的竞争关系。

    卧龙凤雏各自名号皆来于水镜先生司马徽,但相较于看在老友庞德公面上而捎带的庞统,水镜自己的弟子诸葛亮才是其心中真正看重的人……

    这一点诸葛亮自己也是很清楚,所以他才会认为庞统这一次拦住他又是争斗心起的缘故。

    然而这次卧龙却是错了,庞统拦住他还真不是有何小心思作祟。

    深陷其中的诸葛亮或许没有自觉,但是在一旁看完全过程的庞统却是明白的很……

    眼见挚友还有些不甘的样子要追过去,庞统眉头一皱面色严肃的冷声说道:“孔明!你若坚持如此,可曾想过主公,可曾想过少主,可曾想过你自己!”

    “嗯”

    诸葛亮一怔,脑中开始思索庞统这话说的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方才或许还着眼于刘禅入蜀的这件事,但现在冷静下来回神以后,诸葛亮却猛地发现,好像自己这番所作所为完全被人牵着走了,一点都没有平日里的冷静姿态。

    看着手中的鹅毛羽扇,诸葛亮犹自苦笑一声:“士元……这次多谢了……”

    “哼!光说些有什么用,汝还是找些好酒来更实在些,口言谢最是华而不实……”

    眼见挚友反应过来,庞统也松了口气,他是真怕孔明这家伙执拗劲上来了有些不管不顾。

    主公刘备今日为何提起这事,必有其原因所在。

    而场间众人皆惊,可见大家此前都不知晓这件事,各种缘由究竟因何而起他们完全是一头雾水。

    但就是这样的前提下,刘备却带着些许鼓动的意思,让人主动站出来拦着他,这又是因为什么。

    前后表现矛盾,可见主公心中一样是如此,这才必须要有一个心腹近臣做表率。

    诸葛亮算是上前踩雷的,却也表现出他对刘备的忠诚无二,但多说无益,机会转瞬即逝,非要高一些有的没的遮遮掩掩,不干脆便不成事。

    机会只有一次,没有把握住,那这件事就已经不会再有什么改变的余地了。

    正如庞统所言,主公少主还有诸葛亮三人,究其根本而言,两个姓刘的跟一个姓诸葛的始终差着些什么。

    这回如果诸葛亮揪着不放,也许主公会承一时之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谁又能说清道明将来的一切呢。

    更关键的是,主公人生已历四十载人生岁月,将来还有多少时间谁都说不清楚。

    但就冲眼下的情势来看,少主之位继承人选必是刘禅无疑,这一点是从刘备字下乃至诸葛庞统等人都不会有所反对的。

    说句大不敬的话,将来主公刘备百年之后,少主克承基业坐享霸图,万一想起今日之事来,那诸葛亮又该置于何地处。

    要知道小时候记下的仇,往往可能就会伴随着一辈子,哪怕到死了都不一定会烟消云散的……

    正是因为想清楚这一点,诸葛亮才幡然醒悟够来,知道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多了,再走下去便是越线之举,不说少主单单是主公刘备可能也会因此心生不满,所以这



第十三章 水路行舟
    一纸折扇轻摇,风姿绰约翩翩,只不过扇扇子的是个孩童,而且还是个小圆圆脸。

    刘禅小大人一般站在船首眺望远处,嘴角带笑端的是可爱非凡,只是可惜,此间少了红袖绿珠相伴,便是少了几分韵味……

    今晨刘备整军出发,由黄忠魏延统军,庞统作为随军军师,刘禅则半隐藏身份的随行。

    说是半隐藏身份,实乃整个入蜀军中知道刘禅上船的也不过是高层这几人而已,刘备自然不会大嘴巴的跟下面士卒们说,其余人也被告诫过,能不暴露不尽量保密。

    刘禅的身份终归是个问题,刘备钦点的继承人,整个荆南四郡的少主,注定了他和旁人的不同。

    如果被刘璋知道了这个消息,那让人家怎么想,或者说根本就想不通的好吧……
1...3233343536...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