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咳咳咳……”
刘备干咳了几声,抬手指了指刘禅的头顶,感觉自己这个当爹的心好累啊……
宝贝儿子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这脑
第二十一章 争辩
当搞清楚事情真相之后,刘禅只能将白眼送给老爹他们,却也对这些老家伙的无良大笑而无奈。
谁让他年纪小脸嫩,动不动就是惹人疼爱的小表情呢。
“唉,我这该死的无处安放的天然萌……”
对此刘禅也只能心里感叹,同时暗自感谢二姨娘糜夫人。
要是没有她那些年来矜矜业业每天不落的脸部按摩,刘禅也不会有现在这般可爱程度……
闲话少提废话不说,在老爹刘备发声之后,帐内众人才算是止住了笑意。
一个个费劲的咳嗽着整理心情,只不过都低着头不敢看刘禅,因为他们怕自己实在是忍不住又笑出声来……
“禅儿,眼下为父有一思量事犹豫不决,正当说出来于你分析分析,为父也好听听你的意见……”
换了别人的人,哪里会有这种四十岁老爹好声好气跟说要听几岁儿子意见的,就连当初的曹冲恐怕也没有这样的待遇。
但刘禅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是曹冲于曹操那般能比的吗,一个是众多儿子当中的一个,哪怕表现的很是惊艳不俗,曹操也得考虑考虑上面那几个大的。
可刘备呢,折腾了大半辈子,就眼皮底下这一根独苗,那还不得好生呵护起来。
再加上刘禅表现出来的也足够争气,就是听一听他怎么说也算不得什么,就连当事人庞统都没有意见,甚至还颇感兴趣……
“禅儿你可知,不日益州牧刘璋便会抵达涪县,与为父见上一面”
这事比说刘禅了,就是随便找一个荆州军士卒恐怕都清楚,但他还是点了点头等待老爹接着说下去。
“而刘璋一来,定是酒宴席上推杯换盏,那时定是其身边护卫最少心下最为松懈之时,所以为父打算……”
刘备这话还没有说完,就发现儿子一脸的震惊之色,好像已经知道了他接下里要说什么似的。
“父亲你想要趁机拿下刘璋”
“此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刘禅心头一惊下意识的便脱口而出,紧接着连连摇头否定老爹刘备的这个想法。
他一心想要参与进决策高层之中,却下意识将这件大事给忘了。
刘禅看着眼前的庞统,法正,再看了看自家老爹,这不正是蜀中二刘相会,涪城魏延舞剑的戏码么……
原本历史上,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庞统正式提出一个想法,准备在刘璋赴会之时趁机将其拿下挟持,借此机会来速吞整个益州。
虽然那时候老爹刘备以初到蜀中恩信未立而拒绝,可谁知道这又来一次剧情会不会发生改变。
要知道他都能穿越过来,自家老爹脑筋一转有了新的主意不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吗。
所以刘禅是连连摇头,打心底里不同意庞统的这个主意。
倒不是此奇谋不好,也不是说什么有损老爹形象的负面作用。
毕竟只要拿下了益州,其他的都可以舍弃一些,些许面子有能算的了什么,反正到最后利益受损的也只有刘璋一个人,这个等级的流言蜚语,传着传着就会不见的。
可问题在于,这等奇谋并不适合现在的老爹,甚至于如果强行要完成的话,那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承担的后果,都要比想象中的还要大。
当然了,这是刘禅自己的推测,毕竟没有真正的落于实践当中,就不能把话彻底的说绝……
“哦”
刘备跟
第二十二章 时间很重要
庞统的想法没错,施行起来成功的几率也相当可观,甚至这些所谓的后果也却是是在刘备眼下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但做事不能只顾眼下,放眼将来才能更加重要……
“士元先生所言有理,但恐怕却不曾想过父亲眼下的底蕴比之曹孙两家相差太多太多,若用眼下一时之利换取根基的折损,在吾看来这并非明智之举!”
庞统有庞统的说法,刘禅有刘禅的道理,两个人自然谁都不曾想让。
“少主何处此言!统之策为神速之法,些许损失大可用益州之地的收获来弥补,荆南四郡固然重要,但其毕竟地处交界战略之地,主公若得益州,则必立为新之根基所在,以此发展壮大则天下可图!”
这话说的掷地有声,庞统显然早就想好了一切。
毕竟是天下智者,怎么可能顾此失彼,就算真的利令智昏,那也得有足够的利益才是,一个益州,说实在的还真没有到能让庞统糊涂的程度。
但是,益州分量不够,那是因为这块地盘拿下了也是主公刘备的,其实跟庞统没有一毛钱关系,说白了还是直接利益分量不足。
庞统之所以想要急着想要吞并益州献上此奇谋秒策,为的是什么,便是这一份天大的功劳!
益州对庞统无用,但却是刘备心心念念最想要得到的底盘。
东汉天下十三州,其中十州已归曹孙两家,剩下交州有一半也是孙权的,剩下那半还是士燮那个老家伙占着。
而凉州则正在被曹操攻略着,马超韩遂等苟延残喘不成气候。
所以算下来,真正完整有机会被刘备入手的,就只剩下益州这天下第一独一份了……
眼看着别人家发展壮大,又是钱粮增长又是人口增添补充兵士的,刘备却只能靠着荆南四郡苟延残喘。
他就是把四郡里的蛮夷部落全都归化成了自己人,那也顶不过人家好几个州的基数大啊。
所以益州必须要拿,这一块被李冰父子开发出来的天府之国他不香吗,要人有人要地有地,粮草供应无一不齐,刘备眼馋益州好久了,时时刻刻盯着张松送给他的那块益州舆图流口水,这事刘禅都不止见过一次。
所以庞统的提议正好切中刘备的痒处,不然他也不会在诸葛亮跟刘禅都赞成徐徐图之的情况下,又对这速吞益州提起了兴趣,从而犹犹豫豫的闹出现在这一幕来……
刘禅轻轻地摇了摇头,庞统说的话在理是在理,可他却听出来其中那份争功的心。
被这一份泼天之功遮蔽了双眼,庞统加入进来的时间过短,担着军师中郎将跟孔明一般,这已经让有些人嚼舌根说闲话了。
心气极高的庞统自然不会在意旁人,但却十分关心老朋友孔明。
他人怎么说都和庞统没有关系,可唯独在有关孔明的事情上,庞统一定会十分的上心。
如果借此机会吞下了益州,那他这军师中郎将的位子便坐的踏踏实实,不会有任何人嚼舌头,也可以底气十足的跟孔明并肩而列……
但刘禅不会让庞统这么做,不是他跟其有仇有冤,也不是非要阻挡庞统立功的前路,实在是益州这块骨头不能按照他的说法来吃。
囫囵吞枣不可为,庞统想要立功那机会有的是,可益州就这么一块,方法错了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远远不止庞统想想的那么点,这里面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又岂是那么简单……
刘
第二十三章 大方不成就小气些
刘禅一言震惊帐内众人,上到刘备下至法正,中间还有一个庞统庞士元张着嘴不知说些什么好。
不是他没有能力反击刘禅,也不是庞统脑子不够用了,恰恰正是因为庞统够聪明能完全理解刘禅所说的这一切,所以他才没有什么辩解的话要说。
因利而遮蔽了自己的双眼,庞统在刘禅说完之后,才猛地反应过来,原来自己还是着了道,却是倒在了争锋立功这上面……
庞统之谋主在先快后慢,表面上是从速占据了益州,但实际上后续的隐患处理等方方面面,所需要话费调动时间精力,财力人力等等,都是不可估量的,哪怕庞统心中早有计算,可他本身所擅长便不是这方面。
论奇谋画策临机应变,诸葛亮可能都不是庞统的对手;但是说内政署事,经济等各方面调度问题,那就五个庞统估计也赶不上一个诸葛亮……
所以这两位在对于益州事后安抚休整方面的发言上,自然是诸葛亮更占有优势,说话也更令人信服。
按照庞统的计谋,如果想要将整个益州彻彻底底的收入麾下,所需要话费的时间比原本计划的要多出一倍不止。
如若徐徐图之稳扎稳打,一点一点的收拢人心,出师有名而不失仁义,这样便不会激起各方反对的情绪,到那时攻略益州甚至都不会遇到太多的困难。
就算哪怕伐城占地需要花费一些时日,可事后的休整也要比庞统之谋那般简单的太多太多了。
因而,两者这般一比较,哪个花费的时间少,哪个更加符合刘备长远的利益,优劣关系自然是一目了然了……
作为主君,刘备自然是比其他人心性更加真定,也是最先回过神来的。
宝贝儿子说的精彩他也听的明白,心里其实已经做好了决定,不过却也要照顾照顾凤雏先生的面子,毕竟把人家的计划抹掉总要有个说法。
自诩以德服人的刘备可不会霸道行事,所以他跟手下之间的相处历来都比较平和,没有跟曹操那厮一样臭毛病多,还动不动的夜间杀人,在刘备看来那纯属是自己没事闲的……
“士元,你看禅儿说的这些是否应理有道你觉得……”
打断主公的话着实是有些不太礼貌,不过庞士元现在心情有些波动,就算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也还是这样做了。
“主公不要多说了,庞统庞士元对少主之言无半分异议,一切全听主公定夺!”
话说完,庞统向着刘备恭敬一礼,又朝着刘禅拱手示意,态度尽现尊敬之意,只是行完礼这人却离帐而去,搞得刘禅有些心慌慌,想着自己是不是语气太严重,把凤雏给气到了……
不过对庞统比较熟悉的刘备却知道,自己这位二号军师根本就没有生气的意思,只是输在了一个小小辈儿的身上有些抹不开面子罢了。
至于跟刘禅结仇有怨恨,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先不说刘备会不会准许这样的情况发生,但是这段时间的接触,刘备就可以断言,庞统从来都不是那种喜欢记仇的人,甚至比一号军师卧龙孔明都要心胸大肚的多。
至于刘备这话里面到底有没有埋怨诸葛亮心胸窄小的意思,那就要问他自己心里头是怎么想的了……
“禅儿无需担心,士元不是那种小家子气之人,任他回去喝两口佳酿估计就什么都抛在脑后了,你大可比不放在心上……”
儿有所成,父自高兴。
刘备笑呵呵的拉过刘禅坐在自己身边,越看越觉得宝贝儿子真帅真有气势。
&n
第二十四章 装穷扮惨
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极其不推荐,也并不适合现在的刘备。
你说你一个客军,结果却大摆宴席极尽奢华的于刘璋一叙,这让人家益州牧看了该怎么想。
好啊,荆州军竟然粮草充沛到大鱼大肉,银钱更是自足都可以邀请乐师舞姬,那他益州还提供什么粮草供给,差不多意思到位就得了,别充大头去白费心思。
十有**刘璋心里肯定不是个滋味,他可是邀请刘备而来,结果被落了面子的话那可就难受了……
所以刘禅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要在保住刘璋面子的同时,得尽可能的表现出荆州军的困难,而且还要极大的激起刘璋那种自我膨胀的心里,最好是越看不起荆州军越好!
出乎意料的提议,不仅法正面带奇色,刘备更是表现出十分感兴趣的样子,他原本还这没打算这样做,毕竟是大汉皇叔,好歹也是要面子的。
可刘禅一句荆州家底薄充不了大头就将刘备给打回了原型,实在是本钱不够无可奈何戚戚然啊……
所以,为了将来,为了荆州军士卒上下,为了入蜀夺川能够顺利一些,刘备的这点面子不要也罢,做儿子的主动就替老子给扔了,根本就不在意。
好歹也是世之枭雄,如果在这上面还要斤斤计较学那袁绍到死都绷着,刘备也就不配拿这个益州了。
不过这么多年颠沛寄人篱下,刘备其实对自己的面子也并没有那么看重,不然哪还右脸活到现在了。
之所以有些犹豫,无非便是最近几年家底殷实胸中底气就足了,这才多了些不好的习惯。
现在刘禅这么一说,刘备哪有不同意的道理,等将来荆益两州连为一体,那还不是要多少面子有多少面子,何必在乎眼前这指甲盖大小的一点……
主意一定,整个荆州军上下便忙活了起来。
按照刘禅说的,能表现出多凄惨就有多凄惨。
凡是精良的甲胄器具全都给他收起来,藏的严严实实不能露出丝毫。
都要将军中剩下的残破铠甲穿上,而且还要几个人分着穿一套,尽可能的表现出荆州军的贫穷,没看到我们连甲胄都配给不起了吗。
还有兵器,就要把那些磨损到快要丢弃的拿出来,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给刘璋看,后代是堂堂益州牧,看到自己邀请的客军如此模样还不得给点表示
然后最重要的,就是在吃食上面。
虽然现在荆州军一天餐食供应齐全,而起在刘禅的极力建议下,从原本的两餐转变成三餐,虽然增大了军粮消耗,却也加强了士卒的体魄战力,益处很大。
但我们的目的是装穷扮惨,三餐的伙食改回去,煮饭的时候要将大锅摆在营前,里面能多兑水就多兑,争取九碗水配一把米的程度,要跟那些流民难民吃的施粥水准靠齐!
而且最好还要挑选出一些身形消瘦的那种士卒出来,在脸上涂抹一些土灰,乍一看就像是逃难出来的那种最好不过。
到时候将这些士卒围在煮粥锅前,刘璋进营就能看见那一个个嘴角干裂满脸尘土,看着眼前一锅水粥咽唾沫的士卒……
当然了,一味的哭穷示弱可不是刘禅的关键,如果单单只有这些那岂不是白白让刘璋看不起荆州军。
万一因为这些而反悔了怎么办,打发点粮食让你直接滚蛋可就糟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