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或者说只有将眼下主政的益州派系士人全都给杀了,而后东州士人理所当然的接过权力,如此才是唯一的方法……

    而作为地道的益州士人之一,张任从来没有设身处地的想过这件事,想过自己的根基和李严法正等人本就不一样,双方的起点都不在一个位置,又怎么可能得到公平的对待。

    就像吴懿为何要反,就像今夜李严为何要开城门献降,这都不是没来由的事情。

    谁会在手上有权有势的时候,要重新选择一个主公来投效。

    而且还要堵上自己半辈子挣下来的家产跟地位,去换那一个成功失败几率都不确定的从属之功……

    吴懿没哟吃饱了撑得,李严一样如此,整个东州士人一脉,除了特性的刘巴以外,其他的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和李严一样的站队方向。

    也许他们当中,有的人还握着权力,有的人日子倒也算过得去,可天知道将来多久之后,这些日子就到头了呢。

    益州派日益嚣张的样子,明摆着是不可能容他们存活下去,如果有机会能让东州士人死,那想必黄权等人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邓贤浑身血污甲胄满是刀痕枪印,踉踉跄跄的跑到张任面前说道:“将军!前面的弟兄们已经顶不住了!荆州军步步逼近眼看着便要到校场这边来了!”

    “继续派人顶上去,务必要尽可能的对荆州军造成杀伤,能拖延多久便是多久……”

    手下士卒的死伤惨重,好像丝毫不能掀起张任内心的半点波澜,他连下达命令的语气都是冰冷毫无感情的……

    “将军!你不能让弟兄们去白白送死啊!”

    张任是为了他眼中的大局,是为了保证雒城能够布置好防备,能够为主公多争取一些时间。

    可邓贤却看到的是手下兄弟们前赴后继送死而去,一个接着一个,甚至有点连荆州军的边都摸不到,就惨烈的死在了刀枪之下……

    如果这样一直下去,恐怕张任打到最后会将整个家底都给赔进去,而且绵竹关还保不住。

    所以邓贤以为,既然事情到了不可扭转的地步,那么就应当弃车保帅,绵竹关放弃就放弃了,只要保证手中还有兵,那么雒城一样可以作为防守的桥头堡,一样可以拖延时间等待南部诸郡的援军抵达成都。




第七十七章 进逼蜀郡(为Q读‘天地凌风’书友的万赏加更!)
    “杀!”

    数千人喊杀之声,整个绵竹关都听的清清楚楚。

    外面的街道上随处可见鲜血断肢,百姓人家禁闭门户生怕殃及池鱼。

    不过对于军纪要求破城之后的规范,刘备做的还是蛮不错,最起码能够不扰民不乱城,攻一地而占一地,绝非要毁一地……

    拒不撤离的张任此时蓬头垢面好生狼狈,被五花大绑的压到了刘备面前,而邓贤就没那么好运气了,刚刚好碰到魏延魏文长。

    这厮接到刘备准许他回来的指令,那叫一个马不停蹄的赶路啊,终于是在昨夜赶到。

    那正巧是有战事,魏延一听还能忍得了,当即便请命出战,跟随在黄忠后面进的城。

    也算是这家伙运气好,正巧碰见要逃跑撤离的邓贤,二话没说便提刀上前摘下了他的脑袋……

    然而魏延到现在都不知道他手里的人头到底是谁的,只不过是看见邓贤甲胄衣着和士卒不同,明显为将军打扮,这才起了杀心。

    说到底,邓贤本来都准备要放弃张任逃离绵竹关了,却落到了这样凄惨的下场。

    反观一心要留下来死战的张任,却好端端的活着,哪怕是身上狼狈了一些,但是人家的项上头颅却还稳稳的放着……

    一夜之间,城破人亡。

    刘备抵达绵竹关下不过半日,这座理应成为他入蜀郡的最大阻碍便顷刻间告破,说起来还真是有趣的很。

    果然啊,强攻什么的损失大就不说了,还耽误时间,哪有内应开城门来的爽快,还不用损失太多……

    看着面前被五花大绑的张任,刘备摸了摸胡须有些头疼起来。

    张任张公义,刘璋手底下的亲信一等大将,官职益州从事位列武将之首,有勇有谋就是运气不太好。

    前后几次三番的败于刘备之后,搞得这位益州名将半点才能都没有施展出来,就窝窝囊囊的成了俘虏。

    说到底还是刘备得人心,不然吴懿李严也不会作为内应,张任也就不可能败的这么快了……

    至于怎么处置他,刘备原来只是听宝贝儿子那么一说,说张任这人有才能有胆略可以是个堪用之人,就随便说了句抓活的。

    可结果把人抓到面前了吧,刘备又有点犹豫了,张任明摆着是一副宁死不降的样子,这总不可能为了招降他就给放了吧。

    而且身边还有李严费观等东州新晋加入的手下在,如果刘备这时候一副仁厚宽待张任的样子,那岂不是明摆着要让李严他们多想吗……

    所以怎么处置张任还真就是个麻烦事,刘备想了想想了想,却也找不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而这会儿功夫,刘禅还没进城呢,说是嫌弃城里面血腥气太冲,容易引起胃部不适,死活赖在了城外的营寨里面。

    如果这时候宝贝儿子刘禅就好了,凭他那小脑袋瓜肯定能想出些好主意来……

    “压下去好生看管不得慢待,等吾拿下成都之时再行处置……”

    最后刘备还是觉得先将张任置之不顾的好,反正关在监牢里面吃牢饭也死不了,又跑不掉,等日后大事已定再行商议如何处置这位益州名将。

    “刘玄德!大耳贼!你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有种杀了我!杀了我啊!”

    刘备竟然不杀自己,这简直是让张任没有料到的。

    他不扯走便已经是想好了要赴死,结果却落到了阶下之囚的状况,这根他原本想象的剧本不一样啊。

    按正常来说,他身为益州派的人跟李严等并不和,刘备如果为了收买人心铁定是要将其斩杀,这样才能够让新降之人归心啊。

    张任都已经



第七十八章 刘循之守
    绵竹一夜之间城破地失,守城大将张任被俘虏,军督李严背主投降,士卒们四散而逃,有的流落于乡野中,有的则归于雒城里,益州刘璋从此失去了对绵竹的掌控权。

    坐落在成都西北方向的雒城,是益州原本的州治所在,还是刘焉入蜀之后,才将治所迁移到了现在的蜀郡成都。

    不过刘焉迁移治所的原因为何,一说是因为大火烧毁了府邸才会转移治所,另一说则是有相士为刘焉进言,称成都为龙兴之地益州气运所在,故而刘焉才会有迁移治所的决定……

    至于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对旁人来说其实并不重要,无非便是广汉郡因此没落,蜀郡因此兴起罢了。

    可对于刘备而言,这个治所的偏移就有些让他头疼了……

    绵竹关拿下,不仅仅是打开了蜀郡的大门,也极大的补充了刘备军资问题。

    别看之前张松搞来不少的粮食,可这战事一起人马消耗便会成倍的增长,再多的储备如果没有补充的话也是难以为继。

    幸好绵竹关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李严也早有准备,并没有给张任防火烧粮的机会,这个举动也让刘备为他记下了一大功……

    但军粮再多无法破城陷地亦是枉然,刘备的时间现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如果不能尽快的拿下雒城,给刘璋从南部诸郡征调援军的机会,那恐怕这益州之战将会变得旷日持久,对将来的局势有所不利。

    所以在绵竹关打下来之后,刘备仅仅是稍作休整,便率领大军继续南下直扑雒城而来……

    公子刘循,益州牧刘璋之嫡长子,性坚韧品端良,常年行走于行伍之中,与其父大相径庭故少得恩宠。

    相比弟弟刘阐和父亲的志趣相投,刘循则更喜好武功军事,常年游离于成都之外,要么在南中平定叛乱安抚各部蛮族,要么就是在巴郡广汉北拒张鲁,总之甚少于父亲交流。

    可不管亲情再怎么淡泊,父与子之间的关系犹在,刘循身为益州牧嫡长子,身份使然之下,便必须要位保卫益州尽应有之责任……

    所以在刘璋一声令下,便急急忙忙从犍为郡赶回成都,临机受命统率两万大军驻扎于雒城防御南下的荆州军刘备。

    本来按照刘循的意思,自己平白带着两万军在雒城看戏实属不智,就应当与张任汇合共同御敌,亦或者绕路偷袭荆州军侧翼,形成以多打少趁敌不备的情况。

    可问题是他只是少主,上头还有个老子,刘璋想让他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除非刘循也跟李严一样的心思想要背主……

    这也就导致绵竹关有张任李严等人驻守,而刘循则在二线的雒城布防,看起来是层层阶梯是的防御部署,但那也要看是在应对谁啊。

    如果刘备大军粮草兵马充足,以威压之势进逼绵竹,那自然是可以梯段防守层层阻碍,静等南部诸郡的援军到来。

    可眼下刘备的荆州军不到两万,竟然能节节克敌从涪县一直打到了绵竹关下。

    这种时候,刘循却只能在坐拥梁万大军的情况下静静地看着绵竹关燃起战火而不能妄动,这种行为在他看来简直是可笑至极但是却有无可奈何……

    如若趁着刘备立足未稳,集结重兵战于郊野,料想荆州军再怎么精锐也做不到以一当十的程度吧。

    哪怕是说正面有张任顶着,刘循率部绕袭荆州军侧翼后方,这样夹击攻伐之下,刘备就算不败也定然落了士气无法再



第七十九章 求援荆州
    其次,则是要积极准备防御工事和装备,什么滚木礌石,什么金汤火油的,有多少便准备多少。

    争取每一寸的城墙上都要配备好这样的装备,如果城中储蓄不足则赶紧去地方各个县抽调来弥补雒城的防御空缺。

    这个时候,远水已经解不了近渴,如果刘循估算无错的话,刘备的荆州军应当是不出五日便会抵达雒城前。

    到那时如果跟成都方向调派过来的支援物资队伍刚刚好撞上,拿乐子可就太大了……

    然而刘循还是估算错了一点,那就是刘备所率之荆州军,抵达雒城的时间不在五日后,而是仅仅只用了三天。

    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刘备根本没有在绵竹关休息什么,便立即整顿兵马启程朝着雒城而来……

    益州之战打的如火如荼,凉州那边亦是不可开交,当然最重要也少不了曹丞相的身影。

    江东濡须口曹孙两家对峙终于是有了结果,毕竟家底再大也经不住数万大军这样毫无作为的消耗粮草。

    最开始是由曹操结束了双方干瞪眼的状态,直接命令张辽率部攻破了孙权在西岸布下的营寨,将孙权一方彻底赶到了江那边去。

    但这不过是在陆战上面的一时胜利,到了水战之上,就算曹丞相这回比赤壁时多做了不少的准备,却也一样不是江东水军的对手。

    几次试探之后都占不到便宜,反而还把之前拔掉孙权西岸营寨的优势给送了回去,两家又陷入到了你奈我不得,我奈何不了你的状态……

    就这样对峙对峙,一直等到双方都没了战意,军队士气纷纷下跌之后,曹操和孙权都知道这一场濡须口大战该是到了结束的时候。

    所以按照惯例,作为弱势的一方,孙权先给曹操递了个台阶下,明言双方不适合再打下去了,到最后肯定是谁都捞不到好处,还把曹操好一通夸奖,不是我们江东有多强,而是因为占了长江天险的优势,这才导致丞相您老才过不来的。

    所以与其在这白白的干耗着,倒不如双双罢手退兵言和的好……

    不得不说孙权这一手抬的好抬的秒,抬的曹丞相心里呱呱叫。

    那曹丞相心情好了,这战事自然也打不成了,因为事实也确如孙权所说,这样干耗下去不是个办法,最起码曹操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搞得定江东水师战船……

    不过做人得要礼尚往来,孙权这般抬举曹操,那曹丞相也得回礼不是。

    所以在给孙权回复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话看起来是夸奖,而且曹操还用了刘表的两个儿子作对比,明面上是说孙权很能干,没有辜负其父兄之威名。

    可说白了,人家曹丞相就没把你孙权给放在眼里,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个儿子辈的对手,趁早歇着去吧……

    当孙权接到这信的时候,一面得保持风度的微笑,一面是咬着牙气的直哆嗦。

    他好心好意的给曹操找台阶,结果到最后不仅落不到什么好,反而还被人骂了,这事上哪说理去。

    可为人君主自然是不能意气用事,眼下双方言和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所以哪怕是曹操恶心了他一手,孙权也得笑呵呵的忍着。

    只不过按照孙权的性格,这份仇算是记住了,要么是他死,要么是曹操死,否则此仇必报!

    …………

    各地动态不一,唯独荆州风平浪静,毕竟诸葛亮对于内政方面



第八十章 留守人选
    “三弟,且不要急,你先看一看这信再说!”

    这种时候二哥说话永远要比军师管用,张飞就算再不情愿,也不可能跟自己二哥唱反调,接过书信瞪大了眼睛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了起来。

    “嗯嗯!嗯!”

    连嗯三声,一声比一声响,一声比一声震耳朵,诸葛亮都隐隐感觉屋顶在往下落灰了,这就是张三爷嗓门的威力。

    “大哥竟然要留下一人守荆州!还是从我跟二哥当中选一个出来!这怎么行!”

    张飞瞪大了眼睛,一副要吃人的样子,明显不是很理解自己大哥的意思。

    按照他的想法,自己跟二哥在荆州待了一年多,除了没事剿剿匪平平蛮,杀一杀流窜过来的山越贼人以外,就再也没有什么打仗的机会了。

    正好现在大哥刘备要支援,那还不赶紧入川蜀去,三兄弟一起称霸益州岂不快哉,怎地竟然要留下来一个,这简直让张飞无法接受啊……

    “翼德无恼,汝且想想,主公谋夺川蜀在前,但荆南四郡亦是根基所在万万不能有失,如若云长于汝一同奔赴益州,那这四郡交由谁来把手又有谁能够让主公真正的放心呢”

    摇摇扇子,诸葛亮细心的为张飞解释,毕竟依着张三爷的性格,如果不说清楚恐怕什么事都是能做出来的,哪怕是趁着诸葛亮不注意自己带兵跑了违抗军纪都不是没可能……
1...4950515253...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