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所以东州士人们都希望刘璋能够停下这种状态,哪怕是稍作缓解也是好的啊。
正巧刘循那边的消息传回来,刘璋高兴之下,东州士人们也跟着轻松了不少,自然是一样庆幸……
只不过他们庆幸之余,却也带着满满的担心。
一个接一个的称病在家,以半辞官的形式不为刘璋效力,甚至等于间接帮助了新主刘备。
这么明显的举动,就算刘璋的政治嗅觉再怎么弱,也是知道的清清楚楚,不然他也不会坐到这益州牧的位子上了……
所以那些个政治处罚,乃至于剥夺官身下入大狱的举措,根本不是毫无来由的发疯,而是刘璋对这些东州士人门的警告!
不过刘循那边有好消息了,刘璋觉得自己也不需要压的太狠,以免又酿出什么祸事来。
万一再来个吴懿李严那种反水,导致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优势崩塌,刘璋可就真没地方哭去了……
不过现在当务之急,是要给予雒城最大的支援,保证刘备的荆州军不得存进,这样才能有机会逐渐反攻回去。
巴郡陷落的消息刘璋已经知道了,
第九十二章 难上难
刘璋对雒城施行放养战略,不过多的干预以免造成未知麻烦,全部交给刘循去处理。
正因为眼下雒城防备得当,刘备的荆州军才寸步不能进,如果刘璋这个时候还要去动刘循,那跟自爆有什么两样,还不如直接投降来的痛快。
眼下,当务之急便是等待犍为和越嶲两郡的援兵抵达,哪怕永昌等地都乱成了一锅粥,哪怕广汉巴郡都已经在刘备的治下,只要这两郡兵到了成都,刘璋就感觉自己已经离胜利不远矣……
刘璋能放宽心去画画写生,全带时局再行部署出击。
可刘备却没有那个空闲的时间,每一刻每一时对他而言都是相当的重要。
昏昏碌碌半辈子都翻不了身的刘璋,自然也没什么大志向,而刘备却要着眼将来,还要复兴汉室,还要完成自己的宏图霸业,所以时间对他而言很重要……
而且如果说犍为越嶲两郡的援兵到了,对刘备而言简直不亚于毁天灭地一般的打击。
正如刘璋所设想的那般,本来刘备就攻城不利打不下雒城,再多来两拨敌军驻防,荆州援兵又入蜀缓慢的情况下,刘备还有什么资格与刘璋争夺巴蜀之地……
到那时,也许最好最好的结果便是刘备龟缩巴郡,而且还不可能是巴郡全境,因为巴郡北部到现在还被张鲁霸占着。
至于已经到手的广汉郡,除了扔出去以外根本就没有什么的用处,无非是鸡肋罢了……
那折腾了好几年,到最后不过是将地盘从荆州五郡扩充了半大个巴郡而已。
还树立了一个不死不休的敌人刘璋,而且同时需要面对北方曹操,汉中张鲁,西边刘璋的三方压力,那还谈什么复兴汉室了,迟早要成为曹操或者孙权的猎物……
所以,这益州必须拿下雒城必须破掉,只有破掉雒城逼近成都将其攻陷,才算是将刘璋的益州牧生涯彻底的终结。
刘备才能顺理成章的从刘璋手里接过益州的大权,才可以有一个安稳发展的后方。
待时间推移,慢慢积累扩张,实力充沛之后,是北伐是东进,那时不全凭刘备一念而定……
想法是好的,做起来却需要很多细微的操作,就比方说眼下最大的一个难题,雒城怎么下!
如果这雒城好打刘循好破的话,刘备也不会每天早起都冲着雒城方向摇头叹息,也不会在听到攻城失利消息时感到头疼了。
再这样下去,刘备觉得自己距离曹操那现状也不远了……
听说自从离开了华佗老先生之后,曹操这头疼一犯就是几欲昏厥的状态,那种感觉,刘备虽然不曾亲眼见过却从儿子刘禅嘴里挺过描述,简直是生不如死啊。
至于刘禅从哪里打听到的,这还不简单吗。
作为华佗老先生的忘年小友,闲来无事的时候刘禅就去找老先生说话,时常问到曹操那边的情况,这也算是一种打探情报了吧,毕竟知己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只是现在华佗人在公安,也没有跟着诸葛亮一起入蜀而来,刘备这头疼的毛病可是找不到大夫来解决了。
再者说,究其根本这头疼的病因缘由,无非便是横在荆州军面前的雒城而已。
只要能把雒城拿下,什么头疼脑热的,估计一瞬间就会从刘备的身上消失,因为他那是纯粹的心病……
俗话说的好,心病还需心药医,华佗的物理疗法或许可解一时之急,但想要根除就得从病源方面下手。
眼下诸葛亮所部已经抵达雒城下刘备大营,两处兵马合力,算是给刘备补了好大的一口血。
可如果还是按
第九十三章 遇事不决
诱敌出城不行,夜袭破城不利,强攻破城不智,西进绕袭不便……
种种法子都想出来,可真正到了实际运用的时候,却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阻碍和意外出现。
诸葛亮参与到出谋划策的团队当中,却也想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里。
毕竟庞统加张松法正三人也是不弱,他们三个集思广益之下都试过那么多种了,结果却是一个都没有奏效,再加诸葛亮上来也是白搭。
显然刘备的希望又处在了半破灭的状态下,只能说是困难越大希望越大,到最后不成功的失落也就更大了。
但为什么说是半破灭的状态,而不是彻底的失去希望,实际上也是因为诸葛亮……
法子不是一个都没有,只不过诸葛亮想出来的这个用时太久且后果实在是有些过分。
按照他的意思,既然久攻不下,那边死死的围城不让其有丝毫出入的机会。
将雒城下的护城河给断绝,并且将入城水源处给掐死,再加上少雨时节天气的配合,耗费时日便可将雒城内的水都榨干。
等到那时,就算雒城内粮食满仓库禀充沛又是如何,人吃生米可是不行,且也不可能滴水不沾的过活……
只要将此进行多日,待城中无水后,刘循逼不得已之下定然会冒险出城打开水路,如此一来便有了破绽可寻,机会把握得当的话,雒城自是可破。
而且就算是刘循死活不肯出城来,他能镇压的了一时,难道还能镇压的了一世吗。
士卒们无水可饮便是无战斗力可言,城中百姓更甚于此。
如果他死活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到时激起民怨愤恨,刘备可能都不需要出手,他刘循就得被城里的百姓给活生生的撕成碎片……
但计划是如此,条件却也一样的苛刻。
这首先,便是要从断绝水源开始,此过程最是耗费人力,也需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刘循自然不可能任由刘备这么断他的生路。
而且这护城河也不是说断就能断的,此非一日之功,没个十天半月恐怕无法尽全效……
其次,就算是这护城河水被断,雒城失去了外来的水源,但谁又能保证刘循没有早早的做好准备工作呢。
万一他已经提前让人安排好一切,哪怕是城中水源断绝了,也一样有后续的补充支持,那样为此计增添了许多时间不说,且变数也在成倍的增长着。
此时季节少雨是不假,但只要挺过这段时间,便是进入到了多雨阴绵的潮湿集结。
那时候还谈什么水源的问题了,难道诸葛亮还有那个神通将天上的水也给掐断了不成……
只要天上下雨,雒城接到了,那这计划便是全盘崩塌。
雒城得天降甘露可以续命,士气必然高涨,反之则城外刘备方苦心积虑已久的计划失败,士卒们有无战意不说,刘备他们就已经感到心里憔悴了……
甚至于,哪怕这些意外的因素都不曾发生,刘备顺利的断了雒城之水,也没有什么天降大雨一说,的的确确将雒城给变成了一座旱城,那城中里竟如此长时间的缺水状态,又是个怎样的场景啊。
作为益州本地人的张松,就极力的反对诸葛亮这个计划,甚至连诸葛亮自己在说出来的时候都有些不太自然。
虽然身为谋主,为主公出谋划策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也要遵从自己的本心行事,于性格相悖逆的计谋就算想出,有没有那个狠心去用也是两说的……
不过有
元旦快乐!
2020了,希望各?
第九十四章 问阿斗
第一天,张飞登上了城墙,一阵腥风血雨蛇矛翻飞之下,被刘循用塔盾士硬生生给挤下了城。
第二天,张飞连城墙都没上去,虽然作为人形猛兽,却也一样抵不过人家刘循有准备的防御。
第三天…………
第四天…………
接连几天下来,张飞是一次比一次离城墙上更远,一次比一次距离自己的目标更远。
打到最后张飞别说登上云梯了,就是靠近城墙下面就得被一群石头招呼着。
刘循可是早就叮嘱过手下人,只要见到他这个络腮胡子出现,便立刻将防御警备提到最高,手头上有什么便招呼什么,不要担心浪费,不要节省器物,只要做到不让张飞靠近城墙,就已经足够了……
打了小半辈子的仗,张飞什么样的场面没经历过,万军之中驰骋纵横,一人一骑独挡曹操虎师。
可这攻城之时被人这么照顾却还是头一遭,也让张飞明白自己并不是天下无敌的存在,最起码这个雒城城墙便是不他想登就能登上去的……
眼见三弟受挫,刘备无奈的摇了摇头。
从第一天的充满希望,到现在的无语叹息,刘备想明白了,这雒城就不是那么轻易能被攻打下来的。
三弟张飞何等的勇武,一招便拿下老将军严颜的是他也知道,可却奈何不了一个小小的雒城。
或许只有二弟三弟再加上子龙一起上阵,才能够有些成效吧……
可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除非刘备不想要自己的根基荆州了,否则二弟关羽便是扎根钉死在那个地方不能挪窝。
三个人眼下只有两个,而且子龙还要兼着护卫的职责,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事实。
前人教训历历在目,古往今来死在刺客手里的人还少吗
不往太远了说,就是江东小霸王孙策,多狠的一个人,在江东之地杀的那叫一个天翻地覆。
可结果呢,仗着自己的个人勇武,不带护卫不把旁人当一回事,被刺客刺杀重伤,最后不治而亡。
如此血淋淋的教训怎么能不铭记,反正刘备自从知道孙策死亡的原因之后,赵云就一直护卫在其身边左右,毕竟说到个人勇武,刘备虽然也有一手高超的剑术,可跟小霸王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
所以非到必要的时候,赵云是根本不会被派出去的,这幻想中的三猛将夺城的戏码,终归只能是在刘备的脑中出现而已……
现在,三弟张飞也失败了,刘备又一次将先前的计划提上了日程,虽然没有明确的执行时间,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留给他做选择的时间也是不多了,再这样拖延下去,就算是想施行,恐怕也过了最佳的时机。
此正当是做出选择之时,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刘备心里头那叫一个纠结啊……
“父亲”
正当刘备抱着脑袋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宝贝儿子刘禅掀开帐帘走了进来。
“啊,是阿斗啊,有何事找为父啊”刘备强行挤出一点笑容问道……
“儿听闻父亲今日到现在都没有进食,故而过来看望父亲……”
“进食”
刘备楞了一下,进而又看到了刘禅手中的托盘,肚子一下子不争气的叫了起来。
“咳咳咳……为父因事思虑这才忘了时间,还是吾儿乖巧,知道念着为父的身体……”
赶忙冲了刘禅招招手,刘备想着雒城虽然始终是个麻烦,但自己也不能因此不吃饭而坏了身体啊。
如果因为打不下雒城而茶不思饭不想,到最后雒城没打下来刘备自己却先累
第九十五章 当真?
“咳咳!”
清了清嗓子,刘备转过身来坐好,面带笑容的开口道:“禅儿!为父先有一事苦恼非常,却不知你可有什么灵机聪慧之妙想,能替父亲分忧啊……“
刘禅看着自己老爹这样笑,就总觉的是他心中实在不怀好意的谋划着什么。
好歹也是一方诸侯,怎么对自己儿子就不能严肃点了,总笑什么笑,平日里那种纳贤士谈笑风生怎么不见,现在这样摆出老父亲样子的怪异笑容,很是让刘禅不适应啊……
虽然他今天到此来的目的本身便是为老爹解决麻烦,也确确实实是奔着雒城之事而来的。
好歹头上也挂着天纵之才聪慧过人的名头,刘禅怎么可能一点表示都没有……
但之前不吭声,无非便是想不到什么好办法罢了。
本来历史上,自家老爹就被刘循给防了足足一年之久,到最后雒城怎么失陷的也没有个详细记载,搞得刘禅还不能照瓢画葫芦,只能依靠自己的那点脑细胞了。
可问题是,他想出来的办法,庞统法正和张松三人一样也想的出来,而且想到比他还要深远缜密。
但就是这些缜密的办法计谋,却没有成功一个,刘禅又怎么好意思将自己那点小聪明摆出来丢人现眼呢……
而且刘禅隐隐间觉着,这一回老爹打雒城的难度,可能要比原本历史上的还要多几分。
原本历史上,张任那厮可没有在绵竹关被擒下,而是安然无恙的逃回到了雒城协助刘循做好防守。
可这样就难免出现了问题,一个城池的布防不能有两个指挥官,否则上令下不通,很容易便出现错漏。
绵竹关不就是个教训吗,李严仗着自己绵竹军督的身份做了多少隐秘的事情,不然也不会那么轻松的打开城门为内应了……
如果张任还在雒城的话,他的身份地位可是不比刘循差分毫,哪怕面对的是少主,但张任心里头最听命的还是主公刘璋一人,因为是刘璋将他从微末之中提拔起来,从一介寒身做到了益州从事,做到了益州众武将的首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