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只是任由三叔长此以往下去也是不行,刘禅觉得这种打骂士卒的行为不是为将者之道。
既然想要士卒健儿效死命,而后还要责骂体罚他们,这岂不是自取灭亡知道吗。
再想一想历史上三叔的死法,被手下人给割了首级,这不正是前有因后有果吗……
刘禅相信自己老爹肯定也是三令五申的说过这件事,看三叔那驾轻就熟的样子,好像被关禁闭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但恐怕是每次老爹说的时候,三叔点头应着,事后没多久就得一股脑的忘掉,而后再犯。
如此可是不行,屡教不改是为大忌,将来祸事临头之时后悔可是来不及的。
只不过眼下雒城在前,成都要紧,刘禅觉得还是等益州平定了之后,再行研究怎样解决三叔的这个毛病。
毕竟人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自然也不会再一日两日间就改变,想要纠正三叔的问题,还得从长计议不在一时……
三日的猛烈进攻,着实是让刘循有些疲于应付,守军士卒体力精力的消耗,还有折损伤员,都要比以往任何一次的损失都要大,毕竟荆州军也是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强烈的三日进攻。
可他刘循仍然是坚守了下来,没有丢失雒城寸土之地。
&
第一百零四章 艰难抵达(补欠章)
龙泉山脉好走吗,答案很明显。
虽然有猎户带路,可仍然是崎岖难行,甚至很多时候需要人们现开辟出一条路来,才能继续前进。
这也就是刘禅许以重金,将猎户收买的死死,不然那人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带人穿越山脉。
要知道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是失足丢命,掉到山涧当中只有死路一条,掉落河流之中运气好也许能捡回来一条命,但也仅仅只是那一丝丝的好运而已……
一千人看似不多,却想要全数穿越这山脉险地,那恐怕也是在痴心妄想一般。
这种天然的危境,就算是常山赵子龙,也一样和寻常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可能也就是身手好了点,反应快了一些而已,在活命的概率上占了那么一点点的优势吧……
风餐露宿行进了数日,赵云本以为再坚持坚持应该就能从山脉当中穿过去了,却没想到意外总是来得那么突然。
在穿过一处山涧时,那位自称有三十年狩猎经验的老猎户,突然间脚下一滑站立不稳,直接从山边小道摔了下去。
就连赵云都没有来得及反应,当他想要伸手去抓住那猎户时,却连一片衣角都未曾扯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猎户凄厉惨嚎着渐渐消失……
虽然这种情况一路上也发生了几次,可这回掉下去的人却不一样啊,那是他们的向导,是要带领他们去成都的人啊。
眼下没有了向导,赵云别说是路痴了,就算不是路痴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
老猎户贪财而死,却也死的没有遗憾,毕竟刘禅向来是诚信做人生意上不会马虎,先手交钱安抚老猎户之心,诚意满满。
现在猎户死了,可是他一家子却得到了未来二十年的生机,不说丰衣足食,但是在这益州土地上滋润的活下去却是没有任何问题……
可老猎户死了是一了百了干干净净,但赵云怎么办呢,这一无地图二无向导的,走回头显然也是不现实,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主公重托在肩,赵云深知此时雒城下形势是何等的艰难,虽然手下人已经有些沮丧士气正在滑落,可赵云觉得如此放弃也未免太过可惜了一些,而且还有负于主公之深切期望。
所以在内心一片纠结之后,赵云咬了咬牙终于是狠下心来,决定率领手下人继续走下去。
只有继续走,才能有希望;只有继续走,才能够搏一手奇迹,或许老天爷会给他们一条路直通成都城下。
这种时候,路痴什么的也无所谓了,反正只要不是双目失明,那么就能走下去,直至抵达目的地,或者走到无路可走的情况……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或许是老天的指点,在正常有路于前的时候,赵云都会发生方向偏移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
可在这前路不见,只能茫然摸索的情况下,赵云竟然渐渐找到了一条出路,一条明显有人走过的山林小道。
虽然不知是通往何处,可终归好过继续在林间晃荡无处可寻。
眼下只能瞎猫碰死耗子,盯着这一条路走到黑,赵云还就不相信自己走不出去了……
三日后三日,三日又三日。
距离赵云离去已经有十日光景,可雒城这边却仍然是半点动静不见,也不知成都那边是没开始,还是有什么偏差出现导致计划失败了……
就算稳重的诸葛亮也变得比平日躁动了一些,毕竟以他的性格,其实是不太赞同如此行险之计。
可少主先一步按死了毒计,诸葛亮又帮衬着说话,就算不想赞同也是不可能了。
&nbs
第一百零五章 惊慌(为Q读‘天地凌风’书友的万赏加更!)
雒城方面稳定,刘璋老神在在的等着越嶲,犍为两郡的援兵,小日子虽然过得没有以前舒心,可也差不到哪里去。
总之偌大的成都牧守府上,竟然是半点临战紧张的情绪都没有,也不知道是刘璋真的不急,还是他稳操胜券,亦或者就是那样的心大……
现在成都内稳稳当当,原本的两派争斗也因为李严吴懿的反水而结束,东州士人一脉彻底龟缩起来,一个个藏在家里不出头。
而益州士人一脉则趁势抢占权力,同时也在替他们的主公处理着日常的政务。
虽然明知道北边的雒城遭受到刘备猛攻,可他们却好似一点都不担心似的。
毕经连主公刘璋都不曾有表示什么,他们这些下臣多嘴多舌可是不好,否则就会是黄权黄公衡那家伙的下场……
好不容易将东州一脉给压了下去,结果却因为直言劝谏,一而再再而三的触动主公刘璋底线,导致黄权被贬官下放,人都已经不在成都了,自然心思也管不到这里,刘璋也就少了一个在自己耳边墨迹来墨迹去的家伙。
虽然益州士人一脉中,有人为黄权不公平的下场感到气愤和心寒,可是大多数却都是冷眼旁观状。
黄权虽然是益州派的领袖,可是他为人刚正直言不讳,做事不计后果也不考虑得罪什么人,只想着完成自己的任务和工作,不负主公不负益州。
可到现在呢,是他的主公益州牧刘季玉负了他,而那些昔日的同僚却少有站出来伸援手的。
如此到底是说黄权不得人心,还是说他该有此报呢……
但不管怎么说,黄权对于刘璋的忠诚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哪怕被外放到下属县城做县令,他也依旧三日一封的劝谏信发往成都,丝毫不蹭有遗漏一次。
可是黄权也不知道,他的这些所谓劝谏信,除了第一封到过刘璋的案己上,剩余那些一篇不少的全都被烧成了灰烬,真的是一片忠心白白浪费了……
不过这样对于赵云来说还是一件大大的好事,毕竟少了一个黄权便是少了一个明眼人,计谋便多了一成胜算。
刘禅原本将黄权干扰的因素考虑在了计划成败之中,却不曾想过刘璋这回做了他的队友,直接来了一个大大的助力,让刘禅计划中不稳定的因素少了最大的那一个……
人啊,安稳久了就不容易再改变了,尤其是以刘璋这样,突然之间听闻城外有敌军时,还一片淡定的画着画。
好半天了他才猛地回过神来,惊慌之余却是不小心让自己一下午的苦工都白费了……
原本他还以为雒城方面稳稳当当,不会让半个荆州军过境到成都之下。
可现在守城军卒却来报,说城外忽然烟尘四起,到处可见荆州军大旗挥舞飘扬,更是有一人一骑单枪匹马的来到护城河前叫阵,当真是嚣张的不行啊……
这要是换做别人,哪还能忍得了这种事,不得直接开城杀下去教训教训那个不知好歹的家伙。
可眼下成都说话管用的是刘璋,哪怕此时作为成都主将的杨怀也白扯,上头有主公之令在,他这位主将跟光杆将军也没什么区别。
当初听令放下白水军直接回返成都,杨怀就曾想过会不会有这样的一天发生,却没曾想这一天会来的这般快……
城下那人是谁,杨怀虽然离着有些远,但眼神却是不错,只是仔细观察了片刻,便清楚的认定赵云身份。
“刘备手下猛将,当初早当阳七进七出于
第一百零六章 露头了
赵云的出现,对成都,对刘璋而言不亚于一场地龙翻身,整个成都城都因此进入了戒严的状态,四门封闭禁止有任何人外出进入。
刘璋现在心神惶恐,因为他并不清楚雒城方面到底发生了些什么,自己的儿子刘循到底是生是死,这荆州军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眼下郫县那边也没有消息传回来,雒城方向更是了无音讯,刘璋还不敢派人出城,生怕被城外荆州军趁势杀进来。
甚至刘璋连派人出城去探明敌军情况都不敢,他已经下意识的认为雒城已经没了,故而自以为城下敌军成千上万,便是刘备麾下荆州军全部在此了。
可他实际上却没想过,赵云会不会是在虚张声势,会不会只有可能是少数的人出现在了成都近前……
不到千人去装数万人的存在,表面上看起来好似不难,不过是摇旗呐喊扬尘蔽日而已。
可实际上操作起来的困难程度却是不小,千人不满,要照顾那么大的一片地方,人人挥舞旗帜也比战场厮杀好不到哪里去,甚至还会更加消耗体力……
赵云眼神比刘璋好使多了,清楚的能看到城墙上人形慌乱无章的样子,那他心里边有底了,如此看来计谋成效还是很明显的,但也不能因此放松警惕。
怎么说也要预先观察几日,否则少主真的预料错误,那恐怕就得靠着赵云一人逆天改命了……
然而人心这种东西,有的时候很难揣测,但有的时候却又很容易被人猜测出来。
似刘璋这般,刘禅那是一猜一个准,绝对不会出现任何的错误。
料准了其胆小怯懦不会出城,那刘璋就肯定不会出城,赵云也就免去了再逞一次英雄的表现机会……
虽然当初在当阳时,七进七出在曹军当中如入无人之境,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赵云很清楚,他这一辈子能有几次那样超神无双的时候啊,天知道再来一次会不会有同样的结果,万一有点偏差,那换做当阳时可就是一尸两命了。
哪怕现在的益州军比曹操大军差太多,可赵云也不敢那么膨胀,毕竟逆天改命的难度要求太高,能省则省,老老实实的按照原本计划走不是更好吗……
一晃而逝,三日之间便这样悄悄的过去了。
刘璋打定了注意龟缩城中,赵云也依旧每日照例城下挑衅,继续给刘璋以压力。
而与此同时,雒城发方面的刘循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按照以往的惯例,三日时间应当是再一次于成都方面传递消息,不管是双方那边来人,都应该有新的情报到了才对。
可问题是,刘循左等右等就是死活等不到成都方面的来使,他哪里知道此时成都四门紧闭,刘璋畏惧城下赵云威势,畏惧城外树林里尘烟四起不知道有多少的敌军人吗。
如此哪里还会有功夫来给他刘循送信,信使们自然是一个都没派出来,毕竟他亲口说的杀无赦可不算玩笑之语……
然而单单如此也就罢了,毕竟刘循也可以派出信使主动联系成都,双方的消息毕竟是相互的。
可成都方面没人来,刘循自己派出去的信使也一样得不到任何的回复。
前前后后加起来,刘循总共派出了近十支传信使者出城去,可到现在却一个都没有音信消息,哪怕放个屁让他听个响也是好的啊,总比现在什么都不知道,好像被彻底与世隔绝了一般要强的多吧……
一开始倒还好,刘循勉强还能装作镇定,只以为是自己父亲刘璋又因为什么消遣之事而忽略了传信。
可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刘循始终得不到成都的回音,自己又派出几波信使也一个都没有回来。
 
第一百零七章 出击
刚刚入夜,刘备坐在帅帐当中闭目养神,但谁都知道他心里肯定是焦急不已,毕竟赵云那一支偏师始终没有个消息,雒城又不曾异动,刘禅计划的下一步实行不下去,一直僵持下去始终不是个办法的。
然而作为主公,刘备也不能在将士面前露出不自信的样子,他自己心里都焦急也就算了,如果带着大军一起,那士气怎么办,战意又怎么办……
可今夜注定了是他破功的时候,庞统一脸喜色急匆匆的闯了进来。
“主公!探马回报,雒城方向有动静了!就在方才,雒城南门大开,大股敌军鱼贯而出,人皆息声脚步方轻,明显是行隐秘之事!”
“嗯!!!”
“立刻升帐着急众将,且再派出探马去,务必要在不暴露不惊动敌军的情况下探明落成的一切异动!”
刘备猛地睁开双眼,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好像刚才他屁股就没有坐在自己腿上一样,心情那叫一个激动啊。
左等右等,等了如此长的时间,可算是等到了这个好消息,他的心情又怎么可能平静的下来。
这也就是庞统在场,刘备还得自持主公的身份和形象,不然说不定早就毫无顾忌的大声叫喊发泄一通了,他这些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啊……
本来从涪县一战奠定胜局到绵竹李严开关投降,刘备一直都算是顺风顺水的。
原本以为益州不出三月即可拿下,却没想到单单是在这雒城前面便消耗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还硬是不能撼动其分毫。
就这样,换了谁在场恐怕心里头都不会好受。
也就是刘备能忍常人所不能,这才一直保持心态没绷,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一直坚持坚持,坚持到现在,可算是终于有了回响,给了他破雒城的机会……
不消片刻,文武众人集结于刘备帐中,大家路上已经大致知道了前因后果,自然是人人面带兴奋之色。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高兴,最起码魏延魏文长现在就是哭丧着脸很是无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