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当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冼青竹

    以自身做饵,诱使敌人对己发起攻击,等到敌以为胜券在握之时,便是雷霆之势灭敌之际,那时可就是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打击了恶。

    这中做法适用广泛且行之有效,陈到作为解说便是将魏延的一举一动都跟刘禅说了个清楚,毕竟少主此番作为副将历练为主,若是什么都没学到,那岂不是白费功夫徒耗精力。

    只是陈到不晓得,刘禅对于这些还是蛮熟悉的,毕竟是经历过信息爆炸多方面熏陶的大众人才,或多或少总归了解一下。

    但话虽如此,刘禅也知道魏延想要做些什么,更是明白夷人的打算,一个要埋伏,一个要打反手,道理他都明白,却怎么也看不懂眼前的局势。

    这种一千人在五千人眼皮子底下埋伏的骚操作,真是让刘禅看的闪了腰啊……

    天知道这些夷人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或者他们到底有没有脑子这种东西,莫非那个圆滚滚的球状物里面装的都是水不成

    以少打多还不注意隐蔽,完完全全将自己暴露在敌方视野范围之内,这种就别说什么埋伏了,比光明正大也差不了什么……

    只是刘禅不知道,这帮夷人如此埋伏之法,已经成功了不下三次,所以在他们的意识当中,这就是最好的隐蔽,因为有成功的先例啊,还有比这个更有力的说服吗

    然而有的时候,注定一样的套路适用不了所有的人,荆州军怎么可能是益州军那种弱鸡能比的。

    连脑袋都藏不住,一个偌大的人躲在一片小树叶后面,刘禅都能清楚的看见那家伙光着的脚底板,还谈什么狗屁埋伏这是瞧不起谁呢

    心里头有股气的魏延早就磨刀霍霍有些安耐不住了,但时机未知大军不得擅动,否则保不准会前功尽弃……

    魏延虽然正视前方,可眼睛却一直瞄向两侧山林,心里一直念叨着快点开




第一百四十九章 尽数灭之
    有的人就喜欢找死,拦都拦不住。

    这批夷人心中膨胀之余自取灭亡,一千对五千数量悬殊,荆州对夷兵是力量悬殊。

    两者叠加起来可不是简简单单一加一等于二,反而是相当夸张的碾压情况……

    刘禅本以为还要拼杀一会儿,却怎么也没想到这些夷人如此的不堪一击,根本用不着护卫在他身边的白毦兵出手,甚至连魏延都有些兴致缺缺。

    只靠着荆州锐士,这些夷人便已经溃不成军哭爹喊娘的想要逃离此炼狱之地。

    可灵关道地形狭隘两侧皆是斜坡山体,下山借势容易,可要向上山,非特定的道路不可,哪里是那么轻松就能爬上去的。

    就算这些夷人喊破了喉咙也没用,五千荆州锐士根本没有给他们挣扎的机会。

    枪出枪回,刀砍斧劈,不说是切瓜砍菜一般血虐的程度,却也是一直碾压的打,根本不给夷人半点还手的机会……

    只能说这支夷人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魏延,再加上情报方面基本等于零,又被魏延观察着所有的动向,注定了必然会是眼前的局面,失败的结局。

    按理说,一向喜欢枭首斩头的魏延应该不会放过这个时候,但就算是人头也得分个三六九等才是。

    这帮完全等于弱鸡的夷人,根本入不了魏延的眼,别说他们带头的那人,可能整个越嶲夷部当中,也就只有夷王高胜的脑袋,才会引起魏延的一点兴趣……

    毕竟这人的地位越走越高,官职越做越大,如果再像以前那般不管不顾,哪怕是个小什长的脑袋也一样感兴趣,魏延岂不是太掉价了一些,实在是有失他现在的身份。

    所以这点功劳就让给手下的弟兄们了,魏延坐在马上纵览全局,保持着心中的警惕。

    他可不会因为一时的胜利而疏忽大意,虽然山上的探子并没有额外的敌情传回来,但这却也不代表魏延等人此时就是百分之一百安全的。

    若这批夷人是诱饵呢,起反向勾引的作用,那两侧山林中的探子自然就没了用处,因为此时他们可能早已被发现甚至可能都被解决了干净。

    所以作为主将的魏延,哪怕在这个时候也是全神贯注的观察这四周,怕就怕这夷人并不是仅仅只有这一波……

    不过很显然,魏延料算出了错,却也一样是好消息,没有额外的插曲便代表着事情的稳妥,五千碾压一千实属稀松平常之事而,若这还能有什么岔子,那所谓的荆州锐士还不如集体自杀算了。

    从夷人冲杀下来,到战场结束收敛尸体清理物资,前后加起来不过是一个时辰的功夫而已。

    一千所谓凶悍的夷人,到最后只剩下零零散散百十来人个人。

    这十几人之中,有一小撮是悍不畏死领头之人,虽然不是统率此千人部队的首领,但却也能算是中级层次管事的了。

    至于剩下那点,则是被荆州锐士杀的吓破了胆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再生战意的心思,巴不得赶紧跑路的好。

    可要是能撤退,这一千人也不至于全都被留在了灵关道上,还不是因为没有撤退的离线,所以才会死掉九成九,留下百分之一的俘虏……

    暂且原地休整,毕竟刚刚才经历过一场厮杀,哪怕是全方面的碾压,但砍人不也一样消耗体力吗。

    将士们需要休息,万一仓促赶路又遇到了什么敌人,岂不是无法全力应战,所以必要的调整也是应该……

    刘禅静静的看完了全局,心里头不仅是毫无波动,甚至还有点想笑。

    &nb



第一百五十章 颅观
    战死的同袍就地焚烧取其尸骨灰烬装包,这些都是要事后带回去交换到他们亲人手中的。

    从军之后生死不由己,战场上的事谁也说不准,指不定哪一天就战死沙场了。

    在死后尸体更够被收敛已是不错了,到时候有机会魂归故里,就算家中已无亲故,却也能够将骨灰撒在家乡的土地上,如此便已是足够……

    至于那些个夷人的尸体怎么处理,这就很随意了,反正非我族类又何必照顾。

    死者为大也只是适用于汉家人身上,跟他们那这些烧杀抢掠的夷人贼子有个屁的关系。

    尸体尽皆焚烧干净以免滋生疫病,只是这些人的脑袋却都被魏延命人砍了下来。

    不是他临时起意又想要收藏什么,这些不入流的货色还没有资格成为他魏文长的收藏品。

    实际上魏延是要将这些头颅垒成一座京观,不仅仅是要用赫赫凶名来奠定他们荆州军的战力,更是以此震慑那些夷人之心,要让他们知晓在汉家地界上作乱的下场,

    而且不仅如此,以敌首为京观垒砌高筑,祭奠枉死之百姓圣灵,这样一座京观虽然表面上鲜血淋淋阴冷凶煞,实非仁义之事应作之事。

    可刘禅却不以为然,甚至他再见到魏延下令筑起京观时,心中还隐隐有一种畅快的感觉。

    那些路边的尸体骸骨,那些个枉死的汉家人,他们的血仇岂能不报。

    京观虽然有违老爹的仁义之道,但对于如此杀戮成性的夷人而言,任何礼教道德上的约束都是毫无用处,唯有强硬手段血腥杀伐才能将其震慑。

    这一点不仅仅是刘禅清楚,甚至连白眉老好人马良都没有半分的意见。

    大汉可以有对待自家人的宽容礼待,有传承下来的德章典范。

    但对待那些个敌人,尤其是肆意杀戮大汉子民的敌人,则必施以雷霆手段诛之,更无手下留情一说!

    其实有一句在后世广为流传的话刘禅相当喜欢,那便是‘宜悬头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我大汉不动则已,动则如雷震天鸣,悬头挂街眼下做不到,但垒颅为观亦是不差!

    大军继续开拔,没过多久便从灵关道内走了出来,魏延率领的五千荆州锐士没什么变化,也许正是因为之前的杀伐,这后半段路走的相当顺畅一点波折都没有。

    只是魏延虽然离开了,但自此以后,这个连同越嶲郡与犍为郡的灵关道上,却多出来一座以人首为基的京观,还有一块刻着‘大汉牙门将魏延’这七个大字的石碑……

    灵关道上的小小插曲,不代表之后的这段路也是一步一个坎,毕竟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的小路绕后,也没有那么多所谓不听高胜调令的夷人。

    有一支千人已经算是意料之外的事情,若往邛都县的这段路上再遇到什么夷人部曲,那魏延就得怀疑那些俘虏说话的准确性了,邛都可能根本不像他们所说的那般。

    但假若那些俘虏真的撒谎,其实魏延也做不了什么,毕竟他总不能将自己辛辛苦苦垒好的京观拆了,把那几人的脑袋搬出来泄愤吧……

    魏延这边率领着大军继续前进,刘禅依旧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本分,挂着副将的头衔干着副使的差事。

    马良名为正使,那如何劝服游说各方自然他的职责所在,跟有着统兵之责的刘禅应当是丝毫无关。

    可若事情真有那么简单还好了,刘禅既然被他老爹刘备扔出来历练,那就得是全



第一百五十一章 邛都县
    司马公书史为记,于西南夷列传上言明‘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国最为强大。’

    这里的邛都便是指越嶲郡境内,邛都县周边区域范围。

    后来大汉出兵灭邛都,并于元鼎六年间,武帝以司马相如建邛都县,随后设立越嶲郡,下辖十五县府,归属于益州统治之下。

    由此,邛都县算是正式定下,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虽然算不上历史悠久,却也差不多跟大汉一般的年岁。

    而且邛都这地方,山清水秀风景怡人,端的是一处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当年太史公,司马相如等尽皆被邛都所吸引,而在此地停留居住过一段时间。

    甚至现在邛都县城当中,尚且留有太史公故居,只是不知道真假而已……

    不过邛都虽好,但却更偏向于避世,并不适合入朝主政之人,反而适合山林隐客定居,城中指不定就有什么掌握一技之长的能人,只是尚未被发现而已。

    然而原本风景秀丽的邛都县,现在却被烽烟战火所染,再也没有往日那份安静祥和的气氛……

    越嶲夷王高胜,起兵祸乱于越嶲郡,首当其中的自然就是越嶲南部靠近永昌的姑复,遂久等县。

    又因为高胜是突然撕毁与汉庭之间的约定,以至于越嶲郡内各处根本没有丝毫的反应。

    哪怕正昂已经隐隐有所预料,但却又因为州牧刘璋急令征调援军,导致越嶲郡内各县府城防空虚,一下子便被高胜乘虚而入。

    现在不仅姑复,遂久等县告破,甚至高胜都已经兵至邛都县城之下,只是尚且没有发起攻城,而是逐步蚕食着邛都县周边区域……

    一开始高胜是没有要攻打邛都的意思,毕竟攻城不比野战,讲究的东西太多,而且对于麾下军士的损失也更加巨大。

    但这越嶲郡乱着乱着,高胜就发现,自己好像除了邛都县之外也没有什么可以争夺的目标了啊。

    南部诸县基本上都被他掌控着,少数几处负隅顽抗之所也无须忧虑,因为他们自保尚且困难,又怎么对高胜造成什么麻烦。

    只是越嶲郡下十五县,南部只有六个,刨除掉两个顽抗的,高胜手头只有四个,而且还是比较贫穷落后的那四个。

    说白了,高胜虽然从起兵到现在收获颇丰,但却远远没有达到可以影响他整体实力的地步,甚至他连继续扩张下去都有些拿不准方向。

    如果往南走,那就是跨郡而动入侵永昌,到时候别说能不能搞定汉庭县镇,高胜自己就得先面对永昌郡内蛮部夷部的质问,甚至一个处理不当,都会使得两家发生争斗乃至愈演愈烈,最后演变成战争。

    汉家天下都纷乱不休战火连绵,别以为这偏远的云滇西南一地就能安分下来。

    蛮夷之间有的时候,一言不合就会发生两个部族之间的血战,到时候打生打死的司空见怪,因此而灭族的也不在少数。

    毕竟都是暴脾气,能动手尽量都不会继续吵吵,高胜如果不想要让自己两面为难腹背受敌,自然不会去触动南部永昌郡的利益,只可以将眼光放在越嶲郡内。

    那这就有个问题了,高胜南边走不通,为什么不能东进益州郡呢

    事实上,在高胜眼里,跟永昌郡蛮夷结下仇怨尚且可以接受,但要是跨郡入益州郡,那就得直面益州太守董和。

    此人虽然是汉人,但却跟益州郡内的各方异族有着相当良好的关系。



第一百五十二章 郡守焦璜
    说一句焦璜是越嶲郡的无冕之王肯定是过分了,但要说越嶲郡内有什么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这确实是实话。

    作为地地道道的益州本地人,焦璜出身一般,家族不大,但却有一个好靠山,那就是前任益州太守,现任成都山水书画大家刘璋刘季玉。

    当初从自己老爹刘焉手里接过益州的班,刘璋在能力有限的前提下,将益州从动乱当中,勉勉强强的过渡到了平稳发展的状态。

    但正是因为其能力有限,所以益州内两大势力互相掣肘根本没有办法均衡,哪怕刘璋作为州牧,很多时候也是被两大派系所牵制,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来换取另外一些。

    只是相比益北诸郡,南边这些郡府很明显就不太受人待见,刘璋眼见有虚可称,才会大力的扶持张任,焦璜这类寒门或是小世家的子弟出仕。

    甚至焦璜都没有被举孝廉,便已经能够做到两千石的郡守之位,这放在乱世之前自然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但恰恰正因为当今世道乱,天子被挟汉庭统治力衰弱,国贼曹操统治中原及北部疆域,孙家世代立足于江东稳维稳,而刘璋则继承父业困守于益州境内。

    如此,汉庭政令不达,刘璋在自己地盘上自然是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虽然他自己也只是秩两千石的州牧,却一样可以任命同两千石的郡太守,这就是州牧的权力!

    原本焦璜在越嶲郡干的不错,不说蒸蒸日上却也是稳步提升,虽然有越嶲夷绊脚,但刘璋也派来他的亲信张任,如此越嶲郡自是成为刘璋手下唯二全权听命的郡府。

    只是人都是会变得,或者说焦璜做了太长时间的越嶲郡太守,逐渐的已经将自己的治下越嶲郡放在了主公刘璋的前面。

    若换做死忠之人,可能根本不会管高胜作乱,那征调出来的两万援军也定然早早就发往成都做支援了……

    但焦璜并未如此做,也算是间接改变了成都的局势,促使了刘璋投降的进度。

    可实际上他这两万援军影响真的就那么大吗恐怕并不尽然……

    但焦璜虽然是没有帮上成都什么忙,却对眼下越嶲郡的局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6768697071...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