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末去当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不到黄河不死心

    此时城门处的大顺军加在一起只有三四千人,算上高桂英和宋献策带来的随行护驾人员,也不过四五千人。

    此时林毅的两万人马,源源不断的往里冲,一是众寡悬殊,更重要的是双方的战斗力相差太远,而且大顺军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因此双方这一接触,大顺军简直就是一触即溃,显得不堪一击。

    宋献策和高桂英知道上当了之后后悔不迭,想带着手下人拼死力战,扭转局面,把官军杀出去,但是宋献策只会舞动几下宝剑,他的武艺至多是能防身,仅此而已。

    高桂英虽然是女人的魁首,冲锋陷阵,万马军中,取敌首级,称得上是大将。但此时方寸大乱,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来了,拼死力战的只有他身边的上千名卫队,但是这点人马对于源源不断冲进来的官军精锐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抵挡不住明军的强烈攻势。

    高桂英甚至连战马都来不及上,就乱套了,这些大顺军的将士一看不好,最后慧英和慧梅张鼐等人保着,高桂英和宋献策边战边退,最后钻了胡同。

    越来越多的官军冲进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官军追杀大顺军的情景,很多大顺军从梦中惊醒,但是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稀里糊涂就做了刀下之鬼,其余的四散逃奔,逃不了就扔了枪械投降。

    偌大的北京城就热闹起来了,到处是火光和厮杀的声音,人喊马嘶的,吵吵嚷嚷。不少老百姓从梦中惊醒,知道可能又发生了兵变,躲在家里关门闭户不敢出来。

    这场混战一直持续到天亮,但是天亮之后再看北京城之中,包括什么内城,外城,皇城和紫金城,全都成了明军的天下,大街上到处都是死伤,当然以大顺军的为多。

    大顺军除了死伤之外,其余的全都成了官军的俘虏。

    就这样天亮之后林毅的人马彻底控制了北京城,不过林毅这2万多人马的确也累坏了,连续几十里的急行军,再加上激战持续了一个白天和一个晚上,整整一个昼夜,也只有林毅的人马有这样连续的超强战力。

    这还得益于林毅的新式练兵方法,最明显的一个方法就是经常性的长途拉练,大多数都是负重跑,一跑就是几十里,是林毅在穿越之前当特种兵最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代价最低廉的一种训练方法,也最有效。锻炼他们的耐力,使得他们特别能够战斗,换成别的军队如此超强度的消耗,早就吃不消了。

    而林毅这2万军队就这样又坚持下来了,打垮了城中十几万的大顺军。

    天亮之后,城中的战斗基本上结束了。

    林毅赶紧出榜安民,至于说严肃军纪就不用说了,他的军队没有一个敢违反纪律的现在,民宅不敢擅闯,对老百姓秋毫无犯。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官军驱赶成群结队的大顺军俘虏,这些俘虏被押到了指定的地点集中看押,粗略统计了一下,光俘虏就超过了8万人,这是林毅第一次俘虏这么多的敌军,等以后腾出时间再做处理。

    然后又抽出兵马清扫战场,出于人道,受伤的该救治救治,不管是明军还是大顺军。

    至于大顺军的战利品,更是多得无法计算,刀枪器械,粮草马匹,锣鼓帐篷等军需给养,堆积如山,数不胜数。

    林毅的人马稍事休整之后,饱餐战饭,然后就开始盘点这些战利品,入库上账。

    当然这一次最大的收获,除了以闪电般的速度拿下了北京城之外,林毅的人马还得了堆积如山的银子。

    这是刘宗敏他们烤官助饷得来的,刘宗敏他们忙活了这么多天,一股脑全给了林毅了,1000多万两白银呢,相当于林毅看到白花花的这么多的银子,以后归他支配了,心里更有底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这么多银子,什么事都能办成,训练军队、改良器械,赈济灾民。

    大明朝一年的财税收入也不过这么多。

     




第305章 大明监国
    林毅只用了一个晚上,共用了2万军队,便拿下了北京城,消息传出震动朝野。

    林毅围城打援,这一仗打的太漂亮了,不仅让十万大顺军的援兵全军覆没,而且一下把大顺军的新老窝都给端了,一夜之间北京城光复了!

    城中的形势稳定下来之后,胆子大的老百姓渐渐走上街头,他们根本不敢相信,一夜之间又换了新天地。

    他们奔走相告,庆祝新天地。

    他们当中有穷人,有富人,还有旧官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以前他们觉得大顺军就是救星,可是经过短短的一个月,亲身经历,他们觉得大顺还不如大明。

    大顺军进了北京之后,老百姓便迎来了一场灾难,那是有钱人家、那些当官的要多少钱就得给多少钱,拿不出来就得挨打,用夹棍,投入大牢,甚至砍脑袋。

    那些穷苦人家也跟着遭殃,大顺军的军将进来之后,不容分说,有钱的东西拿走,遇到少妇长女就开始糟蹋了,老百姓苦不堪言,还不敢吱声。

    现在好了,这是瘟神又被赶走了。老百姓怎么能不高兴

    特别是他们看到街上一队队的明军,路过的排列整齐,军纪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明军忙活的热火朝天,有清扫街道的,有修补民房的和公共设施的,还有为老百姓开设粥厂送粮送物赈济灾民的。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们跪地拜天,喜极而泣。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亲民的军队,什么迎闯王不纳粮,这些大顺军跟土匪进城差不多,老百姓都被他们害苦了,看来还是大明朝好啊!

    消息传到高碑店的明营之中去,官军将士更有是欢声雷动,特别是林毅的嫡系部队,敲锣打鼓,鸣鞭放炮,祝贺胜利。

    那些各地开过来的勤王的军阀和旧官僚,包括大明的几位亲王,这全都觉得不可思议了,一个个议论纷纷。接下来那些各地来勤王的别有用心的军中大佬和旧官僚,以及朱家的亲王们,全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对林毅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一时间无论是官还是军还是老百姓,只知道当朝有太师林毅,不知道有太子了。

    几天之后,林毅在北京城发出命令,让太子朱慈烺移驾京师,在小颖和哲哲包括女营在内,1万兵马的保护之下,文武百官簇拥着十五岁的太子朱慈烺又进了这座他离开不久、噩梦犹存的大帝都。

    不过太子很快又住进了他的“故宫”,也就是他的老家——东宫。失而复得,按说这是天大的喜事,但是这对太子来说却是噩梦的开始。

    别看还是那座宫殿,此时在这位太子看来却像地狱一样阴森可怕,试想不久前自己的亲生父亲亲手杀死自己的心爱的女人包括妻子和子女,那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啊!

    朱慈烺想想数日之前那一幕,他心有余悸,不寒而栗,离开了这个地方还好,现在又到了这里,有些事他不能不想,他挥之不去,他强迫自己不去想,但是这东西就像恶魔鬼怪一样,非要跳进来折磨他。

    就是在这里——这个生养他、他长大的地方,这个万民向往而又不能轻易得到的地方,这个对他来说象征着地位和未来的地方,却是他挥之不去的梦魇。

    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件事的人,永远也不会明白,他的父皇成了杀了狂魔,几位母后和姐妹等一家亲人全部被父皇像仇人一样手刃!

    那一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年仅15岁的他,本来是童真一样的年纪,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多亏他逃得及时才幸免于难,当时他吓得精神分裂了,为什么要生在帝王之家,当个穷苦的百姓多好老天真是无眼!

    就是现在他也不想再当什么太子了,旧地重游,他父皇疯狂杀人的情景和他的母后和公主姐妹残死在他父皇剑下的镜头不断在他脑海里涌现,迫于晚上他还几次从梦中惊醒,试读李世淳和小太监日夜守在身边侍候,但是从这天起,太子一天到晚面色木讷,沉默寡言,一句话都不多说。

    让吃饭也不吃,喝茶也不喝,读书也不读,写字也不写,什么都不干,就这样一天到晚呆坐着。

    侍读和宫女和太监,也只好这样一天到晚陪着,形影不离而又无可奈何,有时候劝不了,就一起发呆。

    然而国家不可一日无主,吕大器,史可法,姜日广,马士英等人有事走到太子面前,太子沉默半天最后全都推到了林毅身边。

    到最



第306章 狡猾的吴三桂
    给祖克勇留下10万大军驻守京师,林毅亲统大军10万兵发山海关。

    林毅带这10万人马,大都是精锐之师,包括标营、无敌营、火枪营、卫队营、女营、炮营、后勤粮草补给营等。有步兵有骑兵,兵种齐全。

    这些都是他的嫡系部队占到了7万。

    另外还有3万凤阳兵和河南兵,凤阳总督马士英,河南总兵袁枢随军出征听用。

    临走的时候,京城中的大小政务临时交给了姜日广、史可法和吕大器,姜日广有贤相之称,史可法的本事就不用说了,其忠心可用后世史学家的“史心可法”四个字来形容,至于吕大器,那是刚直不阿的代名词,京城军务交给了祖克勇。

    林毅的队伍离开京师的这一天,太子朱慈烺带着以姜日广、史可法和吕大器为首的百官亲自出城相送。

    10万人马打着大明的旗号,浩浩荡荡离开京城之后开往山海关……

    山海关不愧是天下第一雄关,盘卧在渤海之滨,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山海关就像是巨龙的龙头。

    这里面有两座关城,一个就是山海关,另一个就是隶属于山海关的一片石关城。这两个关城相距四十里左右,一片石关城,因为关外有一片乱石而得名。

    一片石关城与山海关遥相呼应,守住了这两座关城,这一代的万里长城正如铜墙铁壁一般,坚不可摧。

    现在驻守这座关城的是被崇祯生前加封的平西伯吴三桂。

    不过早在一个多月之前,吴三桂也接到了太子的诏书,那是李自成刚刚攻进北京,崇祯皇上刚刚上吊不久,这道诏书当然是按照林毅的意思拟制的。

    在诏书之中,太子告诉他,京师虽然被贼人攻破了,崇祯皇帝虽然也殉国了,但是还有太子在,还有林毅的10多万大军在,还有大明的诸王和一批忠心耿耿的旧臣在,大明朝绝不会亡国的,让吴三桂赶紧率兵前来勤王。

    吴三桂看完这封诏书,一下子摔在了桌子上,冷笑道:“什么太子诏,就是姓林的一手操纵的,15岁的一个小屁孩儿知道什么!他还想以太子挟令天下,想得美!”

    “伯爷,您打算怎么办”大将马宝道。

    马宝今年刚刚20岁,这是吴三桂的心腹,也是他的得力爱将。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冲冠一怒为红颜之后,吴三桂投降了多尔衮,把满清鞑子引入国内,然后为满清鞑子当马前卒,追剿大顺军和大明的残余以及抗清力量,马宝后来成了他的女婿,在康熙大帝时代,马保协助吴三桂造了康熙的反,又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史称三藩之乱,到那个时候文武全才的马宝是吴三桂的兵马大元帅,现在的马宝还是个20刚出头的小伙子,但是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高强的武艺已经博得吴三桂的青睐。

    吴三桂眼珠转了转,道:“立即给太子回信,就说我们响应太子号召,但是抽不出兵马勤王,因为关外鞑子虎视眈眈,如果率兵勤王,鞑子就会乘虚而入,让姓林的和李自成打吧,相互消耗,两败巨伤,到那时我们再出兵,灭了他们两家。”

    “伯爷真是太高了。”马宝说着命人取来笔墨纸砚,吴三桂亲自提笔在手,略加思索,给太子回了一封信。

    但是这封信发出以后不久,吴三桂的如意算盘便落空了。因为他很快得到报告,李自成亲统大军十万,以牛金星为军师,让刘宗敏作为前部,10万大顺军杀奔山海关而来。

    吴三桂先是一怔,紧接着他咬了咬牙:“来的好,李自成,刘宗敏,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我吴三桂这次要与你们算一笔总账!”

    吴三桂想起自己的爱妾陈圆圆,不由得怒从心起,咔嚓一剑把桌子劈为两半。

    他立即命令大将马宝带兵1万驻守一片是关城,吴三桂亲自统手下的4万大军驻守山海关,两座关城遥相呼应,要在这里与李自成的大顺军决一死战。

    几日之后,李自成统帅大顺军到达了两座关城的下面,10万大顺军,黑压压的排满了几十里地,一片石关城之外和山海关关城之外,全都是大顺军的人马。

    还有200门红衣大炮,也在关城外面找好了阵地,手下军兵开始部红衣大炮。

    不过李自成没有攻城,而是带着刘宗敏和牛金星等人来到了关城下面,让吴三桂城头答话。

    半个时辰之后,



第307章 山海关大战
    马宝带着1万军队弃了一片石关城,回到山海关见到吴三桂交令。虽然他执行了吴三桂的军队,但是他有些不解。

    “伯爷,您当真要与李自成合作”

    马宝的话问的很直白,那意思就是您不打算报夺妻之恨了吗提起李自成,刘宗敏您曾经是咬牙切齿,恨不得挫骨扬灰,食其肉喝其血。

    而且另外马宝看出来了,一片石关城地位的重要性,虽然它是山海关的附属关城,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为他跟李自成合作让出一片石关城,有可能山海关也不保,李自成的军队一旦住进一片石,山海关的险要地位就会大打折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也就迎刃而解。

    李自成那是流贼出身,如果他背信弃义,派兵往山海关一击奈何

    吴三桂听了淡然一笑,“哼,他们都得死!”

    吴三桂手中的他们,当然包括林毅在内。马宝此时当然不知道老谋深算的吴三桂,在此之前已经会晤了一个重要人物,要不然他岂能让出重要的关成一片石

    马宝都能看到这一步,吴三桂焉何看不到

    吴三桂当然知道报仇雪恨,只要是血性男人都会做。但是他不光是血性男人,他还是山海关的总兵,崇祯皇上亲口加封的平西伯。如今天下大乱,他手中有5万关宁军,他岂能甘于寂寞,听凭摆布

    太子给他发的诏书他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了,现在当然他也知道了,李自成闪电般的攻下了北京,林毅又闪电般的赶走了李自成的人马,夺回了北京城。

    太子不过是一个傀儡,15岁的孩子,而且这孩子他了解,回了京师几次,他知道这个太子沉默寡言,默默无闻,书呆子一个,将来平定了天下,林毅绝对要废了他取而代之。

    那他吴三桂不就倒霉了在吴三桂的眼中,谁弄权都行,就是林毅不行!

    吴三桂知道,林毅兵发山海关是迟早的事,而且现在身后10万清军的八旗精锐已经到了宁远城,虎视山海关。

    现在他跟李自成纠缠不下,杀敌3000自损800,而且他看出了李自成实力不凡,这10万人马不是好对付的,时间长了,他不一定是李自成的对手。

    与其消耗自己的力量,不如消耗别人的力量,自己保存实力,关键时候再发力,可成大事。

    因此他再三思索之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带着一支亲卫,随偷偷的出了关城到宁远去见多尔衮。
1...105106107108109...1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