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末去当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不到黄河不死心

    “奴家谢监国大人赐姓。”说着又要跪。

    林毅拦住了她,“不必谢我,念你和本监国共同打虎有功,本监国加封你为一等贴身侍卫,在宫中行走。”

    一等贴身侍卫,在宫中行走,这也太恩宠自己了吧




第383章 虎牢关义释李定国
    林毅正要派兵攻取海城,突然接到捷报,令崇祯皇上头疼了十几年坐拥天府之国的大西皇帝张献忠落网了。目前张献忠和李定国父子已被解往京师。

    林毅一听高兴的一拍桌子,妥了,西南的边患基本上解除了,赫赫有名的张献忠就这样玩完了。高桂英和公子李岩果然是名不虚传,不负所望,堪当大任,干的太漂亮了!

    如果这次收拾不了这个张献忠和李定国,自己就得亲征。这倒是小事,这边大清的战事还没有结束,这样难免会使自己分心,弄不好了就会顾此失彼,这下好了,不必担心这个大西王张献忠在背后捣乱了。

    这时手下的众将也都知道了,纷纷来向林毅贺喜。

    特别是小颖和哲哲,对林毅这种遥控指挥就灭了张献忠,佩服的五体投地,两双粉嫩的小手伸着,不知道怎么恭维好了,所有学过的汉语辞操,名人警句,搜索枯肠,简直是奉若神明。

    加上宋献策,郝摇旗,贺人龙等等等文武众将的刻意逢迎,林毅也有点然飘飘飘飘然了,一时间自己真的仿佛是成了当世诸葛,再世的子牙。觉得就是张良在世,周亚夫用兵也不及如此。

    但是林毅只高兴了一半儿,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张献忠和李定国虽然被擒,但是大西集团并不完全在他们两个手里,别人不说就这个孙可望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这个历史上张献忠的大儿子,在张献忠死后,他跟李定国分道扬镳,走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李定国坚持抗清,在民族大义面前,他委曲求全不惜与大明朝和李自成的残余合作,坚持抗清长达十几年之久。

    而孙可望截然相反,他投降了大清,成了一名和可耻的大汉奸!

    对于这一段历史在穿越之前,林毅通过史书和影视小说和是有所了解的。

    因此想到这里林毅觉得,俘获了张献忠和李定国,大西集团还没有算完,只有收拾了这个孙可望,这场战争才算彻底告一段落,至于其他人即便是不顺从,也都是螳臂挡车。

    因此林毅立即找来宋献策商议对策。

    宋献策通过李自成等人的道听途说,然后又战卜了一卦,觉得林毅的担忧完全不是杞人忧天。

    张献忠和李定国出事之后,整个大西国必然落到此人之手。孙可望其人勇猛无敌,但是狡诈善变。张献忠和李定国这次变故之后,在大西集团中变数最多的就是此人,其他人均可诱降。

    然而整个大西集团中能对付孙可望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李定国。因此林毅思前想后,定下了一个以毒攻毒之计。

    此计一出,宋献策,小颖和哲哲等人都有些不解了:此计万一不成,岂不是放虎归山

    林毅呵呵一笑,力排众议,这一下众人不敢再坚持了。

    他修书一封,然后用上印鉴,用火系封好,命专人骑快马,500里加急送到高桂英和公子李岩的手中。

    “什么无条件放了李定国”高桂英和公子李岩接到了这封信一看,也是满脸的不可思议,要知道当初活擒李定国也是费了好大的神思,冒了很大的风险,并非是轻而易举。也是因为李定国在大西集团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高桂英和公子李岩反复看了这封信,又再三盘问了送信的将官,确认这封信是出自林毅之手之后,又进行了反复商议,他们也不得不遵旨照办了。

    李定国和张献忠的囚车在由均州军通往大明京师的途中,这一天到了河南的虎牢关,就是当年三英战吕布的地方。

    李过和李来亨父子命人将李定国从囚车上解了下来,带到他们的营帐之中,李定国认为先要杀自己,跟他的父皇在囚车之中进行了简单告别,见到了李过和李来亨立而不跪,他早就抱定了彼此的决心,要为他的父皇里的张献忠、为大西国尽忠报效。

    李国和李来亨问李定国是否愿意投降,李定国把胸脯一挺,脸一扬,慷慨陈词,誓死不降,并且大骂李过父子。

    李过咬牙切齿道:“算你小子走运,若非我们监国大人有旨,无条件将你释放,今天本将军非把你大卸8块不可,从现在开始你自由了,走吧。”

    李过说完,命令李来亨把绑绳给他解开,把战马和大刀,包括他的盔甲都扔给了他。

    李定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当年,襄阳之战林毅把他抓住的时候,用他换了64万两白银,今天怎么无条件释放了自己难道姓林的又在耍什么阴谋诡计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在确认李过和李来亨没有对他下套之后,他拿起自己的刀枪和甲衣,飞身上马,扬长而去……

    李过和李来亨父子奉了林毅之命放了李定国之后,单独压着张献忠这一辆囚车,第2天离开了虎牢关,继续向大明的京师北京进发……

    张献忠和李定国突然落到了明军手里,这对大西国来说无异于祸从天降。

    消息传到大西的京师西京,这个西京跟李自成的大顺国的西京不同,那是陕西长安,这是四川的成都。

    大西上下举国震动,皇上和安西王全都落到了明军之手,对大西国来说无疑发生了一次大地震。

    现在镇守大西京师的是,张献忠的干儿子第四艾能奇,也就是大西的定北王。

    张献忠带着最好的太医这次提了1万京营兵到均州去,为了给李定国治病看当儿子最后一面,把家里的政务就交给了左右丞相,军事上就交给了他的是儿子定位北王艾能奇。

    现在张献忠离开京师还没一个月,竟然传来这样的噩耗,左右两位丞相及文武百官乱作一团,上至丞相,下至黎民百姓,人心惶惶。

    艾能奇觉得天都要塌了,仿佛世界末日要来临了一般。

    这些年来,张献忠就像他的亲父皇,李定国就像他的亲兄长。

    因此他号啕大哭,顿足捶胸。被手下亲信兵将劝阻之后,他止住悲声,立即让左丞相汪兆麟修了两封书信,这两封书信内容一样,派出亲信兵将骑快马,,一封送给在云贵一带征战的平东王孙可望,另一封送给正在宜昌一带作战的抚南王刘文秀。

    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必须得把两位兄长找回来,主持朝政,并设法营救父皇和他的兄长安西王李定国。

    数月之前,张献忠与大清定下盟约之后,为了开拓疆土,4个儿子他派出三个,主要放眼的就是东面和西北边,这也是为了响应大清的号召,与大清朝合作共同对付大明,灭掉大明之后,将来与大清平分天下。

    因此把骁小勇善战的儿子李定国,让他出川先向北后向东,瞄准了秦晋一带,让熟悉水战的抚南王刘文秀出川和向东,沿长江东下作战,瞄准的是湖广之地。

    但是大西国的西南部地域辽阔,张献忠也早都瞄准了这一块宝地,那就是云南和贵州。单独有一个四川立国太小了,现在大顺亡国了,不管于大明对抗还是将来与大清争天下,缺乏战略纵深。拿下这两个地方就可以把它们作为大后方。

    而且这一带大明朝鞭长莫及,正好在大西国的家门口,此时不去等待何时

    因此野心勃勃运筹帷幄的张献忠,派出了他最得意的大儿子,平东王孙可望,带领5万精兵,讨伐云贵。

    孙可望也真给他的父皇长脸,此人文武全才,智勇双全,善于统兵作战,跟李定国差不多,属于将帅之才,张献忠最器重的干儿子就是他,4个干儿子,他排名老大,打起仗来人成一堵墙,一对特殊的兵器打遍天下没有对手。

    这次统兵作战在贵州,没出一个月便拿下了贵州全省,逢战必胜,逢攻必克。这一代的旧明军就关了,你听说大西的平东王孙可望来了,不是望风而遁,就是开门纳降,因此大西军所到之处简直就是所向披靡,锐不可挡。

    拿下贵州之后,孙可望挥师西进,就进入了云南作战,但是在云南他遇到了一个劲敌。

    那就是云南王沐天波,提到这个云南王势力非常大,名望也很高,别看他割据云南,当可谓是根深蒂固,因为他的祖上非常厉害,就是沐英。

    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收这个沐英为干儿子,人称金锤殿下,赐姓朱,叫朱沐英,是大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功高盖世。

    因此太祖得了天下之后,就封他为云南王,王爵世袭,割据云南。到了这沐天波这一辈儿,大明朝衰落,但是他们家家资巨富,富可敌国。

    而且这个沐天波从小就喜欢武艺,加上他们家也有钱,从小就给他请了很多先生和武教师,教他习文练武。文字方面他学的很一般,但是他的武艺很有造诣,马上步下,长拳短打,弓刀石马步箭,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尤其擅长是使一颗走线铜锤,万马军中取敌首级如探囊取物。

    大明朝现在崇祯皇上上吊自杀,太子退居二线,林毅成了大名的监国,这些朝政大



第384章 打造特种尖兵
    看着林毅带着大队人马收兵回营了范文程洋洋得意,回到帅府,耿忠明进来施礼,不无担忧道:“中堂大人,三天时间够吗三天可是眨眼就到。”

    范文程哈哈一笑:“王爷放心吧,摄政王和太后运筹帷幄,漠北蒙古的一万雄兵已经在路上了,用不了三日就能赶到。”

    耿仲明那张脸仍然愁云满面,“范公,区区1万人马能成明军20多万,我大清十几万军队都难以抵挡。”

    “王爷戎马半生,难道不知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再勇的道理吗车臣汗王硕垒这次派来的1万人马不是普通的人马,而是他们最精锐的骆驼兵,这三天姓林的肯定不会攻城,他们还梦想着和谈的事呢,到时候驼峰阵能够让明军瞬间灰飞烟灭,王爷就等着瞧好吧。”

    耿仲明好像顿悟了一样赞道:“中堂大人高明。”

    范文程笑着摇了摇头道:“王爷言之差矣,不是本中堂高,而是摄政王和太后高明。”

    两个人对着捧腹大笑:“哈哈哈……”

    范文程和耿仲明两人的脸都笑成了菊花。

    送走了范文程,耿忠明长出了一口气,心里吃了定心丸,再也不用担心明军大举攻程了。

    要不然海城只有八千人马,而且三岔河一战清军的几百门红衣大炮损毁大半,大清的炮兵乌真超哈,已经名存实亡。

    城墙上防守的炮火有限,城外的据点已经全部被明军摧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守得住海城

    这下好了,明军暂时不攻城,等他们明白过来之后,援兵就到了。因此本王可以高枕无忧了!

    当天范文程就离开了耿忠明的海城府,出城以后打马如飞到京师来见多尔衮交旨。

    大清的京师现在戒备森严,因为明军离他们太近了,100多里的距离仅隔着一个海城可以说,明军已经打到了他们的眼皮底下。现在盛京的清军也不多了,守城的人马连八旗带绿营兵加在一块也只有两万来人。

    加上海城的几千守军,这是大清现在的全部家底了。

    三岔河惨败以来,多尔衮再次病倒,在手下众将的保护下,率领残兵败将跑回了京师。

    最好的太医为他望闻问切之后,多尔衮在床上躺了两天,喝了几碗药,现在又能够打理朝政了。

    但是这几天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三岔河一役,运筹得天衣无缝,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稳操胜券,结果却败得一塌糊涂。

    更是他难以理解的事,苏茉儿这个臭丫头怎么能够背叛太后、投降了大明据说现在她成了林毅的一等贴身侍卫在宫中行走,简直是莫名其妙!

    洪承畴这100多人的谈判组全军覆没,血本无归,连洪承畴也被林毅给杀了,这一战的损失太惨重了,比山海关和和皇姑囤之战有过而无不及。

    难道有人泄密了,行刺失败了但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后果。谁能背叛大清也想不到她苏茉尔会,洪承畴一个汉人,当年背叛了大明,关键的时候都没有背叛大清,而苏尔竟然背叛了太后!

    多尔衮百思不得其解,越想这件事觉得越生气,天不佑我大清啊!

    最后气的多尔衮把血都吐出来了。他的几个福晋、小老婆还有贴身的太监赶紧劝慰。

    多尔衮终于不生气啦,因为他明白啦,现在就是把肺气炸了、把一腔热血吐干了也于事无补了。

    痛定思痛之后最后,他决定向大明俯首称臣,至于大明朝要如何处理他,那是林毅的事情,就是把他抓去砍脑袋他也认了,谁让自己打不过人家呢,打不过就得认怂,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正在这个时候孝庄皇太后带着一群宫女太监来了。

    这个刚到而立之年跟苏沫儿年龄相仿的绝美女人,短短的几天好像过去了几年,脸上的鱼尾纹又多了几条,好像一下子苍老了10岁一样。

    身材也消瘦了,原本光彩照人的脸上也黯然失色了。脸上也有了黑眼圈,好像是大病初愈的人。

    多尔衮病倒这几天,孝庄皇太后也在喝药,苏茉尔的叛变对他的打击是最大的,甚至超过了三岔河口这一次败仗。

    孝庄皇太后现在脾气变得暴躁起来,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把稍有过错的宫女命令太监乱棍打死,吓得这些宫女伺候她的时候不寒而栗。

    还有一个太监在为她梳头的时候,不小心弄断了她的一根长发,孝庄皇太后大发雷霆,立即命人给这位太监处以极刑。

    以前的老佛爷现在变成了要命的女阎王,伺候他的人不管是宫女还是太阳还是宫廷侍卫,到了他面前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哼一声,以前的和蔼嘻笑之声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死一般的沉寂。

    七岁的小顺治曾经被孝庄皇太后吓得呜呜直哭,以后不敢再靠近她的娘了,仿佛不认识了这个女人。

    小太监把他拉到旁边,小顺治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哭着要找善良可亲的苏沫儿姐姐。

    小太监告诉他,她的姐姐苏沫儿再也不会回来了,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小顺治擦了擦眼泪:“这么说她再也不能陪朕识字了再也不能穿她做的衣服啦为什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你告诉朕!”

    小太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请皇上恕罪,太后这么说的,奴才并不知情……”

    小顺治没有怪这个小太监,但是,从这一天开始,也变得郁郁寡欢起来,一天到晚没有笑脸,好像总有想不完的心事解不开的疙瘩一样,跟得了抑郁症也差不多,书也不想读了,练武也没劲儿了,有时候夜里发意症,说梦话。

    孝庄皇太后也没心管皇上了,她跟多尔衮也想到一块去了,打不过大明只有像以前那样俯首称臣,做一个乖乖的顺民,但是折腾了这么多天总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究竟有多大当然得大明说了算。

    正在这个时候,孝庄的娘家传来了喜讯。

    科尔沁部征服了漠北蒙古。其实这种征服是一种建在联姻上的政治联盟。
1...137138139140141...1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