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去当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不到黄河不死心
身为一个部落的封建主,冲锋的阵型跟逃跑的阵型的区别还能看得出来的。尤其是他还是林丹汗的后人,身上多少还有些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遗传基因,因此绝望中巴伦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表面上看是铺天盖地的清军向他们冲了过来,仔细一看,这些人丢盔卸甲狼狈不堪,不亚于丧家之犬或者漏网之鱼。
看来林兄成了!
巴伦眼睛一亮,精神头立马就上来了,刚才的颓废和绝望一扫而空,对手下兵将大喊:“弟兄们,狗贼豪格大败而回,林大人带着人马接应我们来了,杀呀!”
巴伦这一声无疑给手下的兵将打了一针强心剂。这种情况下,巴伦都已经绝望了,何况是他手下的兵将敌众我寡,连续作战,前后夹击,这是要全军覆没的节奏。
但是巴伦这么一喊,手下兵将一看,大批的清军果然狼狈败回来了,兵败如山倒。很明显后面有追兵,要不然这些青云不会如此急着逃命,像被狼撵的似的。
不用问,在后面追杀他们的肯定是林毅的人马。
因此巴伦的这些人全都战力倍增。绝望中看到了希望,颓废变成了激励,被逼迫状态之下的潜力,本来就是无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想不创造奇迹都难。
巴伦这些人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个个像老虎一样勇猛。箭射到他们身上像失去了知觉,刀枪刺来,他们也没了反应。个个仿佛都成了打不死的小强,挥舞着手中的利刃,将对方斩于血泊之中。
一时间前后夹击他们的清兵,反而招架不住节节败退。
这时豪格的残兵败将,败退到了翁牛特城南城和东城附近,一看这里面战斗正酣,都有些无所适从,无处可逃的迷茫。
此时的豪格看到眼前的情景暴跳如雷了。
5万大军,他现在已经指挥不灵了。其实这五万大军现在不知道还剩下多少,背叛他的8000土默特右翼除去,被叛军斩杀的和林毅的人马这一路追杀的这些伤亡当然也得除去,加上中间掉队的,没跟上来的,也得除外,已经败出三四十里了,他也没来得及清点,哪有这个时间
不过看这溃败的阵容,估计到现在为止,兵马减员至少得一半以上吧。
但是豪格还没有太绝望,这一仗虽然败了,但是事出有因。不能怪他,要怪就怪土墨特右翼这些叛徒。要不是他们突然倒戈,焉有今日之败说了也太气人,这些人早不倒戈晚不倒戈,非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倒戈,这才让林毅有了反手之机。
不对!这肯定是他们跟林毅串通好的。难怪姓林的南蛮会有如此胆量,带这么点人马在此列队,还口吐狂言,那完全是装逼卖萌啊,原来他用了这一招。
那又能怎么样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这一战虽然败了,翁牛特城那边还有本王3万人马,有本事你林毅把他们全都策反,让他们反戈相击,我豪格纵然死了也佩服你。你能做得到吗拉拢一个小小的土默特右翼,就想翻天,待本王到了翁牛特土城站稳脚跟之后整顿兵马,把你们全都灭了。
豪格有这种心思,觉得这一战自己还有翻本的希望,因此他还没有太绝望。
很显然,他认为他的3万大军攻取一个弹丸之地的翁牛特土城绝对没问题,按照他的部署,两仗同时进行,翁牛特土城早已经被攻破了,他带着残兵败将跑回去的时候,他的人马肯定是在屠城,说不定屠城都结束了。
然而事实出乎意料,眼前战斗正酣,瓮牛特土城仍然安然无恙,因为城头上空高高飘扬的依然是瓮牛特城的城旗,肃亲王豪格焉能不着急
这一仗是怎么打的城中的翁牛特人总共才3万多人,能打仗的翁牛特兵将总共只有四五千人,三万大军到了现在还拿不下这样一个豆腐渣一样的土城
豪格当时恨不得把那名奉命在此负责指挥作战的固山额真大卸八块。
强压怒火,仔细一看,怎么回事儿城外面还在激战,不是翁牛特人跟清军在打,而是清军跟清军打起来了。
刚要派人打探究竟,一批战马飞驰而来,马上之人离多远下马,跟头骨碌跑到他的眼前。
“王爷大事不好了,察哈尔部造反了,他们跟翁牛特人和大明的人勾搭连环,我们的人马措手不及,伤亡惨重,固山额真大人一边攻城,一边正在抽调兵力镇压,请王爷定夺。”
这可真要命!土默特右翼的人刚刚造反,现在察哈尔部又反了下一个还会有哪些部落造反林毅难道真的能把蒙古部落全都策反不成!
难怪这么半天他们攻不下这样一座土城了……
豪格气得差点从马上掉下来,现在他也不怪那名固山额真无能了,他们俩同病相怜,中都是林毅的招,允许他5万大军围歼林毅几百兵马失败,就不允许他这个顾山额真的3万大军攻城失利吗如果他要对那名固山额真处以重罪,无疑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现在他也知道了,为什么林毅这么长时间没有前来解围。不是林毅被他的8万大军镇住了不敢来,而是林毅早就看透了他,在他傻老婆等苶汉子的时候,林毅已经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了。
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让土墨特右翼和察哈尔两大部落倒戈相向,绝不是一介莽夫,只会靠武力偷袭取胜,分明是一个拥有有政治手腕的用兵高手!
看起来自己真是低估了他,此人不仅是自己的对手,还是他们大清朝的对手!
突然豪格又想到了一个问题,难怪巴伦会姗姗来迟,原来他早已经被林毅策反背叛了自己,而不是什么威慑于自己的权威,屈尊俯就,奴颜婢膝来了。自己怎么忘了,他可是林丹汗的儿子,不是那么容易被征服的,可惜自己还梦想着这一战取胜之后再收拾他呢。那么他的兄长额哲呢
豪格刚要派人打探,又一匹战马飞奔而至,马上之人滚鞍下马,跑到近前跪倒在地报告,耶律洪正在奋力攻城,派出2000兵马袭击巴伦部的后方。
豪格感到一丝安慰,也长出了一口气,巴伦的兄长额哲究竟没有造反,他们才是察哈尔的主力。否则如果他们兄弟联手,那麻烦可就大了。
不但要考虑平灭义州之事,林丹汗的八大侧福晋也全部得铲除,而这八大福晋有几个已经嫁给了皇太极成为他的名义上的皇额娘了,另外还有一个两年前成为自己的侧福晋,端庄貌美,知书达理,尤其是床上温柔抚媚,把自己伺候的无魂无魄,还没有享受够呢!
看来这一仗是彻底败了,要想翻本只有等待下一局了。
豪格想到这里立即传令,全线收兵撤退。
“王爷,何不一鼓作气占领翁牛特土城然后以此城为堡,与林毅决一死战,巴伦充其量只有2000人,他们是在垂死挣扎,南城和东城疏于防守,属下愿带一支人马,杀上城头,打开城门,迎接王爷进城。王爷,我们还有时间。”贝子硕托有些不甘心道,他替兄长报仇心切。
硕托是岳托的兄弟,是代善的次子,他的兄长岳托两年前败于林毅之手,后来死于永平城下,硕托对林毅也是耿耿于怀,这次拿下皮岛之后,他就跟着豪格来了,他的主要目的与豪格一样,不是为了一个不起眼的翁牛特,而是仇人林毅。
等了这么多天,林毅终于出现了,可是现在这一仗一开始就败了,8万大军就这样有始无终了他有些不甘心。
第164章 特殊的客人
肃亲兵豪格兵败的消息传到盛京,皇太极大发雷霆,把自己的皇子骂了一通,更是恨透了那些背叛他的几个蒙古部落,骂他们招三慕四,出尔反尔。
弘文馆大学士,范文程劝道:“陛下且息雷霆之怒,不要因为几个跳梁小丑,而影响我们的南图大计。奴才以为当务之急,是屯兵义州。”
“先生说的太对了。”皇太极准奏,并决定亲自屯兵义州。
皇太极的这一决定可把他的一个侧妃吓坏了,这便是林丹汗的二福晋苏泰,她是林丹汗的长子阿哲的生母,找到皇太极,跪倒在地。
“陛下,贼人巴伦跟义州王自小就不和,此次巴伦反对陛下,纯属他自己作死,与哲儿无关……”
“起来吧,不要说了。”皇太极打断了她,当然知道她是给亲儿子求情来了,“爱妃说的这些朕都知道,朕还没糊涂到那种地步,朕这次重建临义州,主要是为了锦州。”
“陛下圣明。”这位叶赫那拉氏,听完才露出了如花的笑容。
很快皇太极的圣驾驾临义州,义州王额哲,赶紧跪倒迎接口称亚父,在义州呆了几天之后,皇太极在卫队的保护下,又跑到了锦州附近查看地形,最后决定重建义州……
林毅引得胜之师回到翁牛特城的第二天午后,密云总兵刘肇基带着1万明军赶到了。朝廷的兵马到了以后,刘肇基一刻也没敢耽搁,密云一带,只留下少数兵马。一万军队刘肇基全带过来了,一路的急行军,风尘仆仆的。
林毅和几个蒙古的封建主出来迎接。
林毅给他们相互做了引荐和介绍,瓮牛特城的城主巴彦布沙尔,土默特右翼的带兵将领阿木尔父子和大将乌力吉,察哈尔一部的汗王巴伦,纷纷给刘肇基见礼。
“见过刘总兵,见过刘大人。”
“各位免礼,幸会幸会。”刘肇基一边还礼,一边客套着和众人寒暄。
得知豪格于昨天晚上已经大败而逃,连夜逃回了义州。刘肇基不无遗憾道:“看来本总兵来晚了一步,少杀了一些满洲鞑子。”
“大人来的不晚,是豪格他们跑的太快了。”翁牛特城城主巴彦布沙尔说着看了林林毅一眼,哈哈大笑,众皆大笑起来。
刘肇基笑过之后赞许地看着林毅,“林大人运筹帷幄这一仗打的太漂亮了,一举打败豪格8万大军,朝野又该震动了,回去后本总兵再向圣上请功。”
“全都仰仗大人虎威,属下只是尽了绵薄之力,不值一提。”林毅客气着把刘肇基让进翁牛特城,又把这次半个月漠南之行的经过,详细向刘肇基汇报了一遍。
刘肇基听完对林毅伸出了双大拇指,赞叹不止,肃然起敬,自叹弗如。为了分化瓦解漠南蒙古的各个部落,让他们跟大清决裂,跟大明结盟。林毅不惜犯身涉险,还自己掏腰包,花了20000两白银和几根金条。谁人能比
再看看这些大明朝的文官武将,不得势的就不用说了,那些得势的掌权的,哪个不是只顾往自己手里搂银子,弄好处,借机中饱私囊,营私舞弊,贪赃妄法,武将想着壮大自己,文官贪才好脸,忠于名利,至于国家的兴亡,他们根本不管不问。大不了当个墙头草随风倒,哪边风硬就倒向哪边,像林毅这样忠心报国的,文官也好武将也罢,他还真挑不出来第二个。
“林大人放心,本总兵这次回去奏明圣上,一定弥补大人的损失。”
林毅知道刘肇基说的是那20000两白银和金条的事,淡然一笑道:“不劳大人费心,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林毅还真没有心疼这些银钱,不是林毅视金钱如粪土,金银都是身外之物,尤其是在这乱世,他知道有比金银更重要的东西,他也知道大明朝有的是银子,朝廷之所以没有银子,都是流落到了私人的腰包中,对这些达官显贵贪官污吏来说,20000两白银还真不算个数目,李自成打进北京的时候,大明朝的国库或者帑库的确没有多少银子,但是刘宗敏通过烤官助饷的方式,就他一个人就弄了70000000两白银,因此林毅知道藏银高手都在民间。
大明如日暮西山,已经支撑不了几年了,只要自己将来有枪杆子,就会拥有一切,至于金银财宝,根本就不在话下。如果相反,在这乱世没了兵将,再多的银子也是给鞑子准备的,不光是银子,包括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乃至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银子就无关紧要了。
刘肇基当然没有林毅的眼光和见识,也不知道林毅的心里,只是对林毅佩服的五体投地。
第165章 照单全收
土墨特是来自西伯利亚的鲜卑拓跋,自从秦汉时期就登上了历史舞台,唐朝时称为木马突厥,到了元朝成了蒙古民族,到了明朝时实力比较强大,族人也比较多,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蒙古划分为6个万户,分别为左翼三万户和右翼三万户,土默特为右翼三万之一,到了林丹汗时期又分为东土默特和西土默特,皇太极统治他们之后就分为现在的左翼和右翼了,左翼十几万人,右翼将近十万,整个土默特加在一起就是二十多万人口。这在当时的十六个蒙古部落四十九个封建主中,土默特乃是名列前茅的大部落。
前者林毅利用左翼和右翼的矛盾以及右翼受到满清政府不公正的待遇,以商人的身份冒着生命危险,巧妙周旋,忍辱负重,成功策反了土墨特左翼就已经是个奇迹了,一下子就从大清的阵营中为大明拉过来**万人,功勋之卓著纵班固班超亦不可比也。
林毅没想到,左翼和右翼这么快就握手言和了,而且左翼也要愿意与大明结盟了,这就意味着左翼也要效法右翼跟大清决裂了,一下子为大明增添了十几万盟友,变十几万敌人为友人,林毅焉能不高兴
他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就是算右翼的城主巴善亲口所言林毅也疑惑不已,直到土默特左翼的城主乌兰托给林毅行礼之后亲口说来,林毅才相信这是千真万确了。
“林大人,此前犬子多有得罪,念他年幼无知,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本尊让他给大人陪个不是,请大人多多担待。”乌兰托说着,冲他的十五岁小儿子一瞪眼,“畜牲,还不过来给林大人赔罪”
粗壮如牛的达摩罕早已经下马了,赶紧过来给林毅施大礼,林毅笑着把他拦住了,“不打不相识,小兄弟不可多礼,何罪之有不过,我们比武时你那招声东击西用的真高,林某自叹弗如呀。”
达摩罕当时用的是不光彩的阴毒手段,差点让林遭了暗算,一听这话达摩罕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有些无地自容。林毅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乌兰托道:“开个玩笑,不过令公子年纪轻轻就如此勇武过人,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哈哈见笑见笑。”乌兰托说着,命人抬过来两个大箱子,抬到林毅近前命人打开,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子,林毅一愣,“城主你这是”
“大人,这是纹银五千两,本尊的一点心意请笑纳,我们土默特左翼和右翼能化敌为友全赖大人的功劳,左翼跟大明结盟之事就拜托大人多多费心了。”说着深深一揖。
林毅有些懵了。几天前,他化妆成晋商王公子带八百余名勇士绕道右翼时,为了策反右翼花了一万两白银和两根金条,隐姓埋名,嘴皮磨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才算成功了,后来又冒死调停两家争端,差点了遭了达摩罕的暗算,那一趟土默特右翼之行,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
可是现在,比土默特右翼还凶悍难缠的左翼城主竟然找上门来,又是赔情道歉,又是送礼,为的是想要和大清决裂和大明结盟,与右翼相比真是便宜到家了!
这在前些天,林毅做梦都不敢想。时隔几天,之所以会天壤之别的便宜事,林毅当然也知道,这是大败豪格这一仗的功劳,如果这一战打败了,土墨特左翼非来寻仇不可,现在打胜了,他们所依赖的豪格跑了,林毅要借这次胜仗兴兵灭了他们是顺理成章之事,皇太极父子连吃败仗,何去何从这是摆在土默特左翼的人不能不考虑严峻问题。
幸亏自己当时没有意气用事,如果比武场上一刀抹了达摩罕,就再也不会有今日之事了,看来自己当时容忍得有价值。
以后像大败豪格这样的大胜仗多打几次,这些蒙古部落的事就好办了,有些事情需要通过战争来解决的,和谈就不成!
林毅这样想着,心中好笑,这份厚礼要不收吧,又是盛情难却,干脆收了吧,别负了别人的热情和好意,再让乌兰托认为自己嫌少就不好看了,五千两白花花银子的确也不少了。
想到这里,林毅笑着对乌兰托道:“老城主真是太客气了,林毅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贵翼与大明结盟之事包在林某身上。”
“哈哈哈林大人爽快,那就有劳了。”乌兰托赞许地点点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