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去当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不到黄河不死心
如果按照大明的法律,这两个人都得是死罪,但是崇祯皇帝不但不治他们的罪,反而封他们的官,并不是说崇祯皇帝多么圣明仁慈,而是因为他们二人手绾重兵,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们是朝廷的倚仗。
这说明崇祯皇帝有些时候还是非常有容人之量的,眼前自己只要能平贼灭寇,扩充兵马,增加些实力,根本都不是个事儿,另外打仗曾兵,顺理成章,天经地义,这些事本来就无可厚非,只要没有人故意的曲解,添油加醋,就不会有事。
现在朝廷只顾忙着攘外安内的事,因此林毅做这些的时候,一点都不担心崇祯皇帝会不高兴。
至于这些流贼容易反水,林毅更不会担心。
因为林毅知道这些流贼大都是饥民,走投无路为生活所迫,才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走这样的路。现在抓住他们不杀他们,反而给他们恩惠,让他们穿上军装,有吃有喝,还有银子可拿,有功劳可立,让他们反估计都不会反的。
张献忠,李自成,马回回,罗汝才,这些人之所以反复反水,那是因为崇祯皇帝驾驭不了他们。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流贼都是反复之辈,闯塌天刘国能也是个令官府头疼的悍匪,曾经跟张献忠、李自成是结义兄弟,此人的名望仅次于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但是此人投降朝廷以后,剿贼非常卖力,据历史记载,他屡立战功,最后落到李自成手里,李自成劝他重新跟着他干,刘国能断然拒绝,慷慨就义,成为朝廷的大功臣。
这就说明这些人可以驾驭的,如果能够驾驭他们,完全能够为我所用。
现在林毅之所以收编他们,就是要驾驭他们,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事实证明林毅完全是正确的,他这一招恩威并施,非常高明有效。1000多名流贼从此后就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干了。
很快林毅从这些降将口中,弄清了这一带流贼的来龙去脉,经过分析归纳整理后,总结出两条最有用的信息。
一是流贼的主力,此时主要集结在绥德和宜川,还有三四万人,他们这次的主要目标是延安。
二是被林毅他们已经消灭的射塌天和扫地虎,他们带着这1万多人,主要是佯攻西安府,以牵制西安府兵马,配合过天星他们夺取延安府。这些流贼听说密云只来了7000援兵,他们不屑一顾,以蔑视的态度来吞灭林毅,结果才有了龙门山这一战。
林毅了解到这些非常高兴,因为这些敌情太有价值了,可以说是万金难买。
林毅即有了破敌之策,立即给陕西总兵李国奇修书一封,把他所得到的贼情和龙门山大劫的情况告诉他,并告诉他自己下一步的破敌计划。林毅移师北上进攻绥德,让李国奇兵出西安,进攻宜川,能拿下这两个地方,等于断了流贼的后路,让延安之兵先坚守城池,等他们这两路人马成功之后,再从城中杀出来,里应外合,流贼可灭。
书信写好之后,又详细审阅了一遍,见没有什么纰漏,署上亲笔签名,并压盖上自己的总兵印,小颖和哲哲帮着他把墨迹吹干,用火锡封好。
然后林毅把张华叫进来,让他骑快马到西安府送这封信,并叮嘱他事关重大,一定要亲手交到陕西总兵李国奇之手。
张华其人虽然有好色毛病,但还是可用之才,此人经验丰富,身手不错,另外头脑机灵,心思缜密,是个智勇双全的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这样的任务就得派这样的人来完成。
张华领命之后,把信在身上藏好,然后挑了几个身手好的随从,几个人打马如飞,连夜就离开了林毅的营地。
林毅也没有耽搁,军情瞬息万变机不可失。另外从降将口中得知,射塌天他们总共有1万多人
第175章 绥德抢夺战(一)
报事的几句话,现场的全都鸦雀无声,包括总兵官李国奇在内。
太出乎意料了,简直不可思议,不是林毅吃了败仗,而是射塌天和扫地虎被铲除了,这怎么可能,真的假的
但是这种事情报事的军将哪敢胡说八道,肯定是真的,总兵官李国奇赶紧问及详细,报事的把探听到情况说了一遍。
李国奇大喜,看起来他们都错了,这一仗打的漂亮,射塌天和扫地虎,这两只股流贼被剿灭了,林总兵他们很快就到了,这下可太好了。
李国奇和手下的军将一下子心情大有好转,也不骂娘了,脸上有了笑容。
正在这个时候,张华带着人把信送到了。
李国奇看完林毅的亲笔书信之后,心中大悦。这下妥了,西安府和延安府无忧矣,剿灭流贼指日可待,到那时再向总督大人和巡抚大人以及皇上请罪,也有办法说话了。
功过相抵,说不定会龙颜大悦。自己的罪责就算开脱了。因此李总兵不住的赞叹,难怪林毅他们能够屡败鞑子,果然骁勇无敌,名不虚传。像这样的援兵,来一支就够了。
李国奇这一高兴,又赏了张华20两银子,命手下人给他们几个安排一桌丰盛的酒席。
吃饱喝足之后,李国奇也把回信写好了,在信中他盛赞林毅神勇无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把他奉若神明,完全赞同林毅的下一步剿贼计划,已经派人告知延安的副总兵黄明,按照林毅的计划,他将立即率队开赴宜川。
把信交给张华带好,张华告辞,此时他们几个的马也已经刷洗完毕,喂草喂料,又饮了一桶水,经过几个小时的休息,恢复了体力。考虑到路途遥远,李国奇又给他们每个人准备了一匹备马,也就是每个人都有两匹马轮流驮着他们跑,张华谢过总兵大人,几个人飞马离开了西安府,往绥德而来……
几个人骑快马飞奔,当然要比成千上万的大部队走的快的多,因为他们不存在步兵和辎重粮草车辆,几人几骑完全是轻装前进,而且每个人两匹马,轮流驮着他们跑,每跑半个时辰换一次马,渴了可以在马上喝水,甚至连马都不用下,战马实在跑不动的时候,他们就下马让战马休息人也休息,不管白天还是黑夜,这叫昼夜兼程。
因此从西安到绥德,将近1000里的路程,张华他们这几个人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便赶上了林毅。
此时林毅正在山林中休兵歇马,疲惫之师必须得经过休息,才能恢复战力,另外林毅也在等张华的回信,这很重要,因为这次破敌,不是单方面的行动,三支人马一同行动,才能够将这些流贼彻底剿灭。
林毅的人马在休整的时候,一面派出人马打探绥德流贼的消息。这时张华到了,看到李国奇的回信,林毅的心彻底放下来了,接下来的这一战,完全按照林毅的运筹,他们拿下绥德,李国奇的人马拿下宜川,是这一战的关键。
林毅算计着这个时间,张华从西安赶到绥德用了两天时间,那么李国奇的人马出西安此时应该已经到达宜川了。
因此林毅决定进攻取绥德时机成熟,拉着8000人马的队伍,出了山林,往绥德县城而来。
刚走出十几里地,前锋部队指挥官王建飞马而来,见到林毅道:“总兵大人,大事不好了,过天星拉着2万人马突然放弃攻打延安,中途撤回,现在正在开往绥德的路上,请大人定夺。”
林毅一听,这还真有点麻烦。林毅本来得到的消息是,惠登相拉着2万流贼离开绥德,从北边进攻延安。宜川那边的,不粘泥和灯不亮带了1万多人马,从南面进攻延安。这种情况下,绥德和宜川必然空虚,林毅和李国奇的人马就能够抄了他们的后路,但是现在军情突然发生了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林毅立即就猜出来了,肯定是射塌天和扫地虎的残余跑回来了,这些流贼得到了射塌天和扫地虎被歼灭的消息,他们才会做出如此的反应。
宜川那边的流贼,肯定也退回去了,放弃攻打延安,这无疑给这一场战斗增加了变数。
妈的,这个慧登相真够狡猾的,这么快就改变了战略部署,射塌天和扫地虎的覆亡肯定惊动了他们,他应该想到了,官军可能会抄他们的后路,从这方面说,这家伙带兵打仗还真有两把刷子,算得上是一个对手了。
但是眼前怎么办如果继续进兵,绥德必然是一场硬仗,8000人马对付2万流贼,绥德这一仗肯定不会败。但是李国奇的宜川之战就不好说了,而且延安城里的兵将不会立即出来参战。
因为他们事先已经通过气了,延安兵坚守城池,等林毅和李国奇他们拿下绥德和宜川,他们才会开城杀出来,里应外合,围剿流贼。
那么这一战最终鹿死谁手就不好说了,现在事情起了变化,不按照林毅运筹的出牌了,三员主将在想通信交换信息已经来不及了,这就叫计划赶不上变化。
此时官军也撤兵,再行寻找战机,无疑是最稳妥
第176章 绥德抢夺战(二)
对过天星来说,绥德当然不能失,过几星抢来的几个女人都在那里,还有他的家产。现在绥德和宜川两地,就是这些流贼的根据地、大本营,他的家小老弱以及抢来的积蓄都在那里。
现在这些流贼可算是钻出山林,体面地到城镇中过生活了,不再像狼虫野兽那样在穴洞中蛰居了,但是现在官军要打绥德,这等于抄他们的老窝,因此,过天星得报哪能不急亲自督率两万人马火烧火燎般往绥德而来……
绥德小县不是坚城,谈不上城高池深,城墙剥落,最高的地方也不过两丈,根本无险可守,城外要说没有个护城河也不现实,但是护城河很窄不说,而且里面只有少半沟不怎么流动的臭水,年久失修,又加上垃圾堆放,完全就是个摆设式的臭水沟,有的地方只有几米宽,根本挡不住万马千马。
关键是由于这些流贼把主力拉出去打延安府的注意,绥德防守空虚,只留下一千来人守城,其余的就是一些老弱女童,就是流贼的家眷后勤。
流贼在城外还有防守、流动哨。但是祖克勇的大军一到就发起了冲锋,面对突如其来的官军,这些流贼惊慌失措,有的来不及反应便被射杀,其余的一哄而散,城外的流贼像牲口一样被赶进城中,来不及进城的被斩杀在城外。
祖克勇挥舞着大斧子,两千铁骑如滚滚的铁流,只一个冲锋就杀到城下,把守城之兵全部逼到城中,外围的流贼障碍全部扫除,对于这支从天而降的神兵,守城的流贼哪里敢战,只有像闭猫鼠一般紧闭城门,然后赶紧派人求援。
“拿下绥德,冲!”
祖克勇一马当先,两千人马对绥德城发起猛攻。弓箭、火铳一齐开火,城上的流贼被打得抬不起头来,中箭的、中枪的难以计数,纷纷裁下城头,血溅城墙。
祖克勇飞马过了护城流,抡开大斧子,咔嚓咔嚓几斧子,墙门被砍倒,两千铁骑蜂拥而入。
守城的流贼一看更害怕了,狼奔豕突,也不管城池、家小和财物了,像老鼠一般满街乱窜,官军一阵追杀,满城到处都是死伤。一千流贼死伤大半,只有一小部分幸运的流贼从另一处开城跑了,还有一些连同流贼的女眷家小地选择了弃械当俘虏。
与其他明军不同之处,这只官军不杀降,城中不管是流贼还是善良无辜的百姓,现在也没有人也没有时间来核实辨别,只要弃械投降,放下武器不再与官军为敌,他们就能够活命。这当然是林毅的军令使然。
因此,祖克勇的人马很快就抢占了绥德,而官军的伤亡不过二十几个人。
祖克勇很高兴,没想到这一战这么顺利,付出的代价这么微乎其微,原来还以来是一场硬仗,没想到这些流贼这么不堪一击,绥德小城简直是唾手可得。林大人率大队人马一到,然后就可以对袭扰延安府的大批流贼实施围剿了。
祖克勇心中高兴,来自关宁军骁将的狂妄之态很自然地流露出来,他撇着嘴立即传令,清扫战场。抬尸体的,捡刀枪的,看流贼俘虏的,用冲血迹搞卫生的,准备迎接林毅的大队人马进城。
就在这时,远处人喊马嘶,无数的人马汹涌而来。一看这阵势就知道不是林毅率领的官军队伍,正是满天星率2万流贼开到了,各类旗帜遮天蔽日,人马铺天盖地,如惊滔骇浪,卷地而来。万马腾奔,踩得地皮颤抖。
过天星的2万人马急行军就是为了绥德而来,半路里又有一些散兵游勇加入他们,言说绥德已经被官军拿下来了,过天星惊愕之余大恼,今天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他孤注一掷了,必须得抢回绥德,杀官军个片甲不留。
“大人,贼人势大,赶紧关城吧。”祖克勇手下一名心腹兵将建议道。他的意思是先守住城池,等林毅的大队人马开到,再将他们合力剿杀。
祖克勇把眼一瞪,“关个屁的城,区区流贼再多也是蝼蚁之兵,来得正好,省得林大人去围剿他们了。待本将军杀他们个片甲不回,不必关城,城门外列阵迎敌。”
“诺。”祖克勇一声令下,仅率一千铁骑在城外列阵了,而且命令城门大开,留下一千铁骑让一名千总负责,不是让他们守城,而是让他们在城中该干什么干什么,现在主要就是看押俘虏,打扫卫生,迎接他们的总兵大人林毅入城。因为林毅的大队人马快到了,到时候连个绥德都没拿下来,祖克勇都觉得给林大人的标营丢人。
离城门几百米的城外开阔地,林毅的一千标营将士像大山一样巍然屹立,阳光下兵甲森森,刀枪夺目,战旗猎猎。
如果是懂军事的人一看,祖克勇这一千人不是简直的兵马陈列,而是有战斗序列的,最前面的两百名是火枪手,他们全部手持火铳,腰悬战刀。
现在林毅的队伍里火器兵较多,除了炮营外,他的卫队和标营火铳的配备大致占到30%左右。刚才攻城,火器兵的火器已经发挥了一部分威力,现在把胜下的火铳弹药集中一下凑了二百杆。
紧接着的二百盾牌手,这二百人一手拿盾牌一手拿砍刀,再后面是三百名弓箭手,除了弓箭之外,他们也是腰悬战力。也就是说前面的七百名将士三个序列全是双武器,一看他们的家伙装备就知道适合他们的作战半径比较大,而且能进能退
第177章 绥德抢夺战(三)
流贼的第三次冲锋终于充进了官军的队伍,这是他们所渴盼的。前两次冲锋都失败了,损失惨重。
这一次能够短兵相接,官军必败无疑,因为他们人多势众,一定能够把眼前这支官军杀散,冲进绥德,夺取城池就是手到擒来的事。
但是这一交手他们才知道这次又错了,短兵相接的混战他们差得更远。眼前这支军队是林毅的标营,单兵作战能力,可以用关宁铁骑或者是天雄军外挂个加号表示他们的升级版,十个流贼也难以对付一个官军。
不用这些弓箭手动手,只这二百名盾牌手,就能把冲过来的流贼放倒,他们一手拿盾牌一手提单刀,不管流贼的刀枪剑戟,他们只用盾牌往外一挡,然后回手一刀,流贼就毫无悬念的倒在了血泊之中。
因此第三次冲锋过来的流贼,很快便被官军斩杀的干干净净。
在后面指挥督战的过天星一看,满脸的错愕,连冲三次都失败了,伤亡惨重,士气受挫。就这么点官军,摆下这么个简单的阵形,难道我们这么多人就冲不过去不用问这肯定是密云总兵林毅的人马,太难缠了,眼前怎么办,难道继续发起第四次冲锋不成他看了看遍地的死伤,初步估计了下得有至少四千以上的伤亡,地上躺着,十有**都是他的人马。
正在过天星举棋不定的时候,祖克勇一看差不多了,把大斧子往空中一举大喝一声,“冲!”
一马当先,祖克勇向流贼们杀了过来了,长矛手早就准备好了,也就是第四梯队的300名标营将士,跟着祖克勇呐喊着冲了过来。
双方阵营相距几百米的距离,眨眼之间,祖克勇他们便杀入流贼的队伍之中,祖克勇的大斧子轮动起来如砍瓜切菜,无有对手。300名长矛手,把手中的长矛往前一挺,借助战马冲锋的力量,就把这些流贼当糖葫芦来穿。
而且在祖克勇他们的身后,那些火枪手弓箭手,盾牌手等六七百人,一看主将先登陷阵冲锋了,也跟着主将冲锋,有的用箭射,有的追上用刀砍。
1000名标营的将士,一起向流贼砍杀过去,打算一举将眼前的流贼全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