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秦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七月新番

    黑夫也感慨不已,这个王贲还真是老将王翦的儿子,从攻城的办法就能看出来,王贲把老爹的看家本领学到手了。

    王家人打仗,在没有必要犯险时,就一个字,稳!

    而王翦,更是稳如老狗,关键是稳健之余,他还会来点出其不意,来点兵不厌诈,来点阴谋诡计,赵国最后的名将李牧,就是被这样坑死的

    胜于疆场,却败于朝堂阴谋。

    黑夫这么一说,东门豹便眨了眨眼睛:如此说来,吾等到这大梁,不是来作战的,而是专门被征召来挖沟渠做徭役的?

    你终于说对了。

    东门豹顿时气得跺脚。

    季婴也道:黑夫,这样的话,只要河水灌过来,这大梁岂不是会很快陷落?

    黑夫却摇头道:不然,这法子虽然够稳,却也慢。我这几天在大梁城外好好看过了,真不愧是中原一大雄城,不管哪一面,墙垣夯得很厚实。没有两三个月,是没法浸泡溃破的。就算大水灌入城内,淹没了地面,里面的魏人也不至于立刻投降,所以这场仗,离结束还早

    等到城破之日,魏人在大水包围下,悬釜而炊已久,说不定还会滋生疾病,士气斗志也早就消磨殆尽了,一旦城破,魏王恐怕会直接投降,到时候城内也不会有战事可打。

    故而,留在此地,绝对得不到功劳爵位!

    众人闻言,脸色顿时苦了下来,他们已经离开故乡三个多月了,千里迢迢过来,带着的钱渐渐花完,衣服鞋履变得残破,还和刑徒一起干了好多天苦活,实在不容易,若是到头来再没功劳可挣,这一趟可是亏惨了。

    黑夫当然清楚这一点,他又何尝不是满门心思寻求立功升级呢?若是打完仗还是一个簪袅亭长,回到安陆县,和他有仇的左尉郧满还不知道会怎么坑害自己呢。

    对城内的魏人而言,大梁已是一处亡国绝地,对追求功业的黑夫而言,这里又何尝不是一块死地呢?

    他看着窝棚内众人的表情,除了少部分武艺平平者,听说留在大梁会安全地结束战事,松了口气外,其余众人,都有些不甘心

    黑夫要的,就是这种不甘心!

    于是黑夫便又道:但是眼下,却有个机会!让吾等离开大梁,去寻求立功的机会!

    此言一出,众人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半个时辰过去了,在与众人商议妥当后,黑夫脱下干活穿的破旧褐衣,换上了自己压在行李最下面的一件新袍子,又系好他亭长的赤帻标志,走出了营帐。

    在灰黑色调的众人中,黑夫显得格外显眼。

    亭亭长,你要的柳树枝。

    这时候小陶才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将一根泡在碗里的柳枝递给了黑夫,这是黑夫让他去找的东西。

    黑夫也不客气,接过柳枝,用牙齿将其咬开,但又看着碗里不太清澈的水,狐疑地问道:这碗里的水,不是护城河的吧?

    那护城河,一天到晚,上万人往里面撒尿呢,都成臭厕所了。

    不是。小陶脸都紧张红了,结结巴巴地摆手:绝不是!这是井水。

    旧的水井都被魏人扔了牲畜死尸,以坚壁清野,小陶说的井水,都是半个月来黑夫他们这些戍卒奉命新挖的。

    小陶是老实人,不会骗黑夫,黑夫也就不疑有他,就着水,用咬开的柳树枝漱起口来。

    征战在外条件有限,但黑夫还是会每天清理一下嘴巴。这年头,坏了牙可没办法补,黑夫可不想自己三十多岁,就跟黔首刑徒们一样满口烂牙。

    更何况,满口口臭地和上司说话,也不礼貌不是?黑夫也很无奈,负责他们这群人的方城县尉,是一个氏族子弟,居然有点这年代难得一见的洁癖

    完事之后,他便哈气闻了闻,这才往营帐深处走去,一直走到了他们这个千人驻扎的小营盘中,最大的那个营帐,问了问守门的兵卒,说县尉的确在里面。

    黑夫打听到了一个消息,王贲将军在大梁大搞水利工程之余,终于打算派偏师去攻取魏国东部各县了,里面这位县尉,便是统帅之一

    这是离开这处绝地的机会,黑夫不想错过!

    于是黑夫在营帐外站定身子,大声说道:安陆县簪袅黑夫,请见二五百主!




第120章 屯长
    (第三更)

    嗇夫之送見它官者,不得除其故官佐吏以之新官

    秦律规定,长吏被调任他处,必须只身离去,不得带着原先的佐吏一同离开。

    商君以为凭借这一条,就能在秦国杜绝拉帮结伙,山头主义。而荀子在入秦见闻里,也夸奖秦国的士大夫,说他们不比周,不朋党。

    不过从黑夫的角度看来,荀子还是对秦国了解太少了,即便在秩序肃然的秦军之中,决定人事任命军事调度的,并不止是军法纪律。这次灭魏之战,就处处都有人情故旧的影子。

    从二五百主的营帐里出来时,黑夫已经得到了他期望的任命,望着外面忙碌的戍卒刑徒们,他不由有些感慨。

    此次奉命帅大军攻打大梁的主将,是王翦之子王贲,他虽然是第一次带领大军团作战,但爵位已是少上造。副将亦是曾与王翦配合击破赵国的中更羌瘣,这位是陇西羌人,王贲命羌瘣帅万余人离开大梁,向东攻略魏国东部诸县。

    而方城县尉杨熊,也是跟王家交情莫逆的三川郡杨氏子弟,不然可轮不上这好差事

    我之所以能混进这支队伍,很大原因,又是因为老上司杜弦与杨熊有旧谊,还帮我写了一封介绍信,说我擅长带兵,在更役和亭长任上表现出色云云。

    有一种说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铁定不超过六层,最多仅仅通过六个人,就能够联系上。黑夫这么一掰算,自己与秦王的关系,也只隔着五六层呢!

    所以即便在秦国,人与人的关系,依旧充斥着律令军法管不到的每个角落。不管你在职位上多么任劳任怨,离开熟悉的环境后,在与相同爵位的人竞争时,依然得靠人情故旧来获取关键任命。

    这就是相同的起点,最后有人得到提携扶摇直上,有人一辈子在基层默默无闻的重要缘故。

    好在结果是有利于黑夫的,他得到了杨熊同意,可以随征东偏师出发,虽然职务只是一个小小屯长。

    秦军步兵的编制分为六级,即: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其中,杨熊在军中的职务二五百主也称千人,已属中级军官。

    因为这支攻魏大军来自不同郡县,征东偏师也是混编,所以编制并不严密,像黑夫这个屯长,上面竟没有百将管着他,而是直接听命于五百主,五百主名叫张齮(yi),是南阳郡宛城的一名尉史。

    隶属于黑夫屯长的五十名士兵,则包括了他带来的安陆县众人,还有住在他们窝棚附近的鄢县戍卒。基层军事单位,基本都是按照地域籍贯分配,因为不同郡县之间,口音方言差距极大,南郡内部的郡县还能勉强听清,若是分给黑夫几个汉中郡来的士兵,他喊出的命令,那些人就完全一头雾水了

    雅言?那是贵族才能修习到的普通话,与黑夫他们无关,更何况自从周室灭亡后,雅言已经渐渐式微了。

    所以,接下来三天的行伍编队里,黑夫便用安陆方言,对自己的新下属们发号施令。

    他将五十人分成了五个什,任命了五个什长五个伍长。

    充分理解了秦国内部人情故旧的内幕后,黑夫也发挥了任人唯亲的原则,有公士爵位的东门豹小陶被他任命为什长,季婴利咸,甚至连卜乘也混上了伍长的职位。

    此外还有三个什长是鄢县人,共敖也在其中,此子得知自己竟然成了黑夫的下属,可少不了一通抱怨。

    不过黑夫一句话就让他闭了嘴。

    我是簪袅,你是公士。

    爵低的人服从爵高的人,这就是军营里铁打的规矩。

    共敖气得说,这次他一定要立功得爵,超过黑夫。

    行伍编排只有三天时间,虽然混编进来的鄢县戍卒在秩序上,比起黑夫这几个月一路带过来的安陆县戍卒差远了。但好在戍卒们至少都是服过一次更役的,受过基本的军事训练。

    所以黑夫没花费多大功夫,好歹让他们知道了自己所在的什伍,复习了进退停止,起立蹲下的技能,至于左右就不强求熟练掌握了,跟着什长手里的竹竿小旗跑就行。

    在完成各屯编制后,接下来便是千人级别的合练。作为中级军官,二五百主杨熊五百主张齮可不同于百将屯长的土把式,而是掌握了高大上的兵法。

    现如今秦军的练兵之法,已经不再是早期的孙子吴子,而是远在咸阳的国尉尉缭新近编篡出来的《尉缭兵法,说起来,尉缭也是大梁人,不知他得知自己的兵法被用于攻灭魏国,会作何感想?

    按照尉缭兵法,兵卒们被分发了武器,身体矮的拿矛戟,身体高视野开阔的用弓弩,强壮的擎大旗,勇敢的操金鼓。

    接下来,便是用数日时间,让众人识旗帜辨金鼓知进退明赏罚。黑夫作为屯长,就得掌握击鼓而进,低旗则趋,鸣金则退,麾而左之,麾而右之,金鼓俱击而坐等基本的信息,再教授给什长伍长。

    让人头大的是,在金鼓上,还分有步趋骛将帅伯等诸类鼓声。跟近代的行军类似,走一步敲一下鼓是慢步行进,走十步敲一次鼓是快步行进,鼓声不断是跑步行进

    这就意味着,到了战时,黑夫必须竖起耳朵,听着传令官发出的每一个鼓点节奏,睁大眼睛,看清楚旗帜的方向高低,若是做错或者做反了,扰乱了军中秩序,那就等着掉脑袋吧!

    完成千人的训练,就是万人的合练,排成方阵的大军手持兵器,在被砍伐一空的梁囿大声喊着号令,迈步走得尘土飞扬,亦是威慑城内的一种方式。

    很快就到了二月中旬,在大河和鸿沟的水被刑徒戍卒们引过来倒灌大梁的前夜,秦军戍卒的营地里,再度响起了一阵阵有序的鼓声

    经过半个月的训练后,屯长们已经对金鼓十分敏感,黑夫一个轱辘翻起来,大声催促众人起床,在帐外集合。

    一鼓整兵,二鼓习陈,三鼓趋食,四鼓严办,五鼓就行。闻鼓声合,然后举旗

    这就相当于现代军队的起床号出操号开饭号,作战时也有冲锋号集结号行军号。只是鼓点声比不了铜号,没有那么明显的曲调差别,黑夫得将其牢牢记在心里才行。

    于是三鼓之后,黑夫屯长便带着自己的属下吃完朝食,五鼓之后,便一同走出营地,在二五百主杨熊的旗帜下集合,站成一个小方阵,准备出发

    那些早起挖沟渠做纤夫的戍卒们,有些羡慕地看着这分离出来,整装待发的万余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魏国富庶,魏军羸弱,得到前去攻略魏东各县的机会,不仅可以看看中原的花花世界,还能获得斩首立功的机会,比他们在大梁城下和泥水打交道强多了。

    黑夫麾下众人,眼中亦满是憧憬,唯独共敖望着朝阳下的大梁城,有些惆怅,他突然对黑夫说道:屯长可知道,我虽不喜秦军,但能随军离开大梁,却满心欢喜?

    站在方阵前列,握剑披甲的黑夫看了一眼大梁固若金汤的土垣,淡淡地说道:是不想看到水攻鄢城,死伤十余万的悲剧重演罢?

    这场战争,围城的秦军基本能保持毫发无损,但城内的魏人,可就有苦日子过了或许等黑夫他们回来时,城内已是悬釜为炊,易子而食

    二人的对话,被急促的鼓点打断了,阳光下,中更羌瘣的将旗出现了,它色彩鲜明,高举向东,各千人的小旗亦随之向东。

    在走一步敲一下的步鼓指引下,黑夫也手持瓦片和竹板,敲打着相同的节奏,指挥部下们迈动脚步,众人拔营东行

    这支军队的第一个目标,在大梁东南数十外,名叫陈留,那是魏国的一处重镇险关,驻有兵卒三千,这支勤王之师一直在徘徊观望大梁局势,亦是偏师东进必须扫除的障碍!

    一天后,魏国陈留县。

    魏国陈留令是个硬骨头,听闻秦寇将至的消息后,居然没有选择投降和逃跑,而是在县中击鼓,号召各氏族百姓一同御敌

    在这钟鸣击鼓声中,位于县东的高阳乡,一位轻侠打扮,二十余岁的青年迈着急促的脚步,走进了自家贫寒的院子,拿起挂在墙上的二尺剑,就要往外走!

    郦商,站住!

    屋舍内,一位手持竹卷的儒服中年走了出来,他年已四旬,身长八尺,比不了轻侠少年的威武雄壮,生得有些文弱瘦削,相貌也很一般,只是一对小眼睛里透着一丝狡黠轻狂。

    吾弟,你仗剑在手,欲往何处啊?

    郦商捏着剑,大声道:兄长,秦寇将至,县君在击鼓征募众人御敌,我与乡中伙伴正欲前往!

    御敌?

    儒服中年闻言,哈哈大笑起来:秦军势大,连魏王都被困死在大梁城内,其命不绝如缕。而陈留区区小邑,只要秦军派遣偏师来攻,也危在旦夕。封君大将尚不能御敌于梁门之内,凭汝等一群轻侠少年,就想击退秦人?

    郦食其言罢,板下脸来,斥责道:知势不可为而舍命送死,只为争一时之勇,匹夫之愚也!郦商,你的命,就这么轻贱?



第121章 高阳酒徒
    (第四更)

    就在魏国陈留令鸣钟示警时,中更羌瘣的将旗,已经出现在陈留以西十余里外,而秦军的先锋踵军千余人,更已兵临城下

    万余大军出动,并不是一窝蜂地一拥而上,而是按照《尉缭子里的行军之法,分成大军踵军兴军分卒几个部分。

    这支军队里,兴军有两百余人,都是轻骑侦察兵,在黑夫看来,他们的装束与兵马俑里的骑兵俑一模一样: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筒马靴,头戴圆形小帽,帽上有带扣结颔下,还背着弓箭,典型的胡服骑射打扮。

    兴军要在大军之前二十里活动,分为几个屯,相距三五里,负责探查前路敌情。

    踵军则是前锋步卒,有两千人,均轻装上阵,未着甲胄。一旦兴军发现敌情,向后方传递信息,踵军就要迅速上前,配合兴军将其击溃,为大军开辟畅通的道路。

    最庞大的大军则位于前锋之后,足足有七千人之多,是将旗所在,还有戍卒携带着辎重粮食,缓缓而行。

    大军的两侧,安排了一千分卒平行前进,分卒负责占领有利地形,战斗胜利时追击敌人,暂驻待机时保护大军侧翼。

    尉缭是这么认为的:所谓诸将之兵,在四奇之内者胜也。

    意思就是,将领若能娴熟指挥这四部分军队,使它们相互配合,首尾相应,行军作战,焉有不胜之理?

    想想也是,若能每次行军作战都如此谨慎地安排,像影视剧里忽然一声金鸣,道路两侧无数伏兵四起,将敌军全歼的场面,除非位于山川窄道,否则还真的很难出现。秦军几乎百战百胜,也大的原因,就在于优秀的行军方式杜绝了低级失误。
1...6667686970...5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