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异日浮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曲比阿乌

    莲儿也没想到唐太太会出现在她处理庶务的地方,而对唐太太的质疑,她只是平和地告诉她,谢掌柜的事还在处理,但是也许会牵涉到整个百草堂和唐家的安危,所以不能声张。莲儿原本说得尽量平和客观,可是在黎氏看来这是对她主母地位的极端挑战。愤怒之中,她将一碗茶泼在那个孤女头上,之后扬长而去。

    离开的路上,她心中因为出手教训了那个小妖精而雀跃了一炷香的功夫,继而又生出后怕。难道东亭伯府真是牵涉到什么重大案子, 那日出了洪家的帮着外人来偷盗兵符,谢家的也是她的陪房,唐家这些人才对她守口如瓶心中恐慌之极,她便开始每日坐立不安地等着刘忠回来。

    等待是难熬的,在这忐忑的日子中, 接到了吴节度使夫人送秋宴的请柬。据说吴家老太君带着京中的孙儿孙女来了吴大人任上,打算在这里过年。吴家为了太君到来特地办了这送秋宴。来送请柬的人特意说吴老太君来关西特别想见见当初东亭伯府家的小姐,望唐太太念在旧情,一定要去。 虽然吴府和老三的联姻未成,她当初和这种没有功勋爵位的吴家也没什么交往,且她素来厌恶关西这些俗不可耐的女人,但她还是决定出去走走, 散散心,忘了唐岚临出门时告诫她最近不要出门。

    到了吴家,吴家却说老太太染了风寒,不出来待客了,怕把病气过给大家。 深秋过后关西的闺阁聚会便少了, 一则天逐渐开始冷了,关西的婆娘大多怕冷喜欢在家趴着窝儿,二则快到年底了, 掌家的主妇们有着各种杂务,既没多少时间出来应酬,也缺乏时间在家里待客。物以稀为贵,吴家的送秋宴倒是颇得人心,特别是在家闷着多时的小姑娘们,她们不像主妇们有那么多事忙碌,在家闷久了,有机会自然央着自己的母亲姑嫂携带着她们出门。且今年吴府的送秋宴特别说明是邀约了咸阳城中有才华的公子小姐比拼的诗会。要寻婆家找媳妇儿的母亲们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收到请柬的多半都是咸阳城中和朝廷关西道的官家和士绅名流家的贵眷。

    唐太太无女,家中未嫁的侄女只有新月,而新月整日跟在那个白家的丫头后面,让她连着新月都不喜了。 今天有点意外的是她没看到高凌墨,据说是去江南探望病中的祖母了。其他的官家女子她还真看不上,不想在这些她看不上的家中找媳妇儿,此来纯属散心,便毫无负担地在贵妇堆中闲坐着,听着各种闲话,偶尔有人搭话的时候回上一两句。听着这些妇人议论自己的事务,生平第一次她觉着自己嫁了一个好男人,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有点钱有点地位的,都不断地一房一房地往家里抬女人。 虽然他心中一直只有那个玉家的女人,但是在外人看来,他身边只有黎氏一人。唐岚虽现在没有挂实职,但仍是朝廷的二品上林将军, 她妻凭夫贵也有皇家二品的诰命,是在座的夫人里品级最高的。众人无论是出于礼貌还是巴结,都愿意在她面前说说好话,特别是恭维一下她驭夫有术。黎氏虽然没有里子,但是面子是挣足了的。听了这些话少不得神采飞扬,将这几日的阴霾驱除了不少。

    她转头,看到了吴莎莎,这个企图跟老三联姻的女子,看着她像花蝴蝶一样在人群中进进出出,八面玲珑,倒是很会交际。凭良心讲,她觉着这个女子倒是蛮合适老三, 老三自小脾气古怪,不会左右逢源。他现在是太子幕僚,若有有一天正式入仕,有这么一个妻子,倒是有助于他的升迁。白家那个丫头虽然能干,是的她能干,这点她不得不承认,但是毕竟没有娘家,无法在官场给夫家助力。转瞬她又在心里嘲笑自己, 怎么会为那个野种打算起来了。自己的正经儿子还担心不来呢。 也不知道新天和新野此次去秋狩伴驾如何了, 是否能有机会谋个好的出身。想到此, 又不由得在心里埋怨老太太,有太子幕僚这么好的差事偏偏让老三去。

    想着想着便觉着坐在这里无趣了, 看看宴会也差不多了, 有些夫




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一个外人(II)
    +++++++++++++++++++++++++++我就是一个外人(ii)的分界线

    黎氏此时很是后悔,当初没有听唐岚的话,在庄子里不要出来。如今变成了别人的人质。说实话,她有点害怕,?应该说是非常害怕。跟着唐岚这么多年,虽说并不得男人心,但是日子安安稳稳,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在关西都没有人敢给她这个上林将军夫人脸色看,更何况兵刃相对。她开始琢磨如何能够送出信去唐府。?唐家的事她虽然不管,但是唐庄那些彪悍的属下据说在江湖上都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如果庄子上派人来救她,也许还有机会。

    然而她又想到唐岚前几日离开庄子之后一直没有回咸阳,她知道是跟兵符有关,?多半去了那个兵营。不知道家里的人是否能即刻找到他。此次的事情似乎十分棘手,新原平常日子里在庄子里和柜上进进出出管些杂事,?这两天也出门办事了,不在庄子上。因为老三出去了十几天,说是去邻镇看药材,但是也不应该这么久。他是太子幕僚,只怕这回真是出大事了。庄子上虽然知道她进了城来了吴家,但是家里主事的只剩下老太太,新月和那个白家的丫头。不知她们是否会派庄子里的人来救她。只是平常日子里,?她都看不上这些打打杀杀的粗人,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管用。平时即便唐家的兄弟出门办事,?因为知道她不喜欢这些江湖事物,所以在她面前从来都不提。当初新婚时,父亲还建议她应该跟着唐岚学些拳脚功夫,一来可以强身健体,二来也是增加跟姑爷的交流,多一些亲近丈夫的机会。 可是她不屑为之。玉家那个女人出现之后,她就更不愿意了。 据说那个女人在江湖上武功是出了名的,她一个伯爵府的小姐为什么要自贬身份去跟那些下贱的人比呢。因为她不懂武功,不愿意跟江湖人打交道,甚至跟普通的商人或者百姓打交道她都觉得脏, 所以唐家一应对外的事物她都无法插手,嫁过来二三十年,唐家的人对她反而不像对白家那个丫头那么亲近,她这个主母却终是一个外人。

    她不喜欢唐家的人,也不喜欢他们近身侍候她,她院子里除了粗使婆子和巡查的警卫,都是她从娘家带来的。东亭伯当然知道唐家不缺武功高手,?所以给她的陪房都是精于管理账目庄子的家人,没有会功夫的。?平常她出门,除了庄子里统一配的侍卫,近身的都是没有功夫的下人。刚刚成亲那会儿, 唐岚给她派了温老大来做车夫,其貌不扬而且有点瘸腿。当时她是京城中的新嫁娘,觉着这种车夫出门,特别是去赴京中贵眷的聚会,简直丢尽了她的脸,用了一次之后,她就让唐岚把他调走。 唐岚当时就告诉她,给她问老大是因为她是唐门未来的主母,安全很重要, 京城中有很多要人想求着温老大去,他都不屑。 在她幼稚地坚持之下,唐岚只得给她配了一些相貌清秀的小厮。后来温老大做了唐庄侍卫的教头,这几年看见她也是爱搭不理的。 此时她深深后悔为什么唐岚没有坚持让温老大留在她身边。如果今天是温老大跟着来,也许现在能够带着她逃出去。

    这时厅堂中出现了很多黑衣人,一身黑衣且蒙着面,配着长刀,就像从地狱来的鬼魂,无声无息地来,带着冰冷的杀气。不少官家太太和小姐都被吓得尖叫。黎氏此时正在为自己的青春年华哀痛, 还没有感受到真正的危险。看着唐太太默不作声,吴悠轻轻地笑了一下:“唐夫人, 我劝你还是跟着我的侍卫去后院安排的地方休息吧。不要想找人去唐家报信。 夫人的车夫和随行的小厮刚刚就是不自量力,已经被我的手下不小心割破了喉咙。”

    这话说出来不仅让黎氏脸色苍白,也让在场的一些妇人吓破了胆。吴悠看到这话起了效果,更是笑得恣意:“唐太太或许觉着唐将军还会来救你, 只是不知道唐将军如今在武圣将军那里是否有命活下来。”

    黎氏心中一阵刺痛, 那个男人不是很强的吗也会遭人暗算近三十年的爱恨一时间都涌上来,她倒而分不清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就在她有些恍惚之时,听得吴悠更冰冷的语音:“唐庄的人就只有你们三个女人了,其他人即便想回来救你, 也需要通过无数层的屏障。只是不知道他们这次会不会能活着过来。”

    “你这么欺负手无寸铁的女人算什么”

    “吴某原也不想,只是



第四十八章 我就是一个外人(III)
    +++++++++++++++++++++++++++我就是一个外人(iii)的分界线

    还真是承蒙夫人看得起,黎氏的眼中平日只有点石成金的百草堂的生意,至于集聚了大量江湖人和精卫的平安客栈和货栈因为都是粗人, 还真入不得夫人的眼。就是这咸阳城中平安客栈唐夫人也一次都没去过。 能认识陆掌柜还是因为老太太身边的大丫头绸子当初看上了陆掌柜,老太太保媒将她像嫁孙女儿一样嫁过去,黎氏还就那个时候看稀奇,才第一次认识了陆掌柜。此外也就是过年过节这些掌柜到家里来道贺的时候偶尔碰见而已。

    此时,这些黑衣人均取下了蒙面的黑巾,唐太太一眼看过去有些眼熟, 但是都叫不出名字。

    唯有新杰一身深蓝色文士服,挺拔潇洒地站在吴悠面前,在这刀光剑影中那从容的姿态仿佛是在谈论一道茶的好坏。唐太太第一次觉得这孩子很帅,

    “很惊讶吧!这些杀手都不是吴大人熟悉的响铃帮的人。”

    吴悠一时尚未从震惊中反应过来。这几年响铃帮虽是一个江湖中的存在, 一个没有败绩的杀手组织,但只有他和沂祥身边的亲信最清楚, 那是他们花重金培养的一批死士,无论武功,传讯和组织进退都是用了最好的师傅。这么多人有武功又组织且需要不断培训提高,怕被皇上和沂义的人发现,怕被平鸾阁猜疑, 他们用了江湖上的响铃帮来掩饰, 常年不断地接着暗杀的生意。 这生意也是对这些杀手的最好的历练,收入也可以补足一部分高昂的费用。这次起事, 除了派出三分之一去保护沂祥,随他进京,三分之一跟着武圣将军的人去攻打唐庄,另外三分之一留在咸阳城内。他将这三分之一中除了少数撒到城内几个暗桩处去巡查之外, 其余的全布置在了他的府邸。按照原先的计划,去唐庄的人捉到唐家老太之后就将她送进吴府。吴府将所有官员的家属扣在这里,直到这些官员全部为他们所控, 且签署了檄文再无退路之后才放他们回去。

    这府邸除了响铃帮的杀手将近三百人, 还有他的节度使卫队五百人,要控住一堆手无寸铁的女人相当容易。 但是他们也早就算到唐家是不好相与的, 所以才会在府中集结这么多杀手。自从新杰连续拒绝了吴莎莎和高凌墨的婚事之后,他们也知道唐家只怕是很难站在他们这个阵营的。既然无法收服他们,而不幸的是唐家的根基又在他们势力能够有机会生长的关西, 那么就只能想办法钳制他们。只待京中大势一定,狩猎场那边杀了沂义,唐家就没有了维护的对象, 到时就不再是敌对面的力量了。唐家看的是太后的面子, 只要宫里陈家那个老太婆被拿下,唐家没准还会掉过头来帮他们。这计划本是高先生随沂祥进京之前和他商量好的。虽然高先生都觉着拿妇孺做人质有损仁德,吴悠还是劝他非常时期,只能非常对待了, 否则他如何能对得其先帝的嘱托。若没有这种从龙出生的功绩,吴悠此生也无望能封阁拜相。

    为了进一步确保此次起事能够得手, 吴悠还背着高先生接受了突厥人的相助,咸阳城中还潜着一百个突厥勇士,这些人一部分跟着响铃帮的人进府来执行对人质的关押和守卫, 一部分在吴府外围接应。

    如今,没有看到去唐庄的人手回来, 反而是唐三公子带着唐家的人顶替了他响铃帮和突厥的杀手进入了府中,在外围的突厥人和府里的卫士都没有觉察, 没有发出任何警示。吴悠觉得背后阵阵发凉,看着新杰他一时说不出话来。

    “怎么,吴大人一直这么盯着我看,本公子脸上有什么古怪的地方吗”新杰优雅地理了一下自己头上的文士带,谪仙般优雅的动作看得那些此时尚未从惊吓中恢复过来的年轻女子们芳心阵阵失落。即便是站在他对面的吴悠也不得不感叹,这种人才居然无法收到手下。

    “还是吴大人觉着本公子此时在这里



第四十九章 我就是一个外人 (IV)
    新杰的话被一个青衣小帽的后生打断,如果熟人便能认出,这是青木茶社的伙计,看着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奔来,新杰稍稍皱了下眉头。

    “少爷, 杜冲将军给您的信。”

    新杰微微不悦地看了他一眼, 接过信边拆边问他:“你从哪边过来。”

    “回少爷,小的是分配在离西门六里地的线门沟。”

    “从线门沟到城门六里, 从城门到吴府两里半,总共不到十里路, 你居然跑成这样,平时的修为太差。 回去自己到你们管事那里领罚, 每天比同班的人早半个时辰起床, 让教头给你多加半个时辰的轻功和内功。一个月后自己来庄子上见我, 如果到时候考校不过,就别怪爷不看在平时的面子上。”

    这后生平日里在青木茶社因人聪明机灵,颇得高飞喜爱,就是有点喜欢小聪明, 练功的时候偷点小懒。他没想到少爷会在这么多人面前点他, 特别是在这么多夫人小姐跟前。 他今天得了这个差事, 本来是来众人面前露脸的,结果碰了少爷的黑脸。 从此以后便痛定思痛,发奋练功,三年以后便在青木堂关西道崭露头角,成为关西道大统领,五年后奉命参加朝廷的武举选试,一举成为武探花。后又因数度立功,在朝在野都曾名动一时,成为天朝有名的双钩将军。

    而平安客栈的陆掌柜此时看向新杰的目光扇动了一下。他们虽然受命于唐家, 但没有和他打过太多交道,只是知道他花名在外。此次是新杰临时调遣,出招布局已经让陆掌柜非常赞赏,此时新杰对手下的态度,更让他觉出,这是唐门中最有潜质的少爷。

    吴悠此时觉得很不自在, 自己完全被忽视了。虽然是败了,但是对方并不把他当一回事, 只是放在一边, 忙自己的去了。 训完了手下又开始慢条斯理地看信。根本正眼都不瞧他一眼,而那周身散发出来的气度又让人不敢喘大气。

    新杰看完信, 慢慢地折起来,放入口袋中, 又看了看周围,才慢慢地开口:“刚才就跟吴大人说不要等了。杜冲将军的信里说他和我父亲已经将武圣将军拿下,由于其拘捕,已经就地正法。关西道东营已在我父亲的掌控中,而他在顺利完成事情之后现在返回西营值守。 而关西所有的要道此刻都已经被西林卫接手。他们只接受我父亲的命令。原关西道东西二营此刻若非得我父亲命令, 以及他手上的兵符为信物, 任何人不得调动。”

    虽然极为不愿意承认,但是吴悠知道大势已去,自己的人败得一塌糊涂。这么多年的谋划, 这么多年来对于将来封阁拜相的期许,在这一时刻都彻底破裂。他无力地坐在旁边的凳子上。这凳子旁边本是站着咸阳知府范大人的千金,出事以后她受了点惊吓,开始一直站不起来, 现在刚刚觉得能活动了,便想站起来离吴悠远点。哪知此时吴悠突然坐下,她的裙摆落在那凳子上, 正被吴悠压下去,将她往前一带,将要跌倒,朝着新杰扑去。新杰赶紧出手将她扶住。



第五十章 我是一个外人 (V)
    车停到了庄子门口, 跟着唐太太出门的丫头婆子并未看到平日里来接太太的软轿。不仅如此, 连平日里门房出来帮着拿东西帮手的人都没有出现。倒是看着几个人都忙着进进出出在拾到东西, 并无管事的来招呼他们。这些婆子自唐太太从东亭伯府嫁过来就在她身边,平日里在唐太太身边是指颐气使惯了的, 唐门中人因着老太太拘束着,从来不跟他们计较。 今天她们在吴府受了惊吓正气不顺呢, 回来居然没有人搭理,便着恼了。其中李嬷嬷是常年跟着唐太太出门的,首先跳下了车,边朝门房走边大声抱怨:“这人都死哪里去了太太回来了你们也不出来接着,门房的人都死绝了还不去叫软轿来”

    一众做事的人愤怒地转头看了她一眼, 都接着忙手上的事情,没人理她。她也突然觉着气氛不对,刚想开口继续骂,这时一个低着头在看青石板的人直起身来, 李家的认识这是前院儿老爷书房那边的侍卫头儿,冷冷地看向李家的,李家的只觉着浑身一激灵赶紧闭上了嘴。那个侍卫头看她老实了,倒是耐着性子开了口:“嬷嬷赶紧送太太回房休息吧。嬷嬷刚刚说得没错, 今天这里死了人, 门房的兄弟都受了伤,此时大家都忙着, 没有空手。”

    唐太太在车里听见,才想起今天在吴府听见吴悠说的派了人来唐庄,想着中午那阵势, 只怕来唐庄的人也不少。怎么说这也是自己的婆家, 她赶忙挑开帘子看看周围, 只见东西凌乱, 倒是没见死伤的人, 只怕已经被清理过了。她赶忙自己下了车,带着丫环婆子朝着庄子里走去。一路走来,倒是看到青石板地上散落了不少东西, 看着像兵器之类的, 只是她不懂,地上还有好几摊血迹。看那阵仗,只怕今日这里有不少伤亡。

    她当初嫁到唐家的时候就奇怪过。无论京中唐府,咸阳的老宅子还是唐庄, 门房前院儿都有不少残缺不全的人,按理说这大家族为了脸面,在门房都会用些长相不错的机灵人撑门面。后来才知道,这里门房的人大多数都是在江湖上混过, 有些头脸的人, 或是在军中跟过唐家主子的人。 这些人大多因为受过伤, 不适合做活儿,唐家便收留了他们,找些轻松活计给他们过日子。 这些人大多同袍情谊重,或是讲究江湖道义,一荣俱荣一损即损,刚才李家的说话显然将这里的人都得罪了,她只有赶紧走。稍慢点说不定哪个粗人看她不顺眼,做出点出格的事,她就冤了。她现在心中有些怨恨父亲, 当初给她挑什么人不好, 非要挑这么个行伍出身的,这么多年他的这些属下哪一个将她当过正经主母,都是表面上装装样子罢了。

    唐太太回到院子里换了衣服就懒懒地躺在那里, 倒是刘家的来提醒她,应该去给老太太知会一声,出了这么大的事,回来总要去报个平安吧, 好歹那是她的婆婆。黎氏这才不情愿地起身准备过去。

    那一边唐老太太早就得到了黎氏平安回来的信。见人家不来报平安,她也无所谓, 这个媳妇儿几十年了都是那个样子。一个伯爵府的大小姐, 在娘家有人护着宠着。 到了婆家, 她这个做婆婆的一向宽容,并不要媳妇儿立规矩,唐岚又没有那么多小妾女人给她添堵,日子也过得舒坦, 所以到老了在这为人处事上都没有长进, 从来没有为人着想的习惯。今天出去受这惊吓也是自找的, 唐岚出门前就叮嘱过她最近不要出去,而做媳妇儿
1...1415161718...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