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日浮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曲比阿乌
只是宫中的太后陈碧画倒还真是为妹妹这个局动了刘家小姐的心思。觉得若新杰能娶刘小姐也是好事。若不是妹妹反对, 她都想插手赐婚了。 不仅成就郎才女貌的好姻缘,也为沂义获得了刘老麾下的文人。这样好的一个姑娘和机会,她不明白妹子为什么放过。 尽管刘老暗地里欠着唐家的人情,但是真正做了亲家不是更好为此还专门派人送信去到关西问老太太的打算。陈碧颜收到信,只是开心地笑着, 姐姐早就为自己准备了一个很好的孙媳妇,既然送到了自己这里, 当然要好好留下,她若没想起来, 做妹妹的也不会去提醒。当然作为交换姐姐想安排给新天的人, 她也会接受。毕竟有来有往这日子才能过下去。
于是来人带回京城的答案是唐家老太太觉着在婚事上已经亏欠了新杰少爷良多,自然是指兰馨一事。且新杰少爷自幼失母,老太太出于对新杰少爷的补偿之心,给予新杰少爷婚事自主的权益。新杰少爷坚持他要一个自己可心的妻子,而且他已经碰到了他的表妹,不打算再接受别的女人。带信的人不知道所谓的表妹是谁,宫中的太后却确知那是她一手带大的女孩。 知道此事之后,太后的心里极为复杂,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为孙儿悲哀,但是若那女孩真是找到善待她的人,她又觉得很高兴,毕竟她在她身边的十多年让陈碧画真正体会了什么事真正的祖孙亲情,在血腥冰冷的日子里给过她欢笑温馨和阳光。她突然很想看到她,看到成熟之后的她,一起回忆他们曾经一起有过的日子,再次能听到她柔和甜蜜话语,听见她的琴音,看见她为修习医术彻夜不熄的灯光。年后新杰即将返京,于是一封书信去到关西,让新杰带表妹一同进京。
这日,唐老太太再次召见了苏巩亮, 而这次又是同样的时间林妈妈送银耳羹来。别的林氏在外
第一章 你情我愿(I)
整个场面以乐艺切磋为主,徐铮的技艺这些年并未因为追查而耽误,反而因为经历了更多,演绎得更加深刻,更为成熟。而最终以徐铮跟西蜀第一琴高云鹤的合奏将这聚会推向了顶峰。这天凡是来青木茶社的人都感慨三生有幸得闻仙乐,在月华轩吃饭的人,听见演绎都集聚过来在大厅中找地方坐下, 路过的人也都驻足聆听,当日在咸阳城中成为一道风景。这期间自然也有没被邀请自以为是的要往里闯的, 但是有青木社的人把守,哪里能随进随出。
在这些人中自然也有知府夫人和知府家小姐, 杨家的少奶奶和芳月小姐。她们不在被邀之列,只是觉得可惜,毕竟她们只是内宅女人。而那些自诩风雅的文人墨客也不在被邀之列, 便觉着脸上无光,后悔当年自己怎么没搭上三少爷这条线。如今这种聚会自己不在被邀之列,今后被人提起会有损颜面。自今日始悔的,恨的,怨的各种心思生出不少,也引出了后面不少事端暂且不表。
看着雅间内众人的神色,新杰知道这一聚的目的达到了, 给了徐铮重现人前的正式过场,向人们宣布了这义兄妹的关系,让他可爱的小女人的闺誉无损,徐铮正式接管颜家产业也不会有人怀疑到她。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人面前展示了他对丫头的所有权,同时也是对她的庇护。在关西无论黑白两道,这些人都有各种神通,他们认可了丫头,若丫头有什么事,而他不在身边时,可以得到这些人的相助。莲儿也想到了这点,所以本来戴着围帽的她,在进来给各位见礼之时,已经取掉了,以示她将这些人都当作他的兄弟看待。
杨家的郭氏从绸缎庄上车之后, 走了不远,又吩咐下人去青木茶社打探一番,看看今天都谁去了聚会,之后才带着小姑子去了月华轩赴知府夫人的午宴。 晚上回到家,便将今日打探到的 参加青木茶社雅聚人细数给丈夫听。
杨芳刚在杨家三房里算佼佼者,早已中了举人。正等着明年下场,如今也在关西士林学子中广泛走动,以求建立一批同乡有可能同年的人脉。 对关西的名士隐士,各种人才了若指掌。一听下人报上来的名单,他触目惊心。最近两个月在咸阳城中的宴饮中各大世家都争相邀约一些名人才子以求为自己脸上贴金。即便那日唐庄的宴席也只是请过唐家的人,人家回请。外界曾经猜测,唐家虽然在武将上屹立朝堂,但是在文人和士林人才上相当弱,所以那日几乎没有这些人出现,当时他们一些人私下还鄙夷过,只怕唐家请不动这些人。如今想起自己当初也参与过这种评论,现在就颇为汗颜。
“你说这会不会是唐三在为太子拉拢文人”郭氏出自京城世代的官宦人家,熟悉官场,二人经常在房内议论这些。杨芳刚觉着妻子的话不无道理。
“这倒是很有可能。太子那边应该是几位皇子中实力最强的,也是士林中人最看好的一位。唐三儿若能在他身边露脸, 除了太后保举, 他也必是有能耐的,否则太子正在用人之时, 有多少人想往他身边凑啊,怎么就没有他那么得脸呢!这就说明他绝不止是表面上那种风流浪子安心于商贾的小人物,必有过人之处。”
“若真是这样,这人就更加值得交往了。”
“这事儿我得好好跟父亲和二伯合计合计。”
“跟父亲商量一下就好了, 二伯就算了。大房二房总觉着这家靠他们支撑,从来看不上咱们三房的人, 这一次若不是他们只顾着芳季, 不是只想着芳季的婚事,忘了替芳月打算,没准儿现在咱们都跟他们议亲了。”
“只是如今听说他中意他表妹,这姻亲的路只怕走不通了。”
“我倒是觉得未见得。那白家姑娘一个投奔来的孤儿, 无依无靠。唐家虽然富贵,也许不需要姻亲来提携他们家子弟,但是低娶也没有娶一个一无所有的孤女做正妻的道理。 不说别的, 以她这种背景就是家中的下人只怕都不会真正臣服于她,再者小门小户出身尽管诗书琴画一类的才艺可以学会,这当家理事内要能助长辈主持家务,外要能跟结交的内眷走动往来,这是小户人家的姑娘不可能有机会学习得到的,而且蓬门小户出来的姑娘眼界也有限,唐家的家长又怎么会不想到这些。不说别的,就看咱们家,还没唐家大,这家中每日开销账本儿,没见过的一时半会儿都不见得会看,更别说那些经年的管事庄头,哪一个好对付的。又哪一个是一般人能指使的动的比方说上次唐庄的宴会,若她是灵便的,长辈就应该让她出来接待闺阁中人,但是她却连影子都没有, 更别说主持这种大事了。退一万步说, 他坚持娶白姑娘为正妻,为了门当户对,为了唐家的面子, 若是咱们愿意芳月去做一个平妻,对方何乐而不为”
“这倒是可以考虑, 只是委屈了芳月。”
“没准儿芳月乐意呢我看她那意思, 是一心都在唐三儿身上。只要她喜欢,咱们就随了她的心愿,先做平妻嫁进去,以杨家的背景,没准儿熬几年就能抓个错把那白家的姑娘顶下去,那不就四角俱全了”
“说得也是, 这居家过日子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她孤零零的一个人,没有娘家帮衬,能在唐家站住脚不容易, 何况其他。”
“就是这么一说。只是夫人,不知我这院儿里是东风压了西风呢还是西风压了东风”杨芳刚笑眯眯地看着郭氏。自从她嫁过来,他总觉着自己尚未入仕,让她背井离乡从京城过来就了他,是委屈了她,所以凡是都让她三分, 平时也很宠着她。
无论是吹东风还是吹西风,最乐呵的要算唐家老太太陈碧颜。孙儿们的亲事这块石头砸起的可不止千层浪,还有不少暗涌。各种各样的漩涡不仅关西越演越烈,远在京中,江南和南疆都有不少势力在暗中较量,相互挤兑。她自然相信自己的孙儿们都不错,但是还没有得意到忘了他们这种家族婚姻实质。大儿媳这几天终于有点开窍了, 不再只是看新天和新野的婚事。终于明白了家里其他兄弟的婚事也会成为新天将来的助力,于是便开始用心张罗。这种意愿是陈碧颜乐见的,尽管张罗得不伦不类,但动机是好的,可以原谅。
上一次杨家老太太来,就是为了将杨芳月说给新杰。这杨家也是有意思, 老太太两个大儿子想得不同,大房二房各怀心思。她乐得在旁边看看。虽然年纪一大把,但是她还是记得当年自己刚刚嫁来关西的时候,杨家人看不上武将,杨老太太当年看到她的眼神有时就像直白地说她是鲜花插在牛粪上,有时候又像是在怀疑她是否有什么缺陷或是在江南有丑事,不得不从士林仰慕的江南陈家远嫁到关西粗人。她若只是自己心里想想和是用直白的眼神告诉她也就罢了,可恶的是她常常纠结一帮人议论,当面背面嘲笑她。当年忙着扩充实力,忙着各种杂务,没空料理这些,但并不等于她不知道。如今老了,就当笑话看看,现在有事要做, 拿他们出来溜溜也不觉着亏心,就当他们还她人情好了。
新杰婚事她最终当然会让他如愿,然而身为唐家子弟,他就有一定的责任。无论他们在这个家曾经或者即将得到的多或少,都不能成为他们逃避的借口。只是这小子既然定下心来一心想得到,那就让他在得到成亲之前再好好地做回幌子,好好利用一回。这么做那小子一定会炸毛,她想着那小子的样子就会觉得很好笑。
林妈妈从厨房端着陈碧颜的银耳羹回来,正好碰见平安客栈的一个总账房从老太太屋里出来。她不记得这个账房叫啥了, 平常日子里从未打过交道,只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柜上有头脸的人会来给各位主子请安,林妈妈跟着老太太多年,不记得是哪一年见过。这些年老太太已经不再管家族生意, 大多数都是各位少爷在分担打理,这个时候召见一个账房不仅有点古怪。她心里想着,但是面上并未带出来,反而礼貌地微微低头,算是给对方打招呼,然后灵便地让在一边,等他过去。那个账房在内院行走怕冲撞了女眷本也是低着头,此时却步伐微滞,抬头看了看林妈妈,点点头算是回应,便匆匆而去了。
她进得屋来, 只听见老太太和曲妈妈在低声说着什么,见她进来打住了。她也不介意,跟在老太太身边多年, 她早已习惯了。主子是不会将事情随便告诉下人的, 哪怕是在她身边长大的,没有取得她信任之前,怎么说都没用。或者换句话说,她不觉得唐老太太会绝对相信谁,哪怕是当初的唐将军,唐家老爷也未见得能得到陈碧颜的完全信任。
陈碧颜并未注意进来的林妈妈,看着自己手里的茶杯不知道在想什么事情。林妈妈跟在主子身边几十年,深知这看似静坐深宅的老人家越是看着宁静的时候,越是内心波涛汹涌。显然刚刚那位账房带来的消息不同一般。林妈妈像往常一样,将银耳羹连着保温的棉筒子一起轻轻地放在主子面前的小几上,主子想吃的时候才端出来。
陈碧颜看来一眼林妈妈,没有说话, 刚刚来的账房确实不是普通人, 是平安客栈掌柜各地消息的管事苏巩亮。唐家原本所有的信息都通过各地集中到百草堂然后由百草堂传递过来。但是出了几次大事之后,在切肤之痛之后,陈碧颜抛了唐家的老规矩,在百草堂,平安客栈,平安货站和百花堂各自建立一套自己的消息系统。每处都有自己的主管打理,将消息归类汇总之后,传递给当家人。而平常日子里这些主理的人的位置并不显赫,引人耳目。上传消息也有专人,不需要他们直接来见主子。
苏巩亮不止精明能干,而且心思非常细腻。很多属下都是上报信息,等着主子下达旨意。而苏巩亮在整理信息的时候也会为主子着想,盘算着主子会有什么样的指示,提早做好准备, 免得主子的指令下来之后执行不力。而这几次都有重要的消息让人传送给各位主子, 但是始终没有等等相应的指令,苏巩亮又分析了目前的一些事情, 便怀疑出了纰漏。但是这消息的传递人是主子选的, 消息离手之后发生了什么他是不能过问的。原先庄子里出了映月楼偷袭的事,他上报的信息里面早就有蛛丝马迹可寻,但是主子们对平安客栈这边的质疑仿佛是没有收到这方面的信息。还有最近接二连三出的几件事, 虽不大,但都跟映月楼的事类似,三思之后,他不避嫌疑,来见陈碧颜说出了心中的怀疑。
新天带着兄弟们去秋狩,唐庄临时是新杰掌家,虽然平安货栈的事是有新原打理,但是消息也会传给新杰。纰漏早不出晚不出,偏是新杰在家的时候出,外人看来就不得不质疑。陈碧颜自信对孙子的了解,问题不在孩子那里, 而是那些经手人。相反,若是新杰没有早先得到信报,这几次事件却应付得很好,便更显得那孩子的能力不凡。
传送信报的人早先是她和唐岚唐巍兄弟多方甄别选出来的,这些年有些人变更,新来的大部分是新天主理的,若说问题就在新来的身上,这也不公平。新天那孩子虽然少些机变灵活,做事还是很认真努力的。
林妈妈放好银耳羹之后又去矮橱那边将装着瓜子花生小胡桃的几个精致小罐子端过来,陈碧颜想事的时候习惯于吃点这些小东西。
陈碧颜看着林妈妈做事,微微笑了一下。林妈妈的母亲是陈家带过来的陪嫁, 母女俩对她的喜好摸得一清二楚,这些身边的老人都知道她的习惯。对了, 就是老人都被人观察久了知道了习惯, 信报那边的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习惯, 就会有被人利用的纰漏, 派人查就好了。 经历了那么多, 这种事见得太多了, 认真办就好了。想通了这点, 她也不着急, 反而适意地坐在那里慢慢磕着瓜子。
 
第二章 你情我愿(II)
+++++++++++++++++++你情我愿(i) (中)分界线
莲儿打量着对方的同时, 对方也在观察着她。走南闯北,她自觉见得美女无数。 来之前她一直好奇他会选一个什么样的女人为妻。她曾经想过,以他的经历,他应该会选一个柔美且贤惠的女人, 以弥补幼时母爱的缺失。这也是她自认为自己没有被他选中的原因, 作为一个郡主,一个家财万贯的唯一继承人,她自小太过强势。除此以外,她觉得自己应该是最适合他,最能和他并肩在一起建立他们自己强大实力的人选。而眼前这个女人, 出尘飘逸中带着甜美,让人不自觉地想亲近。平和温柔中闪烁着灵慧之光,使人见而忘俗。若她不是他传说中心仪的女人, 她愿意这是自己的姐妹至交。
彼此都是聪慧之人,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几句絮语委婉之后便切入正题。果不出莲儿所料,是他的桃花, 只是这枝桃花特别另类出众,因为她比一般公主郡主都有实力和底气。
“我罗家拥有的可不止洛阳周围的万亩粮田和粮道。这近百年的先辈耕耘,我们在两湖道,安南道,关中关西田庄上千,供奉朝廷三大粮道。铺面房产不计其数,在各大城镇皆有布置。三公子这些年来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 他自创的青木社更是我辈中的佼佼者。若是他能得我罗家助力, 将更是如虎添翼,青木社将成为天下第一社。”
“然后呢”
“然后男人事业有成,自然会有他自己的打算, 我怎能预订他的然后。”
“既然要用天下第一粮商的力量, 那青木茶社只怕要姓罗,对吧郡主!”
“那又怎样!他不是唐家长子, 不会继承家业, 入赘罗家,他就是当家的男人。地位和事业对于男人是最重要的。我也知道你跟他情投意合, 这也是我今天来的目的, 我可以让他纳你, 咱们姐妹相处。我的人告诉我你不仅弹得一手好琴,是徐公子的师妹, 更能够看帐理账,打理生意。这样咱们就更贴合了。只要妹妹乐意,就可以帮助姐姐我看罗家的生意,更可以帮新杰把青木社的生意拓展,咱们姐妹齐心,何愁生意不能做得更大更好!”
“郡主这番心思倒是显得很开明,居然愿意主动为夫纳妾,还让妾室看管生意。倒是心挺宽。你倒是放心”
“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不放心的!”一副商人讲义气的面容,无论眼神和面色没有一分尴尬或是不快,莲儿心中倒是佩服她一个郡主为了打理生意,居然历练出见人说人话见鬼话鬼语的口才。
“他们还告诉我,妹妹还会给人看病治病。咱们也可以给妹妹开个医馆药铺, 随妹妹喜欢。其实我早就想开医馆, 只是我自己不懂, 有了妹妹简直是我的万幸,这生意就可以开起来了。”
“郡主的人倒是什么都知道。”
“那是当然。”心说你还不知道我派了多少人来咸阳摸底。
“如果咱们开医馆药铺, 不是抢百草堂生意吗”
“那又怎地。若唐家待他好,咱们就和平处之,若唐家大太太横竖还看他不顺眼,咱们就抢了他们生意也是正常的。”坐在唐家说抢唐家的生意, 估计也就是郡主有这底气。
“郡主这些打算跟新杰谈过吗”
“我和他打小就认识。 我们家老太君和唐老太太是至交。过去她每到洛阳都会去我家走走, 新杰也是从小跟着他常常在我们府里出入的。我们从小一起玩儿, 脾性也很合得来。虽然他不是嫡出,但是老太君喜欢,我父王本来也想促成这庄婚事的,无奈他自小跟兰馨那个没脑子的订了亲。后来婚事变故他又常年在外,我也在家为老太君守孝,接着又是我娘亲过世,就蹉跎了这些年。如今大家都适合了, 父王就想将此事赶紧办了。”
“是庄郡王想办了还是郡主想办呢”
宜华郡主微微地只有半分羞涩便划过去:“当然是父王。我等的婚姻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媒六聘明媒正娶。”
“既如此,郡主只怕不宜在此谈论,且更不宜当面来谈纳妾之事。”
“看你是一个出尘的人, 怎么就那么俗气。我这不是为了节约时间大家变通一下吗!你又何必处处抓我的错, 如此拘泥。”
“并不是要抓郡主的错处, 只是觉着郡主这事不应该跟我商量, 而是应该由令尊来和我家老太太和太太商量。”
“你家老太太向来顺着孙子的意思。 只要孙儿不反对, 她就不会反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