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后面就是老套的自我介绍,特别是男生跃跃欲试,想自我表现。

    王齐每点到一个人,就轮流上台,无非就是我叫啥,来自哪里,多大年龄,以后互相帮助,有点逼格的会引用几句诗词来表达志向,或者说几句自以为是的俏皮话。

    大家介绍的时候,李和倒是挺淡然,只有何芳上台的时候,特意听了,大家好,我叫何芳,大家可以叫我芳子,25岁,我来自hlj爱学习,希望大家互相帮助。

    终于轮到李和的时候,李和打定主意不冒头去显摆,规规矩矩的说道,大家好,我叫李和,我来自皖北,18岁。

    又顿了顿继续道,请大家叫我老李,希望大家互相帮助。

    这句话说完,全班哄笑,李和挠挠头,笑什么?

    上辈子没这出啊。

    下面有学生喊道,你多大,喊你老李

    还有人喊道,我也姓李,比你大,不要喊差了

    李和对这帮人无语,人家就差说,你毛长齐没有。说好的淳朴呢,说好的友爱呢。

    李和无奈灰溜溜的下台。

    等结束完,大家纷纷往寝室赶的时候,经过李和身边的人,还拍着他肩旁喊小李子。

    李和不禁仰天长叹,果然重生不是万能的,这称呼,两辈子都摆脱不了了。

    刚到宿舍门口,听到有人喊自己名字,回头一看,汪雨正笑盈盈的看着自己。




22、一定是打开方式不对
    看到笑盈盈的汪雨,李和瞬间感觉懵逼,一定是重生的打开方式不对。

    赵永奇他们看见李和来朋友了,还是个娇滴滴的小妹子,不眼馋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也没起哄,毕竟都是二三十人了,只有陈硕促狭的说道,小李子,不介绍一下啊

    听到这声小李子,李和脸都抽了,只得无奈的介绍道,这是我老乡,汪雨同学,人大英语专业

    李和宿舍几个人,纷纷打了招呼,汪雨爽朗大方的跟每一个人握了握手,倒是把几个男生弄得脸红脖子粗,握也不是,不握也不是,握紧了也不是,然后赶紧灰溜溜的上楼。

    李和心里暗骂,活该。

    汪雨看了一眼李和,道,胡子刮了,头发剪了,看起来倒像点样子,不那么邋里邋遢了。

    李和到校的第二天就去理发店剪了头发,刮了胡子,干净利索的碎短发,整个人看起来也倒是蛮精神的,只是那脸上稀稀拉拉的青春美丽痘,惨不忍睹。李和这发型,跟主流发型,完全背道而驰。主流发型是八字开,就是所称的中分,也流行37开的发型。

    37开意思就是一边头发有10分之3,一边头发有10分之7。

    李和笑嘻嘻道,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汪雨又认真瞅了愁李和脸上疙瘩痘,笑得你那痘痘像八宝粥洒在脸上了

    李和瞬间黑化,道,汪雨同学,你找我有事吗?今天不上课啊

    汪雨伸手从包里掏上来一个小盒子,递给李和,道,给,我前几天就看到你脸上那痘痘了,油性太重,我给你拿了盒珍珠膏,效果不错

    李和看了一眼盒子,片仔癀珍珠霜,这一盒珍珠膏,没6块钱可是买不下来啊,可是不敢接到手里。即使再傻,再是个雏,他终于感觉不对味道了,虽然两辈子没谈过恋爱,可毕竟活了那么大岁数,见识还是有的。

    李和跟老婆结婚也是单位工会介绍的,结婚前也是在单位见过几面,可没恋爱这回事,作为共同进步的模范夫妻,也是先结婚后恋爱。情情爱爱的,他自己都觉得累的慌,偶尔陪着闺女媳妇看几集电视剧里面要死要活的虐恋,每次看的他直摇脑袋,觉着这帮子小年轻一天到晚吃饱了没事干,然后自己就去继续浇花遛狗。

    李和不知道这姑娘要闹得哪一出,从生理年龄来说,自己比她小2岁。从心理年龄来说,自己比他爷爷都大。

    李和真的希望自己是多想了,可还是不敢接东西,送剃须刀围巾手套这些东西可都是要耍对象的节奏,就跟古代男子,你要接了人家红绣球,荷包,敢不去提亲,人家姑娘就敢分分钟钟死给你看。

    看着李和在那迟疑发愣,汪雨,道拿着啊,你墨迹啥

    李和连忙摆摆手,道不行,不行,太贵了,这一瓶要五六块钱呢。你看我这皮糙肉厚的用了也白瞎啊,你还是留着自己用吧

    汪雨脸垮下来,羞恼,道你这人好没劲,要不还是不要

    李和继续的表示,道不要,太贵了

    汪雨伸到李和面前的那只手就僵在哪里,突然一个转身啪啦一声,把盒子扔进停在路口的自行车篮子里,不要拉倒,不识好人心

    立马推车自行车要走,李和在后面,倒也不好拦着。

    推着自行车,刚走几步路,又停下来,回头问道我去书店买书,你陪不陪我去

    看着汪雨要哭的样子,李和觉着自己是不是有点过分,只得不好意思的,道这个中,听你的,那我带你

    汪雨,道你可不要逞强,会不会骑?

    李和没搭理这话,直接从汪雨手里接过车把,问道你现在上来

    汪雨道,你先骑两步,我自己上去

    李和麻溜的骑上去,慢悠悠的蹬了几下脚蹬,道你上来吧

    汪雨追上几步,扶着李和后腰,一踮脚,麻溜的侧身坐上了后座。

    李和现在也算明白这姑娘家里不简单,就身上穿的的确良,没100多块钱,根本想都不用想。这自行车价格两三百块钱,一般工薪家庭咬咬牙也能买,可难得的就是这自行车票。觉着跟自己也没多大关系,索性就没问。

    李和一路闷头骑车,后面还垮个女孩子,可谓羡煞旁人,自行车在大部分的人心目中是多么的宝贝呀,有辆凤凰永久或飞鸽,不亚于开着奔驰拉风。

    出了学校大门,都绕了好几个路口,汪雨才问你认识路啊,怎么不问问我,朝哪里走,你就闷头骑在?

    李和道不就是中国书店吗,只有那里有外文书,我昨晚上地图都研究过了,准备有时间过去看看呢

    晃晃悠悠到了书店门口,摆好自行车,汪雨赶忙从包里掏出那黑黝黝足有二斤重的链条锁,李和感叹这姑娘也不怕把脖子挂歪了,这包可是一直挂脖子上的。

    这时候大家还不知道啥叫堵车,自行车可以串大姐钻胡同,所向披靡。

    尽管不知道啥叫堵车,但都知道啥叫丢车,而丢车的痛苦也不亚于自家的孩子给坏人扔井里那般痛彻心扉。

    丢自行车不算丢失财物,公安局都不给立案,也没有一家保险公司给保自行车的。

    这时候的中国书店还在东单,就是后来的协和医院正门外,一般人也就凑合在一柜买书,书店里还有二柜三柜,李和以前只凭介绍信进过二柜,三柜就不是一般人进得了的了。

    因为汪雨要买外语书,二人就蹭蹭的上二楼,书店的一大特色是都有一间经营内部图书的所在,多在书店二楼,此时中国还没有加入国际版权组织,随意翻印外版图书,纸张粗糙,价格便宜,各种最新的外文原版词典,科技书刊港台中文社科专著托福应试资料,应有尽有,国内读者随意购买,外籍人士止步免进。

    这时候能有闲钱或者有地方买到一本书,也是了不起的事情,许多呆在农村闲得极度恐慌的人,会把一本新华字典翻烂了,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说,他能背下新华字典,真的也不稀奇,因为这样的人真的不少,能背下莎士比亚的更是数不胜数。

    汪雨拿了本英文版的金斯堡《嚎叫,李和啥都没买,学校门口倒是有不少小说,回头从那里买,终于用上了电灯,晚上可以拿本书打发时间了。

    到柜台结账,那书店营业员哭丧的脸,骂骂咧咧的态度,两人也都见怪不怪了,出了书店,李和随意翻了下汪雨的书,道,我每个单词都认识,连起来就不认识

    汪雨解开链条锁,把车把递给李和,又白了他一眼,道,你高中毕业才学了多长时间英语?我高中也没学多少,也是来大学才学了2年,算入门。这外语就是要背,背下来多少你就得多少

    李和也没多吃惊,拼命学习的劲头都是一样的,比如那英语听力,好不容易得了一盘香港或者台湾过来的磁带,大家都宝贝似得,没原文对照,没字幕,一遍听不懂,听二遍,十遍,一百遍,这样的循环,直到懂。

    李和的英语水平大部分也是这么来的,而且越涉及最新的研究课题,都是香港那边的英文原版教材,期刊,英语不好都不行。

    李和骑上自行车,等汪雨坐上后座,道,那我们回去了

    汪雨道,我请你吃饺子,你左拐骑到内务府大街,有个饺子店,可好吃了&039;

    李和被汪雨扶着腰,总感觉不自在,也不墨迹了,拿出狠劲,冲刺到饺子馆。

    吃完饺子,回到学校门口,李和把自行车还给汪雨,算是松了一口气,道,那谢谢你的饺子,我先回去了,你自己骑车慢点

    汪雨笑着道,我没课了,就抽空过来,你请我

    李和一个头两个大。

    汪雨见李和又这德行,道,你不欢迎我?

    李和连忙摆手,道,不是,不是

    汪雨看李和这样子,噗呲笑道,那就好,我先走了

    汪雨骑行了一段距离,又回头喊了一句小李子,再见

    说完,还没等李和反应过来,又加紧脚蹬,一阵风一样的跑了

    李和觉着,搭理他简直是个错误。

    李和看着远去的身影,搞不明白,这算怎么事。

    他觉着要抓紧把自己媳妇找回来,不管这姑娘对自己有没有想法,都能让他避着自己远点。可李和犯愁的是,这会跟自己媳妇完全不认识,不知道怎么追女孩子啊,完全没有经验啊,好有压力。



23、历史的舞台上
    等李和办完户口本,图书证这些琐碎事情,就正式开始上课了。

    即使他已经经历过这些东西,可是现在依然有点吃不消,不是身体上,而大部分原因是没有耐心了。

    高等数学英语这些科目暂且不提。

    光一本专业课,就能让不少人趴下,物理学的教材其实很简单,简明物理学教程总共也就光学,力学,电磁学这么几本小册子,关键是每天都有不同的油墨印刷的讲义。

    老教授们每天忧心忡忡的讲,说虽然我们也取得了人造卫星,氢弹制造的成果,但与国外的差距实在太大,要努力跟紧,五十年也好,七十年也好,总要努力跟上。

    由于人才的学科断层,人才青黄不接。

    整个十年高等学校没有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基础科学的基础薄弱,急需新鲜的血液去供上。

    于是各科的老师,不管学生能不能懂,一猛劲的塞,塞完了,涉及到微积分的部分还要学生自学,恨不得把四年要学的东西要学生们一个月就会,至于学生们会不会,每周有摸底测验,每月有考试。

    学生们上课看书,吃饭也看书,下课也看书,睡觉嘴里都会咕哝几句,基本休息时间每天都很少。

    其实只有一小部分人跟得上这种学习进度,有时也必须承认这种智商上的差异,这就好比电脑,单核486芯片肯定运行不了魔兽,lol这种吃运算大户,但是四核酷睿毫无压力啊。

    这种超强的学习进度不管你跟得上,还是跟不上,都是同一个进度,不能因为部分人跟不上,就放低要求。

    在程度的残酷压力下,真正的大牛就凸显出来了,是金子怎么都要发光。

    天才总归是有的,李和也不得不服气,这时候中科大的少年班招生不是正招的火热吗,清醒的人都明白,大脑配置低了,脑容量不足,真的不给力啊。

    所以这时候的教育思路就是集中资源培养一些天才或者叫天份的人,这些人大脑配置好,反应快,能够适应当前需要,符合科学形式变化。

    李和每天都是早睡早起,偶尔操场早上起来会跑两圈。每天的上课是必须要到的,一个不注意就有测验,要是你没考,就准备等着挂科吗。

    学习上李和不会有压力,在现在看来大部分内容都还简单,关键抵不住每天耗时间,课堂上又不好意思看闲书,每天随大流,别人认真学习,自己就桌在椅子上发呆发愣。你要是敢有一点出格事,简直就是千夫所指啊。

    李和也期望着回宿舍能安心睡个觉啊,不行啊,宿舍几个老大哥苦心劝进啊,你对不起党和国家的期望啊,我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啊,blabala

    本来想着趁着国庆节出去浪一浪,这么简单的愿望都破灭了。

    李和觉得自己是不是低调的过分了。

    每次不管是考试还是测试,李和只求个及格,还要煞费苦心的算计哪道题错误是正常的,哪道题自己做对了是不正常的。

    要是不小心考了个第一,乐子就大了,不符合低调的风格啊,到时候所有人都会死死的盯着你。

    这么耗着不是事,可也没办法,你就是成绩再好,老师只会给你加压,绝逼不会给你请假甚至放假。

    至于逃课,就做春秋大梦吧,要是他敢这样做,首先是班委会,后面辅导员,班主任,甚至学生会都会轮着来找他谈心,思想作风要端正,要是教导处来找,就准备收拾包袱回家吧,认为你带坏学风,你就是一锅汤里的那啥。

    李和一觉醒来,睁开眼感觉天格外的比平时要亮堂,打开阳台门看去,外面原来下雪了,白茫茫的一片。

    看到这么好的美景瞬间,李和来了精神没了睡意,起床准备出去溜溜。

    哪怕今天是周六,这帮宿舍的家伙早早的就去图书馆学习了,李和上辈子虽然也是这样过来的,可是还是很服气他们,有了这样一批年轻人,这个国家有什么理由不兴旺。

    大家都在拼命,迫切的要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李和窗外白茫茫的世界,不禁感叹,看着就这样不知不觉到了12月份,马上就快元旦了,1980年,一个崭新的时代就要开启了,五毛和美分开始了蜜月期。

    雳舞港台剧小黄书人们像被封闭在一间地下室里几十年,忽然门打开了,带着花香的暖风扑面而来,阳光刺得你睁不开眼。

    李和刚刷好牙,楼道里就有人喊,小李子,有人找,是个姑娘,是个漂亮姑娘

    李和慌忙又擦了把脸,放好东西,把袄子穿上,匆匆往楼下去。对迎面上楼来的蒋爱国,道谢谢啊。晨读了?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娃,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1...1011121314...8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