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快吃完的时候,李兆坤逗弄着篮子里的大孙子说,一会你还不给俺磕头去,磕完给钱




62、基层
    杨学文年前就把三间茅草房屋顶扒了重新铺了芦苇杆子,打了泥墙坯,外面看上去倒是崭新光亮。

    爷俩又搜寻材料,把几个窗扇做成新的,把用旧的罗箱改做成柜,旧报纸裱了顶棚,油漆了箱柜和门窗。

    这样子就算娶媳妇新房了。

    年初一吃过饭,给本村拜了年,担了几担水,便要去给老丈人家送礼,一扇猪头肉,两瓶酒,两条烟,两包果子。

    杨老爷子一辈子,一个字也不识,只知做木匠,下苦做庄稼,可还是穷的叮当响,从大队会计那支了30块钱,塞给了杨学文,咬咬牙道人家礼钱都没收,给咱留脸,过了个场面。可新媳妇规矩还是要有,你带她去供销社扯几尺新布,做几件衣服

    杨学文接过去,默默点点了点头。

    杨老太太年轻时家境苦,偏要强跟着兄长读书识字,可最终2斤高粱面让杨木匠捡回家了,也长叹人生无常,掖着被,靠在床头前,你爷俩有个男人样子,咱啥苦没吃过,这么大个屁事。再说了,咱们这个地方多好,老辈们常讲,走千走万都不如咱淮河两岸呢,想开些吧。总归会熬出头的

    在老太太眼里能吃饱饭就不算穷。

    杨学文赶着驴车,路面上还有雪,并不好走。

    到了门前,放好了驴车,进门就看到了围着火炉烤火的李兆坤,陡然吓了一跳,树的影人的名,紧张的道叔,搁家呢

    李梅正在厨房刷碗,手都来不及抹干,慌忙过来,看李兆坤不搭腔,慌忙接话道你在这杵着干嘛,自己找地方坐,又不是来一次两次了

    近一年的相处李梅对杨学文的脾性摸得清,就是过于实在了,但聪明的紧,手也巧,老三屋里的床,柜子都是他做的,码砖砌墙也不含糊。

    李兆坤斜着眼,递了一支烟,来根

    杨学文慌忙摆手表示不会抽烟,李兆坤依然没有收回去的意思。

    咱爹给你,你就接着,客气什么,李梅又慌忙给了杨学文一个眼色。

    杨学文手足无措的接了,捏手里也不是,抽也不是,最后只得塞口袋里。

    李兆坤又问,酒量怎么样?

    杨学文不知道话里面什么意思,看了一眼李梅,得不得暗示,只得硬着头皮道,不怎么喝,喝酒上脸

    李兆坤眉头一皱,不喝酒不抽烟,活个什么劲?

    李梅看李兆坤不再吱声,心里紧绷的神经卸了下来,对杨学文道,你去帮俺把猪喂了,等俺把厨房收拾利索,咱就走

    杨学文得了命令,巴不得逃出这窒息的气氛,进厨房拎了潲水桶,要加糠吗?‘

    不要加多,一碗就中

    等两人忙活好都十点钟了,杨学文赶驴车,李梅拎着两包果子并排坐。

    杨学文要带李梅去扯布做衣服。

    李梅笑道不用,衣服够穿,二和回来给带了好几件,都新的很。费那个钱干嘛。

    杨学文还要坚持,李梅道,你要是有心意,咱就一起照个相吧,过几天就去,今天初一估计不开门

    杨学文想也没想的答应了,被这样的热络体贴,既紧张又激动,心下又有愧,就是让你跟俺吃苦了

    李梅白了一眼,还带有丝丝甜蜜,道,谁家比谁好的都有限,还不都是差不多。俺听二和说,马上就要大包干,方集公社,去年都这么干了,交了公粮还个个粮满仓。咱也快了,有了自己的地,谁还偷懒,还不是豁了命干。日子怎么就能差了?

    杨学文拍拍胸脯,真要分到户,俺保证好好干,不让你吃苦

    李梅看着这个高大憨厚的男人,越发确定,跟着吃苦都是值当的。

    两个人年轻人一路有说有笑,憧憬着未来。

    这个春节异常冷,村里冷清清的,偶尔只有一两个行人匆匆而过,村子里的人都缩在家里,没有暖气,村民都是自己上山砍柴烤火取暖。

    早上孩子吐奶呛着了,段梅赶紧让李隆去喊婆婆。

    李和也慌里慌张的跟了过来,王玉兰把孩子竖着抱一抱,轻轻的拍打背部,孩子打个嗝,就不再吐奶了。

    王玉兰这才心安,骂道,你说俺说了多少次,不要一次喂那么长时间,小孩子又不会说话,吃饱了都不会吭声,你还在怀里给搂那么紧,想不吃都不行。

    段梅有点吓唬坏了,这次是真心认错,哭着道,俺也没想着会呛着啊,俺听你的还不成嘛

    王玉兰终于战胜了一个回合,趾高气扬的看着耷拉着脑袋的媳妇,又看了看三儿子,老三一脸羞愧,王玉兰意思很明确,离了娘你就是不行。

    李和走完父母两边亲戚,还是每家老人照例留了200块钱。

    虽然钱是给自己亲爹妈,可王玉兰心有怨气,对这个钱不怎么情愿,也不是不孝顺,只是老太太老爷子偏心儿子太紧,闺女跟捡的没两样。

    李和还在发愁怎么兑现给老四的承若,找供销社上班的同学?

    初三的时候,何军来了,李和的自行车票算是有了着落。

    何军因为几篇支持大包干的文章,被划分进了改革派,有一篇文章进了省报,引起高度重视。

    县里领导班子还在讨论的时候,方集公社书记脑子一热心头一涌,当即表示支持何军这篇文章,带头开了先河,包产到户。

    日历掀了一张又一张,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一天比一天过得慢,一天比一天更沉重,成绩终是要揭晓的。

    结果去年产量全县第一,也是全县第一个超额完成交公粮任务的。

    全县引起了轩然大波。

    你是说县里要调你到农业局,省里要你到参事室?,李和目瞪口呆,这个外挂开的有点大了,何军才30不到,正常来说,从干事到科级,算是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公务员队伍,跟官搭上边。

    按规定,只要你好好为人民服务,3年就可以从科员升至副科级,再3年到正科级。

    我还是最终听从组织安排,不过我还是想听听你意见。你脑子比我活,何军虽然谦虚,可还是掩饰不了意气风发。

    两人的关系还没有到交心的地步,这话该怎么说还是要斟酌下,李和想了想道,宁**头,不做凤尾。

    你的意思是让我进农委会?,何军见说完李和没反应,着急了,我可是拿你当兄弟,这里的道道,你给我说说啊,以后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话说到这地步,李和也不掖着了,直接道,想想建国三十年,不管怎么闹腾,下来多少规定多少文件,可这组织章程没变过,就是从基层做起。进省参事室也就名声好听点,可没大用,上面婆婆又多,扯手扯脚,哪里轮到你做事。再说,进参事室也是笔杆子,耍笔杆子出身可不是好资历,再升能做到办公秘书就不错了。可农委会不一样,容易做成绩,又能凸显出你是务实派,机会多。说起来简单,可最难还是人处事难。过于死板不行,得罪人,过于没原则不行,容易犯错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混世能力,尺度拿捏能力。但是不管怎么变,以经济建设为核心,这个核心点你必须守住,不怕得罪人

    何军目瞪口呆的看着李和道,哎,拿你不去当官真是可惜了。不过,今天找你是找对了。我先走了,你什么时候方便,我把自行车票给你,你要是没时间,就让你家老三去

    李和笑着道,我只是旁观者清罢了,有时间我让老三过去拿

    留着吃中午饭,何军都没乐意,火急火燎的回去细细琢磨写报告。



63、躁动期
    初三下午村里大广播开始喊,村里要通电,6块钱开户费,要通电赶紧交钱。

    李和慌忙让老四去交钱,这是走向光明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啊。

    没两天两个电工师傅就进村了,线缆随意绑在木头电线杆子上面,然后挨家挨户去接线,上灯泡。

    李和在旁边看的摇头不已,轮到自己家猴年马月啊,对正在扯线的师傅道,师傅,给我截线成不,我自己回去接,也给你省点心

    师傅昂着头道,你这小年轻可不要逞能,电可不是开玩笑的,出了事谁负责。

    旁边陪着的刘传奇笑着道,师傅,这可是俺们村的大学生,人家首都上学的,做事不能差的。

    师傅听这样说也就稍微犹豫了下,最后还是拿了个线圈给李和,那我信你,用不了这些,还要给我送回来,这可是公家东西

    李和笑着道,那不能沾公家便宜,用不了的我一准给你送回来

    李和又用牙咬了截防电胶布,先把自己家接好,就去李隆那边接,拉线开关刚合上,李隆就兴奋的要试一试,结果一拉啪嗒一声,灯没亮,又试了一下,结果用力过大,把绳拽下来了给。

    李和气的不得了,你个傻子,还没送电,你怎么可能拉亮,等村里统一接好就成了

    然后又费力的打开开关盒,用尼龙绳重新穿入下勾。

    村里通上电,刘传奇又大广播开始喊,各家随便用,电统一收费,就是每家按照人头收取一样的费用,各家安装灯泡不能超过25度,执行统一的用电标准。

    晚上,全村送电,看着亮堂堂的屋子,星火点点的村子,李和觉得离现代化又近了一步。

    许多人年龄大的觉得电灯这玩意有些不可理喻,莫名其妙的两根线接在一起就能冒出蓝色的火花,伸手摸上一把,浑身都要打颤。

    村民们大多搞不懂明线和火线的区别,也搞不懂哪些绝缘,哪些导电。

    在经历了几次触电风波之后,不少人摸清了道道,开始了打起了歪主意。

    这时候还没有分度电表,那电可不是随便用吗,许多人家都偷偷安装40度以上的灯泡。

    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许多人都想占公家便宜。

    于是村干部晚上没事了都会去各家检查,检查很简单,亮度明显不同。遇此村干部都要告诫,要求更换灯泡。

    村里的电费大增,村干部于是按照总数再平均分摊费用,那些老老实实执行规则的老百姓都吃亏了。

    中国大多数老百姓都是不肯吃亏的,于是没有人再老老实实执行规定了。

    主席也说过,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尽的,哪怕后面用了分度电表,最后用了电表总控,该偷电的照样制不住。

    李和提前买了初七的车票,晚上收拾包袱的时候,好奇李兆坤怎么能待到现在还没走,按照他的性子,往年都是呆不了几天的。

    李和主动给李兆坤续了杯茶,道,爹,你今年不出去了吧?我明早就走了,你在家注意个身体

    李兆坤看老二难得这么贴心,倒是很受用,大大咧咧的道,哪能走的了,你姐不是今年要结婚吗?这席面还不是要俺操持,你看看谁能中用。

    李兆坤这趟出去,也是见了世面,可也长野了心,花钱学会了大手大脚,以前口袋有个一块两块都能高兴半天。

    可是现在十块八块都看不上眼了,外面物价那么厉害,花钱再手大,哪里还能活,没钱是万不敢出门的。

    李兆坤家里翻了个遍,也没找出藏钱的地方。

    王玉兰吃过上次大亏,也是学精了,闺女儿子给的钱都是窝的严严实实,想想之前的1600多块钱,心里现在还痛。

    李兆坤年前年后闹了几次,每次王玉兰哭哭啼啼的拿出几块钱,再多要,那绝对是没了。

    为此李兆坤甚是不高兴,觉得王玉兰这老娘们现在也不贴心了。

    李和怕李梅结婚,李兆坤再出幺蛾子,只得交代李梅私下里把200块拿出来,当着李兆坤的面给王玉兰,就说是杨学文的彩礼钱。

    虽然夹中间的是王玉兰,可他俩毕竟是模范夫妻,李和一辈子也未曾见他俩动过手,摔过东西。

    李和就在初七早上出发了,这次是骑自行车,带着李隆到县城。

    到了汽车站,李和放下包,一把抱住李隆,比量了下身高,道,你18了,果然都快比我高了,是男人样子了。以后我就不会骂你了。有了媳妇有了娃儿,拿出担当来。老四在公社上中学,你要经常去看,缺啥给送,也多顾着点,别让人欺负了。有事还是给我发电报。

    李隆措手不及,他不曾见哥哥对自己这么心平气和,这么一本正经的说话,为什么突然心里好难受,对自己这么温和,自己怎么会想哭,他说不出为什么,只得点头道,俺晓得了,你放心读书吧

    李和坐在汽车上看着骑车越来越远的李隆,这性子也不求他出息了,只求安稳。

    火车站人头攒动,李和好不容易挤到里面,累的大喘气,喝了点水,就躺椅子上不想动。

    李和不知道迷糊中旁边怎么躺了一个女人,还被自己搂在怀里,三十几岁的女人,长得高挑丰满,皮肤白里透红

    这居然是自己的辅导员老师章舒声。

    李和的脑子里早已千回百转,便继续深深的搂着,贪婪的吸允着她独有的体香,神经再一次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李和顾不得什么了。

    正准备全力冲刺的时候,突然控制不住的尿意袭来,然后就没了。

    李和一阵失望。

    又感觉到一阵凉飕飕的感觉,自己下面沾上水了吗,怎么这么凉。

    耳旁传来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

    李和睁开眼睛,自己还是在火车上,躺在椅子上不知道怎么就睡着了。

    拿开腿上已经被揉的不成样子的包,看了一眼自己裤子,印记并不明显,但是李和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居然遗精了,而且幻想对象居然是自己的老师。

    李和感觉到了青春期的恶意。

    李和揉揉眼睛,看周围没有人注意自己,赶紧到厕所用纸巾清理了,黏糊糊的一手,不知道该骂啥。

    眼神望向着空荡荡的手纸卷,又一次的,为青春期的发展陷入了深深的忧虑

    京城一下火车,李和就立马挤上公交,往家匆匆赶去。

    到了家急切开了门,不管冷不冷,脱掉衣服,一盆冷水从头浇下去,身上的不舒适感,才慢慢下去。
1...3031323334...8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