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我不是卖关子,而是不敢乱说。

    没关系,您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咱们就跟唠家常一样。一哥安慰道。

    秦教授眉头锁紧:按说刀蚁这东西,应该是兵蚁的一种,但是我老头子长这么大岁数,就没听过谁家兵蚁长这副模样,不像蚂蚁,反倒像把几种虫子的优点摘出来凑成一堆如果这东西只是栖息在地下,以拳蚁为食还没什么,如果刀蚁本身就是蚁群的一部分,麻烦可就大了。

    一哥眸光一闪:怎么讲?

    这玩意是个新东西啊,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秦教授的脸色愈发凝重,我老头子算是第一批赶上虫灾的人,大半年的时候,巨虫跳出来不少,但是甭管天上的地下的还是水里的,哪一个挑出来,都是一早就有的物种,没一样是突然冒出来的,只有刀蚁这玩意与众不同。

    怎么个与众不同法不必秦教授解释,长脑子的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个新物种。

    秦教授继续道:如果刀蚁不是蚁群的一部分,那最多也就是种不好对付的虫子,反过来刀蚁要真是蚂蚁的一部分,要么是兵蚁突然变异,要么是蚁窝里出了第四种分工,假如说,我是说假如,蚁群继续这么变下去,各种变异分工越来越多我老头子见识不多,但是也听过虫族这种东西。

    一哥表情一滞,脑中突然冒出各种虫子铺天盖地的片段。




372 超速进化
    徐家业瞠目结舌:秦老,有这么严重吗?您可别危言耸听!他恨不得揪着秦教授的耳朵大吼一声,您老看看这是跟谁说话呢,别乱讲行不行?

    我随便说的。秦老立刻不负责任地撇清自己。

    一哥严肃地问道:秦老,您有什么证据吗?或者别的证明也行。

    一哥虽然觉得秦老的话有点危言耸听,但是秦教授那么大的年纪,又是搞生物研究的,应该不会在这种时候乱说话,很可能是有什么发现。

    论生物学造诣,一哥肯定拍马也追不上秦老,可是论敏感性,秦教授八个绑一起,也抵不上一哥一小半。

    有一点发现秦老明显犹豫了一下。

    徐家业急得直跳脚,恨不得冲进屏幕取秦老而代之。

    一哥刚要说话,秦老已经张嘴说道:膨化病毒的作用有可能不是巨化,而是有针对性的高速进化。

    一哥和徐家业同时怔住,都没想到秦老会说出这样一段话,徐家业连声催促:秦老,您有话能一起说完么?

    我是不知道该怎么说。秦老咧咧嘴,表情比哭还难看,就是针对危险的特殊进化这么说吧,虫子体型都不大,遇上的危险很多,体型巨化之后,本来能捕食虫子的动物,反倒成了虫子的食物,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一哥听得满头雾水:秦老,我不明白您的意思,这个跟咱们说的事有关系?

    当然有。秦教授说,之前拳蚁能靠数量优势捕杀大型猎物,没有必要进化得更强悍,但是现在,它们发现不是人类的对手,想变得更强大,所以才有了刀蚁

    徐家业恨不得一把掐死秦教授,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讲玄幻小说呢?丫的研究蚂蚁研究傻了吧?哪蚂蚁是上帝呢??

    明白您的意思了,我会仔细考虑的。一哥说罢将目光转向徐家业,你怎么看教授的意见?

    一哥也觉得这些话像是编故事,但身为一国元首,他还不至于连这点风度都没有。

    徐家业急忙补救:首长,秦教授这是搞研究太投入,魔怔了,您别放在心上。

    秦教授两眼一瞪就想说话,却听一哥说道:我没问你这个!

    徐家业心头打了个突,刚想说根本不可信,可是话到嘴边,又悄悄吞了回去。

    一哥特意提起这一茬,肯定不是想听他说句没用的废话,难道一哥真的相信了秦教授的鬼话?

    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总之话不能随便乱说!

    想到这里徐家业答道:教授的说法有点耸人听闻,但是放到半年之前,谁跟我说虫子能长现在这么大,我也一样不信。

    那你觉得,虫子巨化算不算一种进化?一哥继续问道。

    这个不好说,不过进化都是向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展,或者说进化的目标是趋利避害,从这个角度来说,昆虫的巨化确实符合进化的特点。徐家业不是搞生物的,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触得多了,怎么也能学到一点皮毛。

    那就是说,教授说的情况确实有可能出现?一哥的面容严肃起来。

    不能说没有,但是我个人觉得,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徐家业小心翼翼地说。

    秦教授争辩道:如果昆虫巨化是进化,那巨虫为了争夺更多更好的生存环境,继续高速进化也什么稀奇。

    一哥忽然愣了一下,随即慢慢点了点头。

    徐家业脑子有点晕:首长,您的意思是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要严肃对待,不能因为几率小而忽视潜在的危险。一哥肃然说道。

    尽管理智告诉一哥拳蚁不是虫族,至少短时间内不可能进化成科幻电影里那种虫族,可是一哥却不敢忽视这个几率很低,却又极度危险的可能。

    蝴蝶扇扇翅膀,都有可能引起一场风暴,鬼才知道蚂蚁窝里的一点变故,最终究竟是什么样的结果。

    对这种祸乱的根苗,一哥的态度异常坚决,必须有杀错无放过,最好在摇篮里直接摁死。

    地球有人类就够了,虫族?该死哪就赶紧死哪儿去吧!

    教授,我知道搞研究不能急,但是形势严峻,我必须请您和您的团队把研究重心挪到拳蚁身上,尽快把拳蚁的情况摸清楚。

    应该的。秦教授答应一声,目光却有些出神,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一哥鼓励道:您有什么话尽管说。

    还有一个刚刚发现的重要发现。秦教授好像是说绕口令,我们正在分析宽腹拳蚁的基因,对比拳蚁和宽腹拳蚁的基因后发现,这两种生物的基因差异极大,根本不像是一个物种,但是按军方的资料,拳蚁和宽腹拳蚁不仅共同生活在一个蚁洞里,还互相分享食物,这又是同属一个蚁群才会发生的现象。

    您到底想说什么?一哥忍不住问道。

    秦教授深吸一口气:我们在拳蚁和宽腹拳蚁的基因里,发现了一些属于其他物种的基因片段,其中也包括人类。

    这个消息实在太惊人,以至于一哥想了想才确定话里的意思,不禁疑惑地问道: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拳蚁很可能有吸收其他物种基因的能力。秦教授说。

    开玩笑,这怎么可能!徐家业实在忍不住了,您是不是科幻小说看多了?我就看过一篇小说,吃了外星牛的肉,会被外星牛的基因同化,慢慢变成外星牛,您是不是也看过?

    没有秦教授的表情沉静异常,但是我知道一种叫水熊的强大生物,这东西六分之一的基因来自于其他物种,我们人类的优势在于智慧和科技,水熊的优势则是超级适应力和控制dna的能力。

    控制dna?徐家业的表情都扭曲了,您开什么玩笑?

    我像是在开玩笑吗?秦教授厉声反问。



373 耸听
    徐家业的表情凝固了,求助般看向一哥。

    一哥好奇地问道:水熊是什么东西?

    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你们自己上网看吧。秦教授有气无力地说。

    他也知道自己的推论太过惊人,没指望一哥相信,可是当这一幕真的发生在眼前,秦教授仍然有一种无法解脱的挫折感。

    秦教授此时颇有曲高和寡的感触。

    徐家业和一哥迅速查找网上关于水熊的介绍,两个人的眼睛都瞪得跟铜铃差不多少,徐家业不动声色地看了看一哥的表情,抢先问道:秦老,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呃,神奇的生物?

    大自然就是这么鬼斧神工。秦教授睿智地说。

    那么,您的意思是,拳蚁是水熊的巨化版?徐家业的调门陡然挑高。

    有可能,也有可能是拳蚁进化出获得外源基因的能力。秦教授说。

    水熊虫很小,拳蚁只有拳头大,从二者之间的体型差异上来说,拳蚁确实像水熊巨化而成,问题是水熊和原蚁的外型差得太多,哪怕这两种生物都有大量外源基因,也不能硬说它们就是同一种生物。

    那拳蚁的适应能力徐家业话说到一半儿突然顿住。

    他本想问拳蚁的适应能力会不会像水熊那样强悍,可是想起当初军方用炮轰用火烧,消灭了一大批拳蚁,又把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

    徐家业想了想才继续道,拳蚁继续进化,会不会获得水熊那样的适应能力?

    我个人认为,不可能。秦教授说,水熊并不是什么环境都能适应,他们也只能在正常环境下生活,在极端环境下,只能凭隐生能力维持生命,而不是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活动自如,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么说吧,如果水熊有拳蚁那么大,脱水吸水的过程绝对没那么简单,至少复杂几百上千倍,所以我认为,拳蚁不可能有这种能力。

    徐家业纳闷地皱紧眉头: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拳蚁没水熊那么强的能力,就算进化又能怎么样?

    秦教授无奈地叹了口气: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意思呢?进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吸收外来dna和有针对性的高速进化!

    徐家业还是一脸迷惑,一哥也掩饰不住眼底的迷茫。

    秦教授继续道:往玄了说,吸收人类的基因之后,有可能长出类似人类的大脑,这样的话,虫子就得到了产生智慧的基础

    不可能吧?一哥愣愣地说。

    我只是打个比方。秦教授说,而且光有基础还不够,狼孩也是人,可是狼孩有智慧吗?

    徐家业恼火地捏了捏眼角:我都让您绕晕了。

    一哥深有同感地暗暗点头。

    秦教授暗暗腹诽:本来就是推测,你们非让我说的!

    可这话不能明说,他只能抿抿嘴:总之,我觉得拳蚁比以往所有巨虫加在一起,还要更危险十倍百倍。

    懂了。一哥慎重地点头,秦老,多谢您的讲解,时间不早了,您先回去休息吧。

    切断视频通讯,屏幕上只剩徐家业一个人,一哥问道:小徐,你怎么看?

    首长,我现在脑子还晕着呢。徐家业苦笑。

    一哥想了想,突然说道:小徐,最近多关注秦教授的实验成果,有进展尽快报过来,明白吗?

    徐家业点头道:是,首长。

    嘴上答应得痛快,心里却忍不住琢磨,这是关心实验室的情况呢,还是要掌握实验室的情况呢?

    以他的政治智商,还真想不通。

    通讯结束,一哥一个人静静地呆坐了好一会儿,才理清心里乱糟糟的思绪,回到办公室后,一个电话打给邱天宁:老邱,情况有变,临义那边不能再拖了。

    您的意思是

    执行歼灭计划,救援任务尽力而为。

    邱天宁心头一凛,低声劝道:拳蚁不能出窝,是不是再等等?

    歼灭拳蚁的计划早就做好了,这个计划一旦实施,拳蚁肯定一窝一窝地死绝死透,可被拳蚁俘虏的民众也一样逃不过一死。

    临义市内可以先等等,市外的蚂蚁窝没必要。一哥说。

    是,我明白了!邱天宁悄悄松了口气。

    临义市内也要控制好,这个度你亲自把握。一哥又道。

    好。

    通讯结束,邱天宁神情凝重,思索片刻说道:通知临义,暂时停止救援,先把蚂蚁窝摸清楚再说。

    命令通过电波传到临义,举步维艰的救援行动戛然而止。

    不止也不行,全旅上下只有四台动力装甲能自由行动,而救援行动需要全旅数千官兵一起努力,而不是四个外来户的个人英雄主义。

    就算叶涵等人不计得失不顾疲惫,电池包还得抽时间充电不是!

    行动虽然暂停,部队却没撤出地洞,所有能进地洞的装甲车统统撒出去,在临义地下的蚂蚁窝里到处乱钻,指挥部中的电子蚁窝地图迅速扩展。

    曲折纵横的通道,大大小小的洞室,支流密布的地下河网一座几乎有半个临义大的巨型地下城市渐渐展现在众人面前。

    所有人都被这个巨大的蚁窝惊呆了,这样大的规模,就算藏匿百万军民都没有问题。

    查明地洞网络的情况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评估各个地段的安全性。

    时间不等人,指挥部初步将地下网络分为三个等级,一是安全地段,这个级别的地洞没有塌方危险也没有地下河,装甲车来去自如没有半点危险;二是隐患地段,比如发现渗水或者其他可能导致塌方的危险因素;三是危重地段,即已经塌方被地下河淹没等无法通行的地段。

    为了完成这份地图,指挥部甚至把统计粮仓数量的事都放到了一边,直到地图完成,才开始计算部队发现了多少粮仓。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全旅上下居然发现粮仓二百七十多处,少的几百人,多的上千人,不完全统计,被拳蚁俘虏的人类大概有十五到十七万,而且还没算已经被拳蚁吃掉的。



374 新装备
    临义,傍晚时分。

    三条钢铁巨龙抵达临义车站,分别停在几处站台。

    全副武装的战士们自车中涌出,很快就在口令声中排成整齐的队列,随即队伍在军官的指挥下,分头赶往列车后方的平板车厢,短暂的沉寂后,此起彼伏的哨声响彻站台。

    一辆辆披着雪地伪装的小型装甲车,在哨声的指挥下驶离平板列车。

    站台一角,正在擦拭装甲的肖源好奇地掀开顶盖,惊奇地嚷嚷道:哎哎,这是什么车?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任何一种武器装备,都需要及时保养,动力装甲这种体积小,结构却很复杂的装备,更需要及时而全面的保养。

    丁莫毫不犹豫地揶揄道:你才用过几种装备?不认识的多了去了。

1...156157158159160...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