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嗨嗨,你这叫什么话?肖源不满地瞪眼睛,你用的多,你认识一个我看看!

    没那个必要。丁莫把擦好的装甲卡到架子上。

    甭扯没用的。肖源缩回车里,半个月工资,我赌你跟我一样不认识,赌不赌?

    不赌!丁莫嘿嘿直笑,压根不肯上当。

    虽然他自信认得全军绝大多数现役装备,可也不敢说随便挑出一样就认识。

    琴师凑到叶涵耳边说道:这小子状态不错,是个好苗子。

    叶涵扯扯嘴角:当初和我一起上过战场,而且就在临义。

    琴师悄然大悟:怪不得呢。

    没上过战场的士兵永远都是新兵,只有在战场上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才是一名真正的战士。

    就算久经沙场的老兵,看了受害者的惨相,心尖子都要颤上几颤,还能像肖源一样说笑的,全旅都找不出几个。

    叶涵正好擦完了自己的装甲,好奇推开后门:走,下去看看去。

    跳下装甲车,面前正好驶过一辆小型装甲车。

    车身看起来并不厚重,车头也没什么特别,但是车身两侧装了七八个大喇叭,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设备,车屁股更是个超大的巨型喇叭筒,不像军用装备,倒像发烧友diy的超大型移动低音炮。

    一队这样的装甲车走在一起,不像是军队开进,更像是哪个大牌歌星的演出宣传。

    两人对视一眼,叶涵诧异不已:这什么情况?难道是次声波?

    琴师摇头:我也有点糊涂,但是除了次声波,应该没别的声音能当武器用吧?

    问问不就知道了。叶涵目光扫过忙碌的队伍,忽然冲人群里招招手,喂,中尉——

    不远处的中尉下意识地回头,发现两个校官正瞅着自己,紧跑几步冲到叶卞二人面前,敬礼道:首长叫我?

    甭客气甭客气!叶涵连连摆手,兄弟,你们车上这玩意是次声波炮吗?能不能说说?

    凡是和装备有关的问题,都有可能涉及到保密条例,所以叶涵必须问问能不能说,如果中尉说不能,那么无论心里有多好奇,两个人都不会再多问半句。

    当然能,这事儿不是秘密。中层毫不犹豫地回答,首长说的对,这就是次声波炮,上个月刚装备部队的。

    还真是啊!叶涵看了琴师一眼,上面想拿这玩意对付蚂蚁窝?蚁窝里的人怎么办?

    应该不是现在就用。琴师表情凝重,等人都救出来之后,清理蚁窝才用吧?

    中尉道:二位首长,我们已经接到命令,一会就要执行作战命令,我必须先走一步。说罢再次敬礼。

    叶涵还礼道,目送中尉离开:好么,先是微波炮,再上次声波炮,回头再来几回军列,是不是得上电磁炮?

    琴师低声道:但愿这玩意能起作用。

    这时装甲车后一开,丁莫从车里钻出来,瞪大眼睛盯着驶过面前的次声波炮,失声惊呼:这什么玩意?

    与此同时,蚁巢深处。

    一处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地洞里,停着三辆装甲车,其中两辆分别堵在地洞两侧,冲着外侧的车屁股正释放着大功率微波,数以百计的拳蚁在微波中热气升腾。

    两辆车正中,几个战士已经在地洞上方掏出了个大窟窿,泥土堆积在几个战士脚下,已经没过战士们的脚踝。

    差不多了,搬炸药!班长一声令下,战士们从装甲车里搬出两箱炸药,高举双手塞进头顶的窟窿里。

    班长马上用撑杆将炸药顶住,将炸药封在窟窿里,小心翼翼地亲手插上无线电雷管,收手观察一小会,确定炸药不会掉出来,这才大吼一声:撤!

    战士们立刻钻进装甲车,堵住两侧通道的装甲车也关掉微波炮,三辆车分两个方向撤离爆破点。

    爆破班长在行驶的装甲车上向指挥部报告:前指前指,炸药埋设完毕,请指示!

    撤出来,越快越好。

    是!

    不到五分钟,三辆车在指挥部的指引下,分头从两个洞口离开蚁巢,指挥部接到报告之后,旅长曹子众亲自下令启爆。

    无线电波将启爆命令送进蚁窝,蚁巢深处突然爆出几声闷响,地面上的官兵忽然感到脚下微微的颤动,但是颤动很快就结束。

    部队再次派出蚁巢,几分钟后传回消息,爆炸已将炸点摧毁!

    指挥部将几个炸点的位置标在电子地图上,图上看得明白,爆炸切断这几条通道之后,蚁巢一角已然彻底与主巢割裂。

    曹子众心中大定,淡然道:让部队马上撤出来,换次声波炮进去。

    蚁巢东南角那片割裂区内,一共有十七处粮仓,每一处粮仓都有不止一条与外界联通的通道,加在一起一共三十四条。

    七分钟后,三十四辆深入蚁巢的次声波炮,将那十七处粮仓的所有对外通道全部封死,另有几台次声波炮,开进割裂区通向地面的四处入口。

    一切准备就绪,曹子众大手一挥:开始!

    堵塞入口的四台次声波炮同时启动,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脱离炮口,沿着曲折的地洞向蚁巢深处前进。




375 阶段性胜利
    次声波频率低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极远,无论能够通行装甲车的主洞,还是只能通行拳蚁的小洞,都避不开无孔不入的次声波。

    刻意调整过的次声波频率,与拳蚁内脏的共振频率完全一致,蚁巢里数以万计的拳蚁瞬间变做热锅上的蚂蚁,不安地跳起来,急得团团直转。

    可是一切都来不及了,仅仅几秒钟后,次声波就震破了拳蚁的内脏,将各种拳蚁体内的脏器搅得一团糟。

    蚁巢内绝对不止拳蚁这一种生物,可无论宽腹拳蚁还是刀蚁,都和拳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脏的振动频率大差不差,再加上次声波炮发出的声波有意拓宽音频,压根儿就没哪种虫子能在音波大潮中逃得性命。

    仅有的例外,是那十七处粮仓!

    堵在通道里的次声波炮并不是摆设,车上的接收设备探测到次声波的一瞬间,立即自动开启声波抵消系统,在零点几秒的时间内辩明次声波的强度后,以适当功率发出声波,以声对声抵消来自地面的次声波,护住粮仓里的人群。

    其实只需要在粮仓里摆上一台次声波炮,就能把来自各个方向的次声波全数抵消,但是那样一来就必须提高抵消的功率,扩大抵消范围,界时很有可能将隐藏在粮仓附近的蚂蚁一齐护住,那样一来就失去了此次行动的本意,军方宁可多投入一些力量,也要尽可能消灭拳蚁。

    之所以炸毁几条主干道,就是为了将次声波限制在蚁巢一角——次声波的穿透力极强,但是厚达数米的土层,怎么都能把声波的功率削减一些,避免波及主巢内的粮仓。

    这也是为什么不用次声波炮堵塞通道,必须用炸药炸塌通道的原因。

    次声波轰炸只持续了十几秒,可是为了这十几秒的声波轰击,军方足足准备了几个小时。

    声波停止后,割裂区里还有一口气的拳蚁凤毛麟角,部队完全不必再担心拳蚁的袭击,不等次声波炮撤出蚁巢,几十辆装甲车便一拥而入,分头冲向各个粮食,抢运其中的民众。

    通向主巢的通道被又军方炸毁,割裂区已经成为实质上的独立区域,拳蚁短时间内不可能挖穿通道,战士们不必再担心蚂蚁的偷袭,士气前所未有的高涨,连带着抢运效率都上涨一大截。

    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刺骨的寒风直往骨子里钻,可战士们的热情却好似熊熊烈火。

    之后的行动顺理成章,将蚁巢内的主干道一处处炸断,再以次声波炮分区域清理,最后派装甲步兵进蚁巢救人。

    几支部队配合默契,分头行动环环相扣,救援任务终于走入正轨,唯一的问题,就是拳蚁抓的人实在太多,甭说一天两天,一个星期能把人全救出来就算不错了。

    好在消灭拳蚁不必再等,军方只花了两天时间,就把整个蚁巢彻底分割成二十几份,每一份都用次声波炮狠狠地梳理了一遍。

    反正蚁巢里的人全都被拳蚁麻醉,只要没拳蚁吃人,让他们多躺几天也没什么问题。

    完成任务的次声波炮团,并没有离开临义,而是化整为零,趁着天寒地冻,拳蚁不能出巢的机会,四处寻找拳蚁的巢穴,尽最大努力消灭拳蚁。

    临义之外的蚁巢不必实施救援,次声波炮大可放手施为,唯一的问题就是蚂蚁窝到底在哪儿!

    对于这个问题,哪怕是北都方面的权威专家,也给不出确切的答案,不过照北都对拳蚁的了解,这种蚂蚁是与巨蚁一同诞生,或者说吸附在巨蚁身上吸血的特殊寄生生物,换句话说,有巨蚁的地方就应该有拳蚁,因此只要划定巨蚁的活动范围,再在这个范围内寻找巨蚁的巢穴,挨个放次声波灭蚁就行了。

    哪怕空巢也不能放过!

    麻烦是麻烦了点,可为了消灭拳蚁,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

    可账不是这么算的,虽说拳蚁在某个阶段以捕捉巨蚁为食,但也不能保证拳蚁没有单独的蚁巢。

    按拳蚁的身材,拳蚁真正的蚁洞,有鹅蛋粗细就差不多了。

    巨蚁的巢穴好找,拳蚁的巢穴还是算了吧,冰天雪地,鹅蛋粗的蚁巢根本没地方找去。

    人类的科技虽然先进,可是总有科技做不到的事情,拳蚁和人类的对抗,倒也可以看成一种另类的低技术对抗高科技。

    找不出拳蚁的位置也没什么,等来年万物复苏,残余的拳蚁肯定要出洞觅食,到时候再想办法把拳蚁的老窝挖出来也不晚。

    同样是拳蚁,延伸出来的另一个问题却让北都也束手无策。

    巨蚁曾经占据大半个林州,所有巨蚁出没过的地方,都可能有拳蚁藏匿,蚁南区蚁北区都要好好梳理一遍。

    可是黑山山脉中的蚁窝呢?

    还有,蚁南区的蚁群被军方送入棒岛,如今北棒境内巨蚁横行,暗处是不是也有巨量拳蚁生存?

    蚁南区还好一些,毕竟从未发现过拳蚁,可蚁北区是拳蚁的重灾区,几乎可以肯定,每一个位于蚁北区的巨蚁巢穴里,都有一窝伴生的拳蚁。

    国内的拳蚁还不算什么,毕竟虫子只是虫子,只要找对方法,根除巨虫并不难。

    然而当初军方为了对付巨蝗,曾有意放纵巨蚁,以至于蚁北区的蚁群数量远远高于蚁南区。

    更有甚者,军方因为毛子对巨蝗的不闻不问,有意将蚁群引向边境,并最终送入毛子境内。

    有庞大的蝗群供养,入冬前,巨蚁已经在毛子境内的原始森林里站稳了脚跟,等到明年,数量至少能翻上几个跟斗!

    之前一直放纵巨蚁的发展,是因为军方有能力消灭巨蚁,但是伴生的拳蚁若是反客为主,军方除了找蚁巢放次声波,还真找不出更有效的办法。

    更麻烦的是拳蚁这东西它不安分,有事没事就玩变异,如今已经有了宽腹拳蚁和刀蚁,鬼才知道毛子境内的拳蚁会蹦出什么了不得的异种。

    等拳蚁坐大,再想消灭拳蚁千难万难。



376 战略分析
    数日后,北都。

    办公桌后的一哥面沉似水,用沙哑的声音问道:莫斯科怎么说?

    坐在一哥对面的中年人沉着脸摇摇头:毛子说,他们暂时没有围剿拳蚁的计划。

    一哥眉头渐渐竖了起来:原因都说清楚了吗?

    非常清楚,而且是以正式照会通报莫斯科,连我们在临义的军事行动都没瞒着他们。

    一哥越发疑惑,拳蚁的危险性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莫斯科怎么会无动于衷?

    怪了。一哥揉了揉太阳穴,莫斯科还说什么了?

    中年人回道:只说非常感谢我们的通报。

    一哥叹了口气:看来,毛子八成是不想管西伯利亚的拳蚁,又把球给咱们踢回来了啊。

    应该是这样。乔易点点头,毛子的精华都在欧洲部分,远东这些年破败得厉害,莫斯科只要把远东的人口迁回欧洲就可以高枕无忧,根本用不着耗费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围剿拳蚁,毛子不可能,也不会把有限的军事力量用在广阔的西伯利亚。

    毛子的主要城市都集中在其欧洲领土,其亚洲领土上的城市极其分散,人口数量也很少,就算毛子想守,也是有心无力,与其浪费有限的人力物力深入西伯利亚,还不如集中力量守护富裕的欧洲部分。

    邱天宁接口道:他们就是想管,也得有那个本事管,就算毛子全民动员,一个冬天也不可能把西伯利亚走上一遍,既然管和不管一个样,干嘛还要费那个力气?

    没那么简单。一哥摇摇头,毛子在西伯利亚的城市很少,而且大多集中大铁路沿线,把人撤回欧洲并不困难。就算明年形成了新的蚁潮,想威胁毛子的欧洲领土,也要先把这大几千公里的距离爬完再说。

    说到这里,一哥忍不住叹了口气:蚂蚁不懂买票坐火车,这么长的距离,就算给蚂蚁两年时间,能不能爬完都不好说,毛子担心个鸟?

    西伯利亚铁路西起莫斯科,东抵海参崴,全长达九千余公里,蚁潮至少得爬上六七千公里,才能进入欧洲境内,进而威胁毛子的精华地区。

    邱天宁赞同道:是啊,这么远的战略纵深,哪怕毛子发现蚁潮开始向西走,也有足够的时间组织拦截,不像咱们,除了西部人少点,其他地方不管到哪都人满为患。

    战略纵深啊!

    一哥凝眉长叹:该死的战略纵深!

    乔易和邱天宁一齐沉默,确如一哥所说,该死的战略纵深。

    二战中的老毛子凭借其巨大的战略纵深拖死了德国纳粹,拳蚁想征服毛子,必然要先征服毛子巨大的战略纵深。

    一点办法都没有吗?邱天宁不死心地问,实验室那边能不能想想办法?

    你们来之前,我刚和秦教授通过电话。一哥说。

    教授说什么了?邱天宁赶紧问道。

    主要是我问了些问题。一哥道,教授说,蚁潮的形成源自于蚁群的无节制扩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足够的食物,蚁潮之所以出现在林州,是因为天气转冷,巨蚁和蝗虫被军方消灭大半,拳蚁找不到吃的,这才被迫离开蚁巢觅食。

1...157158159160161...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