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从这个角度考虑,重新如回类似叶涵这样的人员也能节约大量的培训成本,最最关键的是,当年他有机会改飞运输机或者直升机,只是接触过歼击机后,对运输机和直升机实在提不起兴趣如果军方因为缺人安排他进行飞行训练,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想到这里叶涵沉寂已久的心越来越乱,忍不住掀开顶盖钻出装甲车,坐在车顶默默地发呆。
一轮明月初升,月光下的身影异常清晰。
凝视沉思的叶涵突然听到若有似无的噪声,他脑中立刻冒出了飞虫的模样,可是仔细听又觉得似是而非。
声音迅速放大越来越清晰,叶涵很快就发现那不是什么嗡嗡声,而是一种持续的,略有些尖锐的呼啸声。
叶涵终于确定了声音的方向,不由地豁然起身,远眺黑暗中的铁轨——一辆列车正在远处的铁轨上行驶!
叶涵马上开启无线电:卞队,南边来了一辆列车!
所有车辆远离铁轨,所有人注意安全!
装甲车原本就布置在铁轨两侧的安全位置,战士们接到命令后立刻检查装甲车的位置,凡是不能确保安全的一律挪开。
仅仅几十秒后,一列高速列车驶飞驰而过,铁轨上方的高压线电光闪闪。
直到这个时候叶涵才注意到铁轨上方的高压线,不禁大吃一惊。
缺电不是一天两天了,全国动车组全线停运,原本行驶动车组的轨道上跑的全是内燃机车。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叶涵原本也以为刚刚过去的是内燃机动车,可是他明明看到了架空触网上闪动的电火花!
489 转场
叶涵真的很想问问,如此挥霍的电力究竟是哪儿来的!
他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到远处的赤堡镇,偌大的镇子里漆黑一片,半点灯光都不见,说明这里的电力供应并不充足。
如果卞歌知道叶涵心里的想法,一定会很不屑地说叶涵闲得蛋疼。
没等叶涵琢磨出点原因,又一列动车高速驶过,直到第四列动车驶过,赤堡大桥才恢复宁静。
卞歌的声音响起:叶涵,撤,桥北汇合。
收到,南边不用守了?
不用了。
叶涵马上指挥部队过桥,装甲车开到铁轨上,车轮跨越轨道驶向对岸。
部队行驶车大桥正中,叶涵侧头望着桥下的河水问道:是不是有新任务了?部队撤向北岸,而不是返回相对安全的南岸,这一点很说明问题。
上面给我一个坐标,命令我们马上赶过去。卞歌说。
桥呢?就扔在这儿不管了?
目前虫群还威胁不到这里,而且咱们的任务目标在西边。
叶涵闻言一怔:阻击虫群?
算是吧。卞歌说,你就甭操心了,上面已经安排了兄弟部队接手。
我就是随便问问。通讯中断,叶涵缩回车里闭目养神。
夜间行驶必须压低速度保证安全,加上路况不佳,车队的行进速度只有白天的一半儿,
车队行驶的公路距离铁路不远,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铁路上继续又陆续驶过几列列车,夜里十点左右,车队终于赶到目的地附近,距离目标还有几公里,叶涵就看到一片灯火通明区域内竖着几个特别粗的烟囱,烟囱里还冒着淡淡的白烟,在热像仪模式下,烟囱和白烟都显现异常的亮色,显然是温度不低。
电站?叶涵就算认不出那种电站特有的烟囱,也看得到随处可见的灯光,眼下就算北都都不敢这么乱来,也就是电站才敢这么干。
铁路为什么有电也得到了解释。
车队继续行驶,却在接近电站时被哨卡拦住,表明身份后进入厂区,停在一块面积颇大的停车场上。
叶涵看了一眼地图,发现电站的位置差不多是沙源和赤堡的中心点,电站西南方向就是黄沙河,直线距离不超过一公里,但是他却不记得赶往赤堡大桥的时候曾经路过这个地方。
叶涵,到我这儿来一趟!卞歌在无线电中说道。
叶涵跳出装甲车,目光一扫找到停车场边的几个人,卞歌也在其中。
一路小跑赶到近前,这才看清卞歌面前站着一位大校,另外几个人也都是校级军官。
叶涵赶紧敬礼。
卞歌介绍说:这是我的副手叶涵。
大校还礼:长话短说,我需要你们在电站西侧布置防御,为我的部队争取时间。
具体位置呢?卞歌问。
正西!大校说。
明白,我们马上就位!卞歌痛快地答应下来,回头说道,叶涵,咱们布置三道防线,你带一个中队前出,找个合适的地方。
部队再次出发,驶出电厂时,发现电厂外聚集着大批隶属军方的工程人员,忙忙碌碌的工程人员正在固定圆柱形的钢架,每隔二十米就有一个。
这东西不像机枪塔,也看不出究竟有什么用。
工程人员对驶过的装甲车队视而不见,越发地引起叶涵的好奇。
部队在电厂西侧两公里处找到一片视野开阔,适合发挥优势火力的小平原,将装甲车一字排开后,就算布置好了阵地。
叶涵钻出装甲车远眺电厂,打开无线电问道:卞队,把咱们送这儿来是什么意思?虫群快到了?
虫群速度不慢,上面估计再有三四个小时就能到这儿,北都的命令,让咱们不惜一切代价掩护工程部队。
叶涵不屑地冷哼:又是不惜一切代价,就不能换点新鲜的?
那你还不如期待后面的工程早点完事。卞歌笑道。
大晚上的忙活什么呢?叶涵好奇地探头探脑。
听说是什么防御网。
我看电厂里机枪塔不少叶涵说到一半儿就自己住了嘴。
电厂里的机枪塔虽多,但是从机枪塔的分布上就能大致判断出机枪塔的防御极限,单凭机枪塔根本挡不住虫群的密集冲锋。
但是工程兵竖起的圆柱密度也不高,那玩意能挡住虫群?还是工程兵有其他配套计划?总不会是在电厂外面拉一圈电网吧?
叶涵想不出答案,缩回车里等后面的工程结束,顺利通过卫星看看虫群的位置。
不看不知道,虫群居然已经走过了沙源和电厂间三分之二的路程,他不禁有些诧异,这些虫子白天攻沙源晚上大迁移,难道它们就不需要休息吗?
以虫群目前的速度,估计用不上三个小时就能抵达电厂。
叶涵用无线电找到卞歌,把刚刚发现的情况说了一遍:卞队,留在这儿等虫子不是个好主意,我建议部队主动出击,拖着虫群往北走,争取更多的时间。
虫群若抵达电厂,部队就只能挡在电厂前面硬顶虫群,虽然狼虫拿装甲车没什么办法,可是这种白痴都会打的战斗实在是笨到姥姥家,而且还要承受虫群随时可能突破防线的压力。
反之,主动出击可以避免战略上的被动,将虫群拖在远离电厂的位置,虫群根本没有接近的机会,自然也就谈不上突破。
卞歌听罢先是叹了口气,沉默片刻说道:那个大校才是这里的指挥官,咱们都得听他的。
那就跟他讲啊!叶涵理所当然地说。
我试试。卞歌说罢开始联系大校,一分多钟之后,叶涵重新听到卞歌的声音,不行,他不同意,他说主动出击有失败的几率,核电站必须万无一失,不允许任何人擅自行动
核电站?叶涵倒抽一口凉气,你说这地方是核电站?
你不知道?卞歌惊讶地反问,
叶涵一巴掌拍在额头上:我的天!
490 夜抗虫群
午夜时分,半梦半醒的叶涵被岗哨叫醒,他立刻跳了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醒过来,掀开顶盖钻出装甲车:什么情况?
虫子!岗哨言简意赅,回答的同时指向正西。
叶涵启动夜视功能,却没看到虫子的踪影,但他知道岗哨绝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马上又启动望远功能,终于在月光下看到几只模糊的虫影。
人在静止的时候,眼睛对活动的目标比较敏感,而在运动的时候则恰恰相反,叶涵若不是静立不动,未必能发现远处的狼虫。
切换热成像功能,屏幕上同样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
叶涵运足目力,只能勉强看清狼虫的轮廓,近距离接触过狼虫的叶涵对狼虫的体型十分了解,通过望远镜头的测距功能,大致判断出狼虫与车队的距离大约两公里。
不过狼虫似乎是看到了远处灯火通明的电厂,移动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
叶涵立刻要通卞歌的通讯:卞队,发现虫群靠近,能不能让电厂把灯关了?
我试试。卞歌答应一声,没多一会儿回道,不行,正施工呢,还是关键时刻。
快完事了?
不清楚,只说完事了通知我。卞歌颇为无奈,准备阻击吧。
明白。叶涵猛拍车顶大声吆喝,准备战斗,安子!
到!
冲上去,其他人待命。
战士们迅速做好战斗准备,叶涵指挥着装甲车,单车冲向前方的狼虫。
双方相对而行,距离迅速缩短,进入一千米范围之后,叶涵果断下令开炮,机关炮嗵嗵几声响,将前方几只巨虫打倒。
众人的心头都紧紧绷着一根弦,随时准备对付大群狼虫,可是半分钟过去了,居然没看到更多狼虫出现。
叶涵心中纳罕,调出卫星监控图像后才发现,不是后面没有狼虫,而是虫群过于分散,两波虫子之间拉开的距离太远。
而且刚刚消灭那批虫子并不是第一批,阵地北侧还有一批狼虫即将越过防线。
叶涵马上把卫星图像发给其他战士:池巍,你带一辆车北上!
是!又一辆装甲车脱离阵地,披着夜色向北冲去。
肖源主动请缨:叶队,我也过去吧,只靠池巍那一台车太吃力了。
去吧,全体分散,各自为战。叶涵不仅同意了肖源的请求,而且把所有装甲车全部派了出去,卞队,正面防御压力很大,请做好战斗准备。
叶涵布置的防御阵地宽度只有一百多米,但是整个电厂西侧的防御宽度少说超过两公里,虫群过于分散,守军在单一方向上的压力并不大,但是把整个电厂西侧的防御全部考虑进去,就不是区区十辆装甲车能守住的了。
放心,没问题!卞歌不仅命令第二道防线上的两个中队做好准备,而且提前命令部队散开,在宽达三公里的距离上展开防御。
两个中队不过二十多辆装甲车,平均一百五十米才能分到一辆,密度是低了一些,但是来袭的虫群密度很低,这样的阵形对付狼虫已经足够了。
以机关炮的射程,将装甲车间的距离拉到五百米也没问题,因此哪怕第一道防线车间距宽达三百米,漏过狼虫的可能性也非常之低。
但是后续的虫子越来越多,密度也会越来越大,说不定能达到机场对抗时的水平,到那个时候,就算把三个中队全部集中起来,也未必挡得住虫群。
卞歌不禁生出几分急躁。
军方安排到电厂西侧的守军不止动装兵这一支,按军方的计划,核电站的防御是整个抗虫计划中的重点,守卫电厂的部队同时也是阻止虫群东进的部队。
但是限于运力,后续的部队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抵达电厂,否则军方又怎么会把整个电厂的防御全部交到卞歌手上?
动装兵的作战能力虽强,可也顶不住虫群的密集冲锋。
卞歌很想提醒电厂马上组织防御阵地,不过犹豫片刻决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电厂里那个大校只要不是笨蛋,就该明白这个时候应该做什么。
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卞歌收回注意力,关注卫星拍摄到的实时图像。
靠近第一道防线的狼虫越来越多,不久前还零零散散的炮声渐渐变得密集。
卞歌担心地提醒道:叶涵,千万别硬顶,该撤的时候就撤回来!
叶涵回道:明白,你放心。
卞歌怎么可能放心得下,第一道防线没开火之前,东进的虫群还很分散,可是炮响之后,虫群就像听到了集结的信号,不约而同地向炮声响起的方向集中。
叶涵等人面对的虫群已经不再是几只一组,而是几十只甚至近百只的虫群,机关炮的射速虽快,瞄准却需要时间,已经无法应付奋力前冲的虫群。
不过叶涵哪能这么简单就让虫群冲破防线?第一道防线上的随车人员已经全部掀开顶盖架起步枪,只等虫群靠近。
装甲步枪的有效射程超过一千米,但是距离越远命中率越低,因此叶涵始终不下达射击命令,而是利用机关炮消耗虫群的有生力量,直到虫群冲入四百米内,叶涵才大吼一声开火。
防线上响起稀稀拉拉的枪声,但夜视仪中的虫子却在枪响后扑倒一片。
所有人都是老兵,不必叶涵提醒也知道节约子弹,而且知道怎么打才能获得最佳战果,尽管虫群仍在缓慢前进,想冲破这四百米的距离却没那么容易。
而且叶涵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狼虫都在努力的奔跑,可速度似乎比白天慢得多,灵活性也要差上一大截,就好像中了迟钝光环似的。
虽说对生物学什么什么研究所,可是毕竟有个学生物的女朋友,他立刻意识到,狼虫的迟钝很可能与温度有关!
他曾听白晓婷提过,冷血的爬行动物对环境温度非常依赖,温度低的时候非常笨拙,温度高的时候才会恢复灵活,所以鳄鱼非常喜欢晒太阳。
491 步步紧逼
狼虫不是鳄鱼,跟爬行动物也扯不上什么关系,但昆虫绝非恒温动物,那么巨虫的行动能力会不会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