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航天员训练离不开飞行训练,真正合格的航天员,个个都飞得一手好飞机,叶涵这批人水平虽然低了几个层次,但是会开飞机的比率仍然很高,至少三分之一是飞行员,另外还有三分之一在训练期间学开飞机。
大家都是内行,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喷气式飞机,而且是大型飞机。
没多一会儿,一架纯白色涂装的飞机出现在机场上空,对准跑道之后减速下降,大家看清飞机的模样,顿时发出一阵整齐的惊唿。
没办法不叫唤,实在是这架飞机太奇怪了。
这种飞机机身特别单薄还做成了弧形,做成了通直的圆槽模样,就像用刀把大型运输机的上半截裁掉,只留下半截和机翼,驾驶舱就在机身最前方,但不是在机身正中央,而是两侧分别向外凸出一小块,各有一个的单人驾驶舱。
那地方看上去特别的窄,一对挡风玻璃镶在两边,就像一对小眼睛。一对飞行员一边呆一个,离开无线电连话都说不了。
两边的机翼位置靠后翼面还特别小,后掠角度偏偏特别的大,每个机翼的上下两面还有翼尖各挂一部引擎,左右一共六部喷气式引擎,光是看看都让人觉得动力强劲。
一位来自空军的飞行员皱紧眉头,他从来没见过这种飞机,但是看机翼应该是高空高速型,这么大的飞机,设计成高空高速是什么意思?
这么奇怪的外形,肯定有什么特殊作用。
没等他想出结果,又一架同型号飞机降落,稍候第三架成功降落。
三架怪模怪样的白色飞机一字排开摆在停机坪上,惹来无数关注的目光,三架飞机侧面同一位置,分别漆着0102和03。
叶涵也没想明白这种飞机的作用,但是他觉得这东西除了机身形状太奇怪之外,怎么看怎么像是枚超大号导弹。
训练继续,但是几个人还没做好准备,突然接到训练取消的通知,命令他们马上返回基地。
刚刚回到基地,叶涵马上接到体检通知,但是同行的其他人却没接到通知,赶到检测中心才发现,接到通知的只有四五十人,只占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体检比平时的例行检察严格得多,医生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决定放过叶涵,告别前郑重嘱咐叶涵,一定要按要求进行升空前的准备。
叶涵立刻想起机场上那三架怪飞机。
当天晚些时候,一艘巨型货轮靠港,卸下一批直径四米左右长度超过十米的白色圆柱体。
这些圆柱体第一时间送进训练中心的机库,经过整整一夜的紧张装配后,三架飞机旧貌换新颜,凹槽状的机身上方,严丝合缝地托住长达二十多米的粗长圆柱,圆柱形的末端直径陡然放大,如同火箭筒里止住了一枚弹头粗大的火箭弹。
叶涵看到怪飞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东西越看越像导弹,但是再仔细看,叶涵突然意识到,若是把飞机背上的圆柱体卸下来竖在地面上,不就活脱脱是枚即将发射的火箭么?
532 真空改进版
琼州航天训练中心附属机场。
琼州,航天训练中心附属机场。
一架白色大型飞机静静停在机场跑道起点,怪里怪气的机背上,长达二十多米的二级火箭整装待发。
距离跑道不远有一处很不起眼的建筑,建筑内部,霍强手拿一份刚刚出炉的名单走进休息室,休息室中的三十位预备航天员一齐起立,所有人的眼睛同时落到名单之上。
训练队的航天员升空顺序并不固定,而是采取质量优先原则,接到升空任务后,训练队将生理状态最好的三十六位预备航天员挑出来,进行一轮竞赛式体检,按生理指标排列顺序,理论上,由排名靠前的十二人进入升空大名单。
不过凡是皆有例外,具体的升空人选,还要看月球那边需要哪方面的人才,所以生理指标只是升空人选的参考资料,而非决定标准。
霍强手里拿的,就是那份决定谁留谁走的名单。
他锐利的目光扫视一周,声音沉着有力:坐。
众人轰然落座,看向霍强的目光里有期待,有忐忑,也有躁动和不安。
在训练队呆了大半年,在座的学员很清楚航天工程的危险性,说不定什么时候火箭就会出问题,说航天是与死神赌博不是一点半点的夸张,但航天员们面临的危险绝小不到哪儿去。
点到名字的同志在我面前列队!霍强抖抖名单,段志阳!
到!一位身材偏矮的少校军官站了出来。
方旭。
到!
陶乐乐。
到!
袁羽
一个个同伴越众而出,其他人的目光里有庆幸也有羡慕,所有人都在默默数着出列的人数,当面前站齐十一位候选人时霍强放下名单,大声喊出最后一个名字:叶涵!
到!叶涵下意识地喊了一声,随即脑子里嗡地一声,等他回过神来,已经站在队伍的尾端。
霍强道:其他人带回,你们几个跟我来。
将十二个人带到小会议室,落座后霍强将早已准备好的纸笔发到众人手中:我相信,你们早就做好了准备,现在是上午九点,接下来的半个小时留给你们我就在外面,有什么要求也可以出来找我。
说完霍强离开会议室,留下十二个心绪不宁的候选人。
沉默良久,坐在叶涵身边的段志阳一声长叹,拿起笔,认命地开始写遗书,一边写还一边念叨:写吧都写吧,例行公事而已,我都写过好几回了。
就是就是,咱们可是头一批,设备都是新的,肯定没问题。另一位候选人自我安慰道。
一位候选人叹了口气将纸笔推开,虽然他没说话,可是大家一起生活大半年,都知道他家里已经没什么人了,组织上帮他介绍了个女朋友,关系还没处到需要留遗嘱的地步。
没多一会儿,会议室里就只剩下笔尖书写的沙沙声。
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可不论写与不写,写的究竟是什么内容,大家的情绪都非常平静。
这半不是个意外。
月宫计划有严格的计划时间表,如果一切顺利,首期计划大概需要半年左右完成。可是谁也不敢说中间不出意外,实际施工时间很有可能出现拖延。
在月球那种冷寂荒凉的地方,所有人必须生活在全封闭的生活舱里,整个工地就那么几个人,寂寞孤单无法避免。
在这种情况下,性格沉稳神经坚韧的人坚持的时间更久,而飞扬跳脱,性格活泼的人在生活空间狭窄人际生活简单枯燥的月球长期生活,很有可能因为压抑而产生心理问题。
因此航天队收人不光看体质和职业,还看人品和性格,必须耐得住寂寞或者说是具备宅属性,最起码是宅倾向。
叶涵只写了几个字就把笔扔在一边,仰着头想了想,起身离开会议室,推开门,一眼就看到等在外面的霍强。
写完了?霍强问。
叶涵摇头:首长,我想提个要求。
你说。
我想见见媳妇儿。叶涵有些不好意思。
没问题,我马上安排。霍强马上点头,用不用给你们安排一个房间?还有一点时间。
只要不是提退出训练队之类的非分要求,他一定会尽全力满足。
不用了,哪有那种心情。叶涵苦笑,首长,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请您帮个小忙。
说。
月球基地稳定之前,先别往上送家属。
放心,你不说我也会这么干咱们老爷们在外面拼死拼活,不就是为了老婆孩子么?
谢谢首长。
不用谢。霍强叫个人过来交待几句,回过身来微笑着问,怎么样,紧张吗?
叶涵回道:紧张倒不至于,就是不明白怎么把我叫上了。
他学的专业是武器方面的,而现在月球基地最需要的是工程人才,但是霍强肯定不会犯这么明显的错误,正好借这个机会问一问。
霍强呵呵一笑:还能为什么,完全呗。
叶涵面露疑惑,霍强解释道:美国人的基地也动工了,也在月球北极,离咱们的基地也就百十公里,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能不防美国佬一手啊。
这么近?北都和美国人达成协议了?叶涵好奇地问。
霍强点点头:离太近不方便,太远又失去了在月球上建基地的意义,百多公里是个合适的距离。
只有我一个人,是不是太单薄了?
这个不用担心,美国人还在物资准备阶段,短时间内不会派人登月,你必须利用这段时间熟悉月面情况,制定作战方案和防御计划,避免发生意外时手忙脚乱。
我明白。叶涵点头,装备呢?总不能让我赤手空拳吧?
暂时必须克服困难。霍强说,从地面运物资不容易,不过你放心,月面上有两台特制的3d打印机,等一切走向正轨,你可以用打印你需要的任何装备。
叶涵眼睛一亮:包括动力装甲?
包括动力装甲。霍强点头,而且是真空改进版。
太好了!
533 没有那么简单
两个人只聊了几句就换了其他话题,不是叶涵不想多说,而是美国佬刚开始行动,一切都处于不明朗的迷雾之中,未来的形势再复杂,也没法现在就拿出来分析。
叶涵的政治才能很一般,但他很清楚,月球上的政治形势必然是地球政治的延伸,他觉得美国佬之所以急着出手建设月球基地,很有可能是不希望中方的月球基地一家独大。
两座基地一同出现,哪怕将来瓜分月球也是一家一半,要不是建设月球需要的资源太多负担太重,搞不好第二座月球基地的建设事宜已经提上日程。
美国佬将他们的基地月球北极,而不是远离中方基地的南极,肯定也有遏制中方扩张的想法在内,搞不好没困难也要制造困难,以互相帮助或者人道主义为由,拖慢中方基地的建设速度。
若是两国分别占领南北极,互不干涉地各地发展,美国佬被距离限制,还拿什么限制中方基地的发展?
叶涵知道自己想的不一定正确,但是美国佬的节操从来就没坚挺过,把他们想得恶劣一点绝对没有半点错处。
叶涵不清楚月宫计划背后的勾心斗角,霍强却很清楚里面的弯弯绕绕。
美国佬暗地里的小动作一直没断过,国际基地计划就不说了,新的国际基地选址的时候,没少和北都扯皮,甚至拉上其他参与国际基地计划的国家,对月球北极的资源提出非分要求——美国佬的意思,是国家多需要的资源也多,双方应当划分临时边界,避免冲突。
临时边界不是正式的国界,只是为了行事方便而已。
由于国际基地的参与国众多,不同意这个方案等于得罪一大批国家,但是北都怎么可能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直接祭出先到先得原则,甚至不惜为此与各国翻脸。
美欧联合起来的实力不弱,可是北都与毛子的联系突然密切了起来,美国佬登时失声。
他们很清楚,逼急了北都,北都肯定要跟毛子联手,若是再拉上几个盟国壮壮声色,北都摆出来的阵势不比美国佬差到哪儿去,届时就算达不到势均力敌的程度,也够美国佬恶心一阵子。
毛子没有实力单独建设月球基地,这是球所共知的事实,若是逼急了北都,把毛子引上月球,原本两家对立的形势就会变成三足鼎立,这是美国佬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结果,无奈之下,美国佬只能放弃打压中方基地的计划,双方在相对公平的情况下,对月球北极资源进行了合理划分。
当然了,北都其实也不愿意让美国佬占便宜,可外星人就像一把悬在全人类头顶的利剑,中方一家根本没有挡住外星人的可能,哪怕加上国际基地,也只是在天平上加上一颗不起眼的砝码。
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利益,不是北都想不想妥协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不过临时分界线只是月球北极的临时分界,超出北极范围之外,依然是适用先到先得原则。
实际上双方都打着自家的小算盘,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基地计划参与国,一致反对月球领土化。
没别的,他们下手太晚,若是在月球上贯彻先到先得的原则,怎么也轮不到他们抢地盘。
而已经占据先手的北都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但始终强调中方利益不容侵犯,潜台词就是我占下的谁也甭想打主意。
各方的利益纠结令月球的未来扑朔迷离,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必须用实力说话。
可惜毛子有技术有实力就是没钱,硬是没法在开拓月球的行动中分一杯羹,据说莫斯科上空的低气压连续几个月都没散开过。
毛子不想分一杯羹吗?当然不是,他们早在几个月前就和北都接触过。可毛子的贪婪是出了名的,美国佬不希望他们出现在月球,北都难道就希望毛子跑到月球上搅风搅雨?
建设月球基地的压力很大,但北都已经下定决心,哪怕伤筋动骨也要把月球基地搞起来,毛子因为虫灾穷得叮当响,加入计划最多拿出点过时的技术,中方却要把实打实的利益分出去一部分,这种赔本买卖谁爱做谁做,反正北都没兴趣。
说句不好听的,中方虽然因为虫灾损失惨重,但是剩余的人口依然有八亿多,中方依然是全球首屈一指的人口大国,最不缺人力资源。
而且虫灾遇难者中,老人和体质弱的人口占据比例极高,在某种程度上优化了人口结构,在国家层面而言可谓塞翁失马。
再者国内形势渐渐趋于稳定,巨虫袭击事件虽多,却都是小打小闹,大规模的虫群威胁只有北方沿线。
在国家的全力组织下,各地工农业生产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整体形势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恶劣。
就连美国佬都不想独自与中方唱对台戏,必须拉上一群小弟唱反调。一哥脑子又没毛病,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跟毛子合作?
中方的强势也有一定的副作用,美欧联合开建国际基地只是一方面,北都在国际上也感到了极大的压力,最近一段时间,发射场隔三差五就有一枚火箭升空,北方发射场的发射频率也非常的高。
注连训练队的首次发射,都比计划提前了一段时间,其中的种种变化再明显不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