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一号基地虽然是农业基地,但内部并不是连成一片的巨型洞室,而是分成几大部分,这样一来就算某个区域失压损失也不会太大。

    但是这样的结构也让气密工程工作量大增,包括叶涵在内的几十个人忙活了一个多星期,才完成了一号基地的气密工程。

    很快气闸安装到位,为了检验气密质量,高凯在一号基地内部释放了一些有色气体,通过气体的扩散检查有没有漏气的地方。

    结果还不错。

    接着大家又花了几天时间安装设备,半个月后,所有栽培容器全部就位,一大批种苗在月球的洞窟里生根发芽。

    一号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但是现有的种植面积只能说勉勉强强,二期工程必须继续向下挖掘,不过二期工程不忙着开始,因为二号基地已经完工,三号基地也即将完工,必须尽快完成后续工作,尽快让二号三号基地投入使用。

    等这两处基地投入使用,其他基地也该完成的差不多了。

    转眼之间就是大半年时间,一至六号基地相继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如期展开。

    月球基地初步建成,但草创的月球基地距离真正投入使用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要走。

    这一过程绝对不是一帆风顺,曾出现过生活舱失压航天员突发急病宇航服破损等三十余次意外事故,牺牲航天员三人,病故一人,十余人次因航天服故障或舱室失压不同程度受伤,伤亡率占总人数的七分之一强。




555 全力以赴(二)
    一号基地的完工,意味着月球基地初步开始向自给自足的方向展;一期工程全部完工,意味着月球基地拥有初步工业能力。

    尽管一期工程的设计生产能力很,却是实打实的工业生产能力,而且涵盖建设基地涉及的各种行业。

    到了这一步,只要给月球基地足够的时间,十几二十年后,月球基地一定会逐渐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

    但是人类最缺的就是时间,根本不可能在巨虫的步步紧逼之下等上十几二十年,批安置于月球基地内的工业设备也不是用来生产,而是用来验证这些设备在月球上的运转使用情况,为设计高产能设备奠定基础。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虽然人类对月球的情况已经算得上非常了解,可是把工业搬到月球上绝对不是那么简单,规模验证是最保险的办法。

    试想若是直接上马大型设备,无论设备出现异常还是产品出现问题,其代价之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受。

    月球基地的工业体系是整个月宫计划的重中之重,消息传回地球,航天基地在短短三天时间内就往天上送了两艘飞船,搭乘飞船的二十多位航天员,都是工业方面的多面手,化工冶金制造等各行各业无所不包。

    毕竟拥有工业能力只是月球基地迈出的第一步,只有将工业能力转化为真正的产能,才能保证月球基地的持续展。

    专家组抵达月球之后,立刻接手月球基地的工业区,按月球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工业计划。

    计划的第一步就是提炼月海玄武岩中的铁和钛。

    顾名思义,月海玄武岩即在月海中找到的玄武岩,但是东西绝不是只存在于月海之中,环绕临时基地的环形山,其主要成分就是月海玄武岩!

    施工人员在几个月的工程作业中挖出了大批月海玄武岩,难以计数的岩石就堆积在基地附近,只要挑一部分送进工业区,就可以测定其中的金属含量,破碎筛选后进行冶炼实验。

    所有人都知道,岩石中虽然含有大量的铁和钛,但是所谓的大量,是建立在月球拥有大量月海玄武岩,而不是岩石的金属含量特别高。

    在地球上,这种品位的矿石根本没有开采价值。但是在月球上,工业组短期内根本没有选择,除非现大型铁矿或者钛矿。

    可矿山哪是那么好现的?

    工业组的专家都是真正的业内精英,随便哪个都不白给,不过几天的时间,就从大堆的岩石中提炼出第一炉金属。

    这一炉金属主要是铁,钛也有一些,但总量不足铁的五分之一。

    钢铁工业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业之一,有了足够的钢铁,基地的建设度还能再提高几个层次。

    上马大型设备的计划立刻提上日程,各种选矿设备立刻就位,选矿工作紧锣密鼓的同时,工业组拆掉了两艘空天飞船,将飞船外壳送进工业区,安置在冶炼区之中。

    空天飞船的设计通盘考虑一物多用,拆除设备并进行一定的改造之后,飞船外壳立马变成两座十几米高的电炉外壳。

    虽然只是外壳,但也解决了工业组的大问题,若是没有飞船外壳,工业组就只能用实验炉那可怜的一点点产出,慢慢积攒制造电炉需要的金属。

    至于电炉需要的其他材料,可以就地取材的全部就地解决,必须由地面提供的马上打报告。

    一系列的变化令叶涵眼花缭乱,先是建成了冶炼设备,又用月壤造出了水泥,而且月壤水泥的强度居然比普通水泥高得多,再接下来又用月壤造出了玻璃。

    月壤的成分难道也是二氧化硅?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工业组居然解决了月壤的辐射问题,而且方法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刮掉月壤表层,只取深层月壤!

    月壤的辐射跟冰湖表层的辐射是一个意思,来自宇宙的射线都被表层挡住,深层月壤除非含有放射性物质,否则不含任何辐射。

    正因为这样,月球基地得使用月壤水泥,只是环形山里的月壤资源太少,大规模应用还不现实。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组提出了新的计划,继续挖掘工业区所在的四号洞,直至挖通环形山,连通环形山外的世界,从而获得更多资源。

    打通环形山虽然很麻烦,但是总比翻越环形山容易得多,而且开凿隧道也可以看作扩大工业区,再用卫星辅助一下,把握好挖掘的方向,连出口的位置都能严格掌握。

    工业组全力施为的同时,月球基地二期工程如火如荼。

    计划不如变化快,原本的二期计划已经随着基地建设的进展进行相应的改变,整个二期计划只有两个方向。

    一是穿透环形山的隧道,隧道工程关系到后续的基地建设,必须给予最高优先级。

    二是农业区的扩建计划,最大限度最快度增加月球基地的食品供给能力。

    隧道工程不需要太多人手,高凯只安排了一个施工队,剩余的施工人员全部集中到一号洞,向左右两侧扩大空间的同时还要向地下展,计划将一号洞建成多层复合式立体农场,短期目标是满足一千人的主副食供应,中期目标是将供给人数扩大到一万人,长期目标是供给十万人——这个目标太远了,所以目前只是个目标而已。

    在此期间,月球基地的第二座核反应堆落户二号洞。

    一号反应堆的电能力足以供应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但是基地位于月球极地,若是反应堆出现故障,整个月球基地的运转就会立刻停滞,若是不能在短时间内修复反应堆,一旦冷却反应堆的液态金属凝固,反应堆就有熔毁的危险,所有航天员必须立刻离开月球,连月球基地都得放弃。

    如今月球基地已经初步成型,只有一座反应堆风险太高,因此地面不惜血本,将第二座反应堆送上月球。

    幸好军用反应堆的体积不大,一艘飞船勉强装得下。



556 全力以赴(三)
    叶涵在这段时间里早已经把版装甲摸透,随时可以着甲作战。

    不得不说,版的功能就是比版强悍,叶涵经常通过装甲连线卫星,直接调出国际基地的监控画面,观察国际基地的建设进度。

    监控国际基地的情况依旧是叶涵的主要任务,虽然他不想承认,但是国际基地的建设速度同样十分迅速。

    也许是因为国际合作平摊了成本,国际基地中的设备数量明显高于月宫基地,人员数量也比月宫基地多一些,连飞船的着陆频率都比月宫基地高一线。

    尽管叶涵没能掌握任何证据,但是从他收集到的蛛丝马迹来看,国际基地的建议方法与月宫基地十分相似,叶涵坚信国际基地的建设计划山寨于月宫基地。

    这绝对不是巧合!

    美国佬故意拖延国际基地的组织进度,还放了好几颗卫星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视月宫基地,怎么可能没有原因?

    叶涵十分不爽,可是又没什么办法,哪怕美国佬明着说我就是学你了,也轮不到叶涵站出来抗议。

    月宫基地也好,国际基地也罢,都是人类的地盘,修得越好越快,就越有对抗外星人的本钱。

    叶涵同样非常关心外星人的情况,如果月球基地还没建成外星人就打过来,或者是基地拥有强大武装力量之前就打过来,整个地球都要在外星人的铁蹄下颤抖。

    没人不懂这个道理,因而人类对外星人的监控一分一秒都不曾放松,无论地面还是外空,每时每刻都有数十座天文望远镜对准木星,不敢说对木星附近的情况了如指掌,也能大致掌握木卫零的大致情况。

    观察发现,木卫零上的外星飞船虽然频繁往返于木星的各大卫星,但并没有再次向地球投掷小行星的迹象,反倒是木卫零表面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有了一些变化。

    为此,各国政府各方和天文学界组织了一次联合大讨论,探究外星人究竟在做什么。

    讨论结果是外星人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虽说人类目前还没和外星人正式接触过,可是通过方方面面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还是能得出不少有用的结论。

    讨论认为,外星人拥有跨越行星际空间的能力,论技术水平肯定完爆人类几条街,但是外星人并没有直接进攻地球,而是采用释放巨虫的方法搅乱地球上的局势,仅仅这一点就值得所有人为之深思。

    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外星人在跨越行星际空间时遭到重创,损失惨重无法进攻地球,近期外星人的频繁活动就是为了弥补损失,等木卫零恢复到一定程度,外星人与人类之间的战争将不可避免。

    战争不可避免人人都知道,压根儿不用任何人分析。

    这种观点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另一种观点认为,外星人驾驶木卫零抵达木星不是巧合,木卫零很可能来自资源已经消耗殆尽的星系,木星的卫星群可以为外星人提供大量物资,所以外星人暂时留在那里收集资源,什么时候资源就位,什么时候开始进攻人类。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木卫零本身是外星人建设的超级战舰,但是这艘战舰因为某种原因失去行动能力。

    木卫零很可能是不久前被木星引力捕获时过于靠近木星,木卫零为了摆脱木星的巨大引力烧坏了引擎。

    外星人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可能是为了修复木卫零,也可能是在木卫零表面建造新的飞船,无论修好了木卫零还是造出了足够多的飞船,人类都将迎来末日审判提出这个观点的家伙,还是个有宗教信仰的。

    其他的猜测也有一些,但是靠谱的实在太少,基本上没人支持。

    各方的关注点则全放在外星人的下一步行动之上,有的担心外星人继续向地球扔小行星,也有的担心外星人继续释放膨化病毒版,还有的极度悲观,认为人类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外星人的对手,建议各国大量储备核弹,要是地球真有失陷那一天,就直接用核弹把整个地球变成死星,宁可人类灭绝,也绝不把地球拱手相让。

    毁来地球明明是个馊到不能再馊的主意,却赢得了许多人的赞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外星人邪恶论的支持者。

    巨虫来自外星人早就不是秘密,所有人都知道木卫零上的外星人不怀好意,邪恶的外星侵略者怎么可能和人类讲人权?

    里外星人把人类当家畜养的情节不在少数,与其落到那一步,还不如在最后的时刻到来之时玉石俱焚,哪怕全人类都死绝,也不能落到外星人手里。

    鬼才知道外星人会怎么折磨人类人类与外星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文明,但是智慧文明的发展历程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看看人类历史上灭绝了多少民族,灭绝了多少动物,就该知道外星人发展到星际时代,究竟经历过什么。

    也有一些人信奉以外星人的文明层次,绝对不会把人类怎么样,最起码会给人类智慧生物的基本待遇,甚至连基本待遇是什么都列出了好些条目。

    人类和巨虫战斗了好几年,居然还有把文明层次和科技水平相提并论的脑残的货,实在是让各国高层很没面子,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高官。

    这两种观点都比较保守,激进一些的观点认为,人类继续与巨虫作战只能消耗人类的潜力,破坏容易建设难,必须从现在开始干扰外星人的建设计划,无论外星人是在修理木卫零还是建造飞船,都不能让他们顺顺利利的完工,只有不断的骚扰外星人,才能为人类争取更多时间。

    想法很不错,可是地球与木星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人类目前进攻木卫零的唯一方法,就是像发射木星探测器一样向木卫零扔核弹任何一枚扔向木卫零的核弹,成本都是天文数字,以目前的情况,全世界砸锅卖铁也扔不了几颗核弹,还不如把资源集中起来,先把月球基地建好再说。



557 自力更生
    走进餐厅,又累又饿的叶涵大声问道:袁羽,今天吃什么?

    跟早上一样。袁羽端着盘子走进餐厅,装满地瓜和土豆的不锈钢盆放在桌上。

    又吃这玩意?段志阳哀号不已,菜呢?

    这儿呢!袁羽撕开一个真空包装袋,将袋子里的番茄酱挤在段志阳的盘子里。

    我要吃青菜!段志阳继续哀号,哀怨的声音就像被主人抛弃的狗。

    要菜没有,要命不?袁羽呲牙,又拿出几个包装袋扔在桌上,想吃什么自己选。

    番茄酱黑胡椒酱香辣酱每一个包装袋,都是一种不同的酱料,看得叶涵直嘬牙花子:老高,整天地瓜地瓜地瓜,我都快变成地瓜了!

    高凯拿起一个土豆:什么呢,再不吃我可吃光了。

    叶涵拿了个土豆扔给段志阳:给,吃个土豆改善改善伙食吧。

    段志阳咧咧嘴,无奈地接过土豆:早上还有几片地瓜叶子呢高队,下一批还种地瓜么?

    高凯在自己的盘子里挤了一点黑胡椒酱,在带皮的土豆上沾了一点,心地咬了一口,边嚼边:这东西产量最高,不种它种什么?

    多种点土豆也行啊!段志阳无奈到了极点。

    产量太低,这一波收完就不种了。高凯。

    好么,农业基地彻底变成地瓜基地了。叶涵没滋没味地嚼着嘴里的蒸土豆,一脸便秘般的表情。

    高凯翻了翻眼皮:怎么着?还用我给我上政治课么?这么点困难都克服不了?

    算了,我就是。叶涵叹了口气,越吃越觉得胃里酸得厉害,吃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1...233234235236237...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