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国家竭尽全力支持月球基地的建设,抵抗外星人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抢先一步掌控月球资源。

    环形山虽然为月宫基地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可高耸的山峰同样限制了基地的展,山北隧道就像推开一扇门,打开一扇窗,将更加广阔的天地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月宫基地从此不必再局限于一号坑,为进一步利用月球资源创造条件。

    这一点对月宫基地对整个国家都有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




562 争夺
    当天夜里,掘进机搅碎了隧道南端最后一块挡路的岩石,眼前豁然开朗。

    月球北极的地形十分复杂,通过卫星图像可以看到,一号坑正南方向是一片但平整的谷地,谷地左边是个规模不下于一号坑的环形山,右边则是个三环套月式的环形山群,大大的环形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势复杂到极点。

    此时的一号坑在北都的官方文件里已经正式改名北月洲,一个非常中式的名字,正南方的平原命名为洲南平源,就连北月洲基地这个临时代号也改成了北月洲基地,还计划在将来某个合适的时间改为北月市,不过暂时还没正式对外公布。

    从空中看,洲南平原又窄又长,应该叫洲南峡谷才比较确切。但是身在其中,洲南平原一马平川,也就是月表能见度高,才能隐约看到夹在平原两侧的山峰。

    一号坑的底面高度略低于环形山正南方的平原,制定工程计划的时候,设计师有意将隧道南出口的位置提高了一点,避免南出口位置过低。

    隧道口与平原的高差不过十多米,此时掘进机与洲南平原只隔着一段缓坡,越过长度不过五六十米的崎岖坡地,下面就是一片平原,

    掘进机打通南出口,却没有撤回隧道,而是压低钻头继续向前行驶,将缓坡上高低不平的岩石全部搅碎,一直开到山脚才停下钻头,拐到一旁待命。

    两台高度接近四米,宽度不下五米,车长差不多有十米的履带式月球车开出隧道,承载全车重量的履带压碎一路风化岩,慢慢行至山外平原之上。

    这两台大型月球车是机械组倾力打造的月面交通工具,虽然行驶度一般,但续航里程过三千公里,满载情况下,可以装载五位航天员远离基地,独自执行半个月的勘探任务。

    这两台月球车的任务是探矿,在最短的时间内摸清一号坑附近的浅层矿产分布。

    月球车的引擎算不上先进,只能是普通水平,在地球上的续航力有五百公里都是烧了高香,可月球上的引力低,燃料消耗也少,通过合适的设计,工程人员成功地将月球车续航力大幅度提升。

    接着又开出来几辆了整整一大圈的工程车,还有七八辆车厢宽大的卡车,它们开进平原之后,用挖斗收集月壤,卡车装满月壤之后马上开回隧道,直接开进工业区的分离车间。

    到月球上的资源,最出名的肯定是氦3,这东西在地球上的储量最多只有5公斤,可在月球上,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储量约7公斤!

    分离车间主要用来分离月壤中的氦3,虽人类直到目前为止仍未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无法将氦用于聚变电,但是氦3配上从冰湖重水中提取的重氢,完全可以用于核武器的生产。

    每从月壤中提取一吨氦3,还能得到六千多吨氢一千六百多吨碳和七十多吨氮,另外还能得到数量不等的铁钛钙镁锌铈铼等金属。

    其中金属铈必须通过人工合成获得,在地球上从来没现过天然铈的存在。

    就连占月壤一半儿左右的二氧化硅,也可以用来制造玻璃,提取个硅单质什么的。

    月壤成分多样,提取技术复杂,但是提取氦3本来就需要对月壤进行必要的处理,得到的其他资源不过是进一步精加工后的副产品,分摊提取成本之后,提取成本并不昂贵,若是利用规模效应,必定还能进一步压低价格,不敢压到白菜价,起码不会比地球制造贵到哪儿去,稀缺资源的制造成本还要低于地球价。

    虽然眼下北月洲基地的提炼工业还不成规模,却是个极好的开始,在后世史书的记载之中,隧道贯通代表着北月洲基地从以建设基地为中心,转为以工业生产为中心,是初代月球基地建设的转折点,在人类的航天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不过身在其中,叶涵和所有航天人一样,都没意识到隧道贯通的重大意义。

    提炼月壤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个时候,制约北月洲基地展的主要因素已经不再是农业区的粮食产量,而是工业区的材料产量,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高品位矿床,提高北月洲基地的钢铁产量,特别是低温合金产量,为扩大基地的工业产能奠定基础。

    为了尽快找到适合开采的矿山,除先期派出的两台探矿车外,北月洲基地又集中资源制造出三台探矿车,分头前往各个方向执行勘探任务。

    探矿车并不是盲目搜索,而是根据卫星遥测的结果定点勘探。

    北月洲基地派出的勘探队,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月球的第一次大规模勘探,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基地下一步的展计划。

    探矿车的行动压根儿瞒不住卫星监测系统,探矿车刚刚开进月南平原,美国人的卫星就现了这一情况。

    北月洲基地建设进度比国际基地快是众所周知的事,提前展开勘探行动早在美国佬的预料之中,华盛顿并未就此事表任何意见。

    但是没过几天,美国佬就坐不住了,因为他们现中方的探矿车行动度异常的快,而且每勘探一个位置,都会在最明显的位置留下国徽标记。

    这哪里是探矿,根本就是圈地!

    心高气傲的美国佬怎么忍得下这口气,马上安排记者招待会,米国总统亲自表讲话,用不是很婉转的外交语言抗议北都违反《外层空间条约,要求中方立刻停止这种做法。

    如果只是美方的一家之方,中方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国际基地由十几个国家合作建造,美方明自家的立场之后,其他参与国际基地计划的国家先后出相似的声音,站在不同的立场提出各种抗议,但所有声明的核心只有一个:月球不是任何国家的领土,而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中方必须停止一意孤行的做法云云。



563 你争我夺
    北都对各国的声明嗤之以鼻,面对刀锋剑影,针锋相对地予以驳斥。

    《外层空间条约是国际空间法的基础,规定了航天活动应遵守的十项基本原则,号称空间宪法。其中最重要的几项规定,即不得提出主权要求和不放置核武器及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政治就是那么回事,哪个国家的屁股后面都不干净,只是有事些可以做但不可以说,既然美国佬打条约牌,北都也从同样的角度入手,驳斥基地集团的论调——基地集团是国内网友为月球基地合作建设条约组织起的恶搞简称,在国内除了官媒喉舌,所有人都这么称呼这一组织。

    北都的驳斥基础同样来自于该条约,即十项原则第一款的共同利益原则,简单地说,就是建议月球基地源于对抗外星人的需要,基地的建设速度,决定月球基地能否在外星人来临时起到应有的作用。

    抵抗外星人符合全体人类的利益,中方的勘探行动符合这一原则,因此即合理又合法等等。

    总之,中方基地的行动对全体人类有益,不仅不该受到指责,还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北都声明通篇均未提及圈地问题,当场就有记者站起来,质问北都外事部门避重就轻,要求发言人正面回应月球圈地问题。

    发言人面带微笑,用非常熟练的外交语言回应:我再次重申,中方的勘探计划符合《外层空间条约十项原则中的规定

    政治语言就是这么奇妙,北月洲基地的行动确实符合十项原则中的条款,但是准确地说,只符合其中的几项,遵守的远没有违反的多。

    北都的方针非常明确:以实质占领为主,先吃到自家嘴里占到便宜再说,对外不承认不否认,扯皮拖延打太极,谁爱反对谁反对,谁爱抗议谁抗议,有本事你们上月亮上扯条幅打牌子抗议去!

    条约就是用来撕毁的,即使在虫灾爆发之前,拥有航天实力的各个国家也都或多或少地违反过该条约,虫灾爆发后就更不用提了,为了抵抗小行星群,全球有核国家几乎把所有家底全部送上太空,将限制军事化原则视为无物,唯恐外空轨道上的军事力量不足。

    时至今日,《外层空间条约早就变成了一纸空文,别说这份条约本来就没什么约束力,就算有效力,也得北都承认才行。

    而且所谓的共同利益原则根本就是扯蛋,全球二百多个国家,有航天能力的屈指可数,谁肯把到手的利益分出去?

    北都声明刚刚结束不久,华盛顿就再次发表声明,针对北都声明进行强力抨击,带动一干小弟口诛笔伐。

    北都寸步不让,一一予以驳斥,所有涉事国家的外事部门二十四小时连轴转,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口沫横飞。

    屁股决定脑袋,基地集团内部从来不是铁板一块,这一次要不是北都的吃相太难看,基地集团也不会如此齐心合力。

    北都外事部门压力空前,但是中楠海吃了称砣铁了心,谁爱放屁谁放去,老子就是不鸟你!

    北都一位匿名高官说得好,从1840年开始就让你们这些王八蛋欺负来欺负去,事到如今还想卡我们的脖子?没门!

    老子不光要圈地,还要大圈特圈,有本事你们上去啊!

    弱国无外交,外事部门的话语权必须靠强大的国家实力支撑,如今的中国早就不是那个无论几流国家开来一艘军舰,随便开上几炮就能随便欺负的羸弱满清,而是连美国人都要忌惮几分的东方巨龙。

    民意?舆论?一意孤行?

    能让实力低头的只有实力,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北都外事部门的态度越来越敷衍,北月洲派出的探矿队伍越来越庞大,被中方圈入囊中的地区越来越广阔,其中一支探矿队甚至在距离国际基地不足十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储量极高的大型铁矿,令基地集团又是愤怒又是无奈。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在地球上有巨虫这个共同的敌人,基地集团再傻x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与中方开战,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军事力量都被巨虫牵制,八亿以青壮年为主的国人更是北都的底气所在,基地集团甚至没有办法向中方边境派遣军事力量,连最简单最直接的武力威慑都做不到。

    在月球上就更不用说了,北月洲基地的发展速度远超国际基地,连动力装甲都公开亮相,国际基地压根儿没有对抗北月洲基地的能力,不被北月洲打压都是北都网开一面,托了外星人的鸿福。

    没有外星人,中方走到这一步至少还需要几十年,美国佬对中方的打压同样还要持续几十年,从这一点上来说,打破旧有格局并不是一件坏事。

    北都也不想过分刺激美国佬,免得美国佬热血上涌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来,因此探矿和圈占虽然一直在试探美国佬的心理底线,却一直没有突破底线。

    于是乎,北都在发现铁矿后立刻宣布这一发现,声明即将在矿区建设第一座采矿基地,并且愿意以成本价向国际基地提供高品位矿石

    必须要说明的是,北都所说的成本价,是分摊北月洲基地建设成本后的成本,而不是开采铁矿的成本。

    美国佬非常非常非常想拒绝北都的建议,可是国际基地太需要这座矿山,有了少量的高品位铁矿,国际基地就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甚至有可能超越北月洲基地,逐步夺回主动权。

    当然,前提是铁矿必须控制在国际基地手中,而不是从北月洲采购什么铁矿石。

    美国佬果断放弃纠缠,转为与北都接触,希望全资购买矿山所有权,但是中方同样明白矿山对国际基地的意义,怎么也不肯放手。

    双方围绕矿山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激烈交锋,谈判期间,北月洲的勘探行动始终不曾间断,许多美国人认为可能存在矿山的地区落入北月洲控制之下。



564 团聚
    美方代表干脆撕掉伪装,带表基地集团和北都摊牌,针对月球的所有权问题进行秘密磋商,宁可废弃《外层空间条约,也要用有效的手段遏制北都在月球的扩张。

    事情走到这一步,北都高层扼腕叹息,代表团在谈判中寸土不让,竭尽全力谋求国家在月球上的利益。

    对此一哥下达最高指示,同志们在月球上努力拼搏才取得了今天成果,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在谈判桌挥霍同志们用生命和鲜血。

    谈判桌上互不相让,中美之间的谈判陷入僵局,不过双方都有信心得到自家想要的结果,所以谈判依然继续。

    与此同时,两座月球基地的建设从未停止,反倒因为地面的明争暗斗加快了几分,每人每天的工作时间平均超过十四小时,若不是基地强制规定必须留下足够的休息时间,工作时间还会延长几个小时。

    工业组加班加点,建设组也没闲着,虽然基地里的空间总是不够用,不过工业组的生产项目并不总是需要压力空间,很多时候低压空间和真空环境反而更加有利。

    于是建设组终于不必再全体扑在基地建设上,而是分出人手对基地内部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在各个基地中选择适当位置开凿功能空间。

    一年来始终悬而未决的宿舍问题终于列入基地的建设计划。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开凿宿舍乍一看有点不务正业,可只有熟悉内情的人才知道,基地这样做完全是迫不得已。

    地面送到月球上的物资不少,虽然全体航天员厉行节约,但是经过一年多的消耗,储备物资已经消耗得七七八八,而提炼月岩和分离月壤获得的原材料根本不够消耗。

    眼下正处于基地扩张的关键期,每耽误一分钟,都会在将来造成无法计算的损失。

    为此,基地做出全力向外发展的战略规划,所有物资设备无条件向扩张战略倾斜。

    想想看吧,就连空天飞船的外壳都被工业组拿去用掉了,基地哪还有什么剩余物资?可工业组硬是找着了一大批!

    此时的基地拥有三百多位航天员,近三十个生活舱,每个生活舱自重十二吨,若将生活舱回炉重铸,可以回收三百多吨金属,全部用来生产月球车,可以制造月球车上百辆,将基地拥有的运力生生提高十倍!

    除生活舱外,就只有屹立于发射场上的十几艘空天飞船上还能回收一批原材料。

    此前已经有部分飞船被工业组拆解利用,剩余的飞船是全体航天员最后的生命保障,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轻动。

    再就是几个类似军事舱这种无法取代的功能舱仍然保留,工业组除了生活舱之外,哪还有其他选择?

    对工业组的想法,基地立刻表示全力支持,就这样,工程组开始着手解决宿舍问题。

    转眼就是两个月过去,八月初,又一艘空天飞船成功降落空港区。

    北月洲基地的空港目前还只存在于计划之中,不过是一片已经规划好用处的平整空地,除了空地边缘竖着一溜随时可以升空的飞船,与其他区域没有任何区别。

    经过农业组两个多月的努力,基地的供应危机已经解除,主副食储备有了大幅度提升,地面派向基地的人员也多了起来,这一次乘船抵达的航天员一共有二十二位。

    二十多位身穿宇航服的航天员一一离开飞船,聚集在飞船下左顾右盼,不管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训练时看到的资料,怎么也不能和身临其境相比。
1...236237238239240...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