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可是不吃地瓜又能吃什么?一号基地至少得再挖两层,才有足够的面积种点小麦玉米什么的,而且只能种耐旱作物。

    许多人想吃大米想得都快疯了,但是以基地现在的供水能力,大面积种植水稻压根儿就是妄想。

    白晓婷点点自己盘子里的蔬菜,再数数叶涵盘子里有限的菜叶:你的菜怎么这么少?

    叶涵再笑:这不是照顾女生么,这么大的基地,现在只有你们这二十来个女人,你说应不应该照顾?

    吃我的!白晓婷马上把盘子里的青菜匀给叶涵一半儿。

    别!叶涵拒绝,我是男人。

    你是我的男人,我的!白晓婷挥挥拳头,我让你吃你就得吃!

    真不用。叶涵握住白晓婷的手,男人苦一点没关系,不能让老婆孩子跟着一起吃苦,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

    是!就餐的男人们齐声大吼,每个人都面带自豪的微笑。

    叶涵把青菜拨回白晓婷的餐盘: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心意,而是兄弟们共同的心意,吃吧。说罢他站了起来,运足中气说道,现在,我代表北月洲全体老爷们,欢迎咱们的军嫂!

    哗——掌声雷动

    叶涵压了压手:条件有限,兄弟能做的不多,说实话,吃了几个月的地瓜,说实在的,我真吃够了,咱们的嫂子都是农业口生物口的,早晚有一天,能让咱们吃上正常饭菜!

    好——掌声中,叫好声不绝于耳。

    白晓婷愣愣地看着叶涵,眼角突然涌出几分酸涩。




567 闲话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叶涵返回宿舍,门一开,就看到白晓婷等在家里,正和远在地球的秦教授视频。

    回来了!白晓婷欣喜地迎过来。

    飞船抵达第二天,白晓婷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过着早出晚归的充实生活,不过她再忙也没有叶涵事情多,所以每天都是她先下班回家,像个普普通通的小妻子那样等着丈夫回来。

    叶涵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坐到椅子上与秦教授打了声招呼,白晓婷温柔地坐在他身边,扭扭身子挤进叶涵怀里,叶涵顺势搂住她的肩头。

    有个人在家里等的感觉真好。

    秦教授好奇地问:叶涵,你们那儿有什么新闻吗?

    新闻没有,旧闻有一点。

    说说看。秦教授一点也不挑嘴。

    他不清楚北月洲基地的详细情况,但知道月球上保密的事情多,叶涵必须挑能说的讲。

    叶涵在心里把最近听到的消息过滤一遍:前几天国际基地打通了环形山

    这个我也听说子,影响大吗?秦教授问。

    还行,他们晚了好几个月,这才刚出环形山,咱们已经把勘探队派到冷海去了。叶涵说。

    冷海?秦教授不太清楚月球的地理。

    呃,就是那什么,满月的时候看月亮,最上面是北极,往下一点有条飘带一样东西,飘带最右边那一小块就是冷海。

    噢美国人还到不了冷海?秦教授压根儿没听懂,可又拉不下老脸多问,干脆先把这个词记住了,回头再查查资料。

    暂时到不了,他们能在基地边上走几步就算不错了,没个仨月俩月的出不来!叶涵自信地说。

    自信来源于实力,北月洲基地在月球上谁也不怵。

    冷海勘探队由三辆大型月球车组成,携带的给养空气够用一个半月,他们将一路向东南进,绕过几座环形山,通过环行山间的平原地区抵达冷海,对冷海进行为期二十天月科学考察。

    考察结果将决定北月洲是否在冷海开辟第二座分基地!

    对于分基地的建设,无论北月洲还是地面都非常谨慎。

    月球上只有两极能找到冰水,没有水就没有氧气,所以是否在月海开辟分基地一直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

    秦教授很开心:那可好,要我说,就不该让美国佬上月球!

    叶涵无奈地咧咧嘴没接茬。

    这里面的原因说起来太复杂,就算他说得清楚,也未必能说服秦老爷子,还是别扯那么多了。

    老爷子还想打听月亮上的事,却被叶涵岔开:外公,北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还那样呗,挺一天是一天,今天准备的早,情况比去年好的多,但是总这么顶着也不是个事儿啊!提起北方防线,老教授唏嘘不已。

    哎,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就两年多了。叶涵说。

    距镜湖事件暴已经整整两年了,国家在这两年时间里经历了无数危机,现在的国人已经习惯了巨虫的袭击,形势渐渐趋于稳定,就算遇上巨虫,也不像虫灾刚刚暴时那样惊慌失措,因为巨虫遇难的人越来越少。

    不仅国内如此,国外也一样,人与虫大致上势均力敌,用官媒上的套话,这叫正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只要外星人不添乱,人类早晚能消灭巨虫。

    秦教授眼睛一瞪:晓婷都让你勾走了,能不快么?

    外公!白晓婷跺脚,您说什么呢!

    好好,我不说,女大不中留啊!

    您还说!

    话题终于不再沉重,叶涵打了起招呼走出屏幕,钻进卫生间里洗了个澡,等出来的时候,视频已经结束。

    叶涵一个飞扑把自己扔到床上:怎么不说了?

    时间到了。白晓婷叹了口气,外公该休息了。

    叶涵拍了拍身边的床面:美女,来啊!

    白晓婷翻了个白眼儿,顺从地躺到叶涵身边,开口却是埋怨:我都来好几天了,你天天早出晚归的不见人影,真有那么忙吗?

    叶涵苦笑:我这都是因为你来,提前回来的,你没来之前,比这还晚,甚至上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忙。

    你到底忙什么呀?白晓婷不满地质问。

    事多着呢,就说这几天吧,工程组开始挖七号洞了,老高忙不过来,我能不过去帮忙么?

    你管好你们军事组的事不就得了?还管人家工程组的事儿?

    就我一个闲人,不抓我的包抓谁的包?叶涵叹气,过几天吧,再过几天就好了。

    白晓婷用脑袋拱了拱叶涵:不是说都齐了吗?怎么又挖?

    一到六号洞各有各的用处,涵盖了农业科学实验冶炼分离机械加工和能源等各个方面。按建设计划,如果哪个区需要扩大产能,都是继续向地下挖掘,而不是挖一个新洞。

    叶涵笑了笑解释道:七号洞是空港。

    空港?不是有一个了吗?

    那个是临时的。叶涵说,这个是永久的,室内的,跟地面上的飞机场差不多。

    能回地球了?

    哪能啊,你想多了。

    不是空港么?不开航班叫什么空港?

    叶涵好一阵哭笑不得:现在哪有开航班的条件?这个是货运空港!

    白晓婷好奇地眨眨眼睛:货运?往哪儿运?咱们这儿什么都缺,还得往回送东西?

    不是往回送东西,是往绕月轨道送东西。叶涵耐心地解释,你当基地全都在地面上?

    不在地面上还想上天?

    不是想,就是上天。叶涵说,咱们这个基地分地上和外空两部分,现在地上部分已经差不多了,以后就是慢慢增加产能,已经到建空港的时候了。

    还有外空的事儿呢?白晓婷惊讶不已,外空那部分是什么?

    轨道工厂呗!叶涵说,就算月亮引力小,也不能在地上造战舰啊,那可不是几十几百吨,排水量几千吨都是少的,那么重的铁疙瘩,你想怎么送天上去?



568 大步前进
    白晓婷佯怒:你少唬人,太空战舰有论排水量的么?又不是海船。

    叶涵笑:这个排水量说的是体积,就是整个淹水里能排开多少水的意思,不是海船那个排水量。

    这么说多乱啊,怎么不换个说法?

    我哪儿知道啊!叶涵叫屈,我说的又不算。

    白晓婷突然想起了什么:不对吧,你的意思是,轨道工厂用的原料,全都从空港运上去?

    嗯。叶涵点头。

    冰湖就这么大一点,能行吗?白晓婷担忧地问。

    叶涵笑了,故意逗闷子:有冰湖什么事儿啊?

    当我没常识么?你说不说?

    行行,我说。叶涵举手投降,基地打算在七号洞里挖一条隧道,先是一段水平的,然后慢慢抬高,最后垂直通到山顶上,挖好之后铺上电磁轨道,就跟航母弹射飞机似的,把飞船从隧道里弹出去直接飞到天上,根本用不着液氢液氧这下放心了吧?你关心的还挺多。

    那当然!白晓婷得意地皱了皱鼻子,要是地面上也能这么方便就好了。

    她刚刚没想到电磁轨道,不代表她不知道这个概念。

    在地球建造电磁轨道发射飞船的计划早已有之,但地球上发射飞船不仅要克服地球引力,还要突破大气阻力,单凭电磁轨道的加速根本不可能把飞船直接送上太空。

    用电磁轨道发射火箭倒是个可行的计划,不仅可以简化火箭的结构,还能大幅度降低火箭的燃料消耗。

    在月亮上就简单多了,只要速度足够,飞船就能飞上太空。

    地面上啊,应该也有计划。叶涵说。

    真的?

    猜的。

    滚,讨厌!白晓婷怒吼。

    早晚的事。叶涵说,国家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空天号飞一次就是几个亿,你看着吧,上面可能这么一直挺着么?

    切,像你说的算似的。白晓婷嗤之以鼻。

    叶涵嘿嘿一笑:没准将来就轮到我说得算呢!

    你就做梦去吧!白晓婷毫不犹豫地打击道。

    叶涵也不争辩,只是嘿嘿地笑个不停。

    两年前他还在镜水湖上撑船呢,这才两年时间,他已经成了上校军官,北月洲基地的高层之一,将来的事谁说得准?

    叶涵越是自我感觉良好,白晓婷就越是不满意,对某个自大的男人进行了坚决的打击,直到叶涵再也不敢翘尾巴,展示完悍妻手段的某女才重新变得小鸟依人,可怜叶涵差点留下心理阴影。

    这年头,男人必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叶涵已经算好的了。

    日子过的越是充实,时间过得就越快,转眼间就到了十月,日夜赶工的隧道工程成功挖到环形山顶峰,几天后,与隧道工程同步铺设的电磁轨道修至隧道末端,所有设备安装到位后,经过几天的紧张调试,工程组终于宣布空港一期工程提前竣工。

    高凯接到消息后马上把基地高层喊到空港。

    空港分为压力区和真空区两大部分,控制室所在的压力区面积不大,除此之外都是真空区,两个区之间隔着一层厚厚的高强度玻璃墙。

    叶涵赶到空港时,目光一下子落到玻璃墙外的轨道上,一辆上下左右都是轮子的发射车已经托着一艘飞船停在轨道尽头。

    发射飞船的轨道不同于地面上的双排列车轨道,而是在隧道四壁上镶嵌轨道,轨道必须左右对称十字对称六角对称或者八角对称。

    说穿了,这玩意就是一门口径超大的固定式电磁炮,发射车上的飞船就是炮弹。

    人员齐聚,高凯大声宣布空港正式启用,马上进行首次飞船发射,并且亲自启动发射车。

    发射车慢慢滑入隧道,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与轨道接触,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高凯下令发射飞船,隧道中的发射车开始加速,随使隔着数十米的距离,阵阵低鸣仍然通过地面传入压力区。

    低鸣随着发射车逐渐远去而渐渐消失,通过卫星可以看到,飞船陡然自峰顶处的隧道出口处飞出,一同飞出的发射车则在上升一段距离后耗尽冲力,重新坠落峰顶。

    高凯看到这里立即说道:叶涵,一会儿你负责想想办法,把发射车收回来!

    好。叶涵点头同意。

    首次发射圆满成功,几位身穿宇航服的工程人员马上冲进隧道,检查轨道的磨损烧蚀情况,很快就传回了消息:轨道没有任何问题,可以继续发射。

    于是第二辆托着飞船的发射车驶上轨道并发射升空短短半小时,高凯将七艘飞船送上绕月轨道,间隔之短速度之快,创下了人类世界的最高纪录。

    前六艘飞船都是轨道工厂的组装部件,最后一艘飞船里则是六位负责组装轨道工厂的航天员。

    飞船升空后,六个航天员马上投入紧张的装配工作之中,几天之后,七艘飞船成功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座环绕月球飞行的空间站。

    接下来航天员启动展开程序,除生活舱外的其他舱室全部打开,航天员们又花了一段时间,把装的飞船里的金属零件装在一起,空间站外很快就出现了一座巨大的脚手架,架子上到处都是自动焊头这是轨道工厂的太空船坞!

    之后一段时间,北月洲基地又陆续发射了数十艘飞船,就连地球都为轨道工厂发射了两艘飞船,送来了一座核电站。

    随着时间的流逝,轨道工厂越来越庞大,各种种功能渐渐调试合格。

    不久之后,一艘装满铝合金的飞船发射升空,与轨道工厂对接后,船内的铝合金送入冶炼车间,通过电能加热熔炼,铝合金很快就变成了轨道工厂首批出产的泡沫金属。

    新鲜出炉的泡沫铝合金直接送上船台,钢架上的焊头来回蹿动,将泡沫合金熔接在一起,成为人类第一艘太空战舰的装甲材料。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天都有大量原料和设备送入轨道工厂,原料经过深加工后成为船体的一部分,设备则直接装在战舰上,战舰很快就在船坞中成型。
1...238239240241242...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