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火箭赋予战舰的推力,必须贯穿战舰的质心,否则战舰就会因为受力不均而偏航,所以助推火箭每次点火都是两枚,而且是对称的两枚火箭同时点火。

    强劲的动力推动近五千吨的战舰缓缓加速,战舰渐渐驶离原位。

    叶涵发现屏幕上的月球明显向后移动,不禁心头黯然,默默地说道:晓婷,等我回来

    编队速度越来越快,渐渐将月球抛在身后,加速飞向湛蓝的地球。

    此时的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高高挂在白昼的天空上,舰队出发后,并不是直扑木星方向,而是先飞向地球的右侧。

    按人类的习惯,太阳系以地球的北方为上方,所有行星逆时针公转,如果把地球的前进方向视为前方,舰队此时的飞行方向就是地球的身后,几分钟后,助推火箭耗尽燃料,四艘战舰经过短暂的姿态调整,对正预定航行方向之后,立刻启动第二组助推火箭。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589 四根手指
    连续四组助推火箭在不足二十分钟的时间内全部耗尽,推背感完全消失后,战舰抛掉最后一组助推引擎,外形恢复如初。此时只剩主引擎推动战舰,加速效果远远不如火箭那样明显。

    黄波窝在椅子里长长地松了口气:好了,值班员留下,其他人自由活动,叶涵跟我来!

    说罢黄波站了起来,笑着冲叶涵歪歪头。

    宇宙中没有重力,以人类现有的技术,也不可能在024上安装什么人工重力设备。

    但是战舰里的人也不能总是飘来飘去,所以军方想了一点办法,战舰里所有的地板都是磁性材料,船舱隔板和天花板则是非磁性材料,再为所有舰员装备上磁力鞋,舰员就能在战舰里四处行走。

    不过磁力鞋毕竟不是重力,用这东西走路很别扭,许多人宁可在战舰里飘来飘去,也不愿意穿这玩意。

    叶涵刚刚上舰,来的时候又比较仓促,还没来得及领取磁力鞋,解开安全带后马上飘了起来,他立刻抓住椅子,轻飘飘地飞向舱门。

    黄波见状哈哈一笑,干脆脱掉磁力鞋,和叶涵一起飘出舰桥:时间过的真快啊,我还记得当初刚认识你的时候,你小子还是个尉官,这才几年时间,就跟我平起平坐了。

    您还记得我?叶涵十分意外。

    怎么不记得?黄波回头看了叶涵一眼,当时还是我把你要进舰队的。

    是,我一直记得。叶涵说,要不是您,我也穿不上动力装甲。

    那个跟我没关系,你自己不努力,谁也帮不了你。黄波摆了摆手,突然伸手抓住固定在舱壁上的扶手,停在舰长室门外,拇指在门边一按,舱门无声无息地滑开。

    黄波飘进舰长室:进来,别客气。

    叶涵脚下轻点,慢慢飘进舰长室。

    失重环境下,坐与不坐没什么区别,黄波半点不客气,直接把一份文件递给叶涵:我找你来是为了谈谈陆战队的事。

    叶涵疑惑:人不是早就定好了吗?战舰试航要求全员在位,陆战队自然也不例外。

    黄波叹了口气:是早就定好了,但是他没这个福份。

    怎么了?叶涵暗暗一惊。

    得了太空失明症,远征任务肯定没指望了。黄波说。

    叶涵扯扯嘴角:太意外了,我一点准备都没有,跟老婆靠个别就上来了舰长,远征舰队不是必须自愿么?我根本没提过申请,怎么也能调进舰队?他心里的委屈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命令已经下达,再不情愿也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顶上,但是原因总要问问清楚?

    黄波回答道:合格的陆战队员本来就不多,像你这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更少,所以上面就把你派过来了,实在是找不出人了。

    叶涵暗骂放屁,陆战队员都是老子训练出来的,怎么可能连一个合格的都找不出来?

    黄波似乎看出叶涵的脸不对,又解释了一句:兵有,但是没合适的军官。

    话说到这一步,叶涵只能叹了口气:我还能说什么呢?这一走就是五六年

    黄波瞪大眼睛,满脸愕然:五六年?谁告诉你的?

    不是吗?叶涵顿时惊呆,都这么说啊,听说是上面开会时说的。

    放屁那是。黄波口不择言,这事儿我知道,这么跟你说,说这话的人是个半懂不懂的二把刀,根本不懂现在的宇航技术,算都没算,就跟一哥说两年半三年半的,为这事差点从少将撸成大校。

    叶涵惊得嘴都合不上了:不是五六年是多长时间?我听说战舰从地球飞到火星用三个多月,照这么算,飞木星确实是两年半多啊!

    那是你算的不对!黄波毫不客气地说,你们都是速成班出来的,只学了一点皮毛,根本就没你们那么算的。

    到底用多长时间啊?叶涵急吼吼地追问。

    他不关心什么少将降大校的事,只关心舰队往返需要的确切时间。

    这事说起来挺复杂,我给你算算。黄波伸出一只手,屈起一根手指,咱们出发的时间不是随便选的,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从月球出发是计划好的,首先,对地球来说,舰队自带月球给予的速度加成,这个懂?

    为了增加初始速度,军方没少想办法,就算他空上正牌舰长,想说明白也得一样样数。

    懂,月亮绕地球公转的速度。叶涵点头。

    没错,就是这个,大概每秒一公里出头。黄波屈起第二根手指,然后是助推火箭加速,这个不用我说了?

    叶涵好奇地问道:这个速度是多少?

    助推火箭持续的时间虽短,却能为战舰提供较高的初始速度,令主引擎的加速时间缩短,初始速度越高,飞至木星需要的时间就越短。

    我现在也说不上,但是可以告诉你,火箭助推加上主引擎推进,舰队到地球时的速度大概是每秒十二公里。

    叶涵点头:倒是够用了。

    这哪儿够?黄波屈起第三根手指,飞近地球之后,舰队还要利用引力弹弓效应再次加速。

    从月球出发就能利用引力弹弓?叶涵诧异不已。

    叶涵调入培训队之前,就知道引力弹弓这个东西,却一直不大明白引力弹弓到底是什么意思。

    简单想一想,飞船被行星引力拉向行星,就像一颗石头落向地面,有速度加成不难理解,可是离开行星的时候,不是一样要被行星引力拉住,把已经获得的速度还给行星?

    直至接触到宇航学,他才知道自己确实想的太简单了。

    如果行星固定不动,飞船确实没办法利用行星的引力加速,但物理学最基本的定义之一,就是绝对运动相对静止,行星是始终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啊!

    飞船靠近行星的同时,行星在不断的奔跑,飞船飞到行星身后,行星引力就像一根无形的绳子拉住飞船,飞船等于被行星拉着提速,不断公转的行星等于一直拉着飞船跑,于是飞船获得了行星赋予的速度加成。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590 四根手指(二)
    黄波摆了摆手:具体怎么回事你别问我,数据都是专家算出来的,我就是个干活的。

    那度呢?离开地球的度应该是每秒七十二公里吧?叶涵问。

    理想状态下,飞行器应该借到两倍的行星度,地球的公转度大概每秒三十公里,三十的二倍加原本的十二公里,很简单的数学计算。

    黄波连连摇头:账不是这么算的,离开时的度必须看切入位置和角度,舰队的位置不理想,最后肯定没有七十二公里那么多,但是脱离地球时的度确实是七十二公里。

    看叶涵露出疑惑的神色,黄波屈起第四根手指:天宫号给舰队准备了助推火箭。

    还有?

    没了,就这些。

    这些已经不少了!

    叶涵心说上面还真下了血本,忍不住说道:这么高的度,都能飞出太阳系了不对吧?每秒七十公里,六十秒四千二百公里,一小时二十四万公里,一天六百万公里,一百天六亿公里,飞一年就是二十多亿公里,这都够来回飞好几趟了!

    木星距离地球最近时约63亿公里,最远时约93亿公里,一年飞二十多亿公里,不管怎么看都足够往返。

    他在培训队时的天文课学的很一般,但木星是外星人的老巢,别说是培训队的学员,就算是大街上随便抓个普通人,能把木星数据倒背如流也不稀奇。

    叶涵的模糊口算登时逗乐了黄波:不止,主引擎还一直加呢,但是你的算法不对。

    哪里不对?

    咱们的射位置不对,现在不是地球和木星最近的时候,舰队不是取最短距离直飞木星轨道,而是绕着太阳,斜着奔木星去,得走不少冤枉路。

    那也不至于多跑一倍的路吧?

    你光想着加去了,怎么不想想减的事?咱们又不是在木星边上飞过去就算了,必须提前减,才能进入环木星轨道。

    哎呀!叶涵一拍脑门,我忘了!

    还有,咱们这是远离太阳,必须对抗太阳引力,对度也有一定影响。黄波说到这里放下胳膊,哎,我这都让你带沟里了,明明是找你过来安排工作,怎么反倒让你绕进去了?

    叶涵挥了挥手里的文件夹,他浮在空中的身体也跟着晃了晃:这不安排完了么?

    你有信心就好。

    肯定没问题。叶涵说,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我训练出来的。

    不是人训练出来的还不用你呢。黄波说完忍不住笑了,去熟悉熟悉你的队员吧,到地球还得两天呢,趁着还在地球边上,该告别告别,该通话通话,别留下遗憾。

    叶涵脸上一黑:您说话怎么这么不吉利呢?

    我这是未雨绸缪,实话实说,跟吉不吉利没关系。黄波毫不在意,别忘了留一份遗书。

    叶涵无奈地叹了口气:知道了。他猛地想起来,自己从前从来没在乎过什么吉利不吉利,怎么人越老胆子越小,居然还在乎上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了?

    仔细一想,似乎大概可能是跟白晓婷有直接关系!

    女人嘛,天生自带八卦光环,对什么星座占卜预言之类的东西特点感兴趣,或许是这段时间受了白晓婷的影响,才会冒出这种怪异的想法。

    甩掉脑子里的糊涂心思,跟黄波打了声招呼之后,叶涵飘出舰长室。

    虽然他是第一次进o24级战舰,但是在北月洲基地的时候,没少接触o11和o24的消息,不敢说对舰内结构了如指掌,至少不会迷路。

    一路飘至6战队所在的舱段,打开休息室的门,休息室里却半个人影都没有。

    叶涵疑惑地打开门边的舰内通讯装置:舰桥,我是叶涵,帮我看看6战队员都哪儿去了。

    舰内每一个船舱的门边上,都装着一套跟可视电话差不多的舰内通讯器,战士们出于习惯,都直接管这玩意叫电话。

    这东西不光用于舰内各舱室的联系,还可以通过舰桥和外界联系,直接与北月洲或者地球通话。

    好的,稍等叶队长,您的队员都在医务舱,需要我通知他们回去吗?

    不,不用了,谢谢。叶涵心下恍然,结束通话之后一路飘向医务舱。

    舱门打开,所有人一齐回头,叶涵目光一扫,医务室里七八个人他全都认识。

    战士们赶紧打招呼,教官声不绝于耳。

    一位6战队员扒开战友,满面欣喜:队长!你怎么来了?

    刘斌?你小子也在这儿?叶涵呵呵一笑,没办法,让上面抓壮丁了,你们队长呢?

    教官,我在这儿!声音沮丧无力,随即叶涵看到人群后面举起一只手。

    战士们让开一条路,让叶涵看到绑在墙上的病人。

    真空中站和躺没有区别,但是把人放进加压的睡袋里,感觉会比直接飘在空中好一些。

    把睡袋固定在墙上则是为了节省空间。

    o24是无重力战舰,舰内的布置更像空间站而不是水面舰艇,不仅医务舱的床位全部固定在墙上,所有宿舍里的床位同样固定在墙上。

    当然了,只要符合舰上的管理规定,睡袋究竟固定在哪里没人干涉,墙上可以,天花板可以,地上更没有任何问题。

    叶涵看清那个双眼无神的壮汉,马上想起了他的名字:张宏,你别担心,到地球就把你转到天宫号,回地球好好休养,用不了多长时间你的眼睛就能恢复过来。

    张宏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我赶不上任务了教官,我为了任务付出那么多,怎么临了偏偏是我的眼睛看不见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想开点。叶涵也不知道说什么来安慰他,只能用这句老话应应景。

    心底深处,叶涵真的很想挥起拳头暴揍张宏一顿,你丫早不出毛病晚不出毛病,非在出的节骨眼儿上出毛病,要是没这回事,上面怎么会抓他叶涵的包?



591 普通人
    但是事已至此,哪怕心底恨得直咬牙,叶涵也不能表现出来,反而要好言相劝,免得张宏走极端。

    张宏闭上眼睛:要是想不开能让我看见该有多好?

    叶涵叹了口气:好好休息,别想那么多军医呢?

    我去叫!刘斌几步蹿到门边,用电话叫来军医。

    军医不是熟人,但是看到叶涵的上校军衔,军医表现出了应有的尊重。

    叶涵问了一下刘宏的病情,交待军医好好看护,想了想又在队员里挑了一个心细的留下陪张宏,这才带上其他队员返回休息舱。

    都是熟人,也没什么好交待的,叶涵简单说明一下上级对自己的任务就宣布解散。

    刘斌好奇地凑上来:叶队,您怎么到月湾号上来了?陆战队长的军衔不是少校就是中校,叶涵这位上校天然拥有接管远征军陆战队的资格,不上旗舰让人想不透。

    上什么旗舰。叶涵不以为然地说,都是听舰长的,在哪儿不一样?
1...247248249250251...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