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半个小时左右。少校说。

    这么慢啊?不能再快一点吗?叶涵随口问道。

    可以是可以,但是很危险。

    叶涵登时来了兴趣:什么办法,说说看。

    主要看注射解眠剂的位置。少校说,解眠剂一般是静脉注射,药水通过静脉流入心脏,再被心脏泵到全身,这个过程需要半小时左右,如果直接心内注射,大概十来分钟就能起作用,但是心内注射有可能损伤心脏,能不用最好别用。

    你是军医?叶涵很是意外。

    少校摇摇头:值班闲着无聊,翻冬眠素的使用说明看来的。

    值班是挺无聊的。叶涵赞同地点头。

    还好吧。少校有不同意见。

    你怎么打发时间?叶涵问。

    找东西看跟其他舰的值班员联网玩游戏跟地球发发电子邮件什么的。少校说。

    挺充实啊!叶涵笑了。

    首长您就别笑话我了。少校有点不好意思。

    没笑话你,我说真的。叶涵说。

    在他看来,远征舰队的值班制度,完全可以套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句话。

    战舰值班员的任务就是呆在舰桥里看雷达,一旦在雷达上发现不明天体,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该天体是否挡在舰队的正前方,排除其威胁舰队的可能。

    如果有撞击风险,值班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战舰安全,可以动用包括核弹在内的所有舰载武器,确实有必要的前提下,还可以消耗宝贵的料进行机动规避——主引擎推力太小,无法在短时间内推动战舰变轨,因此必须使用推进力更强的姿态引擎实施机动。

    姿态引擎使用的料是液氢液氧,推进力比主引擎大得多。

    每年都会有无数小天体撞入地球的大气层,但太阳系中的小天体密度并不高。在太阳系内部,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无疑是小行星最多的地方,已经编号的小行星多达十二万颗,估计小行星总数多达五十万颗以上!

    数量如此众多的小行星云集一处,小行星带中的情况似乎应当是小天体密密麻麻,一颗挨着一颗。

    不过小行星带占据的区域着实不小,小行星的间距实际上非常的远,横穿小行星带的飞行器与小天体发生撞击的几率非常之低,比随便买一注彩票直接中大奖的几率还要低得多。

    舰队的值班制度只是为防万一的手段,可没人值班员照看军舰却是万万不能。




594 恢复
    两个人又天南海北的聊了一会儿,漫长的半小时终于过去,冬眠舱里注射完解眠素的战士总算有了动静。

    和叶涵一样的僵直,和叶涵一样的笨拙,同样是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恢复正常。

    月湾号上的舰员虽然不多,但叶涵和其他人接触的时间太少,除了黄波这位舰长之外,只熟悉6战队那几头牲口,根本不认识这个即将和他搭班一周的家伙。

    通过询问得知,此人名叫邵海军,是个从小就立志要当海军的年轻中尉。

    邵海军与叶涵其实是同龄人,可叶涵已经是上校军官,让邵海军羡慕不已。

    又过了半个小时,三个人总算离开冬眠舱,叶涵和邵海军享用了一顿高营养流食之后,三个人一起进入舰桥进行简单的交接,此后一周的值班工作便交由叶涵和邵海军负责,少校和他的同伴在邵海军的帮助下注射冬眠素。

    远征舰队的值班制度虽然是每组两个人,但是同样规定舰桥二十四小时不能离人,两个人只能轮流休息,一天到晚见面的时间非常有限,绝大多数时候,舰桥里只有一个人。

    到了这个时候,叶涵想不明白少校看冬眠素说明的原因都不行,因为每天长达十二个小时的值班时间,让他感到非常的无聊。

    叶涵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说明书之类的东西上,干脆把锻炼器材搬到舰桥,利用值班的时间锻炼身体。

    他的身体看似已经恢复正常,可冬眠素的影响没那么快消失,实际上仍然处于极其虚弱的状态,只是太空中没有引力,才不觉得异常,若是把现在的叶涵送回地球,能不能凭自己的力量站起来都不好说。

    这种虚弱的感觉让叶涵非常没有安全感,他迫切希望自己恢复正常,而锻炼就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人类进入太空已有大几十年,失重环境下使用的锻炼器材应有尽有,不过叶涵不敢透支虚弱的身体,只能通过降低运动量的办法一点点恢复。

    锻炼间隙叶涵也没舍弃,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研究舰桥里的各种设备,并且使用模拟系统练习操纵战舰。

    邵海军觉得叶涵就是个怪人,6战队的人就算有资格进舰桥,也是个旁观的,研究战舰有什么用?

    叶涵却不这么想,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远离地球的虚空之中,战舰是所有人的生存根本,虽然说不上有什么用处,可是艺多不夸身,多了解一些知识多掌握一些技能总没有坏处,万一哪一天就用上了呢!

    于是叶涵的每一天都过得异常充实,相比之下,邵海军的日子就过得无聊多了。

    就这样,七天时间一晃而过,叶涵自觉已经恢复了七八分实力,而且对战舰的了解更上一层楼,恨不得再值一轮班才肯罢休。

    为此叶涵甚至利用舰上的通讯设备,向地面指挥中心提出了延长值班期限的申请,可惜指挥中心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叶涵的请求,命令他必须按时交班。

    霍强甚至在回电中毫不客气地训斥叶涵,让他别耽搁其他人的放风时间。

    此时的远征舰队距离地球足有七八千万公里的距离,一份电文从舰队传回地球需要四分多钟,很有点一朝回归解放前的感觉。

    中方早就实验过量子通讯装置,单从理论上而言,量子通讯可以无视空间和距离,实现真正的光通讯。

    但理论就是理论,目前中方做过的最远实验就是地球到月球,这样一点距离,根本体现不出量子通讯的优势。

    远征舰队也有一套量子通讯设备,但这套设备不是舰队联系地球用的,而是借舰队远征的机会进行一次远距离的量子通讯实验。

    这套设备安装在旗舰虹湾号上,眼下舰队的位置已经离地球足够远,也不知道虹湾号到底实验了那套设备没有不对,要么就是还没实验,要么就是实验失败,否则其他几艘战舰的通讯,完全可以通过那套实验设备传回地球,没必要继续使用麻烦的无线电!

    叶涵再不情愿,也不能违背上级的命令,一周的值班任务完成后,两个叫醒了下一班搭档,重新注射冬眠素进入漫长的沉睡。

    失去意识前,叶涵脑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不知道这一睡还有没有机会再醒过来。

    再次恢复意识到时候,叶涵没有立刻睁开眼睛,而是闭住眼睛,等眼睛慢慢适应外界的光线。

    静静地躺了一小会儿,他的耳朵率先恢复功能,听到了一些难以分辨的杂乱声音。

    试着睁开眼睛,叶涵立刻看清了身边的情况。

    所有的冬眠舱都打开了,认识的,不认识的舰员好像木偶一样慢慢活动身体,尽可能让自己快一点恢复正常。

    看得出,所有人都有解除冬眠状态的经验,叶涵不禁暗暗思忖,上面是不是为了让大伙涨经验,才规定每组人必须但只能值班一周。

    叶涵一边苦中作乐,一边慢慢活动身体,其间许多人自觉恢复良好,穿好衣服飘出舱外。

    自觉恢复的差不多之后,叶涵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耐心地等到所有6战队员全部恢复行动能力,才带领全体6战队员离开。

    叶涵将大家带回宿舍之后,马上联系舰桥询问舰队情况。

    舰员全部解眠是舰队抵达木星的信号,但叶涵仍然希望从舰桥获得更加准确的消息,而不是只凭猜测判断舰队位置。

    万一舰队遇到什么特殊情况,把舰员全部唤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大概是因为人员没能全部就位,舰桥的通讯迟迟未能接通,叶涵不得不压下心中的焦虑,耐心地等上一段时间。

    然而没等叶涵再次拿起电话,反倒接到了舰桥的通讯:叶队长,黄舰长请您马上到舰桥来!

    知道了,我马上就过去舰队到哪什么位置了?

    即将飞抵木星。

    叶涵礼貌道谢,离开前郑重其事地吩咐道,我不在的时候刘斌负责,所有人尽快恢复状态。



595 自废武功
    叶涵赶到舰桥的时候,大部分舰桥军官已经就位,仍有刚刚恢复过来的舰桥军官不断赶过来,舱门开了关关了开,黄波似乎是习惯了这种乱糟糟的情况,也有可能是听力还没恢复好,叶涵进舰桥的时候头都没回一下。

    叶涵也不在意,直接飘到黄波身边:舰长,您找我?他注意到黄波的脸色不大好,不过不是什么大问题,刚从冬眠舱出来,脸色都好不到哪儿去,血液循环不好的人,甚至全身都会呈现难看的青灰色,战士们将这种需要好几天才能褪掉的颜色称之为僵尸色。

    黄波点点头:坐下等一会儿。

    舰桥里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舰长身后安置了两个多余的空位,叶涵坐在黄波身后耐心等待。

    无所事事的叶涵四处乱瞧,无意中看到了值班时的搭档邵海军,此时邵海军正坐在雷达后面,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盯屏幕。

    屏幕中心代表本舰,一道代表电波的绿线以本舰为中心顺时针扫过整个屏幕,月湾号左侧出现了三个排成一行的光点,每一个光点都代表一艘友舰。

    绿线扫过屏幕顶端,叶涵愕然看到屏幕顶端冒出一片混乱的光点。

    邵海军立刻大声喊道:报告,正前方发现目标,数量十七,距离12秒,方位右004上013。

    他喊的数据都省略了单位,12秒指的是12光秒,大约三十六万公里,方位后面的数字其实是角度,因为距离还远,有个大致的角度就行,如果距离靠近或者为舰上火力指引方向,就必须使用密位,也就是将圆周等分为六千的军事划分。

    由于太空舰队有可能对距离较远的目标进行超视距打击,必要时还可以对密位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但是一般很难碰到这种极端情况,以舰炮的射程,六千密位的划分足够了——导弹是制导武器,密位这种数据对导弹没有任何意义。

    邵海军话音刚落,黄波大声吼道:上报旗舰!

    已上报!

    黄波稍稍松了口气:密切监视敌军动向,还有多少时间接触?

    以现有速度约八十分钟,我们不清楚敌人的速度

    报告,旗舰通讯!

    接过来,主屏幕。

    叶涵下意识地扭头看向主屏幕,只见屏幕上出现了海军少将的半身影像,虽然这位少将一脸的僵尸色,但是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此人最多四十出头。

    屏幕上那人用沙哑的声音说道:同志们,现在开会,我是舰队司令阎景,今天是1月22号,比预定唤醒时间提前三天,原因你们也都知道了,巡天卫士在我们的正前方发现一股敌军,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把所有人提前叫醒。

    说到这里画面一变,画面主体是一片空旷的太空,正中有一颗不起眼的小行星,小行星附近,数艘冰白色飞船忙忙碌碌起降穿梭。

    因为距离较远,看不清外星飞船的细节,只能看到外星飞船大致呈三角形,有个非常尖锐的舰艏。

    根据我们的观察,这颗小行星附近没有其他天体,也没发现更多外星飞船,因此我们判断,这颗拦路的小行星和这支外星舰队不是有意拦截,只是意外挡在我们的航线前方。

    我已经把这个判断发回地球,但是我们目前的位置距离地球太远,和敌军接触之前,无论如何不可能接到上级的指示,我们和敌人的距离越来越近,随时有可能被敌人发现,我们现在必须做出决定,是抢在敌人发现我们之前实施规避,还是就地将敌军歼灭大家发表意见吧。

    叶涵很想说,你是舰队司令你决定,不过他是陆战队的指挥官,海军的会议没他发言的资格。

    一个难听的声音突兀出现:我们不知道敌人的观察距离,必须马上实施规避才能避开敌人,一光秒的规避半径太远了,就算能避开敌人,舰上的燃料也消耗得七七八八,后面的战斗还怎么打?我建议冲上去,直接歼灭这股敌军。

    我同意这个意见,但是最好示敌以弱。黄波突然说道。

    继续。阎景鼓励道。

    从出发到现在快一年了,舰队又是在无遮无掩的太空里航行,外星人怎么说也是个能飞越星际空间的文明,不可能到现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察觉,眼前这股敌军,很可能是外星人派来试探我们的弃子。

    阎井面色凝重:你是说火力侦察?

    对。黄波点头,别说外星人,就连我们自己都只搞过一次舰炮齐射,外星人不清楚我们的实力,所以才派了一支舰队挡在前面试探我们的火力,只要试探出我们的战斗力,外星人就能有针对性的调整防御布置。

    三天时间也太短了吧?够外星人准备吗?

    黄波耸耸肩:那是外星人的事。

    阎景想了想问道:其他人的意见呢?

    又一个陌生的声音说:司令员,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们没有多余的燃料规避,但是黄舰长的考虑也有道理,我支持黄舰长的意见,必须打一下,但又不能暴露我们所有的火力。

    那就打一下!阎景下定决心,各舰注意,现在下达作战命令,第一,非紧急情况,各舰严禁使用廓炮和1020速射炮;第二,非紧急情况,各舰严禁使用导弹,特别是携带核导弹;第三,没我的命令,任何情况下不得起飞战斗机;第五,所有激光炮发射功率减半,如果不能击毁敌舰,各舰逐级提升发射功率,每次不得超过百分之十;第六,各舰尽量只用一至三号炮塔,必要时启用其他炮塔;第七,不齐射不集火,各舰自由发挥火力,命令完毕。

    叶涵越听越是吃惊,到最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阎景话说的简单,可是按他的安排,舰队武器装备直接忘掉百分之九十,能发挥百分之十的火力就不错了,示敌以弱也用不着这么夸张吧?



596 追亡逐北
    许多人也有同样的疑问,黄波第一个开口问道:司令,就三座炮塔,能行吗?

    不是还有八座近防炮吗?阎景倒是信心十足。

    万一我们的火力无法摧毁敌舰呢?

    我像是那么教条的人吗?火力不足就赶紧报告呗,到时候听我的命令。阎景说。
1...249250251252253...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