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若龙建国是个团长,叶涵只怕早就给自己安上个参谋长之类的头衔,问题是龙建国还差得远呢,营级编制里又没参谋长这个职务,每次想起这一茬,叶涵都一身的怨念。
这他娘的到底算怎么回事啊?
正式进入山区,叶涵才发现情况并没有事先想的那么严重,由于这里曾经是重点林区,原始森林内其实并不缺乏道路,只不过树木深处的道路,大多是当年伐木时开辟的简易土路,虽然四通八达,路面情况却很差。
除去伐木用的土路,林区内还有许多通向各个村落的水泥路,再加上国道省道,偌大的原始森林,实际上早就被各种道路分割成块,而且每一块的面积都不是很大。
这就为捕杀巨蚁创造了条件,战士们只需要抢占上风头投掷信息素,任由信息素随风扩散,原地等着巨蚁从森林里跑出来就行了。
方法十分有效,但是行动并非一帆风顺。
二连的战士们旗开得胜,麻翻了两只不走运的巨蚁,兴高采烈地布置一番,在巨蚁身上钉了十几枚白磷燃烧弹。
然而巨蚁苏醒后,却没像战士们预料的那样返回蚁巢,而是到处寻找食物,围着装甲车团团直转,就是不肯离开。
定时炸弹设定的爆炸时间是一小时,眼瞅着时间过了一半儿,两只巨蚁仍然没有离开的意思,惊得战士们冒出一身冷汗,赶紧再把巨蚁麻翻,直接将起爆时间设在二十个小时之后。
二十个小时后恰恰是夜半三更,接巨蚁的作息习惯,夜里肯定躲在窝里睡大觉,巨蚁身上的燃烧弹,正好把整窝蚂蚁一网打尽。
自此,二连的战士们再捉到巨蚁,一律将时间定在晚间,从而避免巨蚁从麻醉中清醒过来之后不回巢。
二连的战士们很幸运,一连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一只麻翻的巨蚁清醒之后,扭头拱散一坐灌木,眨眼间消失不见。
战士们都当巨蚁已经返回蚁巢,正打算赶赴下一个目标,距离埋伏点不过一二百米的地方猛然一声闷响,冒着烟雾的白磷崩上天空,仿佛漫天花雨般四散坠落。
战士们面面相觑,全都傻了眼,连长鲁庆之彻底懵b,怎么就炸了呢?
还能是为什么?当然是巨蚁没找到食物不肯回巢,还为寻找食物四处乱转!
幸好现在不是防火期,白磷燃烧弹再霸道,也点不着茂盛而潮湿的原始森林,过了一小会,所有的白磷便燃烧殆尽。
若是春秋两季,搞不好就是一场特大森林火灾。
这两件事的时间差不多少,报告几乎同时发回营部。
龙建国对巨蚁也算了解,马上做出最新指示,要么给蚂蚁准备猎物,要么把引爆时间定在夜里随即突然意识到这样不妥,又把给蚂蚁准备猎物抹掉。
在平原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部队把燃烧弹贴在不会动弹的死蚁身上,工蚁把死蚁搬回巢穴,无论工蚁上哪儿,死蚁都留存蚁巢,因而引爆时间并不重要。
可现在用的是活蚁,这东西就算回了蚁巢,也有可能为了觅食再次出巢,谁也不能保证活蚁在燃烧弹爆炸时肯定在窝里,所以把引爆时间放在夜里才最保险。
山区的巢蚁行动终于走上正轨,只是这里山高林密地型复杂,离开道路之后不说寸步难行也差不多少,部队的推进速度远远低于平原地区。
几天的时间,叶涵也有了一些不太一样的发现。
原本以为,山区自然资源丰富,这里的巨蚁数量会远超相对贫瘠的平原,然而蚁巢的实际密度并没有预料中那样高。
继续观察外加调查发现,森林中的动物数量少得可怜,倒是各种飞虫的数量不少,三连甚至还遇到了一只身长接近一米的巨蚊。
这东西着实让众人恐慌了一阵,不过很快就发现,这玩意在原始森林里压根儿就是珍惜级别的保护物种,轻易见不到一回。
战士们把巨蚊的的照片送回营部,结果上面说战士们遇到的全都是不叮人的公蚊,一只吸血的母蚊子都没有。
这件事在部队里引起了一阵小轰动,不过大家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原因——母蚊子靠吸血活着,森林里的动物都让巨蚁吃光了,母蚊子吸无可吸,全都饿死了。
而公蚊子靠吸食植物汁液过活,森林里到处都是植物,自然饿不着它们。
时也命也运也,蚊子也有倒霉的一天,实在是大快人心。
151 峰回路转
这件事引起了叶涵的注意,他对森林中的生物情况生出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关注森林中的生物分布。
他不是生物学家,之所以关心这个问题,是想知道究竟有多少生物能在巨蚁肆虐的森林中存活下来。
叶涵发现,森林中的大型生物已然完全绝迹,无论是大型哺乳动物,还是巨型化的昆虫,都难逃巨蚁毒手,反倒是那些体积小速度快的松鼠之类依旧活跃。
这一点并不奇怪,集群行动的蚂蚁简直就是开挂物种,大型生物难逃巨蚁的捕杀,无论哺乳动物还是巨型昆虫,只要巨蚁能逮着的,都难逃巨蚁的魔爪。
森林中的生态平衡已经因为巨蚁而严重失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情况只会愈发严重,直到彻底消灭巨蚁,才有可能扭转形势!
不过也有一些生物,在巨蚁肆虐的恐怖环境中居然可以生活的很好,比如蝴蝶和其它一些飞虫。
观察发现,这些飞虫的栖息地与巨蚁没交集,巨蚁白天出巢捕食的时候,这些飞虫基本都在天上飞,巨蚁无论如何也捕捉不到。到了夜里,巨蚁回巢休息之后飞虫才择地而栖,,幸运地错开巨蚁的捕猎时间,才能安然存活至今。
这些飞虫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体积都不大,可以长时间飞行或者栖息在树冠顶层;基本以植物为食,不需要争夺日渐稀少的动物食源。
总之,飞虫是一群与巨蚁没交集,因而幸运存活的小家伙。
由此,叶涵找到了巨蚊数量稀少的原因——它们都被巨蚁吃得差不多了!
原始森林里水洼密布,是天然的蚊虫孵化场,可惜蚊子是一种日栖夜行生物,天一黑便四处出击,天亮后落地休息,生活习惯与巨蚁完全相反,饥饿的巨蚁才不管那么多,能逮着的都是好食物!
巨蚊没死绝才是怪事。
不过,上面的想法是消灭所有不正常的虫子,飞虫自然也在其中。
毫无疑问,这个任务又落到了巨虫防治中心头上。
刚刚返回北都的秦教授,因在消灭巨蚁的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功临危受命。
秦教授和他的团队在综合分析各方面获得的资料后,迅速拿出可行方案并向北都高层汇报。
高层的要求是迅速有效而又经济的消灭飞虫,秦教授给出的答案还是那几个字:以虫治虫!
秦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巨虫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的集体进化,任何一种昆虫,都有巨型化的潜力,虫灾在全球范围内呈爆发趋势,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与巨虫之间将继续这场事关生死存亡的战争。
国内的虫灾数量和分布范围,与国外并没有明显差异,有雄厚的国力支持,各地的虫灾发现及时消灭迅速,才得以避免虫灾加重,给国民一种国内虫灾并不严重的错觉。
通过研究发现,资源相对贫乏的人口密集区,虫灾爆发次数很低,危险的巨虫基本出现在各大原始林区,在所有爆发虫灾的原始林区,黑山林区是最特殊的地区。
这个特殊点,就是肆虐大半个林州省,目前还在继续肆虐蝗泛区的巨蚁!
巨蚁的存在,强力压缩其它巨虫的生存空间,客观上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避免黑山林区再次爆发其它种类的虫灾,若是将黑山林区的巨蚁全部消灭,后果很可能是其它虫灾的重新抬头。
比如巨螳螂和巨蚊。
报告还认为,目前对巨蚁的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为培育蚁群消灭虫灾扫平了障碍,保留蚁群甚至控制蚁群成为可能,在这个前提下,完全没有必要对黑山林区的巨蚁赶尽杀绝,甚至应该在其它地区的原始森林投放巨蚁,遏制愈演愈烈的虫灾爆发。
这份报告震惊北都高层,高层立即如开听证会,全国顶尖的生物专家济济一堂,会上分析了报告中的推断,与会专家认为,之份报告内容翔实数据准确,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北都根本不关心报告的学术价值,只关心报告的结论——消灭巨蚁将导致黑山林区爆发不可预见的虫灾!
这个结论实在有些石破天惊,却又合情合理。
北都必须在保存巨蚁遏制巨虫和消灭巨蚁之间放任巨虫之间做出选择,权衡利弊,北都立即向黑山林区参战部队下达最高指示:暂缓行动,原地待命!
此令一出,全力进军的参战部队一片哗然,直到各部队接到上级下发的正式文件,才明白其中的原由。
很快,部队的任务由消灭巨蚁改成了控制巨蚁,同时尽可能消灭其它种类的巨虫。
飞虫的体积不大,但那是有巨蚁的压制,大的都被巨蚁吃光了,一旦巨蚁消失,各种飞虫很有可能再次巨型化。
然而林区飞虫众多,又不像蚂蚁那样有组织有根底,想消灭那些游击队般流窜作案的飞虫,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不过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拥有智慧,懂得什么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在上级还没拿出适用方案的情况下,各部队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消灭飞虫的办法。
比如在里在池塘上点一盏灭虫灯,诱惑飞虫跌落池塘溺水而死这是灯光诱虫的老办法。
再比如向上级建议,研究飞虫的信息素,通过信息素诱杀飞虫这是尝到了信息素灭蚁的甜头,换汤不换药。
而叶涵第一时间将一份报告交给龙建国,龙建国看过之后大声叫好,马上转交上级。
报告的内容很简单:航空播洒乙酸乙酯麻醉飞虫,之后嗯,之后就不用管了,饥饿的巨蚁,会把所有掉落地面的飞虫统统收拾干净。
这个方案简单有效,成本低廉,对林区生态的破坏较低还不必部队深入林区,简直就是为黑山林区定制的灭虫计划——普通昆虫虽然会被乙酸乙酯麻醉,可它们的体积太小,巨蚁压根儿不感兴趣。
152 计划实施(补欠章)
虽然蚁群可能因为获得大量食物而扩大种群,不过一旦进入食物匮乏的时间段,同样会为了获取食物互相征伐,通过内耗降低种群数量,达到种群存续的目的。
在这一过程之中,必然有一部分巨蚁脱离原本的种群,开辟新的领地。
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以军方坑杀无数巨蚁积累的熟练手段,掀翻几群迁移的巨蚁不要太轻松。
既然控制巨蚁不是问题,那么军方完全有能力有理由将主要精力转往其它方向,拿各地还不成气候的巨虫开刀,将虫类的崛起势头狠狠打压下去。
不光任重,而且道远,除非找到一种对抗膨化病菌的办法,一劳永逸地消灭这种诡异的微生物,才有可能将一切拉回正轨。
但是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需要长久的时间慢慢恢复——叶涵在白晓婷那儿听说过,远古时代发生过几次生物大灭绝,其中一次灭绝事件发生后四百至六百万年,地球生物才开始复原,三千万年之后,地表生态才完全恢复。
三千万年?人类出现的时候只能算零头,叶涵光是想一想都有当场晕倒的冲动。
网传地球历史上出现过数次史前文明,搞不好其中的一个就死在这次全球灾难之上,鬼才知道巨虫肆虐是不是另一次全球灭绝事件的起点。
半天后,军方将批准了该计划的修改版。
国内的农业航空虽不是一片空白,却也算不上发达,只有很少一部分地区能看到农业飞机的影子,无论抽调飞机还是加班加点制造飞机都不现实。
因此军方一方面抽调军用直升机,采取吊装喷淋装置的办法解决药物的喷洒问题,暂时应付农业飞机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指示各大航空公司,抽调精干人员,尽快建立农业飞机生产线。
几大航空公司实力雄厚,各方面的技术大牛一箩筐,分分钟拿出几十份农业飞机设计图,要不是调整生产线需要时间,军方压根儿用不着拿直升机顶事。
黑山林区原本就是军方围剿巨蚁的重点地区,配备了四十多架直升机,几十套喷淋系统两天内全部到位,开始执行灭虫任务。
黑山山脉面积巨大,军方投入的四十多架飞机压根儿不顶什么事,只能分区分片分时段喷洒麻醉剂。
执行计划需要大量的乙酸乙酯,这东西价格不高,比航空炸弹便宜得多,可这东西低毒易燃,军方喷洒消耗又大,运输是个非常大的麻烦,因为麻醉剂供应不及,军方甚至不得不降低每日的喷淋面积。
不过计划总归是成为常态,因为控虫计划,军方将大部分围剿巨蚁的部队撤出黑山山脉,只在山区边缘留下少量部队防止巨蚁扩张。
消息传出,各部队反应激烈,纷纷向上级争取驻防,龙建国也不例外,然而他的请求却被上级无情驳回,只能郁闷地传达命令,要求部队撤回营部所在的大兴站,准备撤回阜云。
傍晚时分,龙建国爬上车顶,在微凉的晚风中点燃一支烟,狠狠地吸了一口再用力吐出去,弥漫的烟雾没能带走他的忧郁,反而令他更加烦躁。
远处传来一阵引擎轰鸣,十几辆装甲车排成一列开上站台,整齐停在站台一侧。
鲁庆之跳下指挥车,远远地看到龙建国,马上快步跑过去:营长
龙建国摆了摆手:行了,有什么话一会儿再说,我想静静。
鲁庆之理解龙建国的郁闷,默默地敬礼离开。
此时一连已经整队完毕,鲁庆之简短地总结几句,提醒战士们不得离开车站后,向队伍下达解散命令。
战士们齐声欢呼,几个战士提着大号捕虫网找到鲁庆之,凑在一起嘀咕几句之后,鲁庆之硬着头皮找到龙建国:营长,我那儿有几个战士想出去一会儿,抓几只蝴蝶
抓蝴蝶?抓什么蝴蝶?龙建国扔掉烟蒂,踩上一脚狠狠地碾碎。
鲁庆之陪笑:营长,咱们跟虫子打仗不是没战利品么,战士们想弄几只蝴蝶,留个纪念。
留个纪念?龙建国怀疑地看了鲁庆之一眼。
变异蝴蝶只只体型巨大,翼展超过五十公分的比比皆是,再大一些的也不是没有,这东西在山里不稀奇,出了黑山山脉,能不能找到都不好说。
而且变异蝴蝶也在军方的清除计划之列,搞不好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成为灭绝生物,弄几只放在家里,无论收藏还是出售都很不错。
鲁庆之苦笑:营长,反正这边也没危险,就让他们出去吧,实在不行,开车出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