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民国谍影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寻青藤

    宁志恒心头一喜,自己现在所有的身家除了交给地下党的十一万美元,其他全部交给了自己的家人带到了重庆,以为安身之用。

    自己住宅里面的保险箱只留下了一小部分备用资金,可以说正是两手空空的时候,没有想到赵子良给自己又送来了一笔,正好补贴自己的亏空。

    他不禁哈哈一笑,说道:同方兄这一次也算是因祸得福,我就不客气了!

    赵子良笑着说道:这一次上上下下都是非常高兴,这三十六名间谍里面,有七个人的掩饰身份是本地的富商和士绅,家产极为丰厚,全部抄查了过来,大家都很满意,到都是沾了你的光。

    宁志恒一听不禁莞尔一笑,点头称是。

    两个人又交谈了一会,宁志恒便退出了出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这个时候,第四行动组的军官们听到消息,等宁志恒回来后,赶紧纷纷前来拜见。

    宁志恒和大家交谈了一番,放其他人出去,这才留下了王树成,把这段时间的工作交代了一下,其中霍越泽已经在十天前调离,并同时将自己的两名副手也带走了,第二行动队的工作暂时由副队长沈翔负责。

    这件事情之前也是和宁志恒通过气的,毕竟那两名副队长都是霍越泽用熟了的人,就像当时宁志恒组建第四行动组时,也从师兄卫良弼的手中带出了王树成等人。

    不过这样正好,宁志恒正好可以为左氏兄弟和季宏义腾出位置,以便于宁志恒更好地掌握手下这只力量。

    等大家都出了办公室,宁志恒这才有时间将赵子良转来的这笔钱仔细清点了一下。

    柳同方把这些钱都换成了兑率最高的英镑,足足有二万五千英镑!

    在杭城这样富庶的大城市,就是一个富商的全部身家也不过如此了。

    毕竟上上下下还有不少人分润,宁志恒能够拿这么多,已经是看在他居功至伟的份上,这里面还有柳同方的孝敬,真是一笔巨款了。

    宁志恒将钱收好,这才出门来到了黄贤正的办公室,这才是他真正的靠山,他必须要随时将情况上报给他,以获得黄贤正的信任。

    一切都如他所说,黄贤正也对他这一次的表现非常满意,再三告诫他以后不要亲身犯险,两个人又交谈多时,这才告辞离开。

    上海行动的结案报告,宁志恒很快的提交了上去,处座在第一时间做了批复,一切按照宁志恒附上的意见办理。

    由此,孙家成因功提升为第二行动队长,左刚左强征召入伍,因功破格提升少尉军衔,为第二行动队副队长,季宏义征召入伍,因功破格提升少尉军衔,为第一行动队副队长,左柔征召入伍,因功破格提升为少尉军衔,加入电信科,学习电信技能。

    总之,这一次的上海之行圆满完成。

    第二天,左氏兄妹就身穿笔挺的军官服,来到了宁志恒的办公室,三个人相互看了看,不觉恍然如梦。

    自小家变,三兄妹相依为命,漂泊江湖吃尽苦头,最后不得不投靠戴大光,求得栖身之所。

    直到机缘巧合,投在宁志恒的门下,没有想到短短的半年时间,三个无依无靠的江湖杀手,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家特权部门的现役少尉军官,人生的际遇变化,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这时左柔开口说道:少爷!

    宁志恒不由得好笑道:以后这个称呼不能用了,以前是为了掩人耳目,做事方便,现在你们要叫我组长,明白吗?

    可是左柔还是坚持说道:叫习惯了,我不想改!

    宁志恒看到她坚持己见,也觉得三个人作为自己绝对的心腹,太过正式了,确实显得生分。

    于是开口说道:你们从现在起都是国家正规军官了,这毕竟是在军中,以后当着外人还是要叫组长,我们自己相处的时候还可以叫我少爷。

    他又接着对左柔说道:你先去电信科,尽快学习并掌握发报的技能,以后我们行动的时候,一定会用的上,等过段时间,我自然会把你调到身边来。

    然后觉得有些过于直接,又加了一句:让你们兄妹在一起,好随时照顾!

    左柔大喜,不停地点头称是。

    之后几天的时间过去,宁志恒将自己手中的事务都处理清楚,这时候棘手的工作找上门来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 追查电波(月票加更)
    赵子良打电话,将宁志恒到自己的办公室,将手中的文件放在他的面前。

    前方的局势越来越紧张,双方正在调兵遣将,战争一触即发,昨天处座已经前往上海主持情报工作,他临走前特意嘱咐,我们要加快侦破日本间谍的工作,可是我这几天来,对案件还是没有头绪,看来搞反谍,还是要你来做,我就不硬撑了。

    赵子良这几天来,对案子还都是无从下手,他知道对付日本间谍,还是要找宁志恒这个行家。

    这也早在宁志恒的意料之中,他没有半点客套和推辞,接过文件笑着说道:这些小事还用的着科长您劳神,我一定在短时间里将日谍抓捕归案!

    赵子良哈哈大笑,指着宁志恒打趣道:整个军情处也就你敢说这种话,不过也确实如此!

    他知道自己这位爱将对于搞侦破,有着旁人难及的本领,这也是他如今能够在军事情报调查处的地位的依仗。

    他接着说道:如今处座不在,军情处的工作由黄副处长主持,他是你的靠山,你自然不用多担心,再说他平时也是个不管事的,具体工作就由我来作,现在情报科也是再难风光,也是给我们打下手的角色了,你要是想调用,就直接开口,不用给他们面子。

    言语之间,傲气自生,显然他此时的心态已经大为转变,远远不是一年前的模样了。

    宁志恒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将文件打开,仔细的翻阅。

    距离大战开始没有多长时间了,宁志恒虽然不想参与进去,但作为一名情报人员,自己能够做到的,自己该尽的职责,他要做到最好,最大程度的打击日本谍报力量,争取在撤离南京之前,将这些隐患都清除掉,以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仔细研究完手中的文件,宁志恒这才靠下座椅上闭目沉思。

    这份文件,是电信科提供的监听记录,军事情报调查处的电信科,是目前为止中国最先进的电信部门,它能够在南京城的所有城区监听各种电台的信号和电波,并随时记录资料,以留作参考。

    而南京城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各个部门众多,商家云集,军用电台,商用电台,多的数不过来,管理起来非常麻烦,光是监听的电波就是一件困难的工作。

    不过这种情况随着军事情报调查处的再次扩招而得到了缓解,处座对于电信部门是最为关注的,早在几年前就征召优秀的数学家和电信人才组成破译小组,几个月前的扩召更是购置了大批先进的电信器材,电信科也扩充了一倍,所以对南京城内的电台控制力大增。

    之后的几年里,随着持续的投入,军事情报调查处的电信部门的水平迅速发展,很快就超过了日本,这在抗日战争后期屡立奇功,这其中就有宁志恒缴获的多部加密密码本的功劳。

    这份记录清楚地标明,在南京城区的四个地域突然增加的四个电台电波,其发报的频率和手法,正是消失了三个月的老电台,从时间上来分析,的确是最可疑的目标。

    可是电信科能够做到的也就是这些了,他们无法确定其具体位置,而且这些电波发报的时间太短,且监听的时间太短,还无法探知其规律。

    再加上南京城百万人口,一个小城区里随随便便也有上万人口,这让侦破工作和难度大幅度提高,在短时间里,赵子良也是束手无策,干脆扔给宁志恒了事。

    宁志恒睁开了眼睛,拿起电话给情报科的于诚打了过去。

    老于,现在有空吗?好,到我这里来一下!

    于诚对于宁志恒的电话自然不敢怠慢,在军事情报调查处,除了几位资历老的高层,也就是宁志恒这个狠角色最为难惹,至今宁志恒在审讯室里突下杀手的狰狞面容,还是让就在现场的于诚想起来就心有余悸。

    不多时,于诚就来到了宁志恒的办公室。

    志恒,你这是有事情找我?于诚开口问道,进门就是一脸的笑意满满。

    宁志恒起身请他到沙发上坐下,然后将手中的文件递到他的面前。

    于诚赶紧将文件打开仔细的翻阅了一下,然后对宁志恒问道:这是电台电波的监听记录,你想知道什么呢?我知无不言!

    宁志恒便开口问道:电信科在文件里提到,其中一个电波的频率和手法非常熟悉,当时是你们情报科正在经手的一件案子,你们所追查的对象,正是这个电波频率。

    当时是在城南的中华门附近,只是后来不了了之,这个电波消失了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出现,地点正是在北城区的黑廊街区一带,三个月前再次消失,现在又突然出现,地点也变成了颜料坊附近。

    说到这里,宁志恒看着于诚,语气淡淡的问道:记录上注明,这个案子就是老于你负责的,能把案情跟我说一说吗?

    于诚这才知道宁志恒为什么要把自己找来,原来是要问这件事情,他不由苦笑一声,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原来就在去年四月,情报科发现了一个可疑人员,他们本着放长线钓大鱼的想法,继续监视一段时间,就在一次对方准备去死信箱放置情报的时候,跟踪来到了中华门附近。

    可是对方非常谨慎,关键时候跟踪人员漏了行踪,被对方发觉,于是突然逃跑,在追击之下,可疑人员被击毙,线索就此而断。

    不过情报课也不是吃素的,经过分析,认为上线也就隐藏在中华门附近,可是中华门的区域实在是太大,人口密集,无法确定目标。

    他们判断这个上线很有可能是一名信鸽,也就是掌握电台的情报小组组长,于是调来了电信科守在中华门区日夜监听。

    因为那个时期,军事情报调查处对日本间谍束手无策,难得这一次找到个线索,谷正奇下了死命令,必须全力侦破此案,所以于诚带着大批人手和电信科人员整整蹲守了两个月,花了极大的代价,终于掌握了这个电波的规律,找到个比较具体的位置,把目标范围缩小到了中华门区的响铃巷附近。

    就在当天晚上,他们准备再次在对方发报的时候,突然对响铃巷进行大搜捕,想来个人赃俱获的时候。

    当天晚上的电波信号却突然消失,于诚只好按照计划继续执行大搜查,将整个响铃巷五十八户人家搜查了一个底朝天,几乎每家每户,一寸一寸的都搜了一遍,却是一无所获。

    费时两个月,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的行动最终失败,这样情报科大为失望,作为执行此项任务的于诚,自然也是灰头土脸了,就没有下文了。

    宁志恒听到这个情况,想了想问道:也就是说,这个信鸽应该是响铃巷的住户,只是在发报的当天突然放弃了发报,会不会他察觉到了你们的侦查行动?

    于诚双手一摊,表情无奈的说道:这就不知道了!也许是发现了我们的行动,按照之前监听的电波规律,当天晚上一定会有一次发报,我们判断是日本间谍小组的安全信号发报,是十天发一次,每次都是在夜里十一点左右。

    这个时间进行抓捕,能够确保日本间谍当时正在发报的位置,也就是当时他肯定是在响铃巷里,可是当天没有发报,我们就无法确定目标在当时有没有在响铃巷里。

    事实上,搜查结果也是这样,一无所获。

    宁志恒再次问道:之后没有对响铃巷里的人员进行排查?

    排查了,可是什么依据都没有,也没有筛查的条件,整个响铃巷五十八户人家,二百多人口,我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去调查跟踪,这根本不可能做到。

    于诚说的也的确是事实,跟踪调查一个人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口气跟踪调查二百多人,简直是天方夜谭。

    搜查当时,响铃巷里的所有人口都在吗?有没有人当天晚上离开的情况?宁志恒问道。

    所有人员都在,我们带着户籍警挨家挨户的搜查,当时是深夜,所有的人员都在自己家中休息。于诚回答道。

    宁志恒仔细的想了想,还是觉得对方应该是响铃巷里的住户,只是提前察觉到了情报科的行动,在当天就放弃了发报,同时将电台转移,做好了一切应对搜查的准备,躲过这一次的危机。

    宁志恒再次问道:看来对方后来是离开了响铃巷,之后又来到了黑廊街区附近,有没有想着从这方面入手去查一查?去调查一下,响铃巷的二百名多人员中,后来有没有搬家去黑廊街区居住的人员?

    于诚苦笑道:志恒,南京城是国都,流动人口太多了,很多人都是没有南京户籍的,只是暂时登记人员,之后就不知所踪了。尤其是他们只要伪造一个证明,换一个身份,就可以暂时租住房屋,这对日本间谍来说不是难事。我们要想找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实在是太难了!

    ___________

    感谢父母的伟大凝结了我的血肉,感谢父母的睿智塑造了我的灵魂,最感谢父母让我成为富二代不一样的富二代,但我真的是富二代。都市老牌作者中秋月明最新力作《我真是个富二代重磅推出!正在火爆上架:一对有钱的戏精父母,花式穷养儿子。看贫贵公子的花样人生。



第三百五十三章 牵扯旧案(求月票)
    宁志恒听到于诚的话,不禁眉头皱,他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这种畏难的抱怨之言,困难肯定是有,但是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任何困难就是怕认真二字。

    感觉困难太大,就放弃追查,那最后一丝希望也没有了,于诚这个人精明是有的,可是在性格上没有韧性,难成大事。

    之前在杭城之时,杭城站站长柳同方就是这个情况,看到暗杀河本仓士难度太大,就找借口推诿扯皮,最终惹怒了处座,这才派自己带着尚方宝剑前去执行任务,如果不是柳同方及时悔悟,只怕亦成了自己的刀下之鬼。

    宁志恒看着于诚说道:老于,你马上把这件案子的结案报告给我,我要仔细看一看。

    于诚急忙点头答应,他马上拿起电话,给情报科打了过去,不多时,一名情报官把结案报告送了过来。

    宁志恒马上开始认真的审阅,将具体情况了解了一下,一切确实如于诚所说。

    这以后你们没有再过问这件案子了?要知道这些人里面很可能隐藏着一名日本间谍小组的主要成员?宁志恒再次问道。

    当然有过调查,但是一直没有查出问题来,主要是没有调查方向,没有头绪,最后牵扯的精力和资源太多,我们情报科本来事情就多,最后就放弃了!于诚连声解释说道。

    宁志恒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他眼睛一睁,语气疑惑的问道:这么大的案子,那个日本间谍严宜春参与了吗?

    严宜春是日本人的间谍,是打入军事情报调查处情报科的少校情报官,资历很深,在情报科的地位不低,有很大的知情权限,像这样的调查应该瞒不住他。

    听到宁志恒提到严宜春,于诚的脸上露出一丝不自然的神色,他和严宜春的交情很深,严宜春在一次行动中甚至为他挡过一枪,救过他的性命,可就是这样一位战友,真正的身份竟然是日本间谍。
1...198199200201202...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