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谍影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寻青藤
不得不说,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一直以来,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得住他,尽管这也有他自身的努力有关,可是气运之说只怕也不是没有道理。
现在一切问题都得以解决,获取药品的条件都已经成熟,现在必须要加快行动了,事不宜迟,今天晚上就必须要渡过黄浦江。
宁志恒打定了主意,心中开始仔细盘算着。
一旁的朱卫华却是开口说道:志恒,我这里有一件事要拜托你。
朱兄,客气了,你我袍泽,有事情尽管开口。宁志恒一愣,但是很快答应道。
朱卫华轻叹了一口气,沉声说道:这一次前往苏州河北岸,那里是正面战场,实在是凶险太大,我手下的兵士你也知道,大部分都是青帮的帮众,难民,还有学生,别的人倒还罢了,可是那些青年学生实在是可惜了,他们有文化有知识,都是主动参加军队要求抗日的热血青年。
在上一次的战斗中,甚至连枪都没有打一发,就倒下了一片,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不能就像一条破麻袋一样被埋的战壕里,白白地损失掉。
那朱兄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浦东的情况相对要好一些,你们特务大队这一次的行动任务,是配合正面部队作战,再加上你们都是正规训练的部队,折损的情况一定好得多,我想把我手下的二百名学生兵转到你的麾下,带到浦东去,把这些火种保留下来,大战之后这些学生可都是国家的栋梁啊!朱卫华缓缓地说道。
听到他的话,宁志恒不由得对这位同僚肃然起敬,他没有想到,朱卫华在大战来临之际,不是想着到处抓兵源,增强自己的实力,而是从大处着眼未来,把这些知识青年脱离自己的队伍,试图为国家保留下来,从这一点来说,朱卫华的想法确实是极有远见的,也是极有魄力的。
宁志恒的部队虽然是精锐,可是折损的太多,现在只有六百余人,如果能够增加二百多名军士,就算是不用他们拿枪战斗,帮着装卸货物都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朱卫华的请求正合了他的心意。
朱兄放心,正好我的特务大队也是损失惨重,兵源紧张,这二百名学生兵我就收下了,一定会尽量照拂,减少他们的伤亡。宁志恒满口答应道。
两个人商量妥当,赶回到驻地之后,马上下达命令,军情紧急,一声令下,所有人开始准备,整装待发,还好军事情报调查处的资源较为充足,这两支部队里的军车就有三十多辆,组建军队的时候,当地的青帮和商界人士直接提供了很多车辆,这在整个**系列里是不多见的。
宁志恒的部队因为要走松江,从黄浦江上游的渡口过江,路途遥远,而闸北地区并不远,朱卫华就把这些军车都留给了宁志恒。
宁志恒连声道谢,这些军车也是不小的资源,正好可以更加快捷的运输物资,对自己很有帮助。
宁志恒又把季宏义叫到身边说道:宏义,你带领三十名队员留在南市驻守,负责和游老六处理货物的运输,我给你留下一部电台,有情况随时联系我。
然后他取出那个药盒递到季宏义的面前,说道:我兄弟苗勇义那里,你就多照看着,如果有反复就赶紧把药送过去,我这边也抓紧办理,不出意外的话这两天就能把药送回来,你要随时接受我的指令。
是,放心吧!组长,我一定把事情办好,绝不会出半点问题。季宏义立正回答道,他熟悉当地的情况,留下来处理这些事情,是最好不过的人选。
我在浦东需要一些本地人的帮助,你让游老六马上给我准备几名向导,以方便我的行动,马上去办吧!宁志再次吩咐道。
他对浦东的地形并不熟悉,作战地图上这没有标明的那么详细,有时候局部范围内作战,一块高地,一条小河,都可以决定生死存亡,决定一支部队的命运,这种事情在战争史上屡见不鲜。
宁志恒这么谨慎的人,自然知道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他不能把这只部队的命运寄托在一张地图上,必须要有熟悉当地的本地人作为向导,他才放心。
而做这种事情自然非上海青帮弟子最为合适。
季宏义得到命令之后,马上转身出去找游老六安排,他在上海的势力范围主要在苏州河北岸和法租界,在南市确实有些力有不逮,而南市和浦东是一江之隔,游老六的老家又是浦东人,手下有很多的浦东帮众,在当地有足够的人脉和关系,这点小事难不住他。
很快游老六就带着四名青帮帮众赶了过来,看到宁志恒赶紧说道:大队长,你这动作也太快了,咱们刚刚商量好,你这就要动手了,我还真有些措手不及呀!
宁志恒微微一笑,他也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上午刚刚商量好盗取仓库,下午统帅部就命令他过江作战,可以名正言顺的把部队拉到浦东去。
他笑着对游老六说道:老六,这一次是天赐良机,我的部队要全部过江作战,可以常驻浦东,这一下子可就不是一锤子买卖了,浦东的仓库我们可以把它们全部搬空了,这可是一笔大买卖,你要做好准备工作。
游老六被宁志恒的话明显刺激到了,天下还有这么好的事情?这个宁大队长胃口极大,那自己从中得到的好处还能少吗?
大队长,您放心,我们青帮在上海还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我马上联系车辆和人员,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游老六连声答应道,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宏义带着一些人手留下来,配合你行事,还有今天晚上我就要带一部分人过黄浦江,你用小船把我们送过去。宁志恒吩咐道。
现在的时间太宝贵了,大部队可以绕道用军车运输,自己可以带侦查中队直接过江,时间让节省了一大半,还可以提前趟一趟过江的路线,为以后做好准备。
游老六连声答应道:船只都没用问题,今天晚上就可以。
他转身指着身后的四个帮众介绍道:这是我手下的兄弟,都是我从浦东乡下带出来的心腹,他们熟悉当地的地形,还可以联络一些人手效力,您自可以放心安排!
宁志恒大喜,这就是人熟地熟的好处,有了游老六的帮助,在南市和浦东,自己做起事情来也是得心应手!
___________
谍战《暗枪,已经完本,故事情节紧凑,环环相扣,书荒的时候,大家可以看一看!
第三百七十一章 途中预警
部队开拔之前,宁志恒召集所有军官,安排了具体的行动路线。
首先自己先带领侦查中队,直接在陈延湾坐小船渡江,赶到浦东洋泾区,提前向战区指挥官报道,并开始对所有的仓库进行侦查,并制订计划,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同时命令第三中队长霍越泽带领三个中队乘坐军车走松江,找到最近的大渡口渡过黄浦江,尽快赶往浦东的洋泾区,与宁志恒汇合。
越泽,你们在渡过黄浦江之后,一路上一定要小心日本人的便衣队袭击,据悉有数支便衣队就活动在浦东地区,他们经常袭击补给线,不过人数不会太多,你带上两名向导,手下四百多名队员还有二百多名学生兵,应该可以应付得了!宁志恒仔细叮嘱道,不过他相信日本便衣队应该没有这么好的胃口,吃下他的特务大队。
是,组长,您放心,我一定把人员和车辆安全带到洋泾区,和您汇合。霍越泽立正敬礼回答道。
不过他并不担心自己,反而对宁志恒的安全有些担心,毕竟宁志恒手下才不到二百人,遇上日本便衣队还是很危险的。
他又接着说道:组长,你们过江之后也要小心,尽快到达驻地,等我们汇合。
宁志恒点头说道:放心,我只是做一下侦查,有一个侦查大队随身,日本便衣队还奈何不了我,好了,时间不等人,我们浦东见!
说完伸出手去,和霍越泽紧紧的握在一起,然后挥手而别,看着大部队上了军车,排成车队顺利出发,宁志恒这才会回身对孙家成说道:我们去陈延湾。
孙家成的侦查中队早就集结待命,听到宁志恒的命令,侦查中队快速出发,坐上了游老六准备的卡车,一路奔驰,很快到达了黄浦江上游的陈延湾。
这个时候游老六已经等在心里,把人手组织好了,看到车队到来,赶紧迎了上来。
陈延湾这处江面水流平缓,在江口处有一个极为隐蔽的水湾,日本人封锁黄埔江时,沿着江面把两岸的船只全部摧毁,众多余名没有办法沿着江岸上行,将渔船都滑进了这个小水湾中。
水湾水不深,湾道又窄,只能停留下舢板小船,宁志恒赶到这一次水湾时,就看到密密麻麻的停着上百只舢板小船,不禁连连点头,这里真是一处绝佳的隐蔽之处,从外边很难知道这里竟然隐藏着这么多船只,这些足以让自己的特务大队一次性渡过黄浦江,也为自己日后可以及时撤离,提供了一条退路。
游老六在宁志恒的身边,指着眼前的水湾说道:这里名叫三月湾,只有当地的渔家才知道这里,我已经召集了五十只小船,天色一暗,就可以出发了。
宁志恒点了点头,对游老六的安排很是满意,他小心的叮嘱道:老六,以后这段时间,你可要盯紧了这里,如果事情有变化,浦东战局失利,你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我们接回来,千万不能耽误!
宁志恒再三叮嘱,因为这是宁志恒的特务大队最好的,也是最快的撤退路线,一旦失利,他绝不会去踏上那条铺满鲜血的逃亡之路。
大队长,您放心,我的人随时守在这里,只要您一来消息,不用一个小时,我就把你们全部接回来!游老六拍着胸脯,再三保证。
天色见暗,自从封江之后,沿江两岸已经没有了人烟,黄浦江面上也一片寂静。
所有人员登船,宁志恒坐在第一只小船上,轻轻巧巧使出了三月湾。
来到江面上,速度陡然加快,五十只小船只很快就平安渡过了三百多米宽的江面,小船停下,宁志恒当前一步下了船,一百六十名行动队员紧随其后,迅速列队出发。
上了主干道,两翼派出侦查人员,宁志恒走在队伍最前面,迈开大步迅速前进,两名向导在身边,每前进一个地点,就和宁志恒介绍一番。
这一片周围没有人家,趁着夜色队伍迅速行进,队伍行进的途中休息了一次,夜色越发的深,好在这些行动队员都是身强力壮,训练有素,队伍的行进速度没有降低。
大队长,在往前,就是刘家河,这里向南有一个村子叫小刘庄,大概有一百多户人家,从这里开始,越往前走,人口就会逐渐多起来,我们转头向北,到后半夜就可以到达洋泾区,再往前就是我们军队的驻地。向导赵春生在一旁介绍道。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身材健硕,一看就是个能打能拼的好手,是游老六回乡之后专门挑选的子弟,带到了上海谋生,对这一带的地形极为熟悉。
宁志恒点点头,他的大脑记忆远超常人,一副上海地图早就清清楚楚地印在他的脑海里,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记忆中的地点和现实相对应,很快就知道了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
那这么说,偏南的方向应该就是刘家河的主流,那里是不是应该有一处石桥,叫青门桥,直通南边的大泽?宁志恒开口问道。
赵春生惊讶地看了看宁志恒,没有想到宁志恒竟然会对这一带的地形这么清楚,要知道他们就是从小长在这里的很多人,也因为流动性差的原因,除了方圆几十里,对其他地方也不是很清楚的。
大队长,没有想到这一带穷乡僻壤,没有人烟的地方,你也知道得这么清楚。赵春生不由得赞叹道。
可是他接着说道:不过那处石桥六年前就倒塌了,堵塞了河道,就全给拆除了,现在要去大泽,只能再向东走五里,绕一个大圈。
宁志恒暗自记了下来,地图是多年前的勘探绘制的,上面所标明的石桥现在已经拆除,如果只是按照地图,很多变化都不能掌握,这就是宁志恒一定要带向导的原因。
中途队伍第二次休息,每一次的休息期间,两翼的侦查人员都会把情况回报一次。
宁志恒确定没有异常之后,再次往前行进,就在队伍来到一个高坡的时候,走在队伍前列的宁志恒突然感觉一阵心悸,这种感觉他再熟悉不过了,正是他经历了多次的预警感知。
他能够清楚的感知他自己身处一个危险的境地,只是脑海中预警的危险程度没有那么急迫,不是那种顿时毛骨悚然,大难突然临头的感觉,但也是感觉精神紧张不适,应该是危险即将来临的感觉。
宁志恒顿时停下了脚步,右手一扬,沉声喝道:停下!
这一突如奇来的变化,让周围的人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行进的队伍马上顿住。
宁志恒再次命令道:散开隐蔽,不要留在大道上!
侦查中队都是训练有素的特工,很快队伍一分,就在路边各自找到掩体,或者就地卧倒,大道上顿时空无一人。
宁志恒躲在草丛里,警惕着望向四周,这个时候脑海中的那种紧张的感觉减缓了很多,这说明他的应对是有效的,如果再向前行,一定会更加危险。
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判断出危险究竟出自何方,必须找出真正的原因。
他是知道自己的预警感知力有多么神奇,这也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为依仗的本钱,不知多少次把他从死亡的边缘解救出来,这一次上了战场,他最大的信心就是来自预警感知,只要不是被陷入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他都有信心安全撤离。
可是危险到底来自哪里呢?自己带着近二百人的精锐部队,还有谁能够对自己造成威胁?
难道?
不会这么巧吧?刚刚踏上浦东战场,就和便衣队遭遇了?
不过这件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张江琅少将也说过,浦东战区部队的后方补给线经常被袭击,现在日军的登陆战一直没有成功,正规部队上不来,能够摸上岸的就是这些小股的便衣队了。
而自己现在身处的这条大道,正是平时运输军用物资的补给线,不会是自己一头撞上了日本便衣队的埋伏圈里了吧?
如果真是如自己的判断,那么他们的目标不会是自己,因为自己这只部队是今天突然出发,自己分兵渡江,这才赶到了这里,只能是误打误闯遭遇到的。
这里到了什么地方了?宁志恒低声问道。
这里是双马尾一带,再往前有一段斜坡!赵春生赶紧回答道,他不知道宁大队长为什么会突然下达隐蔽的命令,但一定是发现什么情况了,只是自己没有任何发现。
宁志恒自己对照了一下记忆中的地图,确定了自己方位,又再次向赵春生仔细询问周围的地形。
赵春生没有料到宁志恒问的这么仔细,有些拿不准,就把另一个向导也交了过来。
另外一个向导叫洪南,因为脑袋大着常人一圈,绰号叫南瓜头,他对这一带更加熟悉,很快为宁志恒介绍了周围的地形情况。
宁志恒问清楚之后,已经把周围的地形在自己的脑海里汇聚合成一个比较立体的印象,不禁暗自心惊。
第三百七十二章 反向包抄
宁志恒也是黄埔军校步兵班出身,对于战斗的各种地形布置并不陌生。
从地形上看,再往前就是一个绝佳的伏击地点,可以说,只要自己的部队进入这处斜坡地段,如果有人突然从高地袭击,其后果不堪设想。
组长,有什么情况?身后传来孙家成的声音,他在队伍的后方,负责防止在黑夜中有掉队的队员,可是队伍的突然隐蔽,让他有些措手不及,悄悄摸了上来,找到宁志恒询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