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民国谍影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寻青藤

    说到这里,他手扶着下巴,低着头仔细考虑,想要在印象里找出符合宁志恒所提出来条件的人,过了好半天,这才开口回答道:大队长,按照您说的,这样的人真有不少,最常见的就是那些专门来前线慰问和支援的学生或者是工人。

    宁志恒赶紧追问下去,老胡就仔细地给他说明了一下情况,原来,在开战初期,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号召下,全国人民的抗战情绪高涨,全国各地有人进行募捐,很多国民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筹集来的钱财和物资都由各自组织的慰问团和支援团带到前线来。

    这些团体不仅来到前线送钱送物,并且在上海进行宣传,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光是在上海市区,这样的支援团体最少也有二百个,他们因为长途跋涉路途遥远,所以大部分都是心怀热忱的青壮年和青年学生组成,这样的团体在浦东战场也有不少,他们经常会进行抗日宣传,筹集财物,购买粮食和药品来支援前线将士,这些人都很受国民百姓的欢迎。

    宁志恒问道:按你这么说,还真有这个可能,你知道这样的爱国团体一般有多少人?

    这个没有固定,多的几十个人,少的也有十几个人,不一定!大部分都在乡镇,还有一部分会进入村庄安置,但一般都是青壮男子。老胡认真地回答道。

    宁志恒点点头,按照老胡介绍现在的情况,这些抗日爱国团体里面很有可能会隐藏着便衣队的一些成员,这是一个侦查方向,现在自己手上没有别的线索,那就从这个方向入手。

    至于怎么侦查?老胡这些青帮弟子倒是可以用,只是那些日本特工一定非常警觉,如果打草惊蛇就有些不好了。

    怎么样才能以最自然的方式去打探消息,而不引起对方的警觉呢?宁志恒的目光不禁看向了不远处正在紧张地装卸物资的学生兵。

    这些刚刚加入别动队的学生兵,都是各地的热血青年学生,他们刚刚出校门没有多久,许多还稚气未消,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学生娃。

    这样的本色出演,任谁也看不出破绽,正好可以进入各个乡镇搜索,有很大可能找出那些便衣队成员。

    至于孙家成他们的行伍气息太重,侦查时很容易惊动便衣队的特工,只能随时等候宁志恒的命令行事。

    他越想越有道理,马上命令所有学生兵集合,之后宁志恒亲自挑选了二十多名看着机灵一些,能说会道的学生兵,让他们全部换成学生装,看上去真是完全没有半点破绽。

    宁志恒把他们单独叫在一边,亲自给他们安排任务。

    我们特务大队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清剿潜伏在我们后方的日本便衣队,但是他们隐藏在民间,我们很难找到。

    现在我们怀疑他们会藏身在一些爱国团体中间,而你们要做的,就是伪装成投军不成的爱国学生,每两个人一组,每天去各处乡镇甚至是农村,去寻找爱国支援团体,试着接触他们,观察他们,甚至是加入他们,尽量了解一些信息,比如团体的来历和组成,注意他们的口音,以及来浦东的时间等等,然后把这些信息都汇总给我,我们会根据你们的情报汇总,来确定目标,明白了吗?

    明白了!众位学生兵齐声其回答道。

    宁志恒自己也没有闲着,也找来一身学生装穿在身上,调整好自己的伪装状态,按照之前左柔的指点,尽量使自己的脸部特征变得柔和,身形和声音都做了处理,举手投足之间,气质顿时变了一个模样。

    可惜左柔不在身边,要是再稍微化一化妆,几乎和学生没有两样。

    宁志恒也挑选了一个学生兵,这个学生兵叫戴俊伦,他是学生兵里面比较出众的一个,在学生兵里有些威信,宁志恒看着他也机灵些,就把他带在身边。

    挑选出来的学生兵们都离开驻地,按照宁志恒的安排各自离开。

    宁志恒带着几组学生兵快步而行,一路行进,很快就来到了离驻地最近的青江镇,这是附近最大的一个乡镇,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便衣队藏身的最佳去处。

    走入青江镇,宁志恒和众人约定傍晚在镇门口汇合,然后几组人分头进行侦查。

    他自己则带着戴俊伦慢慢地往镇中走去,路边熙熙攘攘有很多行人,看的出来这里人口确实不少,宁志恒他们走在街头好奇的左右观望,好像是刚刚来到这里的两个学生。

    这个青江镇很大,街道纵横,宁志恒两个人来到一个商铺前,和气打听青江镇上有哪些爱国团体,可是这个店铺掌柜却是一问三不知,只是说看见过有人在街头演讲和募捐,他还捐个不少钱云云。

    宁志恒看不得要领,又换了几个行人问了问,可还是没有人清楚具体有几个爱国团体,以及他们的住所。

    看着一旁的戴俊伦有些焦急的神色,还是太稚嫩了,宁志恒微微一笑,便和他边走边聊,开口低声问道:俊伦,你今年多大了?是哪里人?

    戴俊伦看了看宁志恒,发觉近距离的接触,这位顶头上司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严厉,也是低声回答道:我今年二十了,是浙江金华人。

    金华人?那你是怎么来到上海加入别动队的?宁志恒问道。

    戴俊伦赶紧回答道:我是在上海求学,大战一开始,我们学校就让日本人的飞机给炸了,好多同学就报名去参军,可是人家正规军不收,嫌我们累赘,没有了学上,参军又无望,都本来准备回乡的,又听说别动队招收学生抗日,就和同学们一商量,就都跑来加入了别动队。

    宁志恒一听这才释然,不禁笑着说道:浙江金华!那我们可是同乡啊!我是杭城人!我刚才听你的口音就觉得有点像,只是发现你的口音里还有些上海口音,就有些拿不准。

    戴俊伦也是非常高兴,大队长竟然是自己的同乡,他嘿嘿一笑,说道:呵呵,我来上海求学也有两年了,有时候上海话和家乡话混着说,是有些不伦不类的。

    是啊,我也是和你一样,从杭城到南京求学,上了两年军校,结果杭城话和南京话混着说,就成了这个样子,哈哈!

    两个人相对一笑,关系亲近了不少,宁志恒今天刻意的收敛锋芒,戴俊伦也感觉这个新任大队长和蔼可亲了很多,这个时候突然他大着胆子说道:大队长,好多老队员都叫您宁阎王,我看着您可是一点不像,倒像是我的学长,一点架子都没有。

    听到这话,宁志恒不禁一愣,这自然是下面的老队员议论,让这些学生兵听到了,

    他也不想多解释,摆了摆手转移话题问道:和你一起参加别动队里的同学多吗?

    多,好多都是我们学校的。戴俊伦点头说道,但是很快脸色一黯,都说是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可是在前些天在北岸一上战场,就走了好多同学,他们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开一枪。

    宁志恒听完这话,也是心头一沉,两个人都没有再多说,也不愿意再提这个话题。




第三百八十章 找到巢穴
    他们两个继续人转了一大圈,终于打听到一个消息,在南街有一个大院里,有不少学生模样的人居住。

    宁志恒两个人赶紧按照地址找了过去,只看见一个大院门口站着几个青年,正在相互交谈着,宁志恒示意戴俊伦上前搭话。

    戴俊伦点点头,便上前和这几个青年搭话,他能说会道,不一会就和他们热聊了起来,原来这是一支从江西来的支援团,刚刚来到这里也没有几天,正在商量着组织宣传和慰问中国驻军的事情。

    这些青年看着宁志恒沉默寡言,也就没有在意,知道他们是投军未成的学生,都是表现的非常热情,宁志恒在一旁察言观色,借着他们和戴俊伦的交谈之中,暗自进行甄别。

    可是无论是那些洋溢着青春笑容的脸庞,青年们交谈间的举止细节,都没有发现有任何异常,他相信如果真是日本特工是做不到这么逼真的,单是那标准的江西地方口音,就不是那么容易模仿的,看来这个青年团体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时候天色已暗,既然没有发现异常,宁志恒和戴俊伦就谢绝了学生们的挽留,告辞离开。

    两个人来到了约定好的地点和其他几组人员汇合,看到人都到齐了,宁志恒低声询问了一遍,知道他们虽然都接触了一些团体,但都只是了解到一些简单的情况,没有什么发现。

    宁志恒也没有失望,侦查工作才刚刚开始,事情不会那么容易,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宁志恒带着人赶回到了西曼仓库,孙家成赶紧迎了出来。

    组长,今天出去有没有收获?孙家成问道。

    哪有那么巧,我一出门就抓着人了,你以为这是在南京?宁志恒笑着说道。

    宁志恒在南京城里借着天时地利人和,做起事情来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只要这些间谍有所行动,都难逃他的手心,最顺利的时候,宁志恒一天就抓捕了十四名日本间谍,而且是分批抓捕,这一成绩让所有人都为之惊叹!

    可是现在是在浦东这个偏远地区,又是人口管理混乱的乡镇地区,人地两生,哪里还有那么得心应手。

    是啊,这要是在南京,那还用我们这么麻烦,直接把街一封,挨家挨户一搜,还怕这些人能跑到天上去!孙家成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

    宁志恒看着四周比较安静,便开口问道:越泽他们走了多久了!

    霍越泽带领三个中队出发,押送大量的药品和物资去往陈延湾,即使是用汽车运输,也要走两个小时,所以已经提前出发了。

    已经走了半个小时了,您放心吧,足足三个中队押送,日本便衣队是吃不下他们的。孙家成回答道。

    说不定他还盼着便衣队跳出来呢,还省得到处去找他们。

    霍越泽他们自从错过了那一次的歼灭战,心中一直都是惋惜不已,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不过正如孙家成所说,如此重兵护送,日本便衣队也不是傻子,实力悬殊,他们也不会把这支运输队作为攻击目标的。

    宁志恒摆了摆手,说道:那还是算了吧,那些药品可是关系重大,不能出半点差错,但愿越泽他们一路顺利,把药品安全运过江去。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其他几组学生兵也陆续赶了回来,向宁志恒汇报这一天的侦查情况,也是没有什么发现。

    宁志恒将他们的叙述都记录汇总,他没有奢望这些学生兵有什么超人的眼力,直接就发现日本便衣队的踪迹,只是要求有初步掌握一些情况,以便于自己分析后,找出一些蛛丝马迹,这样可以省却很多时间。

    到了晚上十一点,仓库外面响起了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宁志恒知道这是霍越泽赶回来了,他赶紧来到大门迎接。

    这一次的运输,一切都很顺利,霍越泽带着车队一路小心戒备,把药品和物资送到了陈延湾,游老六带着船队准时接货,只是物资太多,舢板小船运输量太小,只能让船队来回运输了好几趟,耽误了不少时间。

    游老六也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物资,当时让这大手笔给惊的不轻,暗自咋舌,果然还是这些当兵的手段厉害,自己最多是偷,人家这干脆就是搬,层次不一样啊!

    最后霍越泽告诉游老六,仓库里还有大量的物资需要运输,明天晚上继续准时接货,争取尽快把所有物资运输完,这又把游老六震得眼皮子直跳,赶紧连声答应。

    货物运过黄浦江,季宏义带着队员们盯着装货运输,及时把药品连夜送至各大医院,顿时让所有医院的医护人员惊喜万分,赶紧给伤员用药,早一分就能多救回几条人命,绝对不能耽误。

    其他的货物自然是让游老六操作,运进租界高价出手,不过游老六从中赚取分成,其他的所得就交给季宏义保管,等待宁志恒的安排。

    第二天情况照旧,宁志恒仍然带着学生兵们赶往各处收集信息,宁志恒按照他们提供的情况,分别找到这些团体亲自接触,仔细甄别,可是仍然没有什么发现,筛选的工作进展不大,他只能耐下心慢慢来。

    时间过了四天,所有的工作就是这样正常运作,霍越泽这边加紧运输物资,终于把这几个仓库里面可以运走的物资都清理干净。

    而宁志恒的侦查工作也开始有了进展,晚上在宁志恒的房间里,两个学生兵正在向宁志恒做着汇报。

    你是说这个山东来的慰问团很可疑?宁志恒问道。

    学生兵张子祥点头说道:确实是这样,这两天我们一组都在观阳镇,观阳镇上有三个慰问团,我们试着接触一下,其他两个团体对我都很热情,甚至还劝说我们加入他们,准备下乡进入村庄深入宣传抗日。

    只有这个山东慰问团,我们接触的时候表现的很平淡,我试着想加入他们,可是他们马上就拒绝了,说是很快就要离开前线回乡了。

    另一个学生兵陈光志接着说道:我们在和其他两个团体谈话的时候,他们说这个山东慰问团比他们来前线还要早些,平时也不愿和他们搞联合宣传,接触的很少,有些不好相处,就是说有些排外,然后我们试了试,刚开口说想加入,他们就马上拒绝了我们。

    听完他们两个的汇报,宁志恒在脑海里仔细分析了一下,这确实很可疑,浦东处于上海的东南方向,从地理位置来讲,山东的慰问团体应该先经过上海市区,那里是战事最激烈的中部战场,而且上海市区人口众多,经济条件也好,最适合做宣传和募捐。

    很多的慰问团就集中在那里,所以一般北方来的慰问团和支援团一般就在上海市区宣传了,没有必要绕一个圈子进入浦东的右翼战场前线。

    根据这些天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浦东逗留的慰问团和支援团一般都是南方地区来的,比如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因为他们可以直接从进入浦东,无需绕路。

    这个慰问团却是来自山东,这是为什么?会不会因为他们的口音是北方的口音,无法冒充南方慰问团,这才是没有选择,无奈为之?

    要知道这个时期精通中文的日本特工大部分都是北方口音,南方口音的很少。

    而且和别的支援团体也没有什么交流,并且拒绝其他学生的加入,显然是怕与人多接触,露出马脚。

    综合以上几个异常情况,这个慰问团的疑点太多,看来有问题,自己必须要亲自去甄别。

    第二天一大早,宁志恒带着孙家成和四十名队员,都换成便装赶往观阳镇。

    进入了观阳镇,宁志恒自己仍然是一副学生装,带着张子祥和陈光志走在前面,孙家成等其他队员散开,远远的跟在后面。

    这个镇处于洋泾区的西端,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集镇,人口密集,由张子祥和陈光志带路,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这个慰问团的落脚点。

    张子祥指着远处的一处大的院子说道:这处院子就是他们的落脚点,我只接触了几个人,其他具体的人数我不知道。

    宁志恒点了点头,他仔细观察这个院子,估算了一下,这个大院子至少可以住下二十到三十个人,只是门口紧闭着,里面也没有什么动静。

    宁志恒没有贸然接近,只是远距离的观察,如果这里是便衣队的巢穴,那么一定有暗哨在附近观察,可这里是人口密集的乡镇,周围都是民宅,可以藏身的地方太多,宁志恒也没有把握能够找出暗哨,为了不惊动目标,他只能是远远的观察。

    他们对你们有印象,你们不要在附近逗留。宁志恒转身对张子祥两个人命令道,两个人知道自己在和这些人碰面,肯定会引起怀疑,赶紧点头答应,快步离开。



第三百八十一章 又见故人
    宁志恒自己就在附近的一个小吃摊上要了些吃食,这里正好可以观察到大院子的门口。

    不一会,孙家成也走了过来,来到他的身旁,宁志恒低声吩咐道:安排人在附近布置监视点,不要靠的太近,小心有暗哨!
1...214215216217218...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