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民国谍影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寻青藤

    宁志恒和苗勇义换上了一身西装,进入了法租界,来到了一处单独的公寓小楼门口。

    两个人下了车,宁志恒掏出钥匙打开了院门,推门而入,并对身后的苗勇义说道:这里是我们安置的一处安全屋,你这些天就在这里修养,等你彻底康复,我会马上给你安排职位。

    苗勇义点了点头,两个人一起进入房间里,这处小楼内部装饰精致,设备齐全,属于非常高档的住宅,这让苗勇义不禁暗自吃惊,他转了一大圈,四下看了看,不由得诧异的问道:志恒,你们军情站出手就是阔绰,一个安全屋搞得这样精致,太过了吧!

    宁志恒也是无奈,以岳生这样的人物购置的房产,自然不是普通人可比,就这样,他还只是挑选了一些最不起眼的房产接手。

    这里条件不错,适合你的修养。宁志恒说道,又拿出一叠子钞票放在桌子上面,厨房里什么都有,你就自己开伙,尽量别出门,等十天后我再来看你!

    苗勇义点头答应,他也是平民家庭出身,开火做饭是难不住他的。

    安排好了一切,宁志恒这才起身离开,这段时间他的事情太多,每天都要处理很多繁杂的事务,一个情报网的建立,从无到有他都要亲手处理,涉及到很多机密情况,他绝不能假手于他人。

    他一路赶回到了公共租界的谭公馆,这里以后就是他安身之所。

    他之所以没有把指挥中心放在法租界,就是因为在法租界,青帮的势力过于庞大,青帮的门徒充斥着法租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可以影响到方方面面,做任何事情都很难瞒得过这些地头蛇。

    青帮现在在岳生的带领下,是积极抗战的,可是在之后的日本占领期间,也有不少的青帮头目为了自身的利益,投靠了日本人做汉奸,宁志恒一直对青帮都是有所顾忌的,这也是他把主要力量都放在公共租界的原因。

    当然,法租界作为上海最繁华的地区,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他也会布置一些棋子,不过绝不会和青帮分子有任何联系,对于青帮的态度,他一向的原则是可以合作,但绝不可以信任。

    谭公馆的名字已经在美国领事馆登记,手续已经完成,门口的门牌号上已经清楚显目的铭刻着谭公馆三个大字。

    这个时候租界里的户籍管理很混乱,原本上海就是一个外来流动人口众多的都市,周边地区所有求生活的人,都进入这个亚洲最大的都市谋生,现在战乱四起,又都挤入租界里逃难,人口的急剧增加让三国领事馆根本就无法管理,都是单纯的根据房房契证明进行登记,也没有核查甄别之说。

    谭公馆户主登记的名字,宁志恒自然使用是自己当初的替身谭锦辉的名字,以后在租界里,他就是来到上海打拼的富家公子谭锦辉!

    对于整个情报网的设想,按照他之前所说的,都会采用分别建立工作小组的模式,相互之间绝不能产生横向联系,至于真实姓名自然都要隐藏,全部使用化名,他仔细地核对手中队员们的信息,开始一个一个的进行分析。

    这一百六十名特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专长,有些人适合隐蔽下来,处理一些情报搜集工作。

    有些人身手好,枪法好,适合做外勤行动,其中甚至还有几名极为擅长爆破和暗杀的好手,这些人就是自己要着重留心的人才。

    如何合理的安排他们,这可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自己必须要谨慎处理。

    这个时候,左强进入了宁志恒的书房,将一份电文递交到宁志恒的手中,开口说道:站长,总部密电!

    左强是宁志恒的绝对心腹,这段时间都是由他负责电台的保卫工作。

    自从谭公馆成为宁志恒的指挥中心后,他这就把情报机关都安置到了这里。

    所有的保卫人员和电台设备都转移到谭公馆,甚至还在谭公馆的周围设立了暗哨点,用来观察外界的动静,可以说整个谭公馆已经布置的戒备森严,不亚于一座堡垒。

    宁志恒接过电文,左强便退了出去,这是一份情报通知,原来是处座在督促宁志恒尽快完成潜伏计划。宁志恒看完电文,就从抽屉里拿出洋火,轻轻地一擦,燃烧之后将电文点燃,放进了烟灰缸里,看着它燃成灰烬。




第四百一十五章 初成局面(白银加更)
    这个时候,时间已经进入了十月底,已经无力支撑战局,巨大的伤亡让所有的军事高层无法承受,都在请求领袖撤兵,希望能够退至已经完成的国防工事线,再行重振旗鼓,进行抵抗。 小 说

    处座知道撤退很快到来,所以命令整个上海站最迟在十一月初完成潜伏。

    宁志恒倒是并不着急,他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只是现在为了抢运浦东仓库的物资,所有的人员都在浦东,只要撤退的时间一到,他就可以以最快的时间撤回南市,然后进入租界隐藏,顺利完成潜伏计划。

    接下来的日子里,宁志恒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情报网的布置上面。

    十一月五日,日军在杭州湾的金山卫登陆。

    浦东战区指挥部里,作战室里忙碌的身影来来回回的穿梭,作战参谋们的议论声和电话通话声充斥于耳。

    张正魁坐在正中的座位上,微微闭着眼睛没有说话,他此时的心情极差,日本人已经从自己的后方登录,并试图包抄过来,可是统帅部迟迟不能够下决心撤退以保存有生力量,这样下去只能是坐失良机,难道眼看着这些精锐被消耗在这里吗?

    可是没有统帅部的命令,哪个将领也不敢承担起临阵脱逃的罪名,只能够联名发电,请统帅部早做决断,快速撤离。

    这个时候副官李立鑫推门而入,他将几份文件轻轻地放下张正魁的面前,张正魁睁开眼睛,脸色沉重,轻声问道:如果不是重要的事情就放一放,现在这个时候,只怕也没有什么好消息了。

    李立鑫赶紧说道:倒是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只是有一件事比较棘手,洋泾地区和陆家嘴地区的防守部队都向总部通报,在前一段时间,宁志恒的特务大队用调防令,接管了浦东多处英美两国商人的仓库,守卫的部队发电向我们总部证实。

    张正魁听到这里半天没有说话,最后冷冷的蹦出一句:战局崩坏如此,一群蠢货还在纠结这些没用的事情,英国人和美国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事情都坏在了他们身上,他们的仓库管老子什么事,不要管他们!

    张正魁此时最恨的就是英美两国,领袖为了争取两国的国际支持,坚持让部队继续坚守,以期望九国会议的召开,对日本进行压制,可是英美两国根本无力制约日本,致使战事拖到了现在,最好的撤退时机已经过去了。

    还是志恒的说的对,杭城的金山卫!日本人果然是在这里登陆了,哎!张正魁一声长叹,默然无语。

    李立鑫看到张正魁这个态度,马上将几份文件收了起来,转身退出了作战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看着手中的文件,无奈的摇了摇头,司令官的意思很明显,这件事情不许追究。

    宁志恒是司令官最看重的晚辈,是保定系的骨干,这件事情绝不能泄露出去,不然最终是个麻烦,想到这里,他没有犹豫,将驻守部队求证调防令的电文抽了出来,拿出洋火擦燃,将电文点燃,至此就没有人再理睬这件事情了。

    直到宁志恒下令,所有的人员撤回,结束浦东仓库的抢运工作时,统帅部的撤退命令这才下达,中队全面撤离上海战场,至此,维持三个多月的淞沪大战落下了帷幕。

    宁志恒在谭公馆召开了第一次动员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是手下的骨干成员。

    宁志恒看着眼前的众位军官,心中暗自庆幸,这一次从南京来到上海战场,虽然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曲折,好歹自己的骨干力量没有损伤,这些心腹手下都保存了下来。

    他轻咳了一声,屋子里的所有人员都安静下来,等待着宁志恒的训示。

    自从参战这两个多月以来,我们在浦东,在南市,都有不错的表现,这一次,更是被委以重任,处座命令我们坚守在上海地区,潜伏下来,静等时机对日本人的后方进行破袭打击。

    这一次我们对浦东仓库的抢运工作进行的很顺利,获得了大量的活动经费,这对我们之后的工作提供了足够的保障。

    这一次对浦东仓库的抢运工作,确实让宁志恒收获了的巨额收益,所得的利润分给岳生五成,宁志恒足足得到了二百万美元的资金。

    这还不算接手的大量房产和仓库,这些可都是上海租界里地段最好的物业房产,其价值最少也有上百万美元,这一次收益可谓是极其惊人的。

    宁志恒接着把工作安排了下去,手下的特工每十人一组,总共分成十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的名字全部使用化名,相互之间不能横向联系。

    利用大笔的资金,宁志恒准备开设两个贸易公司,以保障以后的活动资金无虑,还有最利于收集情报的餐厅舞厅影院等等,这也是在租界里面最赚钱的产业,这里面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居多,更利于收集情报。

    还有一个两个小型的货仓,正好可以运管储藏自己公司的货物。

    这样粗略的算下来,就算只在关键的位置安插自己人,需要的人手就不是小数目,安插这些特工简直不要太简单。

    就是这样,宁志恒仍然挑选出来近六十名行动特工,组成六个行动组,随时准备对外采取破坏袭扰工作,这人手还是太少了,扔在这大上海里,连朵浪花都激不起来。

    六个行动组当然交给了行动队长孙家成和两个副队长左氏兄弟带领。

    情报处长霍越泽,副处长季宏义具体负责情报收集工作,管理其他工作组,每个组挑选出来一名组长,向这两个人负责。

    此外宁志恒派沈翔带领两个工作组,等上海封锁线一打开,就前往香港开设一个贸易公司,这样和开设在上海的两个贸易公司形成贸易物流,相互呼应。

    很重要的是,香港是重要的贸易港口,也是大型的物资集散地,可以通过航运直接将重要物资运往中国各大重要城市,尤其是武汉和重庆,这也是极为重要的交通线,虽然成本高一些,但比从上海和内地之间用地面运输要安全和隐蔽的多。

    这也是宁志恒最看重的一枚棋子,他权衡再三,最后将这样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沈翔。

    沈翔也是宁志恒组建行动组的时候,由黄贤正亲自挑选的保定系军官,一直都在担任副队长的职务,为人谨慎,做事仔细,也是宁志恒比较看好的手下,这一次初担大任,也是他独挡一面的好机会。

    至于掌管物资分配的总务处长,宁志恒没有选定人选,他心目中的人选应该是让苗勇义担任,毕竟他是宁志恒最信任的人,而这个职位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最适合苗勇义,再说苗勇义毕竟没有接受过特工培训,和其他的特工们也没有配合过,让他去执行外勤工作也不适合。

    不过苗勇义现在身体还在复原期,留在安全屋里修养,暂时不能参加工作。

    左强带领一支行动组专门负责谭公馆的警戒和保卫工作,同时负责电台的安全。

    这样,一个标准的军事情报站的构架已经完成。

    情报站的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絮的进行中,随着上海的全部沦陷,封锁了三个多月的封锁线解除,上海的青帮大头目岳生在第一时间就离开了上海,前往香港定居。

    而沈翔也带着大量的资金和两组特工,前往香港,按照宁志恒吩咐,以藤原智仁的名义,开设了一个名叫藤原会社的商行,沈翔化名沈正阳,担任藤原会社的经理。

    宁志恒手下的人都是精明能干的人才,所有的工作进入了紧张有序的状态中,宁志恒这个时候才脱出身来,暗自松了一口气。

    就在这个时候,书桌上的电话铃声响起,他上前拿起电话,里面传来了孙家成的声音。

    站长,这里有些情况,我有些拿不准,想请示您一声。孙家成低沉的说道。

    有情况?宁志恒眉头一皱,直接说道:不要在电话里说,我马上过去!

    宁志恒快步出了谭公馆,开着轿车,很快就来到了一处小院外面,轻轻敲响了院门,很快孙家成从屋子里走了出来,打开院门把宁志恒让了进去。

    两个人没有说话,而是直接上了二楼,来到后院的一扇窗户处,孙家成把望远镜递给了宁志恒,宁志恒接过望远镜看着对面的房屋,可以将对面安全屋的情景看的一清二楚。

    说一说具体情况。宁志恒边观察情况边开口说道。

    孙家成点头说道:苗勇义在这里修养的十七天,除了倒生活垃圾外,没有离开过这个安全屋,一切都很正常,可是就在今天上午,有一个讨饭的乞丐经过安全屋,向里面讨要,苗勇义就给他拿了些剩饭,然后这个乞丐就走了。

    宁志恒没有说话,静静地听着,他知道孙家成一定有所发现,不然不会特意提出来。

    果然,孙家成接着说道:以前也有一些乞丐和难民来讨饭,可是苗勇义根本不露面,也不和人接触,那些人见屋子里没有人,就会自行离开。

    可是这一次,那个乞丐在院子外面讨要了几声,苗勇义就从屋里出来了,我觉得有些异常,于是就专门盯着这个乞丐走了一段,可是,竟然被这个乞丐给甩了,最后还把人给跟丢了!

    他的话一出口,宁志恒顿时放下望远镜,转头目光深沉地盯着孙家成问道:你确定?



第四百一十六章 另有身份
    孙家成是宁志恒手下最得力,也是最信任的心腹,武艺高强,原本就是军中侦查好手,后来加入军事情报调查处,也接受过专门的训练,盯梢跟踪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跟踪目标还从来没有失过手,今天竟然会把目标跟丢了,确实是让宁志恒十分意外。

    其实自从苗勇义突然提出要加入军事情报调查处的时候,宁志恒就感觉有些不对,他是了解苗勇义的,知道苗勇义是极不喜欢特工这个行当,可是自己一想到两兄弟以后一直不用分开,苗勇义也不用去冒死冲锋陷阵,能够安全的活下来,这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可哪怕是自己的兄弟,也不代表他不会对苗勇义进行甄别,所以才暂时把苗勇义留在安全屋里修养,同时专门指定自己的头号心腹孙家成,独自一人来监视苗勇义,在确定苗勇义没有问题之前,他是不会让苗勇义进入他的团队的。

    没有想到,今天孙家成果然发现了问题,从来不露面的苗勇义听到乞丐的声音,就出现接触,这说明他是认识这个乞丐的声音的,而这个乞丐的反跟踪能力如此之强,竟然能够摆脱孙家成的跟踪,这个人一定是专业的特工,而且一定是个搞跟踪的高手。

    你惊动了那个乞丐?宁志恒仔细问道。

    孙家成认真地回想了一下,最后开口说道:应该没有,我离得很远,就是因为怕惊醒了他,所以距离放得有些远,结果让这个人脱离了视线,不然他不会这么轻易把我甩掉,还有他的几次反跟踪动作很标准,是例行的试探动作,这是一名专业的特工,是我们的同行!

    这一切都说明了一点,苗勇义是有问题的,这让宁志恒的心头极为纷乱!

    自己的兄弟竟然有别的身份?这可是自己自幼相识的伙伴,他怎么可能会有别的身份,如果不是自己小心谨慎的习惯,只怕就会疏忽过去,作为一名优秀的特工,情感上的弱点真是太致命了!

    可是苗勇义刻意要加入军事情报调查处是为了什么?和苗勇义接触的人到底是谁呢?苗勇义到底属于哪方面的呢?

    日本人?肯定不是!苗勇义自幼和自己在一起,这份感情不会假!当初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热诚不会假!

    而且他也没有时间和日本人接触上,自己和他自小到大从来没有分开过,期间不可能接触到日本人,然后分离的这一年里,苗勇义随军队奔赴西北前线,日本人的势力根本伸不到那么远,也不可能接触日本人,之后的历史更清楚了,部队开拔回到上海,参加淞沪大会战,直至身负重伤送到南市医院,然后被自己接到安全屋修养。
1...233234235236237...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