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民国谍影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寻青藤
宁志恒口中的清水侯爵,原名叫清水英寿,现担任日本政府外务省次长,不说他的政府职位如何,更重要的是,他是贵族院的敕任议员,老牌贵族堂上家的一支,在贵族院很有些势力。
当然,堂上家和根基深厚的千年贵族藤原家比起来,还有不少差距的,不过也绝对算的上是位高权重的人物了。
至于另外两个贵族议员桥本明圭,大原隼士,也分别是极具实力的家族嫡系,身份颇为显赫。
日本的社会构架中,不能单凭政府职务的高低来评判地位,还要看出身和渊源,哪怕是没有参与政事的贵族嫡系,在上流社会中也具有很高的地位,更何况是贵族院的议员。
这样高等级的使节团进入中国,这在中日全面开战以来,还是第一次,不用说,一定是负有重要使命来华,这自然引起了宁志恒的高度重视。
岩井建伊下意识地看了看障门的方向,确认外面没有人,这才回答道:“国内的消息说,军方现在有些不稳,在月初的御前会议上,军方势力表现的极为强势,逼迫近卫内阁尽快通过南进计划,并对近卫内阁提出不信任案,有些人坐不住了,这让天皇陛下和贵族院的众多议员很是不安,据说这次派出使团是为了联络中国境内的可靠将领,稳定和控制军队,目的地是南京,和派遣军的一些将领接触,至于具体的情况,还要等清水次长来上海后才能知道!”
原来是这样,宁志恒也从情报市场上得悉了之前那次御前会议的一些情况,可是没有想到,军方和内阁的冲突会这么严重,以至于日本的高层开始了新一轮的分化。
在日本上层社会里,贵族的地位根深蒂固,自明治维新之前,所有的政府高层以及军队将领都是由贵族担任,尤其是军队,没有贵族身份,根本不可能担任要职。
可是到了近代,明治之后,一些平民身份的杰出人才慢慢露出头角,尤其是在军方,军功起家的平民子弟逐渐掌握了话语权,并很快形成一个利益集团,随着战争逐步的扩大,这个集团的势力也随之扩大。
到了昭和年代,军队中的高层官员,已经很少见到贵族的身影,毕竟,在军队中打熬,没有实实在在的军功是很难站住脚的,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威胁到了旧有贵族势力的地位。
这样,以日本天皇和贵族院为代表的贵族势力,和崛起的军方势力形成了一定的对立关系。
于是制约和控制军方不脱离掌控,就成为日本贵族势力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他们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就是日本人常说的“以下克上”。
“以下克上”准确说是贵族们煽动军队中亲日本天皇和贵族一方的中层军官们,对军队高层所实行的政变行动,当然这些行动实际上是得到日本天皇的受意和支持,也可以理解为日本天皇为了加强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而实行的一套管理方法。
这种方法有利有弊,暂且不讨论,只是这样做,就需要接触和靠拢一些有实力的军方将领,而目前在中国境内的日本派遣军里,就有很多这样的将领,他们虽然手握重兵,但实际上在军方算不上高层,也就成了日本天皇和贵族们最需要拉拢和控制的对象,这就有了这一次的使节团来到中国的举动。
宁志恒此时的身份,自然是以日本贵族的利益为上,所以岩井建伊对宁志恒都是直言相告。
宁志恒点头答应道:“好的,我明白了,明天我一定准时参加迎接仪式和宴会,需要我通知其他人吗?”
宁志恒所说的,自然是上海的本地势力,这些人都以藤原智仁为首,如果岩井建伊不方便出面,那么由他来通知,就省事儿多了。
岩井建伊笑着说道:“其他人我自会通知,这次是专门邀请藤原君赏光的,一切都会安排好的!”
其他部门的负责人他当然会通知到,不过藤原智仁的地位不同一般,需要他亲自上门来请。
两个人商议妥当,岩井建伊便起身告辞离去,为了迎接使节团,他还有很多筹备工作需要处理。
当天晚上,藤原会社的办公室里,宁志恒把易华安喊了过来,草拟电文,让他迅速发出去。
易华安看着手中的电文,不禁有些迟疑,开口问道:“这么高规格的使节团进入中国,可是非同小可,如果上报给总部,以总部的行动风格,一定会命令上海站和南京站进行刺杀行动,可是上海站损失惨重,南京站也被破坏殆尽,早就无力执行这样重大的行动,那这件事会不会落到我们的头上?您是不是再考虑一下,要不…要不就不要上报了!”
易华安的担心不无道理,以总部的行事,怎么可能放过这样好的机会,可是宁志恒一直认为,情报科潜伏的主要任务,还是搞情报,对于刺杀和暗杀这样的行动,都是能免则免,不能徒增伤亡。
对于易华安的提议,宁志恒摇头否决道:“这一次使节团来华的动静很大,根本瞒不了人,总部早晚会知道,即使我们不上报,也不过是拖延几天的时间,所以该上报还是要上报,虽然你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不过,我们有我们的处置权限,用不着事事遵从,就算是总部的命令,我们也不用太在意!”
话语之中,宁志恒对总部的态度可见一斑,老实说,军统局总部对他的制约和盘剥,让宁志恒越发的不满。
尤其是这一次的金融血战,他不惜强行出面约束李志群,释放了二百名人质,挽救了国党金融体系,也让上海站得以喘息恢复,可算得上是大功一件,可是因为岳生交出了大量的房产,局座最后竟然把账算到了宁志恒的头上,认为房产既然交到了宁志恒的手中,那么这个损失就让情报科来负担,最后宁志恒不得不再出了一笔巨款,填补了这个大窟窿。
这件事情让宁志恒非常恼火,自己出力不说,最后还要出钱摆平各方,就算是这几个月来,伪钞计划的收益惊人,手中钱财富裕,可拿出这笔钱,也让交宁志恒心疼不已。
至于那批房产,原本就是为了掩人耳目之用,对现在的情报科毫无用处,真要是想在租界搞房产,等不了一年,租界沦陷后,以藤原智仁的权势,那还不是想要多少要多少,难道还有人敢违抗他的意思?
总之,这件事情之后,让宁志恒心中起了芥蒂,对总部的态度也逐渐起了变化。
:。:





民国谍影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再赴南京
第二天的下午时分,宁志恒就收拾妥当,一行车队前往海关码头,赶到的时候,码头上已经人头攒动,挤了不少人。
周围大量的军士警卫,把警戒线放的老远,严禁闲杂人等靠近,能够在码头平台等候的,都是日本在上海的高层,和上海伪政府的高官。
看到宁志恒现身,一群人马上围了上来,岩井建伊也赶紧招呼宁志恒一起等候,上海的几位头面人物借机交谈起来,打听相关的消息。
到了下午五时,远洋而来的邮轮进入吴淞口海关,在码头停靠,使节团成员依次下船,为首的一人,大约五十出头,中等身材,容貌端正,鬓角泛白,宽宽的浓眉下边,闪动着精明深沉的目光,此人正是外务省次长清水英寿。
众人一起迎上前去,岩井建伊抢先几步,躬身行礼,向清水英寿致敬问候,并为众人做介绍引见,第一个自然就是藤原智仁。
当清水英寿知道面前的这位青年就是藤原智仁之时,顿时眉头一扬,颔首笑道:“藤原君?藤原公爵最看重的子弟?哈哈,今日见面,果然是仪表不凡!”
宁志恒闻言急忙点头,恭声说道:“阁下过奖了,都是伯父的错爱,智仁愧不敢当,以后还请您多多关照!”
“哈哈,太客气了,临来的时候,藤原公爵还托我给你带了一封书信,稍后有暇我们细说。”
两个人简单交谈了几句,就为其他人员继续介绍,他身后就是桥本明佑和大原隼士。
两位议员的年纪都比清水英寿大一些,不过身形挺直,精神矍铄,容貌儒雅,颇有长者之风。
二人都是贵族院议员,地位显赫,宁志恒也是恭声问好,两个人对宁志恒显然印象深刻,都是态度亲切,温言叙谈。
这支使节团人数不少,除了三位议员外,还有一些政府官员和随行人员,花费了不少时间,双方才各自见礼完毕,一行人上了车,向领事馆驶去。
岩井建伊已经提前安排好了一切,迎接仪式一结束,马上就安排大家进入宴会厅,宴会随即开始。
这一次的宴会规格很高,几乎上海所有的头面人物和上流人士都赶来赴宴,期间觥筹交错,气氛很是热烈。
宴会进行了一段时间,清水英寿向宁志恒示意,在岩井建伊的安排下进入雅室。
两个人盘膝而坐,侍者奉上清茶,退了出去,然后慢慢地将障门关闭,将外面的嘈扰之声隔绝于门外,屋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清水英寿取出一封家书推到宁志恒的面前,说道:“藤原公爵对你很是惦念,经常在人前提及你,说你在中国孤身奋斗,殊为不易,这次临来之时,特意让我带来家书,你看看吧!”
“多谢伯父的惦记了!”宁志恒躬身一礼,随即接过信件,撕开封口,取出信件观看。
这两年里,宁志恒和藤原弘文也时常联系,不过两个人都习惯用家书通信,除非有紧急情况,才会使用电台,只是一直以来,也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事情,需要惊动藤原弘文。
书信内容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和往常一样,都是一些家常琐事,相互问候之语,不过在信件的最后,藤原弘文让宁志恒配合清水英寿的中国之行,还特意点出,让宁志恒利用和军方的良好关系,向使节团一行提供协助。
宁志恒看完信件之后,当即向清水英寿顿首说道:“智仁一定全力协助,一切都听从阁下的安排!”
看到宁志恒的态度,清水英寿满意的点了点头,哈哈一笑,说道:“智仁,我们两家百年世交,不分彼此,你不用太客气,这一次来华的目的,相信你也知道了一些了吧?”
宁志恒沉声回答道:“我只是有所耳闻,阁下,局势真的如此严峻了吗?”
“确实如此!”清水英寿郑重的点了点头,“这一次的御前会议,以陆相为首的军方,借着苏德战争的爆发,突然发难,态度嚣张,这让内阁措手不及,如今军方势力膨胀过快,已经完全出乎了我们的预料,要想掌握局面不至于失控,就必须要掌握中国境内的大量军队,最起码要让那些混蛋有所顾忌,不然他们就把手伸进内阁了,我们这些华族的处境就更难了。”
“内阁?军方难道还想掌控内阁?他们敢谋逆?”宁志恒忍不住面露惊疑之色。
“怎么不敢?现在国内的环境越发的恶劣,举国上下对内阁颇多指责,军方更是鼓吹什么武士道精神,愚弄民众,为上位造势,现在近卫内阁被压迫的不敢出声,照这样的形式发展下去,那个捡垃圾的家伙,很可能就会成为新的内阁总理大臣,到那个时候,陆相和首相身兼两职,军权和政权集于一身,还有我们说话的余地吗?”
清水英寿口中的捡垃圾的家伙,自然就是指陆相东条,此人因为出身平民,为人克俭,所以被贵族们戏称为捡垃圾的家伙。
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捡垃圾的家伙,很快就要上位,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大权臣,要知道历任的内阁总理大臣都是由贵族出身的杰出人士担当,这对贵族们而言,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宁志恒皱眉说道:“您是不是多虑了?帝国内阁总理大臣怎么可能让军人担任,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天皇陛下也不会同意的!”
“形势所迫,什么事都会发生,尤其是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这些穿军装的莽夫们得意忘形,而我们想要在这场世界大战中获得胜利,还必须要给他们足够的利益,这才是最要命的。”
清水英寿不禁长叹一声,他和他的贵族院同僚们,都对日本目前的政治形势充满了担忧,也对贵族势力的衰退感到无奈,可是日本需要战争,需要赢得战争,就必须要依仗军队,这就需要找出一个平衡点,并努力维持住,为此他们要付出重大的代价。
清水英寿接着说道:“我听公爵大人说,智仁你在华中派遣军里,有着不错的人脉,尤其是在上海和南京,我今天看到军方的几位将领对你的态度,看来,你在这里干的不错。”
今天的欢迎仪式上,本地军方将领也都全部出席,但是却围绕在藤原智仁的身边,这让清水英寿对这位闻名已久的藤原家子弟更是高看一眼。
宁志恒微微一笑,这几年来,他用金钱喂饱了身边的这些实权将领,这也是他能够在上海地位如此稳固的基础,对此当然颇有自信。
“请您放心,我对华东地区的将领有着充分的了解,他们都是忠于天皇陛下和贵族议院的!”
“明白了!”清水英寿顿时露出欣喜之色,藤原智仁如此自信,显然是必有所恃,“我听说,你还有一个叔父,是派遣军主管情报部门的上原纯平中将?”
“是的!”宁志恒点了点头,“我和叔父在早年相识,当初我从国内来到上海,多蒙他的照顾,智仁才有今天的局面,阁下如果有意,我可以做中介人为您引见,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很好!”
清水英寿不禁抚掌大笑,当即邀请道:”据我所知,你这位叔父可是个实权人物,在派遣军中有足够的同盟者,藤原君,此次南京之行,要辛苦你了!”
“敢不从命!”宁志恒顿首说道。
清水英寿等人在上海逗留了两天,在宁志恒的安排一下,和军方的几位将领都进行了深入的接触,收获很是不错,这让清水英寿等人信心大增。
不过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是南京,那里才是派遣军的指挥中枢,宁志恒受清水英寿的邀请一起前往。
几天后,使节团和宁志恒一行人登上了军用专列,向南京驶去。
:。:




民国谍影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途中意外
南京和上海之间的因为京沪铁路,来往十分便捷,每天都有许多往来的火车运输,不过绝大部分都是客运和货运火车,像是护送使节团这样高规格等级的专列,还是非常少见的。
上海方面为此特意调用了军用专列,还配备了一个中队的兵力随车护送,沿途也调用了大量的军力进行警戒,确保专列的安全。
专列上的戒备更是森严,除了日本军士,连司机和列车员全部都是日本人,使节团处于中部车厢,前后都有军士护卫,可以说把安全工作做的极为细致。
其他人都另有安排,而宁志恒和清水英寿,以及两位议员则是单独安排在一个高级车厢。
整个车厢布置的极为豪华,和高级宾馆的房间一般无二,内部有会客间,酒吧和休息室,所有设施一应俱全。
因为是高级专列,运送的人员并不多,所以挂靠的车厢也不多,行进的速度很快,全程不过十个小时的时间,大家也懒得休息,就在车厢里相互聊天叙谈。
时间过的很快,专列一路经过苏州,无锡,常州几站之后,几个小时之后,进入镇江一带的地区。
突然,专列的行进速度明显的慢了下来,这让车上的众人感觉很是诧异,很快专列紧急刹车,缓缓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去问一问!”宁志恒皱了皱眉,对守候在外面的木村真辉吩咐道。
宁志恒之前也坐过几次京沪铁路,不过都是普通客运列车的高级包厢,军用专列还是头一次坐,这样高的保安等级,也是头一次享用,还没有遇到过列车中途停车的事情。
这个时候,负责保卫工作的日本军士们也快速下了车,在列车附近布置警戒,并派人向附近的制高点搜索,排除隐患,一切行动都是训练有素,有条不紊。
很快,负责保卫工作的江崎少佐跑了过来,恭声向宁志恒等人汇报道:“非常抱歉,请几位阁下稍等一段时间,前面出了点状况,我们很快就会处理好,绝不会耽误太长的时间!”
“到底出了什么事?”宁志恒直接开口问道。
“我们接到电台通报,在前方的铁路遭到了破坏,巡线人员发现后,通知了镇江车站,在我们前方开道的装甲车,已经赶往破坏地点,他们配备有专门维修铁路的机械和工具,可以现场进行维修。”
清水英寿在一旁问道:“怎么,这里不是占领区吗?京沪铁路的运输经常遭到破坏吗?”
江崎少佐赶紧说道:“情况并不是这样的,请次长阁下放心,京沪铁路的安全没有问题,这次只是小概率的事件。”
接下来他详细解释了起来,京沪铁路原本是中国建设最完备的一条铁路线,联通着中国最重要的两大城市,首都南京这个政治中心和大上海这个经济中心,所以中国政府在这条铁路上的投入很大,监督很严,建筑的质量也很高,建成之后就没有出过什么问题。
可是中日全面开战之后,上海和南京相继沦陷,这条铁路就成为了日本人运输兵力和物资的重要运输线。
为此,苏南的新四军和救国军都曾经花费了许多力气将京沪铁路大举破坏,可是一年之后,日本人站稳了脚跟,又投入了众多人力物力将京沪铁路修复,并以京沪铁路为中心,着重打击铁路沿线附近的中国军队,经过这几年的战斗,已经把中国军队的势力压制在了苏南的山区和湖泊地带,日本人在京沪铁路的运输安全终于得以保障。
可是在今年以来,聚集在苏南的中国军队各自都有了不小的发展,在和日本军队长期的战斗中逐渐壮大,军队实力也提高了很多,于是又开始向京沪铁路沿线发起攻击,并向日本占领区渗透,只是目前来说,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不过还是会有小分队潜入腹地,当然因为京沪铁路沿线都在日本人的管辖腹地,管制的比较严格,派进来的小分队人员少,装备轻,都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这些小分队冒险摸进来,都是为了执行一些特殊的任务,一般都是在占领区进行刺杀,锄奸,接应等特殊行动。
有时也会有目的地破坏铁路线,不过目前来说,这种事情非常少,主要是因为目前京沪铁路上绝大多数都是客运和货运列车,军用列车并不多,如果破坏了铁路,很容易误伤中国民众,除非是专门针对日本军方运输的兵员和物资,不过这需要更精确的打击,需要更为准确的情报,而且日本人很重视对军列的护卫工作,不仅有大量的军士押运,还有装甲车开道,实施难度不小,所以这种情况极少发生。
听完江崎少佐的解释,宁志恒心中诧异,这么巧的事情,怎么就让自己碰到了,会不会是军统方面接到自己的情报,派人来对付使节团?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间从远处来剧烈的爆炸之声,听方向正是装甲车行进的方向,所有的人都是脸色一变。
江崎少佐赶紧说道:“请几位阁下在这里稍后,我刚才已经用电台通知镇江驻守部队,很快就有人赶来接应,我现在带一些人去看一看。”
说完,躬身一礼,退了出去,随即下面传来了一阵吆喝命令之声,一个小队的日本军士快速向出事的地点赶去。
看着众人严阵以待,清水英寿不禁皱了皱眉头,转头对宁志恒说道:“藤原君,看来我们国内对时局有些过于乐观了,华东地区应该是我们控制最严的地区,怎么也是这样紧张?”
宁志恒把手一摊,无奈的说道:“我们的军力太少了,就是打下了地盘,也无法真正的控制住,最多就是守住几个大城市,这里还算好,在往南,就全是中国军队的势力范围,我们纠缠了好几年,最后收效甚微,只能默认这样的局面,老实说,如果南进计划开始,抽调大量的军队南进,导致防守空虚,这样的局面会更糟糕!”
听完宁志恒的话,清水英寿不再多说了,中日的全面战争,让日本的国力快速衰退,现在已经越发显现出来了。
很快从前方传来消息,原来铁轨破坏的地点,还被人埋下了地雷,当铁甲车赶往事发地点的时候,触发了地雷,不过因为铁甲车防护能力强,只是被震下了车轨,并没有其他的伤亡。
现在日军已经在附近搜索敌踪,并开始修复铁路,估计还要耽误一段时间才能通车。
宁志恒心中判断,这一定是针对使节团发起的袭击,只不过日本人防卫严密,没有造成损失,看来南京之行肯定会波澜迭起,自己可要小心从事,不要又被人给误伤了。
等到镇江方面的驻守部队赶过来,一行人在重重护卫下,终于再次启程,在天黑后安全抵达了南京。
因为晚点了几个小时,南京方面早就等的望眼欲穿,纷纷打听消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使节团的几位主要成员个个身份显赫,如果出了意外,绝对是一场政坛大地震,负责安全事务的本地军方将领,都将受到牵连和问责。
好在终于看到军用专列进入火车站,大家这才把心都放了下来,以军方将领为首的众人纷纷上前迎接,上原纯平自然也在其中。
清水英寿等人和宁志恒下了车,相互见礼,簇拥着离开车站,进入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休息。
因为时间已经太晚,大家寒暄了片刻,日本驻南京政府总领事崛公一淳邀请众人,于第二天的晚上,参加迎接使节团的欢迎宴会。
众人自然是不敢怠慢,满口答应,便告退后各自离开。
宁志恒也随着众人一起告辞,他和上原纯平坐着一辆车,一同赶回住处,在车上,上原纯平向宁志恒仔细询问了有关使节团的一切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才放下心来。
此时忍不住轻声叹道:“其实御前会议发生的事情,我已经有所了解,派遣军也接到了大本营的命令,估计就在年底之前,南进计划就要启动了,届时会有部分军队会抽调至华南沿海地区待命,参加进攻东南亚的行动,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1...541542543544545...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