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谍影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寻青藤
宁志恒一脸的笑容,态度和蔼的说道:正是有些事情想请教张先生。
说完将张维请到桌子面前,指着桌子上面那些报纸说道:张先生是民生报的栏目编辑,对这份报纸没有人比你更熟悉了。我们想请张先生帮个忙,你能不能找出你拿来的这份样报和前些日子发行的民生报纸到底有什么不同?
张维听完宁志恒的话一愣,但是他没敢再细问,他隐隐地感到,事情好象不是他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不知你说的是哪一方面?是指内容还是版面的格式?张维小心的问道。
宁志恒双手一摊,苦笑的说道:我们也不知道具体有哪些不同?所以才要请教张先生,如果张先生能够帮我们找出问题的所在。
说完,他又掏出一叠子崭新的钞票,放在张维的面前,再次说道:这些就是张先生的辛苦费,有劳张先生了。
听到宁志恒的话,又看着眼前那一叠明显比刚才还厚一些的钞票。张维顿时眼睛放光,浑然忘了刚才的忐忑不安,有些尴尬搓着双手,说道:无功怎敢受禄!太客气了!太客气了!这样,我先看一看,你放心,我在民生报干了这么多年,只要是有问题一定瞒不过我的眼睛!
张维上前熟练的分拣着报纸,将报纸按照发行日期的顺序整齐的排列好,又将自己取来的样报对称比齐,开始逐行逐字的对比,这可又是一笔横财,由不得张维不认真仔细。
张维不愧是老报行,一旦进入工作状态,顿时人的精神就不一样了,全神贯注的检查着,众人在一旁紧张的看着他,就盼着他给出一个好消息。
咦!
不多时,张维就突然发出一声疑惑的声音!
怎么了?发现什么问题了?一直在旁边等候的宁志恒赶紧问道。其他人也赶紧把目光集中在张维身上。
张维手指着样报上的一处栏目,疑惑的说道:这个风闻轶事的栏目,一般每一期只刊登两个风闻故事。栏目的篇幅有限,每一个故事的文字在控制在六百字左右。可是这一期不知为什么刊登了三个小故事,这样每一个故事只能够有四百字的篇幅,叙述起来不免有些粗糙。
宁志恒赶紧拿过报纸仔细核对,果然,以前发行的报纸上这个栏目上都只刊登了两个小故事,而张维拿回来的样报上刊登了三个小故事。
之前大家检查的时候并不知道民生报有这样一个惯例,只是看到样板的格式大小都没有变化,就忽略了过去,果然是宁志恒说的对,最熟悉报纸的人才最有可能发现问题所在!
第一百三十八章 破开迷雾
报纸上其他各处还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宁志恒再次的问道
张维仔细再检查了一遍报纸,确认的说道:就只发现这一处,其他的版面都很正常,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这时候向彦开口问道:这个风闻轶事的栏目是你负责编辑的吗?
张维摇了摇头说道:我们民生报有两个栏目编辑,除了我之外,还要一位田立群田编辑,我们二人各负责两个版面,这一个栏目是由他负责的。
众人听到这里,都是暗自点头,这就对上了,向彦接着问道:以前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张维低头思考了半响,皱着眉头说道:这种更改内容的事情其实很平常,只要不改变各个版面的格式,就报纸整体而言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也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就是注意到了也不会太当回事,所以很抱歉,我实在记不住了。
大家也都知道,这种事情肯定不会经常出现,如果不是刻意去查找,是不会注意到这件事情的!
不过!突然张维又开口说道,版面的内容是在下午两点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下来了,那个时候我还有印象,这个风闻轶事的栏目确实只有两个小故事,之后我就没太注意,不知为什么现在又变成了三个小故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田编辑最后做了这样的更改。
你确定,下午二点钟之前栏目内容还是两个小故事?向彦听到了他的话,顿时精神一振,赶紧追问道。
张维又在仔细回想了一下,师傅点点头,确定的说道:我确定,两点钟的时候我大致将版面内容检查了一下,确实是两个故事!
大家这下子都明白了,今天上午十点。苏煜将胶卷交给了田立群,田立群回到家后,不多时又出门赶到城南的西仓桥大街的二马巷,在死信箱里投放了胶卷后,直接赶回民生报馆,正好是下午三点左右,然后他又临时更改了栏目的内容,发出了启用信箱的信号。这一切都顺理成章,完全可以解释的通。
向彦向宁志恒点点头,宁志恒将那叠钞票放在张维的手中,开口说道:张先生,今天多亏有你帮忙,不过,你也是个明白人,有些事情我们是不想让外人知道,回去以后,对今天的事还请守口如瓶,不然你我都有麻烦,你说呢!
张维看着手中厚厚的钞票,哪里还不明白宁志恒话里的意思,笑眯眯的说道:明白!我明白!规矩我还是懂的!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此事绝不会与任何人说起!些许小事还让诸位破费,张某愧领了!以后若是还有用的着张某的地方,请尽管来找我!
说完,一脸欢喜的离开了,郭学义看着他的背影,不禁笑骂道:这个财迷还没捞够,还想着再挣你的钱呢!
宁志恒回身说道:这种小人物不用太过理会,来,我们再商量一下案子的情况!
大家聚拢过来,宁志恒指着手中的报纸对向彦说道:科长,现在应该可以确定,田立群已经通过民生报纸上的栏目发出了启用信箱信号,那就可以肯定明天早上,当他的上线看到这份报纸之后,很快就会去信箱取胶卷,所以明天在二马巷,我们要下大力气,布置陷阱,找出这个上线来!
向彦听完点点头,可是却有些遗憾说道:二马巷虽然不是主干道,但这一天来来往往的人流也不少,怎么确定嫌疑目标呢?
对啊,我们没有确定信箱的准确位置,那值得怀疑的范围可就大了,不可能把所有去过二马巷子里的行人都抓了吧?那也抓不过来呀!楚光也有些疑惑的说道。
而且巷子里也不能布置太多的人手,按照志恒你的说法,这个上线一定是住在附近的人。那他对二马巷肯定很熟悉。不然不会选择二马巷作为死信箱的设置点。现在突然间在取情报的这一天,在这么一段不大的空间里冒出这么多陌生人,怎么可能有这么巧的事情,他一定会警觉的,很容易弄巧成拙!邵文光也很是发愁,这个问题确实很难解决!
这时大家有些一筹莫展了,不能在二马巷里面设置足够的人手,怎么对这么多行人进行监控?可是埋伏太多的人,就很容易被熟悉二马巷情况的上线给发觉,现在真是左右为难。
向彦这时却看见宁志恒的脸上没有太多的愁色,而是手摸着额头,不停地摩动着,双眼微微迷缝着,不知道他在想着什么!
怎么?志恒,看来你心里还是胸有成竹的!向彦此时也有些犯愁,尽管他的经验丰富,可是在细节的判断分析上确实不是强项,在这一方面,不可否认行动科比起情报科的那些精英来说,还是略有逊色的!
不过这里不包括宁志恒这样的侦破高手,他心中仔细盘算着,听到向彦的问话,笑着说道:我这里是有一点设想,说出来请科长和诸位斧正!
大家其实一直都等着宁志恒说话,他们对宁志恒的判断分析能力一直都很信服,知道他往往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案情,找出大家都容易忽视的漏点。
那好,我先说一下我的观点,现在我们只是基本可以确定,田立群是通过报纸来发出启用信号的。如果一直到明天早上,田立群一直都没有异常行动,那么我们才能肯定田立群是通过民生报发出了信号。
我现在暂时就以这个已知的条件做一下设想。
我们找到田立群发启用信号的方式,就已经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
第一点,要知道,虽然在一天里进入二马巷的人数会很多,可是在这些人里面,能够每天都有能力看到民生报纸的人可是不多啊!
我们国家的平民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国民都是不识字的,最多也就会写自己的名字,能够读书看报的人不会很多,这就无形中去除了其中大部分人的嫌疑。
第二点,既然我们假设这个上线就是住在附近的人,那么他肯定不会乔装打扮去二马巷,因为他难免会碰到街坊邻居,如果让这些熟人发现他突然间换了装束,反而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弄巧成拙,所以他明天一定会自己的本色服饰去二马巷,神不知鬼不觉的取走情报。
第三点,就是这个上线一定是有一定经济基础,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这个上线要想及时的发现田立群的启用信号,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都订阅一份民生报纸,这些钱对一个贫民百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对一个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中产阶层来说,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如果这个上线的掩饰身份,就是一个车夫或者一个瓦匠,他每天订阅报纸马上就会引起别人的主意。
所以我在脑海里勾画出了这样一个人,这个人不仅有文化,有经济基础,而且他的身份使他订阅一份民生报纸,还不会有人提出质疑,我偏向于政府与公司的职员,或者是教师等等职位,而且明天他一定会自己的本色出现。
那么明天,我们就可以以这些条件来梳理和筛选进入二马巷子里的行人。
首先我们调用熟悉本地人口的本地巡警,就在二马巷的两个进出口监视着,远远的盯着,只要是身穿长衫和西服,衣着光鲜的,看着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又是本地住户的人,都一一记下来。
每个人都要让这些巡警辨认,确认他们的身份后,这一下子就可以筛选出大部分的行人,然后去调查这些人里面到底有多少人每天都订阅了民生报纸?这样两相对照,又可以淘汰一部分人,剩下的人一定不会太多!等确定了这个范围后,目标绝对离我们就一定很近了!
宁志恒的这番话让大家本来还是阴雾霾霾的心中顿时豁然一亮,这番话有根有据,有条有理,从一张简单的报纸,延伸处一条康庄大道直通彼岸,听完宁志恒的分析,众人就感觉这个目标仿佛就在眼前,伸手可及。
太好了!志恒,你的分析太精彩了,原本看似一团迷雾,无处着手,可经你一分析几乎处处是破绽!向彦这时觉得不用以后,就是现在宁志恒都足够接自己和赵子良的班了,这样清楚的头脑,在整个
行动科也是头一份的了!
是啊,志恒,经你这么一说,明天就很有可能找到这个神秘的上线,真是一言破开迷雾,看似遥远,其实捅破窗户纸就在近前!邵文光也是感叹道。
邵文光是搞侦查跟踪的高手,可在判断分析上,确实不是强项,这也是他一直没有升上去的原因之一,那就是在行动上有能力,听从指挥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可是没有决策能力,不能做一个好的指挥官!
第一百三十九章 指认名单
向彦马上决定,一切行动都按照宁志恒分析的思路来进行,可以说案子到了现在,所有的进展又开始由宁志恒来控制,就连向彦也在不自觉中随着他的节奏来安排工作,
邵文光感受尤其深刻,在心中暗自感叹,这个世界有一些人天生就是掌控节奏的人,他们可以让身边的人不由自主按照他们的旋律转动,宁志恒和卫良弼无疑就是这种人!
自己当初刚遇到卫良弼时,开始还能指导一些经验给他,可是很快卫良弼就很自然的成为两个人中的决策者,那种感觉现在在和宁志恒的相处中,更为明显!
到了第二天一早,郭学义和康顺东打来电话,汇报说田立群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何异常举动。
向彦和宁志恒至此终于确定了,田立群编辑的那个栏目确实就是他发出的启用信号。
向彦拿起电话,直接打给个西仓桥所属的警察分局,下令秘密调集和选定六名最熟悉本辖区人口情况的巡警和户籍警,身着便衣,随时待命,听候调遣。
那名警察局长接到向彦的电话,一刻也不敢耽误,按照他的吩咐马上选定了六名人选,等候向彦的命令!
然后一行众人快速赶回了西仓桥大街二马巷。
为了不惊动目标,向彦下令所有人员都不进入二马巷内。反正也不清楚信箱的具体位置,就干脆放弃了在巷子里面的监视,只是在两个进出口布控。
他和宁志恒兵分二路,各带领一部分人员和三名巡警和户籍警,监控二马巷的两个进出口。
宁志恒在出口的位置附近巡视了好几圈,终于选定了一个绝佳的监视点,就在距离二马巷口的十左右米的地方有一家住户。
邵文光去和户主交涉,以一天二元法币的高价租下了临街的一间房子。
透过窗户,能够非常清楚地观察到巷口来来往往进出行人的面孔。
宁志恒对三位便衣警察交代道:看见那个巷子口了吗?
三名便衣赶紧点头,他们一大早就被局长单独叫到一间房间内,特意嘱咐,有特殊任务,具体行动都要听从军事情报调查处的长官指挥,不得用丝毫懈怠。
现在看到眼前这位年轻长官,三个人心中都是七上八下,不知道,给自己安排了什么样的任务!
你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你们三个人的眼睛必须一刻不停,紧紧的盯住,每一个进出二马巷巷口的行人。然后按照我的要求指认我所选定行人,尤其是你们认识的,会识字的本地人,听明白了吗?
三名便衣相视一眼,纷纷应声点头。
这时候街面上已经开始有人走动了。很快就在不远处传来了报童清脆的卖报喊声。
街面上的人流也开始多了起来,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终于有人开始进入二马巷口,宁志恒和众人都开始提起注意,仔细分辨每一个进出行人。
这个穿长衫的男子是附近的住户吗?不是,放过去!
那个有些秃头的矮个子是认识吗?认识!把他记下来,姓名和住址,只要是记得的资料都写下来!
这个穿旗袍的女子?认识,好,记下来!
~~~
宁志恒凭借这自己的眼力,辨别出每一个可能的目标,然后询问三名便衣,只要是他们有印象的本辖区的住户,就下笔记下来!好在这个二马巷来往的行人并不多,再加上大部分都不符合宁志恒的条件,筛选下来的人并不多。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笔记本上记载的人员也越来越多,慢慢地一整天就这样过去了,宁志恒一直等到了天色已晚,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二马巷子里早就没有了行人,这才松了口气,一旁的三个便衣也熬的有些撑不住了!
他才转身对邵文光说道:应该差不多了,这里你来带队盯着,这么晚还要是有人进入二马巷,那就直接抓捕,宁可错抓,不可放过!
说完之后,他将笔记本拿了起来,打开数了数,一共有五十三人的记录。都是本地住户,外形肤色,行为举止,穿着打扮都符合条件的可疑之人。
宁志恒拿着笔记本出了门,快步进入二马巷,这时巷子里空无一人,他四下查看了一下,然后穿过巷道,出了另外一个出口,看到楚光正在一处房屋的门口等候。
两个人互相点了一下头,宁志恒便推门进入房间之内,这里正是向彦设置的监视点。
向彦的脸色有些疲乏,看来也是支撑了一天,见到宁志恒进来,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说道:正想去通知你,你就来了!怎么样,可疑人员都记录下来了吗?
宁志恒举了举手中的记录本,笑着说道:都记下来了,人数可不少,今天的工作量有些大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