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欢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云霓
郎中摇摇头:“到底会怎么样我也不敢断言,只能先抹些药上去,若是能消肿,说不得也会痊愈如初,”说完这些,他再次与万氏兄弟对视,“被人打成这样,你们要去报官啊。”
他们也想报官,让人惩治那闫家,不过……
万盛哑着嗓子道:“等我大哥醒来,一切都要听我大哥的。”
郎中开了药方,叮嘱万氏兄弟好好照顾崔颢,答应下午还会来看崔颢的情形,这才离开客栈。
万盛和万荣转头去找那两个女子,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她们也不见了踪迹,床上的崔颢仍旧不省人事,他的拳头紧紧地攥着,像是在竭力地抗争,又好像在攥着什么物件儿,就算死也不肯放开似的。
经历了那么多战事,大哥都没有伤成这个模样,人却折在这些人手上,万荣一拳垂在墙上,万盛坐在床前呆呆地望着崔颢。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床上的崔颢嘴唇蠕动起来,仿佛有什么话要说。
万盛凑了过去,可崔颢的声音太过微弱,他半晌才听清楚,崔颢说的是:“顺阳郡王。”
万氏兄弟面面相觑。
两个人正猜不出崔颢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客栈的门就被人敲响。
万盛走过去开门,随即他睁大了眼睛。
那人仿佛没有想到开门的人是万盛,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就缓过神来:“老神仙在这里吗”
万盛木讷地摇了摇头。
那人道:“那可能是我们找错了地方,打扰了。”说着转身就要离开。
“你,”万盛道,“你是……我大哥的父亲……”
郑大老爷停下脚步,一夜没有合眼,天刚亮就起来四处奔走,听说一位老神仙断事如神,求个符箓能保平安。
城中不少人去老神仙那里求符,不过并不是人人都能拿得到,城中有个刚夭折了幼子的商贾为了试探那老神仙,前往为幼子讨要平安符,老神仙思量半晌丢出一只香囊来,嘱咐商贾不能打开里面叠好的符纸,只将这香囊放在幼子身边,需谨记他的话,否则就不灵验了。
那商贾不信,有意羞辱老神仙,当众说出幼子已经丧生,然后将那符纸拿出准备撕毁,打开符纸之后商贾却愣在那里,因为那不是一张祈福平安的符箓,而是一张往生咒,所有人因此啧啧称奇。
许多人家都去找那老神仙讨要平安符,不止能够为家人祈福,还能测出吉凶,他也大为心动。
也是巧了,就在刚才他一路回府的时候,他遣出去的下人发现了老神仙的踪迹,那老神仙亲口对郑家下人说出自己落脚之处,他这才找了过来。
没想到,遇见的却不是老神仙,而是……
郑大老爷刚准备问那万盛是不是认识志哥,手臂立即被万盛拉住。
“郑大老爷,”万盛道,“您快去看看吧,我大哥受了伤,还不知能不能好了。”
万盛没有正式见过郑大老爷,只是听崔颢说起郑家,他私底下便留意看了那郑大老爷,现在见郑大老爷前来,心中顿时高兴,不容分说就将郑大老爷带到崔颢床边。
崔颢面如金纸,躺在那里不省人事。
“我大哥一直等着您来,您到底是来了,可没想到相见是这样的情形。”
郑大老爷看到此时崔颢的模样,不禁愣在那里,一时忘记反驳万盛的话。
“郑大老爷,您怎么不早点
第三百二十九章 相看
笔趣阁 ,最快更新齐欢最新章节!
第三百二十九章
宋成暄临走之前与她提及会让宋家长辈来提亲,宋老太太来到江阴就是为了这桩事吧,不知怎么的,徐清欢心中略有一些紧张。
就算早有准备,但事关终身……她就要有一个共度一生的人。
重生那日她想过前世、今生必然不同,可没料到她的终身大事也会有这样的变化。
徐清欢看向张真人:“老太太在哪里落脚我让人送帖子过去拜见。”
虽说宋老太太不是宋成暄真正的祖母,但当年宋家救了宋成暄,收留他有个宋家子孙的身份,这份情义就是旁人难及,就凭这一点,她就要更加敬重宋老太太。
……
宋老太太一路车马劳顿,到了江阴之后,就被人搀扶着进门休息,一觉醒来天已经黑了,管事妈妈忙上前侍奉茶水。
管事妈妈道:“老太太,徐大小姐送帖子来了,明天一早就来拜见老太太。”
宋老太太微微一笑:“这孩子倒是直率的很,知道我为什么会到江阴,也不遮遮掩掩径直找了过来。”
管事妈妈点点头:“您还不是也一样,没等大爷回去接您,自己就坐车前来了,家里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用不着他们知晓,”宋老太太道,“宋家还是我做主。”
宋老太太说到这里,略微思量:“暄哥是什么性子,既然他遣人来与我说,那就是心中已经有了决策,更何况在此之前我已经得到了消息,既然如此……不要节外生枝,我先来看看那孩子是个什么性情,心中有数就好了。”
管事妈妈低声称是:“郑家也送来了帖子。”
宋老太太微怔:“你说的是哪个郑家”
管事妈妈道:“就是杨家提起的那个郑家。”
宋老太太抬起眼睛:“你说的是安义侯的姻亲杨家只是提了一嘴,哪里想到现在就来,而且她不是跟着徐大小姐一起前来,怎么倒托杨家人。”
管事妈妈自然想不明白:“这里只怕有些事。”
“有事就让事来,”宋老太太道,“不遇事怎知人心。”
说完这些,宋老太太让人扶着在屋子里走动:“明日准备些点心、小吃食,再将我准备好的见面礼拿出来,不要怠慢了那孩子,否则暄哥回来定然要伤心的。”
管事妈妈应了一声,有些疑惑地望着宋老太太,半晌也没有说出口。
宋老太太笑道:“想说些什么”
管事妈妈轻声道:“奴婢不明白,您都不知道大爷为何突然要结这门亲,就这样安排,万一……”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宋老太太道,“我不喜欢猜来猜去,暄哥的性子,就算问了他也不一定会说。”
宋老太太说着抬起眼睛:“我又没有老眼昏花,也不是非要听别人告诉我,我还可以自己去看。”
……
徐清欢早早起来梳洗打扮,然后坐车去了宋家。
宋老太太住在宋成暄之前落脚的院子里,不同的是,宋老太太的到来让整个院子更有了生气,宋成暄这个平日里都在军营中打滚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像是身处军营大帐中一样,身边不曾有一件多余的物件儿,仿佛随时随地都准备起身离开。
前世宋侯也确然是这样,与她成亲应该也不在他的谋划之内,她忽然想起宋成暄在她耳边呢喃:“你放心,我都会安排妥当,不会让你受委屈。”
就在那么一瞬间,她甚至忘记他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宋侯。
&nb
第三百三十章 晴天霹雳
郑大太太看着宋家管事出来相迎,她顿时松了一口气,只要宋老太太肯见她,志哥的事就有希望。
而且宋家管事待她很有礼数,看来杨家真的尽心尽力地帮了忙,为他们在宋老太太面前说了好话。
郑大太太心中更有了几分的自信,她看向身边的下人,下人们立即将礼物捧了出来。
礼物都是她精挑细选的,全是上等的舶来物,随便一个都能卖个好价,宋家也做过海商,必然识得这些。
宋家管事显然没料到郑家会拿来这么多礼物拜会,不禁微微一怔,不过很快就化作礼貌的笑容:“郑大太太您太客气了。”
郑大太太心中一喜,宋家说不得这就将东西收下了,能收下就好,她这条路没有选错。
她并不是因为老爷托人找到了宋家,她才会前来拜会,来之前她也经过一番仔细的考虑。
托人找薛沉总兵也不难,只是薛家官宦出身,寻常物件儿只怕很难入薛家的眼睛,宋家不同,宋家从前只是个海商罢了,如今宋老太太抚养这支独苗有了些成色,才让宋家在泉州争了一席之地,不过到底还是底子空,没什么大见识,更容易因财帛动心。
再说,她本就觉得宋大人出征前玩的这一手,就是要让他们送银子上来,只要他们能上道,那些孩子们必然安然无恙。
郑大太太一路想着,已经到了宋家的堂屋。
“大太太,我们老太太就在里面呢。”
郑大太太点点头,又低头整理好衣裙,然后迈步走了进去。
“老太太您康健。”郑大太太蹲身行礼。
“大太太怎好这样客气,”宋老太太吩咐道,“快将大太太请过来坐下。”
郑大太太不动声色地将屋子里看了一遍,在她之前不像是有客人来过的样子,否则桌面上至少应该摆着八宝攒盒和果子之类的东西,可见她抢在了所有人前面。
“老太太来到常州是担忧宋大人吧!”郑大太太笑着道,“宋大人真是少年英豪,年纪轻轻就屡立大功,在此之前我从来没见过这般英才,将来必定会前程似锦。”
宋老太太不禁笑:“大太太过誉了,我家暄哥是年轻没错,可早就不是少年郎了。”
不是少年郎了,郑大太太心中一动,宋老太太为何提及这个,难不成她来到常州是为了要给宋大人结亲
所以宋大人才会将所有常州大户人家的子弟都带走。
这样的结亲方式她闻所未闻,但也不是不可能,武将直来直去,少了些礼数约束,如今立下大功,自然要借着这个机会将自己估个好价儿。
郑大太太想到了鸳姐儿,她那娇贵的女儿,若是嫁到这样的人家……
她微微蹙眉,心中涌出几分不甘。
宋老太太接着道:“安义侯府是郑家的姻亲,我听说这次的战事,侯爷是前锋,战得英勇,若是没有侯爷,如何能打得胜仗,所以这也并非是我暄哥的功劳,大太太以后不要再这样说。”
宋老太太脸上虽然仍有笑容,却比方才收敛很多,显然因为什么事不快,难不成是因为方才她方才的心思被宋老太太看透。
宋老太太故意提及安义侯,言下之意她有求于人,为何不去求安义侯,一定要来宋家。
郑大太太嘴里发苦:“老太太这话太过自谦,没有宋大人哪里能打胜仗,这是整个常州府都知晓的事,安义侯爷虽说英勇,但毕竟许多年不曾带兵,这次出征若不是有宋大人相救,只怕已经为国捐躯了,可见……已是昨日黄花,哪里能与宋大人这轮朝日相提并论,这些事我们心中都明白。
常州人都感念宋大人的恩德。
我是实话实说,不能因为侯爷是郑家的姻亲就有偏颇,更不能私心维护。
攸关国家大事,怎可有半点的轻怠。”
&
第三百三十一章 木讷的宋大人
“婶娘”
郑大太太愣在那里不说话,徐清欢又唤了一声。
徐清欢接着问道:“我说的不对吗”
“对,”郑大太太听到自己粗哑的声音,“是要感激宋大人。”这话一开口,事先准备好的求情话,就不可能再说出来了。
“可我不能收,”宋老太太叹口气,“暄哥在外面带兵,就这样收了大太太的礼物,外面人知晓了,还以为大太太有求于宋家,将来郑二爷立下军功也会被人嚼舌根,到时候反而不美了。
那些礼物老身已经看到了,也算是领了郑大太太的心意。”
郑大太太忙道:“那怎么行,我……是真心诚意来拜见宋老太太。”如果她就这样回去了,还有什么脸面再找上门。
“婶娘的心思我明白,”徐清欢看向宋老太太,“这些东西她是不能拿回去的。”
郑大太太警觉着看向徐清欢,她不相信在这样的关头徐清欢会帮她。
果然徐清欢微微笑了笑接着道:“城中的大户人家都捐了不少财物赈济百姓,虽说倭人没有上岸来,但是沿海的百姓却因战火失了生计,婶娘必是想要尽自己一份心力,却不知该怎么办,正巧我知道江阴知县韩大人正在操持这桩事,不如立即让人去江阴县衙请师爷过来将这些东西拿走。
府衙会按市价将东西卖出,银钱都会记录在账,然后分给那些有需要的百姓,之后衙门会将这些财物如何使用的明细告知府上,保证每一笔都清清楚楚。”
郑大太太一阵心悸,脑子仿佛要被炸开了般,她看着徐清欢那双清澈的眼眸,只听宋老太太道:“这个主意好,我也带来些东西,一并让衙门拿去吧。”
徐清欢笑道:“那我就去让人去衙门,”说完看向郑大太太,“婶娘觉得呢”
“好,”郑大太太握紧了帕子,只觉得自己尖尖的指甲将皮肉割开说不出的疼,可她还得用力地攥着,“这个法子……真好……早该如此。”
徐清欢看向分凤雏,凤雏会意出去寻孟凌云。
屋子里一时安静下来。
郑大太太身上的汗已经湿透了衣襟,眼见向宋家求情已经无望,她在这里更加如坐针毡,现在她不敢去细想志哥会如何。
宋老太太防备着她,徐清欢又出这种主意将衙门里的人都引了来,这桩事闹出去也是她丢脸,对宋家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更让她担忧的是,宋成暄回来之后,说不得真的会追究志哥从前的军功是从何而来。
想到这里,郑大太太就要起身告辞。
“婶娘别走,”徐清欢道,“等衙门里将东西领走了,您再离开不迟,到时候衙门还要给您一封文书。”
郑大太太面色铁青,却只能硬着头皮等着衙差。
郑家带来的东西都被江阴衙门抬走,郑大太太这才起身离开,来的时候满腹信心,走的时候如斗败的公鸡,踏出门的那一瞬间,郑大太太几乎站立不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