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欢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云霓
苏纨另一只手紧紧地拉住了华阳长公主,知道诊完脉才松开道:“这些日子调养之后,的确好多了。”
华阳长公主没有说话。
苏纨想了想不由地摇头笑起来。
“你笑些什么”华阳长公主不禁问道。
苏纨熟络地将华阳长公主拥进怀中:“别的夫妻都是因为丈夫要纳妾而生气,你却想着法子往我屋子里塞人,难不成我……真的喜欢上旁人,你才会高兴吗”
华阳长公主微微颤抖。
苏纨看着华阳长公主那如小扇子般的睫毛:“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像刚嫁给我那时一样,就是个小姑娘,想发脾气时就发脾气,高兴时也遮掩不住,外面都说你聪明、深沉,让人看不出喜怒,我怎么就不觉得。”
“你是嫌弃我……”
苏纨不等华阳长公主说完:“我是觉得这样就好,你就这样,不要想太多,没有孩子又怎么样你怎么知晓就不是我的问题,我族中也有兄弟还没有子嗣,再往上也有长辈过继子嗣,你这样委屈自己,强迫我做不愿意做的事,万一还没有结果,岂非更加难过。”
华阳长公主闭着眼睛没有说话。
苏纨温柔地抚摸着华阳长公主的鬓角:“相信我,这是我的真心话,倘若有一日,我想要就会说出来,现在这般就很好,我已经很感激,当年那件事若非有你,我们苏家只怕……”
苏纨话还没说完,就被华阳长公主捂住了嘴:“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提它做什么”
苏纨拉下华阳长公主的手:“我不说了,我只是觉得愧疚,就为了苏家,你才不愿意再出入宫中,没有脸面出现在皇上面前,是我拖累了你。”
华阳长公主想起当年那件事不由地抽出了手。
苏纨轻声道:“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会说了。”
华阳长公主半晌才平复了心情:“你说,皇上让你去常州,这是为何安义侯领兵去常州皇上还不放心督战又是为何”
苏纨摇了摇头:“大约是因为谢家闹出了事,皇上不放心。”
华阳长公主知晓这桩事,谢家子弟不但与简王的妾室有染,而且因此自相残杀,最重要的是谢家子弟背地里与张家作对,不惜利用太后娘娘身边的蓉晓打听消息,几年前的事真相大白之后,现在人人都在猜测,谢家子弟是被什么人指使。
苏纨道:“这其中关系错综复杂,皇上是怕有人趁机谋利,这才临时下这样的决定。”
谢家是简王妃的娘家,也不知此事与简王有没有关系。
华阳长公主想起那可怜的蓉晓,蓉晓出事之后,她心中也感觉到惋惜,蓉晓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官,她去慈宁宫次数不多,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她小产了几次坏了身子,到了慈宁宫,蓉晓第一件事就是给她怀中的暖炉添炭,她不能喝茶,蓉晓在她的水中添些薄荷叶子。
这样的人最终却被男人蒙骗。
“恐怕是个麻烦的差事,”华阳长公主看向苏纨,“你若是不想去,我跟皇上求求情。”
“我是不想去,”苏纨道,“可我不能不去,皇上心中能够信任的人不多,这样的时候我们怎么能撒手不管。”
华阳长公主勉强一笑:“你本无心仕途。”
&nbs
第二百三十二章 她的消息
安义侯带着朝廷援军去往常州。
白龙王也集结了船队,海上的嗜斗的海盗和倭寇许多都被白龙王笼络到了账下,还有些人准备旁观这场争斗,随时都可能下手捞些好处。
大战揭开帷幕之前,还有些海盗以为朝廷将兵马集中在常州,其他地方不免松懈,竟然装作海商,大摇大摆地前来近海,立即被泉州巡逻的小船发现,只用了半个时辰,海盗就被拿下。
宋成暄看了看被绑缚海盗,这些人平日里杀人不眨眼,站在船上面露凶狠,仿佛无惧生死。
“杀了吧!”
听到这话海盗立即面如土色,没想到连话都没有让他们说,就要这样将他们处死:“我……有白龙王的消息,饶我们不死,我就告诉你。”
宋成暄始终沉着脸,并不为他的话所动容,甚至目光不曾落在海盗身上,不再说任何话,抬脚向前去看防务。
海盗的腿彻底软下来,心中后悔不该来泉州,却已经来不及了,几颗人头很快落地。
宋成暄回到大帐时,天色已经黑下来,账内点燃了灯烛,他坐下来看面前的沙盘,账外只能听到巡逻士兵的脚步声。
“公子,”赵统走进军帐禀告,“有海商前来打听我们捉到的那几个海盗的消息。”
宋成暄抬起眼睛:“他们认识那些海盗”
赵统道:“只说前些日子被海盗夺了些船只,生怕海盗用的是他们的船,我们查问下去,他们会不好解释,干脆前来报备,并且送来最近这段日子被夺船只的数量,以供我们查问。”
赵统递过一本册子。
“人呢”宋成暄问过去。
赵统道:“就在大营外候着。”
宋成暄淡淡地道:“将海盗的人头带出去让他们辨认。”
赵统应了一声,转身走出了营帐。
大帐重新安静下来,宋成暄看向桌面上那封信函,是张真人让人带回来的,信上说,她在京中抓住了谢云,然后追查到了太平府。
太平府中没有谢家的产业,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只是此时的太平府因为有常州人逃难避祸,那些搬迁的海商家人中混进去了些来历不明之人。
也只有她会想着去查这些吧。
大多数人就算去了太平府,恐怕也想不到这一点。
宋成暄思量着,走出大帐,一路走出了营地。
营地之外,依稀看到了赵统的身影。
赵统正在与那些商贾说话,看到了不远处宋成暄的身影,没想到公子会亲自前来,大约是放心不下这些商贾,生怕其中有什么内情吧,赵统回过神来,看向那几个商贾:“你们可见到了这些海盗乘坐的船只”
商贾立即道:“不曾。”
赵统皱起眉头:“既然不曾,何故有这样的怀疑”心里有鬼之人才会听到些消息就惴惴不安。
感觉到对面的军爷态度更加冷下来,商贾不敢怠慢立即道:“军爷不知,太平府出了事,现在是人人自危,恐怕被当成那白龙王的同党,我们这些海商这些年已经是苟延残喘,再有些风浪,只怕就活不下去了。”
赵统没有说话。
商贾接着道:“常州的海商在太平府被捉了,因为他们的家人中混进了身份不明之人,现在朝廷怀疑海商与那倭人勾结。
想起来真是凶险啊,辛亏朝廷现在就查出来,牵连的人并不多,若是日后才闹出来,所有前往太平府的人都会有嫌疑,到时候我们岂非都要百口莫辩,说到底我们都是被那谢云欺骗。”
商贾心中又是害怕又是慌乱,不管三七二十一,将知晓的那些事和心中的担忧一股脑地倒了出来:“闹出了这等事,我们也不敢再怠慢,将家中上下全都彻查一遍,有关海商的事半点不能放过。
即便今日没有这海盗乘船前来,我们也是准备将那文册递交给将军,也算是有个报备。”
赵统听了明白,吩咐道:“那些
234.第234章 再帮一次
第234章 再帮一次
永夜仔细听着,不敢再多说一个字,退出去的时候脚下比谁都快些,他要赶在公子遗弃他之前好好表现。
走到半路上迎面走过一个人。
“永夜,这是要去哪里”
永夜看了一眼薛沉,脚下动得更快了一些,军师……现在就是拐走小孩子的坏人,现在绝对要划清界限,免得他会受到伤害。
永夜一转眼就不见人影,薛沉愣在那里,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日子见到他就跑,永夜站在公子面前也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到底是没经过风雨的孩子,眼睛中什么都是大事。
在他看来公子回到泉州之后一切都很正常,当天晚上就进了军营,然后部署、筹备战事,泉州因为公子回来一片欢腾,即便表面上公子只是个小官,但他在军中的威信却很高,那种出生入死换来的声望是谁也及不上的,他在总兵位上坐,看着将士们向公子靠拢,有种随时都会被人拉下来的感觉,不过这种感觉他却享受得很。
薛沉走到大帐外,看到亮起的灯光,显然公子在里面,大帐周围有人把手,寻常人无法接近这里,所以他们可以随意说话。
每当这时候,公子都会问一句:“军师来了吗”
薛沉刚想到这里,只听里面道:“是军师吧!”
薛沉露出笑容,走进军帐中。
两个人坐下来,薛沉道:“白龙王露面了,我们的斥候没有看到白龙王的面容,说他穿着一套厚重的盔甲将脸遮得严严实实。”
宋成暄问过去:“年纪呢”
薛沉道:“三四十岁左右。他在倭国得到倭人旧族支持,整合了不少的兵马,准备要亲自带兵前来。”
这和宋成暄之前推断的不一样,尤其在白龙王的年纪上,有一些出入,可三四十岁也是壮年,也并非绝无可能。
薛沉道:“如今大战在即,白龙王出面是为了稳定军心,照常理说不该有什么问题,除非他有更大的谋算才会在这件事上耍手段,我会让人继续盯着白龙王,只要有端倪,就会送信回来。”
宋成暄道:“可查到白龙王的身世了吗”
薛沉摇头:“只是自称为前朝遗民,先祖在前朝为官颇受百姓爱戴,家族也曾兴旺一时,后来战火四起,先祖力战而亡,族中妇孺为了避难才离开故土。
这不过就是白龙王一贯的手段,出征之前为自己正名,话语中多有夸大其词之意,大周已经建国百年,白龙王的船队就是这些年的事,哪里来的前朝。”
宋成暄墨黑的眼睛微沉:“他说的不是实话,但也未必全是假话。”
薛沉道:“不管怎么说,这个白龙王都与那些普通的倭人不同,我们更要小心谨慎,朝廷给的人手不多,沿海防线薄弱,白龙王的船队中有许多灵活的鹰船,随时都会调转方向,行偷袭之事,不过倒是有个好消息……”
薛沉说到这里捋了捋胡须:“海商送来了不少苍山船,供我们应急之用。”
又是海商。
突然之间海商全都开了窍,没用他们去征用,主动送来这些东西。
薛沉像是有感而发:“公子少年英雄,又得人助力,真是天时地利与人和占尽,不管安义侯那边如何,我们必然会大获全胜,将来……功成指日可待,我要恭喜公子。”
宋成暄没有说话。
薛沉道:“其余事公子也不必多虑,安义侯和督战的长公主驸马坐镇常州,他们会想方设法弄清楚,真正难受的是安义侯。”朝廷突然安排长公主驸马坐镇,是不相信安义侯,安义侯此时的处境可想而知。
宋成暄不知在思量些什么。
耳边传来薛沉的话:“要不是盼着百姓不要因战火遭殃,我倒觉得安义侯咎
235.第235章 伤痕
第235章 伤痕
七夫人出身海商,从小跟着父亲来往于海上,家中没有兄弟,父亲去世之后就成了当家人,保住了江家在海商中的地位,江家上下对七夫人十分敬服,外面的人也接受了江家这位掌家人。
既然是掌家人,原有的男女之间避讳也就淡了许多,虽然七夫人还云英未嫁,与外男见面也不躲不避。
江家人将衙门的人请去了堂屋,又命人设下了屏风,徐清欢从侧门走进去,坐在了屏风之后,隔着屏风上那层双面绣,刚好能将外面的情形看个清楚。
来的是常州府同知,四十多岁年纪,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人。
七夫人身边的人道:“那位是才新任的江阴知县。”
怪不得那么年轻,一般这个年纪能任知县的人,要么是蒙祖荫,要么是两榜进士,常州府学卧虎藏龙,每年两榜上大有人在,这也就是为什么张家要将常州收入囊中,常州府入仕的官员,全都会成为张家的门生。
常州府同知从前与七夫人也打过交道,坐下来喝了口茶做足了官威才道:“谢云弄出那么大的事,多亏了七夫人在海商中周旋,才算稳住了局面,知府大人让我前来探望,以表谢意。”
七夫人立即道:“大人客气了,这本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若不是朝廷稳住局势,开了海商,哪有我们的饭吃,朝廷还有什么需要,大人只管开口,我们必当竭尽全力。”
常州府同知笑道:“七夫人果然是女中豪杰。”
七夫人抿了口茶道:“有件事还想请教大人。”
常州府同知道:“七夫人请说。”
七夫人道:“谢云妻室的案子可有了眉目”
常州府同知点了点头:“已经查了清楚,谢家下人也招认,谢云妻室吃的药丸乃是谢云所给,此案是谢云杀妻无疑,相关人等已经被押入大牢,只等审问清楚,就向京中递交文书。”
常州府同知说到这里,旁边的江阴知县抬起了头,他眉头皱起仿佛有什么话要说。
“衙门里还有事,”常州府同知起身,“本官就不叨扰了。”
眼见常州府同知就要挪动步子。
“谢云的案子还有许多不明之处,恐怕不能就此结案,”江阴知县忽然开口道,“这谢云在常州多年,若是有所图谋,不会因为一朝败露,就此功亏一篑,说不定还有其他安排。”
常州府同知冷冷地道:“那白龙王也只不过能买通谢云这样的小角色,不要听到些消息就人云亦云,现在应该一心应对大战,不可乱了人心。”
江阴知县被上峰训斥,眼睛中却闪动出几分倔强:“大人说的对,可也不能因噎废食,大战重要,将案情查清也很关键,这也是我们府衙之职。”
常州府同知不愿再说话,甩了甩衣袖转身离开,江阴知县也只好跟随而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