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欢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云霓
“哎呦,世子爷有话好好说。”张真人向左右看去,千万不要在泉州人面前破了他仙人的风骨,“道人说的都是实话,那贵人……可保大小姐日后安康。”他的话没错,他家公子那是……
“你还说。”
军帐外又传来响动。
徐清欢听着不禁叹口气。
“怎么样”徐清欢看向永夜。
永夜觉得很奇怪,公子的伤口怎么会一次又一次的崩开:“公子您又一掌拍在桌子上了吗”
宋成暄抬起清冷的眼睛,永夜立即吞咽一口,可他还是觉得惊疑:“那公子您去舞刀枪了吗”
屋子里一阵静寂无声,永夜额头上的冷汗淌下来:“公子不能再做这两件事了,我们还要启程,伤口不好如何穿着甲胄。”
“我知道了。”宋成暄声音中隐约有些不快。
永夜不敢再问,只得加快了手上的速度。
再次将伤口包扎好,永夜收拾好了药箱低头退了出去。
徐清欢道:“宋大人好好休息。”眼前的战事最重要,常州水师才聚拢了士气,作为主将的宋成暄不能出半点差错。
生死之战,将士们只会相信带他们大胜仗的人。
宋成暄沉默片刻,抬起头来:“战事过后,我去找安义侯。”
徐清欢心中微微一紧,她抬起头来,宋成暄正在瞧着她,他的眼眸中一片沉静却又似藏着风起云涌,只是瞬间,仿佛所有往事都从他眼底一晃而过。
她自然知晓他的意思,他不会随随便便去寻父亲,这样与她说自然是跟婚事有关。
徐清欢点点头:“好。”
她的回答没有半点的迟疑,宋成暄盯着她,耳边又响起她方才说过的话:“我和我家人都甚是满意。”
好像是真的。
方才她明明可以与徐青安一起走,却惦记着他的伤势,她这般相待,他是不是该对她更好一些。
“走吧,”他的声音有些低沉,她定然急着去探望安义侯,“我要歇下了。”
徐清欢没有立即答应:“要不要我扶你去塌上。”
“不用,”宋成暄道,“我要在这里坐一会儿。”
“那我之后再来探望宋大人。”
310.第310章 你可答应
第310章 你可答应
安义侯若是当日能动弹,他不会一直趴在宋成暄背上,眼看着倭人的火炮向这边打过来,他却无能为力。
在水中负重和在地上负重不同,尤其是在那大海之上,要花费多少力气他再清楚不过,就算是他没有受伤,也无法这样入海救人。
安义侯想要挣脱,却没有半点的力气,宋成暄将他绑缚在身上,就在炮火中泅水。
每个人都是一条命。
当年他没有为魏王府舍命,今日却又被魏王世子所救。
安义侯心中五味杂陈。
“父亲。”徐清欢的声音传来。
安义侯抬起头看过去,只见女儿快步进了门。
“父亲。”徐清欢靠在床前,望着安义侯憔悴到脱相的脸,一时有些哽咽。
“没事,”安义侯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已经好多了。”说着他想抬起手去摸一摸徐清欢的头顶,手臂却软软地垂着没有力气。
徐青安也走进屋子,刚要上前也唤一声父亲,只听安义侯道:“有没有宋大人的消息”
徐青安的脸立即垂下来,一颗鲜活的心脏仿佛要化成石头,不过想想那黑脸大汉救了父亲一命,也该如此,他只好先忍一忍。
“宋大人为了救父亲受了伤,”徐清欢知道父亲听说实情心中会更加愧疚,但她不能在这时候撒谎,“当时恐怕就伤势不轻,又没有时间调养,在甲胄中捂了数日,已经红肿溃烂,人也发了热,现在刚刚上过药,正在军帐中歇息。”
安义侯听得这话,挣扎着想要起身,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叹息一声。
“来日方长,”徐清欢道,“父亲别急,先养好身子,宋大人冒险将父亲救回,父亲也要好起来放不辜负他的心意。”
安义侯点点头:“战事如何了有没有抓到白龙王”
“苏纨被押赴入京,”徐清欢道,“宋大人也打了胜仗,如今战船归来修整,不日就会再出征。”
安义侯脸上露出了笑容:“那些倭人不是他的对手,我打听过泉州的事,只可惜常州水师疏于操练……否则哎……”
徐青安终于找到了插嘴的机会:“不是已经打退了吗为何还要再去,兵法上都说穷寇莫追。”
安义侯板起脸来:“叫你平日里不学无术……现在……唉,也怪我没有教好你。”
安义侯气息微弱,徐清欢忙阻止道:“父亲还是多歇歇,哥哥从未进过军营,自然不知晓,”说完这话她看向徐青安,“因为白龙王挑衅,我们常州水师损失惨重,即便现在倭人平氏已经退兵,也会有人想要趁着大周损兵折将之际再前来攻打,一旦掌控不住局面,大周半年甚至一年之内都会陷入苦战之中。
若是大周战船直逼倭人而去,铲除那些见势不好提前脱逃的倭寇,显示我大周雄兵之威,那些人也就不敢轻举妄动。”
应付战事还是游刃有余本就是两回事。
有时候打仗就是这样,不光要打的赢仗,还要把握住士气,若是没有前世种种,她大约也不会知晓。
虽然此时追击下去会更危险,但防微杜渐本就是有胆识的将领会做的事,宋成暄要的不是功成身退,而是彻底将此次危难化解。
这也是让她敬佩的地方。
李煦表面上能够做到,内心中只怕需要提前权衡利弊。
徐清欢刚思量到这里,只听孟凌云来道:“侯爷、大小姐、世子爷,那位宋大人来了。”
宋成暄不是歇下了吗怎么会前来。
徐清欢有些惊讶,安义侯更是半晌没缓过神,只有徐青安像炸了毛的刺猬,总觉得这厮来者不善。
“快请。”安义侯声音沙哑。
宋成暄撩开帘子走进来,似是没有瞧见徐青安和徐清欢兄妹,目光径直落在安义侯脸上,神情颇为冷淡:“我有话想要和侯爷说。”
言下之意其他人都要离开。
徐清欢看向宋成暄,只见他挺拔地站在那里,脸色不如方才的潮红,反而格外的苍白,嘴唇紧抿着,一双眼睛如墨般漆黑,让人看不出心中思量,仿佛肩头一副重担将他死死地压住,但是他仍旧不示弱地承担起了一切。
徐清欢知道此时不该多言,看了哥哥一眼,两个人走了出去。
&
311.第311章 选择
第311章 选择
安义侯愣在那里,他做梦也没想过宋成暄会在他面前说这些话。
前事过眼云烟,从今往后我不会再提。
我与徐家依婚约行事,她不负我,我不负她。
若你今日骗我或日后生二心……
在他听来每一个字都如同惊雷。
死者已矣,魏王府血流成河,他却转头在朝堂上接了平叛之功,当年的种种宋成暄真的都不再问了吗
而且,他竟然提起了当年的婚约,他要娶清欢。
安义侯知道自己应该立即说些什么,可他空张了张嘴,震惊和诧异让他脑海之中一片空白。
这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
答应还是不答应。
好半天,安义侯才哑着嗓子道:“宋大人是说我答应将清欢嫁给你,你才……”
“无论徐家答不答应依照婚约行事,那件事从今往后我不会再提。”宋成暄的声音低沉而平静,让人听不出喜怒。
“为什么”安义侯不明白,“我……”宋成暄的意思是,他要娶欢儿,不是要徐家赎罪。
安义侯不知该说些什么,他明知不该有迟疑,宋成暄都可以不再计较前尘往事,当年的婚约又是两家定好的,若说公平只该有魏王府厌弃他们的份儿……他该答应的,而且宋成暄说出既往不咎的话,也是表出了他的诚心。
“此战过后,我会让宋家长辈前来求亲,”宋成暄道,“那时侯爷想必已经有了答案。”
宋成暄说完话转身从屋子里离开,丢下了那还没平复心情的安义侯。
徐清欢看到宋成暄走出来,目光相对,只觉得他的神情比往日更加平静,所有的波澜都被那双眼睛抚平,没有多做停留他就向自己的军帐中走去。
徐青安方才听到里面传来响动,就要去查看情形,却在这时被妹妹拦下,宋成暄在危难时救过他们父子性命,应该不会对父亲不利,想及这里徐青安硬生生地忍住了。
等到宋成暄离开,徐青安急忙走进去看父亲。
安义侯果然好端端地躺在那里,徐青安刚要松口气,却瞄到了旁边的桌案,那结实的坚固的榉木桌子竟然裂开一个偌大的缝隙。
徐青安睁大了眼睛:“父亲,这是那宋大人做的他……他要干什么我们安义侯府也不是好欺负的。
小爷我在京中惹过那么多事,现在还不是好端端的在这里,妹妹……”
说着他将徐清欢挡在身后,想必妹妹是一时糊涂,难不成他还想要什么补偿,一个大男人皮糙肉厚那么小气做什么。
安义侯仿佛没有听到儿子的说话,整个人仍旧沉浸在震惊之中。
“父亲,”徐清欢低声道,“他都说了些什么”宋成暄和父亲说话时,她拉着哥哥走开了些。
安义侯望着女儿,半晌发散的目光人聚合起来:“他说既往不咎,当年的事他不会再提了。
还问我,是否答应将你嫁给他。”
前一句话徐青安没听明白,后面那句话……让他忍不住吞咽一下:“当然不答应,父亲,我们当然不能答应了。”
徐清欢转头看向哥哥:“哥哥,你先出去一下,在外守着不要让任何人靠近,”然后她与安义侯对视,“父亲,我想听宋大人方才对您说的原话。”
……
薛沉负手站在沙盘旁,公子再度出征表面上看已经胜券在握,其实彻底击垮倭人,围剿脱逃的倭寇也是一场苦战,而且他担忧公子有伤在身。
可能是因为在徐家这桩事上他有诸多疑虑,时时刻刻都想着要阻拦公子,公子出征时他对徐大小姐也有防备,不曾礼待于她,所以公子回来之后,他明显感觉到公子与他有了些许的隔阂。
薛沉不禁长长地叹了口气。
312.第312章 答应
第312章 答应
安义侯将方才宋成暄说的话重新讲述了一遍。
徐清欢安静地思量,宋成暄是不想让前尘往事给她太多束缚,所以才会在求亲之前将态度表明,至于后来那一掌拍在桌案上是威慑,也是表明他的决心。
今日父亲若是撒谎,那就是曾故意谋害魏王,如此深仇大恨自然不能善罢甘休。
若日后生二心,就是将整个泉州陷于险境,宋成暄要如何向追随他的将士交代,他今天做的决定就会成为将来的祸根。
毕竟父亲方才说的话只是一面之词,先皇与魏王爷都已经不在世上,谁也无法证实当年父亲是被先皇利用,还是真的为了前程陷害魏王。
前世宋侯杀伐果断,有人说他是个从不会动恻隐之心的人,也是因为这样才让人惧怕,现在想想一个背负血海深仇的人,为了能活下来经历了那么多坎坷,自然心硬如铁,可他现在却为了这桩婚事做出让步。
至于他那句问父亲的话:侯爷可在知情的情形下,故意陷害魏王。
也就是说,即便父亲是在不知情时,成为了先皇刺向魏王的那柄刀子,他也不再追究。
因为假以时日她嫁给宋成暄,安义侯府和魏王府的过往必定会成为她的痛脚,可能会让她在泉州处境艰难,宋成暄这样即便不能将这段恩怨完全化于无形,但他的决心会对身边的亲信,诸如薛沉这样的人起很大的作用。
她只是愿意守约,他却是煞费苦心。
“父亲,”徐清欢道,“就在您出征之前,女儿说过有件事一直瞒着您。”
安义侯道:“你说等我回来之后再说。”
“对,”徐清欢道,“我早就知道了宋大人的身份,那日我向父亲打听与魏王府的婚约,心中就已经有了决断,若是宋大人愿意,这婚约就在。”
安义侯惊讶地望着女儿,女儿看起来十分的平静:“你是为了安义侯府……”
“女儿不会拿自己的终身大事开玩笑,更不会以此偿还愧疚,”徐清欢道,“人该有信义,这是其一,宋大人不计前嫌,心胸无人能及,更何况从凤翔与他相识之后,经历了这么多案子,已经足见他的品性。
嫁人该嫁什么样的人,至少于女儿来说,首先要让我能够信任,信任两个字谈何容易,宋大人不止能够让我信任,将来必定还能让我依靠,而我因为敬佩他的为人,也愿全心全意为他着想,为他筹谋,对我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
徐清欢说到这里,看向安义侯的目光更加深切:“倒是父亲有没有想清楚日后要怎么做。
女儿问过父亲,知道宋大人是魏王后人的话,父亲该何为父亲说一定会尽心竭力的帮忙,弥补以往过失,弥补过失说起来太过宽泛,父亲定然很清楚,以宋成暄的身份,他将来会做什么事,日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这个结果父亲和徐家是否都能承受。”
安义侯哑声道:“我想好了,人不可能一错再错。”
“好,”徐清欢道,“那您也就没有了顾虑,宋家真的来求亲,您就答应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