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无敌之大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河行者

    不要看他此时帐下的一万轻骑,那是集结了多支兵马以后从中挑选而出的,只是因为驰援朔方而暂时归他统领。一旦此战结束以后,这些轻骑立即就会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做鸟兽散,留下他带着一支步兵艰难度日。

    沙吒忠义凝视着远方的那些战马,心中在疼,而口中却被唾液塞满,差不多快要溢出来了。

    这不怪他眼红,对于过惯了苦日子的沙吒忠义来说,对战马垂涎欲滴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眼前的一万匹优良的突厥战马若是能配属给他他可以对武后、对兵部拍胸脯立下军令状,要不了两三年时间,他就可以练出一支精骑,形成一股新的战斗力,不让胡子在大草原上专美。

    而这些战马一旦进入神都,其下场可想而知,首先是文武百官中的大佬还有老牌勋贵、新兴的武氏一族会分一杯羹,然后将被北衙禁军给瓜分干净,至于南衙禁军能分点残羹剩饭就不错了,而对于沙吒忠义这样的地方都督,也只能半夜里想想、纯当做个美梦罢了。

    就在沙吒忠义满嘴唾沫,都忘记吞咽的时候,邱布衣来了,算是将老将军从不甘中给拉了出来。

    邱布衣少年从军,也曾在边疆戌守多年,杀敌无数,屡立战功,从而被选入羽林卫,成为天子亲军,担负戌守宫禁的重责。

    他本是一魁梧的大汉,身高八尺,一身的腱子肉,可而今却因为遭受到身心的双重打击,变得形容枯瘦,须发凌乱,身上的衣甲也多处破烂,沾满了灰尘和污垢,就像是一个乞索儿一样,就连最熟悉的人恐怕也难以一眼认出。

    他虽枯瘦和疲惫,但腰背却没有弯曲,而是如一杆长枪般傲然挺立,将一名虎将的不屈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296章验明正身
    邱布衣自然知道等他到了朔方以后,会遭遇很多禁军中的故人,譬如大将军秦怀玉、军司马魏文常、悍将薛纳等等,届时不知该如何面对

    秦怀玉和魏文常皆是出身老牌勋贵之家,自身又是大将军级的大佬,和邱布衣之间也就是见面点点头而已,并没有过深的交情。

    可杀才薛纳却不同,在神都之时两人过从甚密,彼此很对胃口,好得就差睡一张床、盖一床被子,穿一件中衣。

    邱布衣想起了薛纳,不由得有刹那间的心神失守,倏然间仿佛恍如隔世。

    昔日在神都的往事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一切的一切仿佛就在昨日,可如今睁开眼却已是物是人非,一切都已改变,彼此的身份可谓是天地之分,再也无法回到从前。

    也许,杀才薛纳不会因为他是戴罪之身而看轻于他,从而与他画地绝交,但是邱布衣却无法释怀。

    同时,他也暗自在心底发誓,不以敌血洗刷掉身上的耻辱,绝不原谅自己。

    可他万万没想到,进入北地以后,见到的第一个故人竟然是武攸暨。

    他和武攸暨之间并没有私交,但却并不妨碍他对武攸暨的熟悉。毕竟他与武攸暨同在禁军之中,且都身居中郎将的高位,想不认识都难。

    而且,不管怎么说,武攸暨也是武后的侄儿,经常受武后召见出入宫门,一来二去,邱布衣与武攸暨也就熟的不能再熟。

    说心底话,邱布衣不大看得起武攸暨,总觉得这个性格濡弱的家伙不过是靠武后的青睐混入禁军之中,身无寸功却窃居左卫中郎将的高位,纯粹是军伍中的耻辱。

    而今,一个骑着高头大马在城下风光得意,一个在城头蓬头垢面、宛如乞索儿,此情此景,怎不令邱布衣感慨万千,凄然泪下

    可此时并非自怨自艾的时候,老将军沙吒忠义还等着他指认武攸暨的身份,只好强忍心中的悲戚,竭力让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不让流下来。

    这份努力显然是徒劳无功的,泪水也是水,自然是朝低处流动,晶莹的泪珠倔强地滚落,摔在城头的积雪中,泯然不见踪迹。

    邱布衣用破烂的衣袖拭去脸上的泪痕,朝城下的武攸暨拱手道:“武将军,正是邱某,自昔日在神都与将军一别,就是两年多矣,将军别来无恙乎”

    武攸暨听到邱布衣承认了身份,不禁颇为好奇,想都没想,就开口问道:“将军如何成了这副模样莫非,是在路上遇到了山匪不成”

    一席无心之话却让邱布衣差点吐血,这特娘的太折腾人了,太看不起人了,遇到山匪

    遇到山匪,老子会成这副模样你丫的也太小觑邱某了。就冲老子这身功夫,不说像赵子龙那样单枪匹马在千军万马中杀个七进七出,但是对付几个山匪还不在话下。

    此时,邱布衣那模样就仿佛吃东西太快被噎着似的,不停地翻白眼,但却不知从何说起。

    好在沙吒忠义听了他与武攸暨的对话,基本上算是认可了武攸暨的真实身份,不过,还是需要听到邱布衣的亲口所言。

    老将军轻轻咳嗽了几声,打破了彼此之间的僵局,低声问道:“邱将军,不知城下之人是否真是武攸暨将军”

    “大帅,正是如假包换的武攸暨将军。”邱布衣正不知如何面对武攸暨的询问,见沙吒忠义解围,忙不迭地回道。

    “哦……”沙吒忠义沉吟起来,良久,方才点点头,道:“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武攸



第297章终进城
    既然武攸暨并非假冒,而其所持的将令和勘合都没有问题,那么再将其拒之城外,很明显不合适。

    可沙吒忠义心中的疑惑并未曾减轻,出于谨慎,却也不敢贸然将武攸暨全军放进来。

    可这明显是不近情理,该如何开口,倒把老将军给难住了。

    沙吒忠义思虑良久,还是坚持小心为上,不敢弄险,于是厚着脸皮说道:“武将军,并非本帅有意刁难,而是天后闻默啜十万大军围困朔方,情况万分危急,故令本帅领十万大军驰援朔方。

    本帅蒙天后信任,不敢不小心谨慎,因此方才对将军多方问询,实属无奈之举,还请将军不要放在心上。

    眼前,本帅大军驻扎在城中,代州城已是人满为患,实难再容纳将军的人马。

    故此,本帅有个不情之请,那就是请将军带少量亲卫入城,至于其余人马就在城外安营扎寨,呵呵,一切所需之物和补给,将军但请放心,本帅自然会着人送出城去,不会让朔方同袍忍饥挨冻,你看如何”

    怪不得常言道:“姜还是老的辣”,也有人说是“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都成精”。

    沙吒忠义如今就化身成一个奸滑的人,把自己说得很惨博取武攸暨的同情,然后让武攸暨只带着数十人进城。

    这样一来,武攸暨是否投降突厥人,立马就清楚了。

    若武攸暨心里无鬼,自是坦然入城,一切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

    可武攸暨若是心中有鬼,怎么敢带着数十亲卫入城,岂不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而且,老家伙还隐瞒了事实,那就是此时代州城中只有他的一万轻骑,至于武后给他的另外九万大军还不知道在哪里慢腾腾地溜达呢

    可这又有什么呢兵家之道,诡道也!所谓兵不厌诈,彼此都是将兵的人,即使事后武攸暨知道了真相,也无法就此怪罪于他。

    代州城中有十万大军

    武攸暨不由得心头一热,对姑母也多了一些感激。

    看来武后还是不舍得放弃这个不成器的侄儿,从而派出沙吒忠义这员沙场老将和十万大军。

    至于武懿宗和武三思等人,则被他直接给忽略了。他虽然性子濡弱,但却并不蠢笨,早就看出来了武氏一族内部为了争权夺利,而把亲情当作东流水了。

    他略一思索,就认可了沙吒忠义的提议。因为他在朔方戌边两年多时间,对行军打仗也不再陌生,十万大军安营扎寨得要多大地方代州城的确是已经人满为患,再也安插不了他的一千骑兵和过万战马。

    他朝城头之上的沙吒忠义点点头,道:“多谢大帅,那武攸暨就带着亲卫和突厥小可汗忽必利进城。”

    突厥小可汗忽必利

    沙吒忠义闻言又是一惊,不过,他却没有再出言相问,以免横生枝节,再起波澜。

    武攸暨对武强吩咐了几句,只见武强纵马奔回本阵,大声吼道:“武将军令,所有人在城外就地安营扎寨,小心归拢战马,不得有误。亲卫队,押解忽必利随将军进城。”

    在这冰天雪地之中,谁都想进入城中住在密不透风的屋子里,吃着热乎饭食,喝点小酒解解馋,可他们都是边军将士,既然主将有令,谁敢违抗

    至于那些朔方城中的原住民,过惯了苦日子,如今随着武攸暨管理战马,每顿饭都可以敞开来吃,另外还给钱财,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武强带着数十亲卫将待在特制爬犁中的忽必利给押解着,同武攸暨汇合,然后,一起来到城门前,等待着城门的开启。

    沙吒忠义一看,武攸暨并没有耍花



第298章沙吒忠义的感慨
    城门洞开,北风带着寒气从中灌入,让被城门楼遮蔽了阳光的地方,寒意袭人,冷得让人极不舒服。

    从洞开的城门洞口中朝外看去,眼前就如同一幅画卷,白茫茫一片,一直绵延到远方的地平线上,看不到天的尽头。

    红日高悬,阳光如金,却驱散不去无边的寒意,北地的冬天已经来临,一年一度的季节轮回,任谁英雄盖世、惊艳万古,也改变不了丝毫。

    城中的雪和城外本没有什么不同,雪从天降,如同那雨露雾霭一般,按照民间的传说本是上天的一种情感呈现。

    随着上天的喜怒哀乐,天地间即会出现不同的天象,作为升斗小民,只能逆来顺受,而无力逆天。

    不过,却因为有代州刺史为了保障大军的行动,从而安排了许多劳役及时进行清扫,因而城中主要的街道上并没有多少积雪,不过是薄薄一层,且已凝结成冰,刚刚又被沙吒忠义的骑兵纵马践踏得支离破碎。

    破碎的薄冰混合着溅起的泥土,糅合交融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黑乎乎的状态,看上去极为恶心,却又因为天气的寒冷,被寒风一吹,不多久便重新冻结,且保持着被蹂躏以后的姿态,怎么看怎么别扭。

    城门楼前的空地上面,两匹矫健的突厥战马拉着一个大木箱子,看上去就如同一架车厢,但却不见车轮,底部安着几根略微弯曲的木板,两头翘起,给人一种极为奇怪的感觉。

    大木箱朝后的一面留有两扇对开的门,此时却紧紧关闭,并上了锁,而在其侧面则留有透气的栅窗,里面则挂着一层帛布,遮蔽了视线,看不见里面的状况。

    沙吒忠义围着大木箱转来转去,越看越兴奋,越看越喜欢,手捋胡须,因心情波动太大,差点就胡须都给揪断了。

    他不停地感叹:“陆地行舟,果然是名副其实,此物能够浮于积雪之上,毫无阻碍地滑行,可不就如同舟行水上,逍遥自在

    高人就是高人,不仅造出如此神物,就连起个名字也这么好听,让某叹为观止。

    至于马拉爬犁吗这名字……俗是俗了点,嗯嗯,不过也算是极为形象直观而又贴切。

    那翘起的木板不正是如同犁一样,马拉着它犁开茫茫雪原,留下一道道雪沟,却又播撒下一大片希望。

    这个赵旅帅果然是我们军伍上的汉子,不仅擅长奇思妙想,与墨家高人不谋而合,共同造出如此神物,就连起的名字都透着我等武人之气,浅显直白,简单明了,真是给我等武人长了脸。

    不简单啊不简单……”

    沙吒忠义不停念叨,突然眉毛一扬,日有所思地问道:“武将军,你所说的这位赵无敌赵旅帅莫非就是前番献计,一把火烧得突厥小可汗忽必利五万铁骑尽灭之人”

    武攸暨点点头,心中为赵无敌高兴,不期然之间微微扬着脸,道:“大帅,正是此人。”

    他见沙吒忠义貌似很有兴趣的模样,立即洋洋洒洒,主动为赵无敌扬起名来:“要说到我们朔方这位赵旅帅,那可就说来话长了,其人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他本是扬州折冲府世袭府军,两年前年仅十五岁时代替病重的老父亲前来朔方戌边,一直充作斥候在城外探查敌情。

    就在今年中秋日前,他探查到突厥小可汗忽必利率五万铁骑气势汹汹而来,立即冲出重围回到朔方,及时告知敌情,让朔方提前做好了应对,方才避免了被突厥人突袭,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其后,再突厥人攻城战中又……”

    武攸暨这一说,可就停不下来了,一张嘴就如同那黄河东去,滔滔不绝,



第299章扯淡的神话
    武攸暨从朔方边军前后两次大破突厥作为引子开始说起,对整个战局的过程描述的很是详尽,可谓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如同一个说书先生一样口沫横飞,深深吸引了沙吒忠义、邱布衣以及诸将的注意力。

    他们是如何洞察敌情料敌于先机,如何将帅一心三军用命浴血死战强敌,在僵持阶段又是如何深夜定计、夜袭敌营,打破了僵局,从而将突厥人杀得是人仰马翻,血流成河,生生将茫茫雪原给变成了红色……

    这其间自然离不开赵无敌,更加离不开那两次神奇的大火,硬是俘虏了忽必利,打跑了默啜,将突厥人的大小可汗给折腾惨了。

    在武攸暨夸张的言语和表情、漫天喷洒的口水以及手舞足蹈的动作渲染下,以沙吒忠义老将军看来,那个赵无敌不仅是一个少年英雄,更加像是一个传奇、一个传说,一个让人不敢相信的存在。

    是夜,一把火烧掉突厥人连营数里,歼灭了五万铁骑,更是将小可汗忽必利给俘虏了。

    这已经够惊艳了,就连昔日号称“大唐军神”的李靖也只是击破了颉利可汗,而没有做到全歼。

    要知道在战争中,击破敌军和全歼敌军可是两码事,击破不过是搓其锐气,将其打散,而敌人并没有全部被消灭,假以时日,待敌人归拢以后,卷土重来,并非没有可能。

    但全歼就不同了,所谓全歼敌军,顾名思义,那就是将敌人、至少是绝大多数敌人都给咔嚓了,成了一具具尸体,再也无法出现在战场。

    因此,自古至今,两军交战,破敌容易全歼难,可朔方人却做到了,生生全歼了五万突厥铁骑。而据武攸暨所言,那一战之后,忽必利部几乎没有人逃脱。

    如果说全歼忽必利小可汗部是一场神奇且完美的夜袭,那么接下来再次大破默啜的十万大军,那就只能用神话来形容了。

    赵无敌孤身一人藏身在朔方城中的地下,地面上到处都是突厥大军,貌似是绝无成功的可能,可接下来却偏偏成功了。

    让人牙疼的是,又是一把火,且比前次的火势更猛,硬生生把一座朔方城烧为了白地。

    而眼前的武攸暨就是事后第一个赶到朔方的人,据他讲没看到默啜的影子,也不知道他是死是活,不过,城中的尸体差不多将整个城池都给铺满了,且因为大多被烤熟和烤焦,和房屋等灰烬混在一起,根本就没办法做出精确的统计。
1...7071727374...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