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无敌之大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河行者

    他只是适逢其会而已,那就老老实实地做一个证人就好,将所看到的所听到的说出来,至于最后如何断案他张兵曹又不是扬州刺史、也不主管刑事,操那份闲心干什么

    这样一来,若是折冲都尉张翰赢了,对他也没什么损失,说不定还要感谢他及时报案并举证。

    反过来,若是张翰输了,赵不凡赢了,他更加没有损失,反而可以接机示好,攀上赵不凡这条线,从而登上太平公主这艘大船,捞个实缺,或做个京官、或主政一方。

    张兵曹说罢,大口喘气,还用舌头润润嘴唇,扮出一副极为疲劳和辛苦的模样。

    这就是官场之道,你干了事情、吃了辛苦,就一定要让上官知晓,否则,你默不作声闷头干活,从不对上官言说,上官如何知道你的所作所为

    也许,上官即使是知道了,也故意装聋作哑,当作不知道。

    谁让你有事不和上官汇报呢

    在上官看来,你有事不和他汇报,平日里有事没事不和他唠嗑,那就是有意疏远他,看不起他,不想和他同舟共




第334章问因果
    扬州刺史崔浩不愧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人,不过三言两语就将表面功夫做得十足,给足了张兵曹的面子。

    常言道:“人生如戏”,普天之下,芸芸众生,都是那戏中人,只不过分工不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在戏台上所站的位置也有所不同而已。

    有人天生就受上苍垂青,带着璀璨的光环降临世间,甫一出现就是万人瞩目的中心,在人们的欢呼中度过辉煌的一生。

    而更多的人则是默默待地在角落里,如那蝼蚁般无人理睬,也无人关心,直到光阴耗尽、灰飞烟灭后,将位置让给后来人。

    官场亦如戏台,一大群人轮番上场,或着甲衣,或穿朱紫,更多的则是青衣绿袍,可谓是花团锦簇、琳琅满目。

    随着大幕拉开,人们纷纷登场,演绎着各种各样的世态炎凉、悲欢离合。或高尚、或粗鄙,或感人肺腑,或让人憎恶……

    你方唱罢我登场,你我都是戏中人,只不过是戴着不同的面具,谁也别笑话谁!

    崔刺史礼贤下士、体恤下属,而张兵曹也立马摆出一副感恩戴德、受宠若惊的模样,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将一场大戏完美地演绎下去,避免了冷场。

    表面功夫既然做完了,接下来那就要谈正事。

    在谈正事的时候,可就等级森严,谁大谁小,都要按照规矩来,不能再讲究你好我好了。

    崔刺史蹙着眉头,乜着躺在竹席上一动不动、随便仵作折腾的张三郎,开口问道:“张兵曹,以你所言,这张三郎是那女子用剪刀刺死一事,那是千真万确了。

    而此事为你亲眼所见,那么,本官想知道,依你之见,那女子是事出有因、从而失手误杀,还是故意报复杀人呢”

    崔刺史不愧是久经官场,且当过京官,混过地方,一双老眼看事情可不是一般的强。

    他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直接找到了关键点。

    窈娘失手杀死张三郎一事,本就十分简单,至于杀人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根本就与案情无关。

    其关键点就在于窈娘杀人是有意为之还是失手,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可见大了去了,而且,崔刺史还特地点出杀人之前有没有前因

    所谓前因后果,是先有因后有果,连在一起才组成了完整的因果关系。有因才有果,而这个“因”对本案的关系可是重中之重,丝毫马虎不得。

    张兵曹一愣,他倒不是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只不过一时之间不明白崔刺史是什么意思

    莫非、崔刺史也在提前站队,好攀上太平公主这条船,以免在武后登基之后遭到清算

    随即,他又在心里给否定了。因为崔刺史可与他有所不同,人家是清河崔氏嫡系子孙,也是如今家主的亲子,其背景可不是一般的厚实,而且,五姓七望之间多有联姻,早就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势力圈,加上亲朋故旧满天下,怎么可能加入太平公主的势力

    要知道五姓七望可都是传承数百年的老世家,一直以根正苗红的汉家苗裔自居,尊崇的是正统的汉家古风,就连对李唐皇室都不搭理,嫌弃他们家有胡子血统,从而拒绝与其联姻,说什么不想让汉家苗裔的血统受到污染,曾经把太宗皇帝差点给气死,但却拿他们没办法。

    五姓七望就连与皇家联姻都不愿意,对武后执掌权柄更是叽叽歪歪,称之为“牝鸡司晨、祸乱天下”,简直就是把武后与昔年断送殷商的妲己和“烽火戏诸侯”的褒姒相提并论了。

    &nb



第335章牙疼的刺史
    愁啊愁啊愁,愁白了崔刺史的头。

    虽然崔刺史的两鬓已斑白,就连头顶上也是华发早生,如同霜染,可他总觉得自己个还年轻,一头乌发、也不过是偶尔有那么几根白的,并不影响他的姿容,反而平添一抹成熟的味道。

    可如今、却因为张三郎的死,才是真的白了英雄头,虽面前没有铜镜,但是崔刺史却仿佛看到一颗雪白的头颅,霜林尽染,寂寞如雪,萧瑟了一地。

    此时,他方才明白了史书上记载的伍子胥一夜白头的事迹,那份绝望、不身临其境是无法言说的。

    其实,通过张兵曹的一番叙述,再结合张三郎平日里的不堪,整个案情可谓是昭然若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就是一个狗血的案情,且在而今的大唐天下并不少见,可以说只要是有家世殷实的浪荡子的地方,就有相似的故事上演。

    纵观此事,无非就是一个浪荡子遇到一个美人,心里痒痒得不行,欲求一欢,却不想遇到了烈女,纠缠之间反被杀死。

    此案的情节虽不复杂,但却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且都是不好相与的家伙,才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

    死者张三郎是扬州折冲府折冲都尉张翰的长孙,平日里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带着一帮子浪荡子到处惹是生非,横行惯了,早就被扬州民间称之为“扬州第一害”,其恶名都盖过了大江中的蛟龙,可见其多么不招人待见。

    可张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向为人古板、性情耿直且火爆的他,却对儿孙的恶行视而不见,反而对张老实和张三郎父子溺爱有加,从不曾给予责备。

    张翰是扬州折冲府折冲都尉,主军事,执掌一府八百军士,也算是一方豪强。

    按照大唐朝廷对地方官员职权的划分,他崔浩和张翰之间互不统属,并无交集,可以说是虽同饮扬州水,但却不吃一家饭,各有各的上官,各有各的爷娘。

    崔刺史是扬州刺史,也是扬州一州的主官,但却和扬州折冲府没有一文钱的关系。

    而扬州折冲府虽挂着扬州的名号,实际上和扬州官府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而是直接挂在某一卫禁军名下,实则属于兵部直接管辖。

    扬州一地有两个大佬,一个主兵事,一个主政务,可两人之间偏偏没有任何关系,不得不说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可是,虽然他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可毕竟是处于一地,低头不见抬头见,想装作不认识、也不合适。

    张翰的孙子被人杀死了,以那老货护短的恶习和火爆的脾气,怎么可能善罢甘休若是扬州府不能给他一个满意的交代,估计亲率兵马将那个小山村给踏平了都有可能。

    本来就眼前这事吧,一个扬州府军小卒的未婚妻杀了张翰的孙子,根本就没有必要大费周折伤脑筋的,立马将凶手缉捕归案,下入大狱之中严加审问。

    而且,以惯例来看,就算是把她绑了不经审问,直接交给张翰以家法处置,也并非不可以。

    这种事情,这种处理方式,也不能就说崔刺史是欺软怕硬,官官相护,草菅人命,只管出卖穷人的利益以达到讨好张翰的目的。

    实则,在大唐各地,遇到相似的事情,几乎差不多都是如此处理,可谓是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模式。

    可崔刺史敢派人将窈娘给缉捕归案吗

    呵呵,哪怕是借他八个熊胆都不敢



第336章别驾战刺史
    崔刺史一反常态,眼神不善,斜睨着扬州别驾,且一连说了四个“不妥”,口气之严厉,前所未有,不由得让众人俱都战战兢兢,不知所措。

    寒风吹得破旧的门窗咯吱作响,且无孔不入,从那大大小小的缝隙和窟窿中钻了进来,将屋子里的油灯给吹得明灭不定。

    呜呜的风声,摇曳的灯光,地上躺着的脸色苍白的张三郎,以及众人背后或长或短的影子,营造出一副诡异的场景,让人不由得头皮发麻,心底发虚。

    这些人中,最为难受的就是扬州别驾,心中纠结的厉害。

    所谓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别驾作为扬州的第二号人物,平日里背着刺史,那也是万人奉承,前呼后拥,何曾像今日这般颜面扫地

    崔刺史一点都不给面子,当着扬州府绝大多数佐官、还有几个衙役的面,毫不客气地申饬,那神情极尽鄙视和不屑,仿佛就像是在看着一堆米田共一样,让别驾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官之场讲究的是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没事一块喝喝酒、吹吹牛,踏个春、赏个雪,遇到高兴事一起去烟花地寻个乐子,乐呵呵地一路高升,转眼间一生就过去了。

    因此,一般情况下,官员之间是很少翻脸的,尤其是不会当面锣对面鼓的,而今日崔刺史的反应却太让人意外了,看他那架势差不多就是撕破脸了。

    张兵曹等眼睛看着张三郎,似乎是在绞尽脑汁研究案情,想用火眼金睛穿透衣物和**,看看他脏腑中的情况,是不是被人给下毒了。

    其实,张兵曹等人根本就没有看张三郎,只不过是眼睛需要一个方向,却又不能和崔刺史、别驾二人对视,正好将张三郎凑合着用。

    刺史和别驾都是他们的上官,老大和老二掐架,就不是小弟们能掺和的事情,为了自家前程和性命着想,在情况未明之前,最好还是观望。

    别驾见无人劝和,只好硬着头皮冲崔刺史拱手道:“不知使君何以教我”

    他这是豁出去了,反将崔刺史一军。你丫不是说不妥不妥吗那么,就请你告诉我怎么个不妥法而且,既然你说我的想法不妥,那么就请说出你的高见,让某家好好见识一番!

    “呵呵,许别驾啊,不要着急嘛!瞧瞧,都一大把年纪了,怎么像个小郎君一样,啧啧,这脾气火爆的,一点就着……

    这样可不好,俗话说得好,气大伤身,先贤也曰过,每临大事须静气嘛!

    瞧瞧,又吹胡子瞪眼了,歇歇,那个衙役,还不去给许别驾来杯茶,让他顺顺气,消消火,要是还不行,那咱们今晚去一梦春,给你泄泄火,我请客!”

    崔刺史一番话貌似不着调,全都是胡搅蛮缠,可说者有心,听者也有意,立马就明白了其中处处藏着机锋。

    很显然,崔刺史是话里有话,仿佛手中掌握了许别驾的把柄,刻意敲打敲打。

    事到如今,不进则退,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若是一般人,肯定是抱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主意,立马伏低求饶,还度过眼前这一关再说。

    可许别驾似乎有某种倚仗,且还不是一般的倚仗,面对崔刺史的敲打,他不仅没有伏低求饶,反而牙关一咬,横下心来,扬声道:“使君,下官愚钝,且是个粗人,听不懂那些弯弯绕绕,使君有话不凡直说就是。”

    “好好好……”崔刺史闻言不怒反笑,抚掌叫好,又道:“爽快,本官就喜欢爽快的人,那么,本官就也不藏着掖着了,就直说了啊。

    &nb



第337章各有底牌
    北风呜咽,油灯摇曳,屋子里冷得吓人,再看着面色苍白、一动不动的张三郎,让人们不禁产生了幻觉,仿佛进入了森罗地狱。

    崔刺史直接点出许别驾的心思,一点都没有留情面,将许别驾给逼到了悬崖边,同时,也断了自家的退路。

    这是一场悬崖上的战斗,胜则从容而退,败则粉身碎骨,没有丝毫侥幸可言。

    对于崔刺史来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谁让许别驾别有用心,且太过逼迫,就连数年时间都不愿等待了呢

    他来自清河崔氏,家中已经派人给他传话,为了改善家族的处境,好在接下来的大世中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将有大的行动。

    日前,五姓七望各大世家的主事人齐聚泰山,就目前的局势以及未来的走向进行了推演,共同决定了要暂时对武后低头,以换取一定的利益。

    据说,五姓七望之所以会让步,是因为在泰山之会中出现了隐世山门的影子,方才让他们不得不放下遵循了数百年的规矩,做出向一个女人低头的艰难决定。

    五姓七望传承数百年,是人世间的庞然大物,无论世事变迁,王朝更替,他们的门人和弟子都占据了朝堂之上大多数位置,可以说影响了历代帝国的走向。

    可外人又如何知道,这些庞然大物却只是隐世山门的代言人,一举一动,都要遵循山门的决定。

    因山门的介入,让五姓七望向武后主动示好,正在准备登基称帝的武后自然是求之不得,毕竟她武氏也是世家,怎么会不知道世家的力量何其强大

    自古至今,世家可以打压,但却无法消灭。因为世家是一个整体,在一家有难且危及整个世家圈子利益的时候,所有世家就会抛却前嫌联合在一起,共同面对敌人。

    天下所有的世家联合在一起,那股力量足以改朝换代,出身世家的武后也不想走到那一步。因此,在收到世家的示好以后,立即投桃报李,许给了各大世家不少好处。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一批官员的空缺,且有不少都是有实权的肥缺,也算是武后做出的最大安抚了。

    近些年,为了替武后登基称帝扫除障碍,丘神绩、周兴、来俊臣、索元礼四大酷吏将屠刀高高举起,将整个大唐朝野上下杀得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勋贵死了,只不过是空出了爵位,对于望眼欲穿的底层官员没什么大作用,可其中那些实职官员的被杀,却空出了大批的职位,早就让小官、闲官们迫不及待了。

    五姓七望得到了一些官位,但其中也并非是立即就可以上任的,因为随着大批李唐忠臣的被剿灭,武后想对整个朝堂做一次洗牌,好铸造一个千秋万世的新朝。

    重新洗牌需要时间,差不多要到新朝建立的时候才会尘埃落定,而崔刺史作为清河崔氏家主的嫡子,也得到了一席之地,将进入神都出任京官,至于时间……估计在一年左右。

    本来,他对于许别驾的野心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人谁没有野心身在官场,求个上进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况且,崔刺史一年左右就要高升,对于继任者,是张三还是李四,又与他何干

    可最近崔刺史发现情况不对,这个许别驾府中经常有陌生人出入,经过一番打探,皆是来自神都,让他不得不提高警惕,不敢掉以轻心。

    而许别驾的胆子也肥了,底气十足,对他的指示也开始阳奉阴违,且在暗地里拉帮结派,大有将他给架空的趋势。
1...7980818283...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