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晚明之逆流而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日日生

    再让他这么打下去,整个平安道和黄海道都没有朝鲜的兵马了,现在这些地方正处于无政府状态,只要明军点头,他们这个叛乱朝廷可以马上接管大片的朝鲜土地。

    文武双全的胡八万,在侯玄演身边当了三年的亲兵,虽然经常耍宝自嗨其实内心十分苦闷。终于放出来之后,在战场上才找到了自己向往的生活,他是天生的先锋大将,陷阵冲锋攻城略地无往不利。

    阎应元曾经赞叹道八万颇有开平王遗风。

    开平王乃是大明开国名将常遇春,朱元璋曾经说过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莫如副将军遇春信矣哉。

    金陵没有命令传来,胡八万便放开了打,只要有抵抗的不管是什么人全部杀光。朝鲜就像是一块初春的耕地,被这个犁一遍,被那个刨一圈,算上这一次短短几十年被满清、倭兵、大明轮番蹂躏了四五次

    此时的侯玄演本该出来调停,让胡八万扶植一个傀儡出来,才是对大明最有利的局面。但是却一直没有音信从金陵传来,因为侯玄演没空

    陆陆续续有封疆大吏,赶赴金陵,他们来时往往扶老携幼,仿佛约好了一般。

    蜀国公杨展带着全家老小,来到金陵之后直接来到王府里面,拜谒侯玄演。

    侯玄演笑吟吟地接待了一家人,设宴款待,馈赠礼品,刚刚送走之后宁国公吴易从满剌加回来了。

    被满剌加的太阳晒得黝黑的国公爷,回到金陵之后,也到了王府待了整整半天。从王府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醉醺醺的,脸色红润。

    苏州的顾允彝、杭州的钱肃乐、湖广堵胤锡、绍兴郑遵谦全都来到了金陵,明眼人都知道要变天了。

    这么多人不约而同地回到金陵,当然不是来栖霞山赏枫叶的,他们已经得到了消息,摄政王有意更进一步,就在这几天。

    到了中秋佳节,月圆之夜,王府内又一次摆开宴席,这次邀请的是自家兄弟。

    徐元宝、洪一浊、赵元华、陈常之都是手中染血的狠人,凶名在外的番子头儿。弑君案让赵元华凶名满江南,淮安盐商通敌案,让洪一浊的名号在两淮可止小儿夜啼,陈常之和他的青龙山潜象总部,跟地府阎罗九殿一样,让人闻之色变。

    徐元宝早就不见了当初的稚嫩和莽撞,身子也瘦了不少,端着酒杯嬉笑劝酒,很有一些成熟的样子。

    侯玄演乐呵呵地看着他们,丝毫不掩饰眼中的亲近,摸着他的后背笑道“元宝自从有了儿子,稳重了不少。”

    徐元宝一听说起了他的儿子,脸上的神情就变了,话里带笑说道“别提那个小子了,气死个人。”

    洪一浊跟他很久不见,也打趣道“元宝,你就不要抱怨了,这就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元宝的儿子,岂能不调皮捣蛋,让他老子操心。当初伯父为了你生的气,可不比你的十倍还多。”

    徐元宝瞪了他一眼,洪一浊笑着宣了个道号,众人一起笑了起来。

    赵元华眼底一沉,突然道“王爷,司礼监马姑娘给了我一张名单,让我问王爷,这是一张什么名单,王爷的意思是”

    侯玄演心里稍微有些不舒服,从他手里接过名单,粗略地一扫,果然是灵药的笔迹。

    &n




第四百七十六章 禅位
    景祐五年八月,一封诏书震惊天下,举世震惊议论哗然,然后冷静下来后一想,又是必然的事情。

    “咨尔越王昔者帝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爰自书契,降逮三、五,莫不以上圣君四海,止戈定大业。

    然则帝王者,宰物之通器;君道者,天下之至公。曩者李逆倡乱,聚贼百万,横行天下,旋寇京师。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开关迎贼,遂事羁縻,维时中邦,大势已去,义士窜伏,迂儒小生,勿能自固,遂被迫胁,反颜事仇,渐化腥羶,遂忘大义,肆逆滔天,窃据万里。

    值此倾覆之际,皇父越王,乘时跃起,云集响应,扶危拯溺,自南狙北,东征西伐。拓土开疆,大庇氓黎,义洽四海,威震八荒。

    是用仰祗皇灵,俯顺群议,敬禅神器,授帝位于尔躬。王其钦顺天命,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休,飨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侯玄演在三次推辞之后,于王府接受了逊位诏书。并且宣布国号不变,宗庙不改,仍然祭祀大明历朝先帝。

    春和殿里,怀抱着朱琳灏的灵药,低头问道“终究你是一朝人王帝主,等你长大之后,会忌恨你的皇父么”

    朱琳灏根本在她怀里待不住,小手小脚暗暗聚力,想要挣脱怀抱。她的吃穿用度都是极好的,力气竟然不小,浑然不似一个女童。

    不一会就从灵药的怀里挣脱出来,做了个鬼脸就跑开了,生怕再被抓住。

    灵药笑道“拿你当一个男孩来养,果真养出个假小子。”

    大明的国号不变,宗庙不改意味着皇家宗庙中依然供奉着朱元璋等人的牌位,这需要新皇帝有着超常的气魄。

    能做到这一点,一些仍然心向故明的大臣,也可以接受。侯玄演自己本身十分敬重太祖高皇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丰功伟绩,让他每逢年祭前去祭奠一番他也没有意见。

    为后世诟病的朱元璋,被一部清史诋毁的面目全非,这些心虚的小人连画像都要伪造,还有什么是真的更让人心寒的是,每一个后世的学生都要学习的历史课本上,竟然将丑化明太祖的尖嘴猴腮鞋拔子脸堂而皇之地印刷,不知道编书人是要表达什么样的龌龊心思。

    最可笑的是,他们伪造的太祖画像,竟然是满清的服饰特征,帽子上的那块白色“帽正”、“广字领,就是一块铁证。试问我大明开国皇帝,如何会佩戴两百年后的清代特征的帽子

    禅位的阻力,被侯玄演降到了最低。张煌言、张名振、夏允彝等比较忠贞的官员,非常感激侯玄演的这个度量,也全了他们的名声,现在大明日渐强盛,可以预见的是在这个朝代大有可为,谁都不希望在这个时候殉国。

    而且近年来皇帝陛下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一些女孩儿的特征,结合前段时间的流言蜚语,让大臣们更加害怕。

    磨刀霍霍的潜象营,没有半点发挥之地,整个大典期间并无闹事的官员。侯玄演掌权太久了,如果摄政是培育苗秧,称帝就是瓜熟蒂落。

    登基大典的举行,更是被简化了许多,侯玄演这些年一直是没有名号的皇帝,根本不需要着重的仪式,反而让一切显得顺其自然。

    就好像是一场顺理成章的升迁一样,文武百官在受禅大典上,见证了侯玄演乘天子銮舆,受百官朝贺。

    今年仍为景祐五年,从明年元月开始,议定新帝年号。然后侯玄演追封自己的父母帝后称号,册立黄樱儿为皇后,朱琳灏为景王,并立苏州为陪都。景王年幼,并不设府,仍留在原皇父身边。

    完成了一套



第四百七十七章 平等条约
    日本江户,德川家光带着几个侍卫,来到龚自方的府邸中。

    龚自方在自家院中,种植了许多奇花异草,日日照看过的逍遥惬意。

    这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荒凉,虽然没有金陵的繁华和安逸,但是倒也过得优哉游哉。

    听了门口小兵的禀报,龚自方穿着便装,迈步走到厅内。

    因为汉风东渡,现在的日本人也很少穿着那些丑陋的传统服饰,德川家光本人都穿着汉服。

    “国主大人亲自莅临,不知有何请教”

    德川家光看见这个人就心烦,同样是派驻日本的都督,朱大典和蔼可亲,龚自方则显得难相处了许多。

    因为酒井信光的莽撞,德川家失去了八万能战善战的倭兵,这让各地的大名藩都不淡定了。

    大家本来都是猴子丰臣秀吉的手下,你德川家康突然跳出来做老大,不就是因为实力强横我们打不过你么。现在你的武士都死了,还想要做征夷大将军,就有点不合适了吧

    德川家光急的嘴上起了一排的水泡,看上去十分恶心,强忍着怒气说道:“龚大人,萨摩藩和长洲藩,现在已经公开不听从我的调遣,听说他们还在招兵买马,调动武士,我的人在朝鲜死的太多了,再这样下去我们将很难控制住局面。”

    龚自方怒气冲冲,拍桌怒吼:“简直太不像话了!国主大人放心,只要有我一口气在,就不会承认他们合法的,只有德川才是日本正统。”

    德川家光气的差点吐血,强行咽下去之后,和颜悦色地说道:“龚都督,我们需要大明水师的支持,我们的兵力不足以弹压叛乱。”

    刚才还怒气冲天,义愤填膺的龚自方,突然变得忧愁起来,叹气道:“不瞒你说,我们大明也是内忧外患,我的手下其实是没有兵马的,全都是借调来的登莱水师。他们属于兵部,就算是皇帝陛下也无权擅自调动,因为水师打仗,太费钱了。要知道现在造一艘船,可不便宜啊,还有大炮火药、盔甲粮草、兵饷赏金,这都是钱啊。

    大明打了这么久的仗,大家都知道国库已经空虚,只是碍着面子不敢说罢了。我龚自方磊落君子,不怕嫌隙,就实话跟你说了吧,我们大明没钱了。”

    德川家光瞪着眼,双手支在桌子上,眼看就要暴起,龚自方眼皮一抹,端起茶来轻轻吹着白雾。

    “那需要多少银子”德川家光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现在没有那个资本,和大明决裂。

    龚自方突然来了精神,放下茶杯,说道:“国主说的哪里话,大明和日本是兄弟之邦,帮你们打仗还伸手要钱的事,我龚自方做不出来。就算是朝廷要这样干,我也得拼死直谏!

    德川家族的武士尸骨未寒,我们不是刻薄的人,你放心不要日本一两银子,只要将这份合约签了就行。”

    说完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来,德川家光见他早有准备,竟然还装模作样了半天,心中将他的可憎度又拔高了一个档次。

    龚自方不但非常贴心的提前备好了合约,还准备了一份日文的,一起推到德川家光的面前。

    “互为开商国条约”德川家光稍微有些诧异,本以为他会盯上自己的石见银矿,没想到只是通商的事。

    仔细一看,德川家光就发现这份条约的恶毒之处,上面写的合约看上去甚至十分公平。

    大明和日本互相开商,两国都不收取彼此商人的关税,如此一来日本和大明在商界就真的如同一个国家一样。

    但是其中的弯弯绕就在于大明的货物在日本都是抢



第四百七十八章 派兵增援
    在一众大臣的劝谏声中,侯玄演还是举家搬进了紫禁城,他本来就可以随意出入的地方。

    乾清殿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打扫一遍,全部的桌椅板凳全都换了新的,饶是如此坤宁宫和春和殿才是他最熟悉的地方。

    侯玄演并不是一个怠政的人,但是想让他和朱元璋一样,天天扎在工作上是不可能的。

    在奉天殿处理了半天政务,侯玄演起身伸了个懒腰,不是他不想再批阅了,因为今日的奏章全是上表称贺,各种肉麻的奉承让侯玄演有些反胃。

    连续这么多天,举国上下还没有从皇父登基成为皇帝的余震中醒来,各种贺表贺礼被送到京城。

    侯玄演在奏章堆中,揪出几张邸报,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中间的一行小字里,虽然版位不多,但是及其精炼的浓缩出一篇绘声绘色的香艳小故事,让侯玄演读后欲罢不能,恨不得马上去后宫试验一番。

    正在他沉浸在阅读的海洋中,咧着嘴傻笑的时候,突然传来一声:“陛下,臣有本要奏。”

    侯玄演马上放下邸报,抬头一看是在殿中和他一块处理政务的张煌言,轻咳一声问道:“何事”

    “陛下,臣仔细看了靖北湘西侯夏完淳传来的几封奏章,发现罗刹国不容小视,准噶尔汗国也是一个实力不俗的潜在敌人,靖北孤立在塞外虽有满洲征辽军为其后盾,尚显不足。不如早发兵马,彻底平定漠北,教罗刹国不敢再起南下之心。”

    侯玄演眼神逐渐恢复正常,凝神沉默片刻,说道:“漠北,向来是四战之地,你方唱罢我登场,铁打的草原流水的胡夷。现在我们既然设立了靖北省,就要把漠北当成自己的国土,漠北的子民不分胡汉也都是我们大明的子民。平定草原,北征罗刹是我早就定下的国策,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那一支兵马可堪发派呢”

    张煌言脸色兴奋,直言道:“下官愿率浙江、湖广兵马,前去漠北参战。”

    侯玄演摇头道:“不行,你去还不如朕亲自去呢,你身为一个大学士,好好地待在这里跟朕一起治理江山。再说了,浙兵和湘兵累年征战,虽是精兵老卒,但是也有个乏累的时候。当初血战山海关,我就答应他们,让他们在家乡修整一年。蜀国公杨展此时还在金陵,朕以为川兵出蜀,是个不错的主意。”

    张煌言神色一黯,破罐子破摔,没好气地说道:“陛下所言有理,臣无异议...”

    张煌言有理由生气,当初荆襄鏖战,侯玄演亲口告诉他将来有机会一定让他统兵征战,到时到现在张煌言还没有单独领兵呢。

    唯一一次就是初出茅庐的时候,碰到了穷途末路的洪承畴,被好好教育了一番。

    侯玄演冷哼一声,拂袖而去,你不想待在金陵,老子还不想呢,我捞不着出去,都给我乖乖待在这里。

    一群宦官宫女簇拥而上,围着侯玄演不胜其烦,迈步来到暖芳阁内,将他们全都打发走了,只想一个人静一静。

    皇宫就像是一座围城,侯玄演现在无比了解朱琳灏的心境,可怜她一个三四岁的女娃,竟然就在这种环境中熬了这么久,怪不得一说出宫这小丫头就跟猴一样兴奋呢。

    “来人!取一身便装来。”

    小内侍忧心忡忡,问道:“陛下,要去何处”

    “蜀国公的住在哪儿,就去哪里,朕有国事相商。”

    杨展在



第四百七十九章 瘦马
    侯玄演从杨展的府上出来,蜀国公一家老小笑的合不拢嘴,恭送皇帝回宫。

    看着日头才刚刚黄昏,侯玄演歪着头想到谁家去蹭个晚饭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个熟悉的身影。

    当朝柱国张煌言牵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马,在国公府门口经过,那匹马身上的肋骨都能看到,一看就是老弱至极,可能是害了什么病,马上要死了。

    这可真是蹊跷事,侯玄演虽然喝的醉醺醺的,但是也知道自己的眼神没有问题。

    他揉了揉眼睛,问道:“秦禾,那个人是张煌言么”

    “陛下,正是大学士张煌言。”

    金陵城内往来行人摩肩接踵,侯玄演虽然感到有些奇怪,也没有追问,看着张煌言牵马离开,望了眼西边说道:“时辰还早,去吴易府上看看,我和他满剌加一别,还没一起喝过酒呢。”

    秦禾一脸犹豫,还是硬着头皮劝道:“陛下,不回宫么”
1...116117118119120...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