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猫疲

    “领军在襄州成立太平军大都督府,那他还真成了周大都督了啊。。却不知江东二乔又当何在。。”

    “这可是大都督啊,比同北朝时的行台尚书省,旧朝开国的行军总管了。。”

    “那岂不是征伐自专,总领中外诸军事的名分了。。与如今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又有何异呼。。”

    “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我辈的大好机遇和前程所在啊。。”

    “只怕这消息传开,地方上那些尚且观望的人家,又要涌起一波前往投效的风潮了啊。。”

    “只可惜,错过了最初的由头和机缘,就算是彼辈现在想来,太平军也未必肯轻易收纳了吧。。”

    而同在请命前往襄阳随行人群当中的学官谢文,也在一边庆幸着自己的选择;一边不禁将眼光投向了后方船只上,一个由数名强壮女卒小心值守在外的舱室。

    ——我是分割线——

    只是对周淮安而言所谓的大都督府,不过就是把原本广府留司的职能,进一步的升格和拓展开来,而完全延伸到道相应的湖南、荆南、山南、江西等地的新控制区内。

    然后再逐步的将那些特殊时期所设立的军管状态和大小编管区,给逐渐的归并和恢复成,屯所—集体农庄(重点区域)和(外围区域)市镇——乡村,继续并存下去的两级局面。

    这就需要大量掌握粗浅数算和书写的基层事务人员,以及有所经验的官吏来填充到其中,这也是对于岭外那些能够坚持下来为太平军所服务的各级人等,一种变相的酬赏和上升空间。

    只要没犯明显的过失或是大错的话,在外调过程当中被戳升一两级来叙用,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其中有表现优秀或是具体事项上出色的,在本位阶一跃两三级来独当一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后再把空出来的位置,让给那些尚在大讲习所內等候见习的晚辈生员们来填补;这也是变相的平衡和分化、缓解军队方面在地方事务中参合过多,由此形成相应利益羁绊的潜在弊端。

    毕竟,军队和地方政务上的两条腿走路,再加上理智的大脑中枢来监督和指挥一切,才是一个健康政权长久存续下去的基本王道。

    下辖八大军序(已经编满其六),又六大戍防区,编列有战锋和驻队营九十三个,总计十一万的军额。

    第一军事长官为中郎将,副手为左、右郎将,再次者为郎将;麾下分为左右中三厢外加一个直编都(营),每厢以正副郎将各领数营人马。

    战锋营与驻队营的编制大致相当,都是营、团(290+20)、旅(135+10)、队(40+5)、火(9+1)的五级构成,只是在营一级上战锋队三团一队的大营(1100员),驻队营是两团一旅的中营(960员)。

    主官皆称都尉,只是前者为折冲都尉,后者为指挥序列次一等的果毅都尉,一下其他位阶类比之。这样,一个齐装满员的军序,就在12000员到13500员之间的正辅军卒。

    其中又以编号越靠前的军序装备越好,军中老卒比例最高,战锋营和驻队营的比例自成反比。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这八大军序只是相应军事管理编制;而驻留在相应区域内。

    而日常的作训勤务和后勤管理,风纪纠检,人事迁转,同样要受到都督府派遣的专职人选,来协助军事主官进行管理和调配。此外还有防间查谍的秘密部门(特工委)和来自底层的士委会,作为暗中的保险措施。

    因此,作为主力作战部队只有接到程序齐全的命令之后,相应的军序所属才能就地转为具体的战时指挥序列,或是就近与其他军序进行合编成新的攻守指挥序列,并且编列相应的参佐幕僚班子。

    因此,以营团组成的部队才是作战时的基准编制。其中每营都有投火队和驮畜队的编制,在营以上还会配属装备重械、火器的样子队,以加强相应自主攻坚能力。

    通常情况下,第一军也是都督府所在的重点区域拱卫部队;专属军号为“常从”。编制规模也为诸军中第一。目前就在襄州前线坐镇针对山南各州的后续军事行动。

    第二军则是以骠骑、突骑各色马队为核心的骑兵部队,专属军号为“叱飞”;因为战马来源有限,也是编制最小最精简的所在。目前安排停驻水草相对丰盛的荆州和襄州交界处进行编练。

    第五军是水师船舶为主配合跳帮和登陆战斗兵员的编制,专属军号为“伏波”。属于器械编制最多和驻泊地分散的序列。以荆州为主要集结地。

    其他第三,第四、第六军则是标准的混成部队,暂无授予军号。在刀排、弓弩、长枪为主要装备的传统步卒基础上进行骡马化,并配备若干不等的骑步营,以增强机动性、作战范围和持久性。

    目前主要安排驻扎在二线城邑当中,相对富熟繁华的潭州、岳州和洪州境内,以便就地取材进行供养和维持,同时在装备上逐批更新换代。

    至于只有几个实编营,其他都是空架子的第七、第八军,则是更多充当管理地方补充营和预备兵役训作的角色;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把只有少量老卒和军官的架子营给填充起来。

    其中第八军驻守在广府,第七军驻留在安南,都配备有相应舟船作为代步工具,同时充当保护海路往来和运河航行的任务。

    此外还有亲直营、教导大队、样子队、战斗工程团、三支队等等,几支规模数百到数千不等的特殊部队和技术部队,则是直属都督府下辖。

    而需要延边对敌乃至镇压下辖的戍防区,编制上就自住性稍大一些。基本按照防区大小和紧要次序,以若干不等的简装驻队营为主,再加上一些舟船,马队之属的直属特编;

    对应军衔同为郎将,往往还兼任地方的州属主薄;以便及时协同和调配地方机构的人力物力,进行相应备战或是应急需要。

    如今太平军治下的地域虽广,但是境内同样充斥着大片林瘴丛丛的蛮荒之地和土蛮、山夷聚居的山林;也就是几个较大的平原地带,算是统治比较精华的区域。

    其中以五岭为分界,已经通过水路连接起来的珠江流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红河冲击平原、桂林盆地,算是相对安定和平稳的产出区。

    &




第492章 而功施社稷(续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游戏花丛的老司机之一吕岩《警世》诗

    ——我是分割线——

    当忙碌了一整天几乎累成狗的三级书办陈彦章,与风尘仆仆从朗州刚归来的同学,正在某支工作队担任队副的杨天明,在错过饭点的食堂里交汇在一起时候;居然不约而同的发现其中依旧还有不少人在。

    显然是这段时间的工作繁重与紧张,让大多数人都不可避免的错过了正常的午食时间;他俩也只能强撑着饿过头的疲乏与奔波骑乘的腰酸背痛,打了一份标准的定食(工作餐),然后连寒暄和攀谈的功夫都没有就埋头吃起来。

    方方正正的竹制食盒中,焦黄撒葱的煎鱼块和半勺浓酱臊子、烟笋片,盖在灰白的米饭上,再配上一小碗稠不见底的芋羹汤,让人一看就甚有胃口。

    作为太平军地盘不断扩大,和在地控制力加强的最好间接佐证,就是专供他们这些事务员衙下饭堂里的主食和菜色种类,也随着水陆流通密集的相对物质充裕,而变得丰富多样起来。

    从最初的寻常桶蒸麦饭、稻米和风腊、干脯、熏肠和罐头代肉;到现在明显隔三差五活杀的鸡鸭猪羊,来自江河湖泊中的虾蟹鱼鳖,虽然还是分摊到每个人头上不算多的限量供给,但好歹是可以常常尝鲜和开荤了。

    更别说大为丰盛的主食名目,光是面食类的摊饼、烤饼、炊饼、蒸饼(馒头原型),就有黄面、灰面和加糖的红面儿;还有菜心素馅和三鲜、肉馅的(包子),裹子麻的胡麻饼。

    又有汤条子、疙瘩汤、面糊羹,汤牢丸、馄炖和月耳(饺子)等汤水花样。

    而饭食则有栗米、稻饭、糜子、雕胡米和菽(豆类),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用臊子和油渣、香葱做出来的油炒饭。而最耐饿则是杂豆和糯谷做成菽米团。

    当然,还有口味比较新奇的烤薯干和芋泥、山药条子,可以沾上盐末、糖霜和豆豉、鱼酱、虾膏、蟹汁之类的进行搭配食用。。

    而在年节之类的特殊日子,甚至还有凭票供应少量来自遥远海边的海味,以及岭外出产滋味多样的果子罐头和果脯蜜饯。

    而新成立的太平军大都督府及其相关大小逸闻,正是在场所有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那些先来一步已经吃饱喝足,还有时间坐着消食的人。

    “那个洪州来的士子洪茂,又晕倒在课堂上了。。据说是太过疲累所致啊。。”

    “听说他为了上进,在本职之外可是主动兼了四门课目啊。。”

    “真是个心急上进的家伙啊。。何苦这般拼力呢。。”

    “毕竟衙下大都督府初立,到处都在指望用人呢。。只要通晓点文理的都敢用上啊”

    “人家在乎的可是这迁转加等的机会,毕竟他也是族中别支的庶流出身,乡试屡考不第夏利,好不容易有了可以出头的告身啊。”

    “这次从袁州调过来就自然再事务文员上加一等,若是在考绩上再多几门开课的功劳,怕不是可以再加一两等,直接入了初等文吏职阶了。。”

    “如今正因为是大都督需要提携用人,才有这么多的机会和出路啊。。你没听说么,那些新设开课的速成班,已经在到处抓差来顶用了。。”

    “不但上课的先生变得年岁越来越小,就连还未冠礼的小先生,都敢拿来凑数了。。”

    “这算什么,我还听说都督府已然在别处开了女班,不但给那些女营中的护工、织女授学,还把行院,教坊中人都拉来教读识字了啊。。”

    “难不成女子也要出来充员做吏,踏入仕途了么,这也太过、。。太过、匪夷所思了吧。。”

    ——我是分割线——

    随着襄阳城中太平都督府的设立,也在所属众多幕僚、部属当中掀起了一阵自发创作的热情和奉潮。

    像是承发房的书吏吕岩,就创作了一首《磨剑》诗为纪念:

    “欲整锋铓敢惮劳,凌晨开匣玉龙嗥。

    手中气概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条。

    奸血默随流水尽,凶豪今逐渍痕消。

    削平浮世不平事,与尔相将上九霄。”

    而以花奁体擅长的赞事韩偓,同样也进献了新作的诗文《宝剑》:

    “因极还应有甚通,难将粪壤掩神踪。

    斗间紫气分明后,擘地成川看化龙。”

    至于其他明目进献上来的诗文,足足有近百首,倒也让周淮安稍稍满足了一下私下里的虚荣心。

    至少,这种有人随时随刻跟在身边做诗文吹捧,尤其还是个李商隐赞誉过“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名诗人,或又是未来的金丹道和全真派祖师之类,真心让人一边表面谦让一边暗爽得很。

    然而在过目这些诗文并准备编列成册过程中,周淮安却是不免的心中一动,想到了另一件与之有关的事情。要知道现在黄巢已然占领了长安,并称帝好些日子了,想必已经掌握了相当程度的局面。

    而在长安城中还是有不少常年聚附在京城游学、投贴和待考的士子。这次同样被义军入关后滞留下来的,怕没有成千上万人。其中固然会有人顺势去投奔义军来出力,但更多人还是处于比较糟糕的现状中。

    与其将来被人煽动起来闹事,再触怒了黄巢给一锅端给宰掉以为清净;还不如想办法弄到太平军的地盘上来,洗脑也好改造也好,都能废物利用一番。这样的话,刘塘那边就不能再晾着下去了。

    “妾身愿为大都督贺。。”

    只是当周淮安思虑着其中种种而回到住所来时。就见到一身盛装打扮的曹红药



第493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
    在秋风夙爽之中,来自河东祁县的王仁寿,也沿着奔流滚滚的大江向着上游的荆州方向而去;他这一路走过来可真是委实不容易的结果。

    一路上犬牙交错在一起的贼军和官军,相互侵攻和兼并不断的藩镇,还有那些打着旗号自行其是的地方土团,让整个关东大地一直到两淮、江东,都几乎乱成了一锅粥。

    然而最大的危险,则是来自那些立起壕栅,建起坞堡来结寨自守的乡民土豪们;几乎每一个再他们附近落单的行旅,都会遭遇不明所以厄运和意外。

    而在那些逃难者云集的城邑之中,也不见得安全多少;许多别无居所之人在屋檐下、墙根边上一觉醒来之后,就会莫名其妙的被逮起来,而成为本地官军驱使下的新卒。

    而住在价钱飞涨的行栈和邸店之中,没有跟脚的外乡人同样也具有难以意料的风险;他可是好几次亲眼见过与自己短暂同行的外地旅客,被人以涉嫌奸细为由带出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了。

    而王仁寿同样也被盘查了十几次,若不是他身上来自太原郡的告身和代北行营出具的过所,足够给力和有所威慑力,只怕也是被这些一看就是强取豪夺手段坑陷了进去。

    尽管如此在寿州城下坊的时候,他还是不免有一次丢掉行李而从跳窗逃了出来;因为对方根本没有勾结官府的打算,而是私下磨刀霍霍商量着把他剁了好做一桌荤菜。

    还有一次在过关市的时候他不得不拔剑杀人了,因为他居然在守丁的围观下遭到了泼皮无赖的公然抢劫,然后抢了只驴子冲关而逃,这就是礼制败坏的最大恶果啊。

    更大的坏消息是当他历尽千辛万苦,好容易踏上江南的土地,他按照家族的安排前来投奔和栖身,并由此获得身份掩护的几个地方上候选对象,都已然是不复存在了。

    他们有的被乱兵给破家灭门了,有的被地方官府穷罗逼迫的破落下来而族人四散,还有的则是参加了起兵反抗,然后被路过的太平贼给顺手镇压掉,而满门死伤殆尽的结果。

    这也让他深刻的感受到,所谓的江南的世家大族,名门首望,在乱世蜂起的兵火面前,也未必能够比小民百姓坚持的更加持久一些。

    要么依附于一方势力寻求庇护和周全,要么自己破家兴兵就此掌握聊以自保的刀把子;不若的话,所谓太平之世经营下来的偌大名声和家业,只会成为各色草莽之辈,野心家首当其冲的图谋之选。

    因此,他眼下就只能是一个流浪江淮的北地士子王仁寿了,好在他在路程当中发现与类似遭遇和背景的士子委实不少,甚至还有携家带口的存在。而他这样的存在并算不显眼。

    王仁寿只是稍加打听,就知道他们来自江东两浙各地苏、常、湖、杭的居多,也有部分来自江北淮南境内的和、庐各州;再远一点的甚至还有来自福建五州的沿海。

    因为朝廷在当地维持的秩序崩溃之后,几乎遍地是形形色色兴起的势力,而往来攻杀横行乡里,再加上流窜与道路多如牛毛的匪寇。

    在这么一茬茬轮番往复和收割与烦不甚烦的滋扰之下;就连他们这些尚可以勉强维持的中人之家、殷实门第,也实在被折腾的过不下去了。

    虽然也不是没有人破家起兵而啸聚一方或是投附豪族、大姓以自保;但是更多的人就没有这种凭据和指望,而只能在被罗括光田产家宅,或是裹挟为添壕和炮灰之前,想法子奔逃了出来。
1...175176177178179...5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