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妥协的誓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蝉鸣无声


第四十二章 民国往事之合轨 新
    天挺冷,李锦时觉得有碉堡可以取暖没必要都站外面寒暄。还是寒暄不多戒备不少。可自己也不好意思提,看着这哥们儿也是个讲究人。不在江湖也该是懂江湖规矩的。

    得,看来是得等着把战利品清点完了才会邀请。按照江湖规矩,李锦时他这属于摘桃子,虽然有帮助,但战利品的分配权还是人家掌握。

    这是一座一主两副碉堡的据点,不算大也不小,一般驻扎差不多三十个人。肖后生他们应该是直接冲进主堡干起来了,然后副堡的过来包饺子了。看年纪也就跟老三差不多,除了愣劲儿就是拼命,纯粹是运气。没李锦时他们还真可能都栽这儿了。

    “那个,这位长官,你们是这样叫的吧。你看,我们也不富裕,这个点踅摸了好久,今晚才瞅准机会干了一票。”

    “好说,好说。我们就是……我们实在是什么也没有。连把枪也没有,十来天了,没吃口热乎饭。还望友军体谅体谅。”

    都装可怜,也许是都真的可怜。

    别管怎么说,李锦时他们还是吃到了热乎饭,也人手有了一把枪,还有了足够的子弹,同时友军给留足了干粮。据点里的粮食是别想了,还有两挺机枪。他们就是冲着这些来的。本来团座班长还想问问人家具体南撤的路线,想了想觉得突兀,就没开口。

    第二天离开后李锦时没有将那块叠起来的纸当手纸用,他觉得有用,可能还有大用。(后来还真帮了他徒弟陈天戈的忙。这是后话)从昨晚两队驻守情况看,李锦时总觉得对方跟大不一样。具体那不一样说不准,训练有素谈不上,装备精良更谈不上,就是有股劲儿,说不出,不像他所见过的,就是西北军也比不上。他当时想如若以后……

    不简单呢!自己好歹留了情分。

    不是友军没有提起撤退路线,人家撤退的方向是他们逃来的方向。看着自己这帮人如丧家之犬逃出来,肯定不好意思说:我们进去玩。要不要一起那纯粹是打脸。不过看着人家没一点胆怯和迟疑就钻进小日本的占领区,这脸被打的piapia的。

    等着友军离开,再回头看看才发现这个据点防守的是运河,而过去运河就是自家师团布防区域。而人家相当于给他们打通了撤退的道路。刚刚才凉下来的脸又发烫了。

    看着团座班长为了避免被对面驻防的自己人误伤,拿根棍儿挑着不知道从哪弄到的白布,边往渡口走边喊“我是二五四团的曹金彪”。李锦时不由的脸红,这种事自己真干不了。不愧是团座!

    团座班长找到了自家部队,急匆匆的就跑去师部汇报战况,连怎样安置这几个残兵都没协调。估计他想着从师部拿到犒赏再计较也不迟。李锦时他们几个小兵被师部官兵当猴子看,特别他们的装束特别有喜感,一阵一阵的哄笑响起落下。没人给拿军装过来替换,也没人给送口热水来,就这样傻不拉几的被人当猴看。

    开始是言语,后来就是拳脚了,打日本人未必敢,揍落魄的自家人绝对没问题。李锦时没参与,过来两个有心揍李锦时的被踢一边去就没人再过来找揍。而剩下的十几个被揍翻了。

    团座班长回来了,陪同过来的有个军衔比团座低的,看着打成一锅粥的状况没言语。只是带着后勤兵领着他们安排了营房,更换的军装,装备也按常规配备了。

    团座班长原来的上司,就是师座被撤了,人都不在军队了。所以他们想象的犒赏没有,奖励没有,连番号都没有了。听着李锦时一阵窃喜,而剩下的全部骂娘。这时候别提功劳,能在这地儿不被排挤死就不错了。

    李锦时终于又回到手枪队江湖兵那段状态了。

    冯锦飞转悠几天了,没人相信一个二十啷当岁的后生是个掌眼的。赵锦成倒是有活儿了,自个买了辆黄包车拉客。得亏是有江湖传承,懂江湖规矩,自个拜了码头,送了入门费,跟了大哥。算是从业了。

    赵锦成没嫌弃低贱什么的,自己也从来没高贵过,自从跟了师父是不愁吃穿,生活还富裕,但不管是师父教导还是两位哥哥说教,没有把职业分等别类。再说了,自家师门本来就是下九流,做什么都是看用处,不看身份。

    虽然做不做活儿,当初在济南大哥和他攒下的就是在这年月也够他哥俩生活几年,还是滋润的生活。院子没买,不是买不起,是这兵荒马乱的指不定哪天就给炸没了。先租着住吧。

    冯锦飞出了小院再次去古玩市场那块碰运气。进不了行当就没法融进武汉的圈子,也就没法打听到时局,找大哥就无从说起。

    &nb



第43章 民国往事之访客
    天近四月,嫩草抽芽,大地泛绿。南风带着微山湖的湿润和台儿庄战役的血腥。驻防在金乡县的第三集团军都在好好练兵,说白了就是得到个好任务可以躲开主战场。

    驻防的目的是阻击日军东进援军,这里有屁的东进援军。山西晋东南一带还在手里,河南整个豫北也在手里。现在日军最大的攻击是从山东中部往南,从江苏南部往北,像夹肉饼一样往徐州挤。第三集团军就在肉饼的边缘,再挤都挤不住他们。

    虽然暂时轻松,老西北军的传统还在,所以就……练兵。按说往西稍微推进就是日军防区,真练兵拉出去干几战多省事整个华北、东南都打成粥了,你稍微弄几个动静,那怕跟人家新四军的小队那样摸掉几个据点也算是起到牵制作用。这倒好,整个台儿庄西线除了运河又多了兵河,都是天险。

    团座班长在牢骚,李锦时就听着,说的这些他不懂,徐州他知道在南边,具体在哪儿不知道。除了山东地界,其他地方他一无所有。团座班长为了培养他还自己拿根棍儿在地上画画。李锦时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碍自己屁事又碍你团座屁事你现在就一个保留团座级别的班长,操心闲心。有本事你去偷袭个据点呗!这事还真不能做,这棒槌要是真去得拖上李锦时他们,这才安心了几天呀

    李锦时现在很享受这样的日子,除了想老二小三,想豪哥那张永不停歇的嘴。每天早起锻炼,完了前晌登记出去金乡县转转,不登记不让出军营,逃走的太多,编制人数明显不够,师座都喊着连座呀。李锦时就是看能不能碰到个济南城的老乡,就问一问知道不知道瑞麟阁掌柜的事儿,至于逃走,现在他没那个心思,没有比军营更安全的地方了,没目标逃哪去他也知道这样纯粹是碰运气,比大海捞针难多了。大海捞针你还知道针落海里了,这针丢哪都不知道。

    金乡县逃过来说山东话的有,还不少。从德州到菏泽,从潍县到临沂,李锦时都遇到过,就是济南的也遇到过。请客吃饭次数不少,有用的信息一点没有。有这样的心里准备,他不急,急也没用。夜深的时候默默的对师父说过,一定会找到老二小三,一定兑现诺言。

    李锦时回来时门口的卫兵说有人找他,口气和笑容都有说不出的诡异。没功夫搭理一个看门狗的呲牙和吠声,也是李锦时自己费不了那脑子考虑。

    团座班长正在营房招待,居然是肖成汉!还领着一个,不纯粹是他这个小屁孩儿一个人来。是要求救援还是协调暂时安置这都不是现在他们团座班长能解决的。

    看着团座班长嘴角不停的抽动,脸色变换不停,就知道很为难了。至于自己,李锦时从未想过自己能帮什么忙。这不是逃跑的事儿。

    “曹团长也别为难,我们军首长也是想跟你们孙司令接触一下,毕竟同属一个防区。小肖说跟你们有交情就带我过来沟通。”他上司这样说让肖成汉憋的难受。估计口子夸大了,没想到这个狗屎团长怎么不中用。原本他想好歹是个团长,引见一下师长,然后道明来意或许这事儿能成。结果……

    “您稍等!锦时你跟我去趟师部!”得!这团座班长又犯倔脾气了。回来快两月了,就没消停,没事就去师部谈价钱。开始要犒赏,后来要兵,再后来就耍无赖,估计师座看见他就烦。

    “曹金彪,我告诉你,接触友军的事儿你我都做不了主!别找这闲事。那凉快那待着去!”师座刚听个半拉子就直接打断并且咆哮着吼。

    “我自己带着去司令部!”曹金彪也是吼出来的。

    李锦时看着师座居然平静下来了,没一点火气,玩味的看着曹金彪。“曹金彪,我告诉你。就你们从济宁逃出来的事儿司令部还没有结论。所有情报都表明攻进济宁城的官兵已经全军覆灭。怎么你们十来个就活着呢”

    李锦时瞪大了眼,他不傻,这话还能听得出来。就是他们压根没有进城。我去,还能这样玩

    “你不要污蔑人!”曹金彪此时不知是暴怒还是寒心,赤红着脸,满眼血丝。李锦时真有心递过去一把枪看看曹金彪敢不敢干掉这师长。

    师座却是一脸讥笑。“你想去司令部可以,不过不是你们自己去。警卫营陪着你们。对了还有你嘴里说的那个友军支队长。”

    &



第四十四章 民国往事之炮灰 新
    不是小黑屋,也不是禁闭,就这样十来个人被看守在一间营房里。吃喝拉撒都让人看着,别扭是别扭了点,不过安全。没提审、没调查、没问询,好像他们不曾来过,整个司令部除了看守也就厨房里知道有怎么几个人白吃白喝。

    曹金彪也不再嚎了,嗓子也哑了,嚎不动了。这会儿他得先养好嗓子,也好再嚎的时候别人能听清。

    沙哑着嗓子嘟囔“我在城墙上发过电报的!发过电报的!”还是不死心呀!别说你师座不在了,就是在,原部队都打残了,那张破纸不是烧掉就是遗失了。你让司令长官遍地给你找两三个月前的电报

    开始还有几个顺着他的意思劝慰几句,后来发现没用,不仅团座班长嚎着没用,连劝慰也没用。干脆各干各的,爱嚎的人就让嚎,就当空寂的房间里增加些响动。

    人就是贱样,抽风发神经得有人配合,顺逆不重要,重要的别唱独角戏,得有人搭班子。这不,里外都没人搭理,曹大团座也安避避的消停了,养嗓子去了。这都两天没嚎了,嗓子都恢复了,大家都有点想他的嚎,比这样十几个人没一点声响舒服,静悄悄的真觉得阴森。

    “原二五四团所有人员负责护送友军及援助物质。不得有误,即可出发。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司令部。”一份命令,一辆车,全部装备。看这命令这得有多少物质需要一团人护送实际就这十来个弃兵,护送五千块大洋。

    五千块大洋!司令好大的手笔,这是团座班长的面子谁特么梦没醒。

    李锦时觉得完全可以带着五千块大洋撤摊了。估计这想法别说肖汉成他们急,团座班长也会急眼。至于其他人有钱分,巴不得呢。可团座班长肯定把这当作司令长官对他的考验,既然无法分辨他们是否真的杀入济宁城,看在他们不辞辛苦要求归建的份儿上,就给了这样一份命令。除了即可出发,没有时间要求,没有地点要求,没有归队要求,连死活要求也没有,甚至叛敌、逃窜包括跟友军混去都没有在意。

    李锦时开着车,没办法,这里除了团座就他会开车。肖汉成羡慕的看着“大哥,你还会开车呀!”。这话没法回,笑笑,没害羞,可笑的让人感觉李锦时是害羞了。

    这年月的村寨都有寨墙,肖汉成他们时不时的总能叫开寨门弄点热乎饭菜。李锦时知道这就是不同,他们逃窜时总被防贼一样防着。肖汉成没城府,告诉李锦时这叫群众基础,也有的地方叫交通站。没大声喊,李锦时也明白,这是由好感产生的信任。没再多问。

    “曹团长,感谢你们!到这里就行了。若没什么事你们还是尽快回吧。徐州沦陷了。”

    “怎么可能不是前几天还追着小日本打吗”

    “南线,日军打开了南线。这几天已经南北逐渐汇合,随后可能往西,你们的防区会很艰难!”

    李锦时听着团座班长跟那个支队长交谈,一直想不明白的不是徐州又溃败,是五千块大洋就在这破村子交接没有驻防部队,甚至看不到一点有武装力量的样子。就怎么放下五千块大洋

    这就是群众基础别说防区,估计就是日本人占领区也被他们插的千疮百孔了。既然对方到站,司令部也没有具体要求。那就散呗!

    李锦时调转车,而后还传来肖汉成喊着“李大哥不顺心了来找我!”就这样当着长官的面挖墙角!这还让不让大哥混了,故意给找不顺心呢!

    团座真正的成了团座,李锦时也还是副官。司令部把他们师所有的残兵都给挑拣出来,给临时筹建了一个团。番号:独立团!随后宣布的命令便是随二十师西进,接受第一战区作战部指挥,伺机过黄河在许昌与主力部队会师。

    就这样,李锦时他们的独立团从成立即日起就注定了炮灰的地位。司令部主力此时也整装完备,向南开拔,按军部指令移防许昌。而他们得随着二十师去做炮灰,挡住日本人西进。

    不知道这个二十师原来是谁的家当,也被抛弃了。最起码不是单单他们这几百号姥姥不疼舅



第四十五章 民国往事之河殇 新
    六月初的河南已经很热了,再不撤这地方也没法待了。自己是防守方,牺牲的都在壕沟里,很快就可以挖个深坑埋了。可小日本不行。整个防线,一个团的防线,拉开了很长,进攻时也没法都通过一条线冲,所以散的很开。壕沟外一大片区域零零散散的到处扔着尸体。虽然从开始李锦时就尽力喊,告诉小日本收拾尸体时我方不攻击,可对战双方无法达成信任,特别是小日本这种禽兽无底线的心态,更不可能相信会不攻击。

    又看到一具尸体爆了,真的是爆,整个尸体从腹部鼓的最高处突然裂开口子,然后“砰”的一声,黑的、红的、黄的、绿的那叫个万般花儿开,再看那尸体,破破烂烂的,就是一堆碎肉。

    肉眼几乎都可以看到尸体被蒸腾,然后慢慢胀,空气弥漫着恶臭,都不敢大口喘气。小日本已经没法进攻了,随时都可能踩上已经稀巴烂的碎肉。

    “对面的日军听着,请你们放心。只要按我方要求,不携带武器清理尸体我方决不攻击!……对面的日军听着……”李锦时都喊的嗓子哑了,没办法,就他会几句日语。说教教他们吧,没人学,说是跟小日本有仇,不学鸟语。若不是李锦时会说估计他们会说是狗叫。其实都特么知道,张开嘴大声喊,满嘴都钻进来的是恶臭。说完了漱口也没用,一阵一阵反胃。

    李锦时是真心的希望小日本把下面一团团浆糊一样的碎肉收拾了,再这样说不定就是撤了都有可能瘟疫,那可是比战争更可怕。

    “别喊了,回坑洞歇歇。反正孙子也不打。”团座看对面没动静,也觉得弄不成。

    通讯兵也正往这边跑,汗水嘀嗒着。“团座,师部来电,让今晚撤退!”

    最终师部还是没真的扔下他们不管,在撤退的最后一刻还是告知了他们。

    “什么叫尾随师部撤退,这不就是让阻击追兵吗特么的也好意思说是同时撤退!看过河那地方离师部比咱们到师部布防区还近,等咱们过去,特娘的都早过河了!”曹金彪本以为这次不是被抛弃,是师部良心发现,救他们于水火。却不了看完电报才知道是让他们团断后!他们才是救人于水火的。

    反正看团座骂娘发牢骚都习惯了,自从自己老部队打残大家都这样骂娘骂过来的,也是这样被当废物利用过来的,早习惯了,不只是习惯骂娘,更是习惯师部做出些骂娘都不解恨的事。

    战场上夜晚也有安静的时候,今晚就安静。自从有了爆开的尸体后一直如此。而李锦时他们这会儿分散了队伍偷偷摸摸的走了。

    师部确定的过河地点在商丘和兰封之间,大约离商丘百十里。按李锦时他们布防区域到过河地点最少得三天,而这还不算中途有可能遭遇敌方或被敌方追击的可能。过河地点的选择应该是没错的,只有在商丘日军和兰封日军汇合的空隙穿过去,并且黄河南岸还正好在控制区。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总是不如所愿。李锦时他们的撤退从开始的有条不紊,到中间的偶尔阻击,直到后来的狼狈逃窜。追兵越来越多了,东西两边的日军也在很快的汇合,自然难免遭遇,李锦时他们已经是在见缝插针。真正的伺机而动。

    终于看到黄河了,也看到正在撤退过河的,这已经过去四五天了。撤退点周围布满了防御工事,设置的初衷应该是阻击日军,可现在看来倒像维持秩序,已经朝自家拥挤起哄的同胞开过枪了,连对峙估计也曾发生过,地上还躺着横七竖八的尸体。

    李锦时他们跟在最后,嗯…就是最后。他们后面不远处应该有人,但那肯定是小日本了。
1...1112131415...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