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太上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苦涩的柿子
    心中有愧疚的李世民怎么可能站出来骂老子!

    皇家医学院的风波暂且压过去之后,李世民趁机抛出太子承乾所做的《悯农》!

    《悯农》在朝堂之上顿时引起了巨大的波澜,若是像《咏鹅》之类的,朝廷官员顶多夸赞一声太子承乾是个聪明娃。

    但《悯农》这四句诗词,所表示的含义实在不容小觑。

    故此,四月二号的早朝刚下了,在长安的下午,书肆便挤满了士子,争相抄录从宫中流传出的诗词。

    一时之间,但凡缟衣水井处,皆有妇孺传颂悯农诗。

    大唐的贞观盛世似乎已经崭露了头角……

    而在仅隔十三天之后,也就是四月十五日,又有一场风波席卷了长安城!

    皇家医学院,听涛阁。

    “周兄,刚才马先生讲课实在讲的太快,小弟的讲义还有一些缺漏,不知……可否借鉴一下周兄你的……”

    见周寒应允,同窗脸上露出一丝喜意,急匆匆的从桌案上拿走讲义。

    不过未等片刻,他再次过来,手里拿着几张热气腾腾的白面饼,里面甚至还夹着一些肉食。

    “这是长安特产,肉夹馍,据传是院长所发明的,周兄从洛阳而来,小弟不免要做一下东家,任你宰割一二……”

    “多谢……”周寒嘴里呢喃,可话到嘴唇却只剩长长一口叹息。

    临走时,他爹周顺子将家里仅剩的三十二枚铜钱交给了他,老师徐先生家资也不甚充裕,只让师娘烙了几张饼子。

    长安居大不易,已经恍惚一月过去,他书箧的饼子干硬发酸,但还是就着热水能勉强糊弄过去。

    可前几日,饼子早就吃光了,铜钱七七八八的也剩个精光。直到前几日,在课堂饿的昏厥过去……

    线装封订的讲义,几乎并未有翻过的痕迹。同窗所说的,只不过是给他送来饭食的借口罢了。

    这几日,已经有好几名家在长安的同窗,用各种各样的借口,将家里所给的饭食分给他。

    其中夹杂着羊肉的肉夹馍,是最多的……不愧为长安的特产。

    “这里还有些粟米粥,某实在不爱吃这些,可我娘硬要让我带来,周兄,若是不嫌弃,嚼着面饼,将就的喝吧!”

    刚才那名同窗又走了过来,精致的饭盒里面有一碗黏稠喷香的粟米粥,异常的诱人。

    他一屁股盘坐在周寒的身边,也同时开始大嚼着饭食,没甚的儒雅,如大部分的关陇人一样,不拘小节,说道:“周兄,院长所立的格物致知碑,其中的琉璃篇,你可研究透了此中的道理

     




第九十五章:食宿免费!
    “走,快去看看,听人说致知碑又有学生投书了”

    “不会吧,院长设置格物致知碑的时候,前些日子倒有不少学生投书,可写的都是些什么破玩意除了缈缈几个获得了奖励,其他的人都被先生狠狠的训斥了一番。”

    皇家医学院在曲江坊的西北侧,而曲江池则在正中间,格物致知碑伫立在曲江池的左侧。

    因此,医学院的学生呼朋引伴,三五成群的渐渐簇拥到了石碑前。

    他们看着石碑的卷轴,或是羡慕,或是嫉妒,但更多的是窃窃私语对其不自量力的嘲笑。

    十贯钱虽然不少,但也不是谁都能获得奖赏的。

    “肃静!”马周手里拿着戒尺,他走到石碑底下,眼睛扫视左右的学生。

    纵然颔下的胡须被刮的干干净净,以至于看起来有些滑稽,但是数百名学生却没有一个敢于正面嘲笑他。

    在过去的十五天时间里,马周已经用他的学识轻易折服了他们。

    文人自古相轻,但那是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而马周的学识无疑是当世顶尖的,不然也不会在常何面前放下豪言,要进行“宰天下!”

    马周踮起脚尖,小心的从挂篮中将卷轴中抽出来。

    卷轴是书肆最常见的,白卷柳木轴,价值五个铜板,再是普通不过。

    因卷轴是用封泥盖住的,所以马周也不了解,此卷轴到底是谁书写

    “诸位,某这就将此卷轴送至院长那里,各位互相做个见证。”

    为防止有人私自拆除放在挂篮上的卷轴,进行谋私。学院规定只有院长、副院长或者学院先生在学生的见证下,才能拿下来。

    ……

    桃李阁,原名叫做翠云亭,乃是曲江池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在此可以俯瞰整个江池。

    因为医学院的西侧,是太上皇开办的养猪场,在诸多原因之下,临近医学院的翠云亭,就成了最好的办公场所。

    “院……长,今日又有士子在石碑挂篮上投书了。”马周心底有点小颤。

    纵然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见太上皇了,但每次看到太上皇的时候,心里总有一些胆怯。

    胆怯的不是太上皇的威严,而是被他握在手里的前程!

    虽自从隋初科举已经大行天下,但每年录用的士子少之又少,更多时是察举制的一个小补充,还没有达到可以取代的地步。

    比如说,十一岁作出《野望》的王绩,并不是科举成为进士后当官的,反而是靠家族的实力,举孝廉入朝当了门下省待诏。

    当然中郎将常何他也有这个能力举孝廉,但察举制本身就是个坑。假如被举荐的人犯下大错,那么举荐的主官难免也会遭到贬官!

    因此举孝廉逐渐限制于联姻家族,或者有血缘亲族,这也是世家逐渐兴盛的原因之一。

    马周最好的出处,就是由太上皇举荐入朝为官,所以就非常担心他在太上皇心中的印象。

    当然最开始太上皇也对马周产生了不小的兴趣,毕竟马周也是后世闻名的贞观名相。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的兴奋期,就有些乏陈可味。

    究其原因,还是太上皇见过的名人实在太多,太多了……

    “又有学生投书了”李渊脸上浮现了一丝喜意,感慨道:“某设置格物致知碑之后,直到现在总共才有三十四封投书,然而大部分投书……都是不知所云何物!

    有趣的是,有的士子还将其当作议论文,写了一遍又一遍……”

    话说到这的时候,他的心底就有点想笑。

    他口中所说的那些



第九十六章:教育才是一国之重!
    古代士子学习通常有两个过程,先是在私塾上学,等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开始游学。

    而在医学院的士子,除了本地人之外,其他人都可称之为游学。

    古人常言:“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孩子出门浪荡,而是出外游学长见识。

    求学的士子家境好些还算罢了,若是家境不好的,那么如同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描述自己那样。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在桃李阁中的老师,一部分是孙思邈的弟子,教授学生医术,另一部分则是当地鸿儒或者对儒学有造诣的寒门士子。

    他们学有所成,但如同马周一样,苦无上进之路,只能空度半生,满肚子的学问毫无用武之处。

    “要是某的弟弟,当年要是有这种条件,也不至于客死异乡。”

    一名年纪大些,双鬓已斑白的大儒,噙着眼泪,语气抽噎。

    他的弟弟就是身上没钱,看不起病,吃不起几口饭,只能在客舍死捱着,没曾想,越是捂住被子,反倒越是冰凉!

    “当年我等求学多么艰难,断齑划粥,每到饭点肚子就咕咕的叫,若是春夏还能灌些凉水,可若是秋冬……”

    “那就只能捂着被子,在庙寺捕些鸟雀,拔毛吃肉……”

    几名桃李阁的老师顿时议论纷纷,谈及以往年轻的苦日子,无一不是满襟泪水。

    年轻时候熬的落下了毛病,以至于他们身上带些风湿痛什么的,每到雨雪天气,关节就会生痛。

    “我等代学院学生拜谢院长恩德!”几名老师互相看了一眼,起身同声道。

    其他老师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也一同起身,再喊了一遍。

    “无事,贫道添居医学院院长,然而医术没有孙道长及其弟子高明,学识没有在座大儒深厚,所依赖者不过是些许权势、金钱……

    这些钱财,再多的话也不能使我快乐分毫,而给学生,却能解燃眉之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李渊叹了口气,或许因为他前世也是个穷学生,所以听到周寒的事情就有点心里感触,才会有提出种种针对贫寒学子的措施。

    况且大唐之所以让无数人挂恋,不仅是因为它的赫赫军功,还有它无可匹敌的文化繁荣和自信。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从日苯、安南、暹罗等东亚各国派来的遣唐使,他们不仅迷恋大唐的繁华,更迷恋唐人开放包容的文化。

    而这种文化自信就是由战无不胜的军队以及高唱唐诗的士子们组成,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盛唐……就是这么自信!

    岂是弱宋丞相韩琦坐在酒楼上,笑道:“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郎!”

    “盛唐的繁华,就由某添砖添瓦吧。”李渊心里默默说道。

    教育永远都是一个民族崛起的保证,十九世纪的普鲁士加入反法联盟被拿破仑打败后,割地赔款,但是就在这种条件下普鲁士普及了义务教育,成立了柏林大学。

    据说当年普鲁士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皇室也生活的很拮据,但依旧将一部分皇宫用于教学……

    二战前,柏林大学可以说是世界学术的中心。1901年有了诺贝尔奖,到1948年柏林大学被分割前,47年间,柏林大学产生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1901年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就授予柏林大学荷兰裔教授雅可比亨里修斯凡霍夫,化学动力学定律是他发现的。

    爱因斯坦、普朗克、冯诺依曼、黑格尔、叔本华曾在此任教。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玻恩、赫兹、海涅、俾斯麦、舒曼等诸多名家均在此求学。

    当年的日苯也是这般,不论是美国黑船事件导致明治维新,还是二战后的废墟,日苯这个民族宁愿政府官员吃不饱饭,也要将gdp的百分之二十划分到日苯国民教育。

    这



第九十七章:二十贯钱
    “过来了,马先生过来了,你们几个愣怂杵在这里干啥咧还不赶紧让开!”

    簇拥在周寒身边的学生,顿时化作鸟兽惊散,依次紧靠在离桌案约三步的距离,围成一个半圆。

    那些嘲讽过周寒的学生脸上挂着生硬的讽笑,而一些同窗好友则是浮现淡淡的忧愁。

    是赏!

    还是其他,亦或者另外别的……

    “周寒”马周紧绷的脸色浮现一丝笑容,“院长很欣赏你写的投书,为师看了,确实写的很不错!”

    话音一落,四周顿时哗然一片,在他们看来,一向穷的需要别人接济的周寒,竟然得到了院长的赏识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而在其中的不少人曾经都接济过周寒,可此刻他们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就如同你可以仁慈的给乞丐一晚冷粥,但绝不可能承认他比你的才华更高,哪怕他能一直跪在寒风中,你也只会认为这是垂死挣扎前的坚持。

    不堪一击!用一根手指就可以轻易推倒他僵硬的躯体。

    而现在马周作为听涛阁,皇家医学院的先生,有权威可以证明:周寒,这个贫寒士子就是比你们厉害。

    一向心高气傲的豪富子弟怎么可能忍受这种羞辱,贫寒士子周寒竟然比他们学识高!

    这怎么可能虽然他们不如那些世家浩如烟海的藏书,但家中珍贵的典籍也是不少。

    而在古代,家里藏书多少往往是学识多少的见证,因此他们实在无法接受“周寒投书成功,得到了院长赏识”这句话。

    虽没有明言开骂,可那眼睛中冷冷的拒人千里已经遍布整个眼眶。

    他们在等,等周寒的投书到底写的什么

    听涛阁气氛之紧张,有如即将崩堤的洪水,若是不加固,那便是滔天巨浪!

    “这……是真的”周寒紧捏书卷有如铁铸般的手,终于松了下去。

    咚的一声闷响,手卷掉落在漆木桌案上。

    蓝色封皮的线订书,右下角有两个清晰的手指印,交错齐骈。

    “不错,你的投书很是贴近院长所设立的题目,只不过……你的行文太过粗糙,还有待打磨……”

    马周细声说道,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周寒,像是盯着一个尚未雕饰的璞玉,只要去掉外面的瑕疵,他终将会释放出美玉那独特的光芒。

    正如当年端木子贡询问孔子如何处贫处富,孔子作答:“穷而有志,富而好礼。”

    马周安慰了一会周寒此刻激荡的心情,然后才赞叹道:“撮尔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某看来,你恰恰就是未经雕饰的那块璞玉啊!”

    “这是院长赏赐给你的十贯钱,不……不对,是二十贯钱,你写的投书院长看了很是赞赏,另外十贯你受之无愧,这可是官府制造的足金啊!”

    唐初货币发行权并未收归国有,只要你有铜矿,向官府申请就可以铸造铜钱。但往往私人铸造的铜钱参杂大量锌、铁等杂质,以次充好。

    所以市场一般一贯钱也就价值七八百文,有的甚至是五六百文。而官府铸造的就良心多了,基本是作用是发放给朝廷官员和皇亲国戚的俸禄,所以又称呼为足金。
1...2223242526...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