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太上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苦涩的柿子
“自从三年前太上皇发明火锅之后,就立刻风靡长安,在晋阳我等就经常下馆子吃火锅,不过......”一名年轻人轻笑一声,说道:“但是怎么也比不了巴蜀那里,蜀人生性嗜辣、嗜麻,据说仅益州就有五百多家食肆开了火锅。”
“这话你就说错了,咱们晋阳哪里喜欢吃火锅,醋才是我等最爱,若是一日不食醋,浑身就......好像爬满了蚂蚁。”
“哦,对了,知迅兄,某听说年前你家娘子给你生了个大胖小子,叫......仁杰
第二章:班师回朝
“李靖和李绩胜了”李渊站在讲台,拿着一卷半开封的绷带喃喃自语。
卫国公和英国公这两个人一个被后世神话为托塔天王,另一个则是精于算计堪比诸葛的徐茂公,两人的本事可想而知。
太上皇早已经预料到了此次战争的成功,可没想到会这么快。在长安百姓看来,战争已经进行了一年多,太慢了,慢的鸿雁也难以飞往雪岭,传达书信。可是对于朝堂乃至整个历史来说,东突厥的覆灭太快了。
东亚第一强国的东突厥有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最精锐的骑兵,控弦百万,戎狄之昌,汉之匈奴难与之相提并论。最鲜明的便是汉朝的匈奴人最多约有五十万兵力,但这就压着西汉喘不过气,一直努力了百年,才有卫青、霍去病二人封狼居胥,横扫龙城。
一个是百年的家底,另一个却仅仅用了三年时间。
汉武帝在位时,都没有扫平匈奴,只能说打残,但已经耗费了文景两帝积攒下来的百年家底,到了汉宣帝刘询的时候才彻底消灭匈奴,建立都护府。
可是贞观四年,强大的东突厥忽然灭亡了,灭的实在太快太快,令人目不接暇。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而自此一战,大唐才初启盛世,唐人的文化自豪感便相应而生。
太上皇也不例外,汉唐这两个最伟大的时代,便是华夏最引以为自豪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华夏,虎视整个亚洲,文人的脊梁没有被明清跪拜压垮,武人的梦想也没有被覆灭,功名只需马上取!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备车驾,贫道要回皇宫。”李渊将绷带扔下,对茗烟激动道,他要见证这最“触目惊心”的一刻。
茗烟作为继任了画屏职位的女官,倒也安排的妥善,不过半刻钟头,在医学院外的行撵便准备好了。
跪在地上顶礼膜拜的惠日终于回过了神,兴奋道:“道君,可否带上小僧,小僧也想一睹天朝上邦威仪。”
李渊眉头一皱,然后点了点头,示意他跟上。倭国毕竟是大唐的番邦,此等盛景鸿胪寺自然会安排这些小邦之人观看的,用来震慑藩属国,让它们心存敬畏。
所以就算惠日此刻不跟着去,待会也会被鸿胪寺的官员安排接见。
......
长安南城的正城门,明德门。
昨夜的雪下的很大很大,端庄肃穆的长安城换上了新装,亦如同贞观四年正月的新气象。足以让十二驾马车并列行驶的朱雀大街清扫一空,两列的各坊挂上了喜庆的红绸,正月新年的欢乐刚刚过去,百姓正是寡淡无味,恰逢捷报远传,所以自发的在庭院布上了新年的景象。
那些出征的将士们还没有度过春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南城灞桥折柳送别,向来被意为文人雅事。却不知,关陇的子弟出行之时,总有辞别的新妇折下柳枝放在将士的行囊。
关中人喜欢柳树,或许与他们年年的出征有关,又或是习惯了离别的愁绪。他们特别恋家,所以才有懒汉的称呼,可是......也正是因为一次次的生死离别,这才格外的恋家......
在明德门下,李世民身披雪白的裘衣,里面穿着明黄色的外裳,格外的引人注目,在他后面则是文武百官,更后面则是簇拥的万千
第三章:心腹大患吐蕃
看着李世民牵着卫国公李靖驾着行撵远去的背影,李渊站在原地有点发呆,低声沉吟道:“世民,大唐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是东突厥,吐谷浑等国也会逐渐灭亡,可是......”
他抬头看向番邦使臣,形形色色的异类服装中,只有中间低矮的男子格外引起太上皇的注意。
脸颊带有有独特的高原红,发髻也不似中原人,结成脏辫,辫子油光发亮,那是涂了羊油。虽穿着长袖长袍,可衣料却不是布锻,而是用光板老羊皮做成的藏袍,板质坚韧,绒毛丰厚,靴子则是长长的尖角牛皮靴。
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臣则离他远远的,因为他身上的羊膻味实在难闻。
“吐蕃人不得不防啊!”李渊脚步停驻,看着脸色阴晴不定的各国番邦使臣,心中暗暗说道。
不可一世的大唐灭了突厥,灭了隋炀帝三征而失败的高句丽,灭了盘踞青海的吐谷浑,灭了西域的龟兹、高昌等国,可偏偏在吐蕃这里栽了跟头。
继承了李靖战神称号的薛仁贵,也在吐蕃身上吃了亏,有了大非川之败。
本来吐蕃处于高原,唐朝无可奈何,但唐朝也极盛了一百多年,吐蕃人也不敢入侵大唐边境。但是安史之乱后,六失长安,天子出逃。
大唐也落下了帷幕。
“师傅......您是在看吐蕃的使臣尚囊”惠日看到太上皇的目光投向这里,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开口称呼李渊为师傅。
太上皇毕竟是大唐最尊贵的人,皇帝站在他面前都需要恭恭敬敬的称呼一声父皇,天子的臣子百姓也要称呼为君父,他就是整个大唐的爸爸。
作为大唐爸爸最忠心的乖徒儿,惠日感觉有荣与焉。
这份殊荣比倭国国王的王储还感觉荣耀。
吐蕃使臣尚囊听到惠日的话,顿时展开笑颜,朝着太上皇走去,边走边说道:“尊敬的太上皇陛下,您的儿子真是一只雄鹰......作为唐国的邻国,我吐蕃国愿献上最真诚的祝福,将赠送牛五百只,羊三千匹。”
是的,吐蕃人并不认为他们是大唐的藩属国,而是与突厥、大唐等同的存在。
哪怕此时吐蕃国内大乱,伟大的松赞干布正在忙着统一吐蕃王朝。
身处高原,吐蕃人并不惧怕眼前刚刚大获全胜的精锐之师。再强壮的体魄,也难以战胜青藏高原!
李渊嘴上挂上了一丝微笑,走上前与尚囊用吐蕃礼节拥抱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大唐的皇帝陛下确实是天上翱翔的雄鹰,可是某却听说,在吐蕃,你们有也有一只雄鹰——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尚囊先皱了皱眉,转而脸上立刻挂上了笑容,“尊敬的太上皇陛下,您所说的应该是我们伟大的赞普,不过......他确实配的上这个称号......”
“额”李渊瞬间有点小懵,难道松赞干布查无此人。
幸好尚囊是个话痨,应该也是在大唐憋出来的,在他的话语中。太上皇总算明白了松赞干布是什么意思。
松赞,在藏语中是端庄尊严的意思。而干布是深邃沉宏之意。
这只是一种称呼,相当于“至人为圣”的意思。
尚囊接着说道:“吐蕃的上一代君主,也就是我们的朗日赞普,他给昏暗的高原带来了黎明,十三年前,朗日赞普如同骄阳般统一了吐蕃,可是令人不幸的是,就在朗日赞普去世后,吐蕃再次分崩离散。”
说到此时,他的目光渐渐溢出神采,像一只亲近神邸的信徒,那样虔诚,“萨颓格姆是我的玩伴,他是吐蕃最英勇的少年,最有才华的勇士,桑巴上的赞歌让无数贵族家的小姐芳心暗许,
第四章:设立考题
宴席正酣,李纲提出这个法子助兴也倒是个乐趣。
念此,李世民也乐于考核诸位皇子,他的三个皇子也算是人中龙凤,一想让他颇为自豪。
不过他还是大度的先询问了朝臣,“诸位臣工,认为太子太傅此提议如何朕出一考题,并不拙于只让皇子作答,在座的诸位朝臣毋论是才华横溢、饱学之辈,还是一介粗人,大字不识几个,都......必须作答!
此次若是有文章可入朕的眼中,缴获突厥人的好马任由尔等先行挑选,另赐美酒十斛,奴隶十名。”
大唐覆灭东突厥,那便意味着整个蒙古草原已入大唐囊中,而游牧民族的战马向来精良。在东市的好马,向来价值不菲,而此次缴获的战马,至少是当世一流,可以说价值万金。
对于武将来说,一张好弓、一匹好马向来是视为生命,那意味着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有了好马这个条件,在座的武将自然欣然接受,他们的府中向来也是养着食客,让这些食客来作答便可。
见到武将齐齐抱拳接受之后,赴宴的文臣自然也视为雅事一桩。李世民点点头,然后说道:“此次题目由朕亲定,限时一个半时辰......那些才疏学浅的大老粗们,某可是给你们留下了充足的时间,若是敢给某乱写,在众臣面前脱下衣裳,鞭笞十下。”
说完,露出了促狭的笑容。
接下来宦官侍女将李世民身前案牍上的酒宴撤下,布上了文房四宝。
李世民的书法修养也是当世大家,他略微沉吟几声,只见捏起青玉紫毫毛笔,瞬间笔走龙蛇,行走间也颇具姿仪。
良久,他面色沉重,将毛笔挂在笔架,然后让左右侍者将其裱糊视众。
“陛下的书法,看来大有长进,看这一撇一捺,简直鬼斧神工,昔日王羲之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陛下约有八分功力......”
“传说当年王羲之,写字之时垫了十六张宣纸,张张皆有纸墨,当世的书画大家,在熟宣上书写,若能将其分割为三层,层层相若,便是极境。”
“蔡邕自从创造这飞白体,自汉末到如今,不鲜见有模仿的,可是陛下的......”
几位文臣正在抚须夸赞之时,不由得突然停声,他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那白纸上却是一撇一捺鬼斧神工,因为就没有撇捺。
白纸上画了一个圈,圈中有一个墨点,在圈下有一恒。
这便是考题!
李世民很满意的颔首点头,笑道:“此便为朕出的题目,说难也不难,简单也不简单,但时间就是一个半时辰,若是写的好,文采斐然,朕重重有赏,可若是.......”
他板起了脸,冷冷的哼了一声,眼睛在那几个不求上进的武官流转了一会,再次开口道:“若是糊弄朕,某的马鞭可不是吃素的,汝等难道就甘愿只当一个只知勇武的莽夫统帅可是要懂得识字的。”
最后一句话,意味有点深长。
说罢,李世民再看了一眼坐在右席的三位皇子。太子李承乾嘴角含着笑意,表情恬淡,似乎胸有成竹;魏王李泰胖脸紧绷,小腿有点小抖,表现还算颇为正常;吴王李恪眉头深锁,肘撑额头,有点不耐......
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太子承乾的表现虽然略微平庸,没有《悯农》诗所做出的的惊艳,但按照他的话‘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李世民也深以为然,他这么富有学识的人才,也难以做出堪称精妙的文章,自然也对李承乾的说辞很是认同。
魏王李泰,也从肉嘟嘟的小胖子进化为胖墩墩的丰姿少年。虽不如坊
第五章:针对突厥的计策
未过多久,李世民目光严肃的看了一眼宴席上的群臣,然后背着双手离开了。
对于那些武臣而言,想要凭自己的本事写一篇锦绣文章简直千难万难,还不如让他们在战场上拼死滚两圈来的自在快活。
李世民当然也不会强行逼迫,而是明确的提出让他们前去寻找食客帮助完成考核。科举取士不过二三十人,难免有些寒门士子名落孙山,仅靠科举是难将有才之士选蒙拔擢出来的。
这次的酒宴考核助兴只是其一,他另有选拔的私心在其中。
只不过,听天意,尽人事罢了。
待李世民走后,李承乾心中猛然松了一口气,小手拍打着胸膛。因他离太上皇的席位不过半步左右,于是挪了挪屁股,小声说道:“皇爷爷,你那里......可有现成的诗词,让承乾略微参考...参考。”
“对,就是仅供参考些许,父皇出的试题颇有怪异,一个圆圈加了一个墨点,然后在其下面却有一横,是另有意思,还是仅看其表面若是上古的象形文字......那此字就是一个旦字,可意思怎么可能如此简单”他略带犹豫道。
太上皇扫了李承乾一眼,自从三年前给他写了一首《悯农》诗后,在长安无人不知太子神童之名,一个谎言往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掩饰。
因此到最后,李承乾这位太子时不时给太上皇上上眼药,弄些诗词,隔五六个个月就会有一篇轰动诗坛的传世名作。
今日,李承乾也不免于此。
不过,太上皇总感觉怪怪的。按照大多数穿越者的惯例,是他在诗坛一展雄风,然后引得无数深闺怨妇暗自垂泪。
可是......到了他这里,诗词给了皇孙子。还有那装神弄鬼的把戏也没有少教给清羽,以至于这‘妖道’在长安城越发活得滋润。
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将孔子的万世师表抢过来给自己安上。
李渊干咳了一声,小声在李承乾的耳边说道:“你看这是一个旦,蛋生鸡,鸡生蛋,那么合起来就是姬旦嘛。
若说道这姬旦......”
李渊有点卡壳,姬旦就是周公旦,可接下来要怎么说呢李承乾这个皇太子向来和他亲近,要是帮他抄袭诗词,那么肯定要符合现在的‘意境’。
不然纵使抄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词,别人非但不买帐,反倒会质疑诗词的真伪。穿越众要真是没有半点底子,冒然抄袭诗词,声名大噪后定然会有人邀请前去文会,到时候大家助个兴玩个字谜游戏,那真的就是傻眼。
现在李靖灭突厥而回,要么做一个边塞诗,要不就写个赞扬......
“对了,此诗应当可以。”李渊脑海闪过一道灵光,提笔写字,片刻钟头,一气呵成。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留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灭掉东突厥之后,卫国公李靖现在已经位极人臣。按照历史走向,接下来的李靖将会上交兵权,闭门谢客。一直到贞观六年吐谷浑作乱,这才重披甲胄,率领唐军平定吐谷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