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太上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苦涩的柿子

    长孙皇后画了一个力的分析图,微笑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只需要按照这个轨迹,就能节省最大的体力和时间,对了,承乾你还有什么问题”

    “......”李承乾。

    惹不起,惹不起。

    长孙皇后学富五车,连太上皇教导的那些物理知识都学了一遍,这些东西就连李承乾自己都懒得涉及。

    不过.......画风貌似突然变了,不是正在说废太子的事情吗

    李承乾干咳一声,看着长孙皇后的样子,懦懦道:“母后,有些事是勉强不了的,儿臣生性愚钝,竟然连这种小问题都答不上来,又有什么颜面去当储君呢”

    他说的有条有理,太蠢的太子对国有大害!

    “难道有灾害之时,孤能言曰:何不食肉糜纵使儿臣比司马衷聪慧数倍,但还是资质底下,实在没有颜面......”

    长孙皇后向着李世民的方向看了一眼,问道:“陛下,刚才的题目,陛下可会”

    “这.....”李世民脸色有点尴尬,他是说会还是不会

    会的话皇后不答应,不会的话有损他皇帝的尊严。

    再三考虑下,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此题目虽然尖锐,但只要朕多加尝试,则可迎刃而解,治国亦是如此,上智者亡,下智者昏,次者兴盛也。

    国家大事非君王一时兴起就可决定,善泳着溺!

    智者千虑,必有一输。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然何为君王敏而好问,兼听则明。”

    对于如何处理朝政,李世民可是心有感受。再厉害的皇帝再能干,也比不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臣工系统。

    一个国家的延续不是看出了什么伟大的皇帝,而是是否延续正确的政治系统,国家的朝政处置是否行之有效,是否有规范。

    秦汉之亡,祸不在亡国之君,而在乎秦皇汉武。

    一个好皇帝能让帝国昌盛几十年,可一个完善的政治系统,足够让帝国兴盛上百年。

    李世民的一生都是在为创建这一个完善的政治系统,可惜这套政治系统被滥用亲信的武则天破坏了,当然这是后话。

    朱明三百年江山,除了那么多不靠谱的皇帝,但没有向其他朝代那么容易崩溃的原因就是在于内阁制度。

    皇帝不当差,国家大事依然在转动。

    万历皇帝二十三年不上朝!(没有例行上朝会,就是处理朝政不和大臣商议,但奏折还是要批的,万历皇帝是因为有腿疾不去的。)

    对于李世民来讲,咱不需要你能干,你只需要守住这花花江山就行,做一个守成之君。

    开拓疆土啥的,老爹帮你干。

    可就是这点小要求,历史上的李承乾也没能完成。

    李承乾现在很无语,他就像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不管他是向左还是向右,文武百官,父皇母后都会竭力让他往正路走,因为那是大家都看得着的路。

    呵呵!

    孩子

     




第一百四十章:好母亲。
    “你确定不做了”长孙皇后严肃道。

    “不做了。”李承乾落寞的摇了摇头。

    “不做就不做了,好孩子。”长孙皇后勉强的笑了笑,抱着李承乾的肩膀,她想像小时候一样宠溺的摸摸儿子的头,却发现他已经长高了。

    李承乾眼里蓄满泪水,蹲下身子,让长孙皇后抱紧。

    “承乾,活吧,只要你好好活着就行。”长孙皇后拍打着李承乾的背部,安慰道。

    百官沉默的看着这一家子的表演,无人敢出声。如果是太子被废,他们还能据理力争,可是现在是太子主动要求退位,他们还能强逼不成。

    “还请陛下开恩,降下圣旨护佑承乾平安。”长孙皇后跪在地上恳求李世民道。

    “准......”李世民牙关打结,自嘲的笑了笑,“准奏,观音婢你起来吧。”

    “朕不是没有儿子,你不想当,十几个皇子哪个不想当太子”

    李世民哈哈大笑,走到殿下,连看也不看他们一眼,自顾自的离去,驾着青骓马,一溜烟的跑去了禁苑。

    他需要静静。

    承乾者,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

    武德二年,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了嫡长子。根据史书记载,因为这位皇子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以此殿为名,取名李承乾,字高明。

    李承乾,承继乾坤,意味重大,暗含着李渊对李世民的暗示,以及李世民的野心。

    武德三年,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李世民将妻子的侄子、长孙炽之孙长孙家庆任命为李承乾的侍读。武德七年,李承乾徙封中山王。

    而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将陆德明与孔颖达这两位儒学大师双双任命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令他们教导李承乾儒学经典,在李世民即位后,更是添派了李纲和魏征作为太子的老师,这两位素来直臣,可以说诸皇子的教育中,对李承乾最为看重。

    在册封太子的诏书中也夸赞称李承乾“早闻睿哲,幼观《诗》《礼》”。史书记载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

    贞观三年,太子太师李纲因为脚疾只能乘着轿子进宫,于是李承乾亲自将自己的老师引上殿并恭恭敬敬地行礼,又向其虚心请教,态度极为礼敬。李纲病逝后,承乾又亲自为老师立碑。

    贞观四年五月,李世民下诏令承乾“宜令听讼”,还说“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可见唐太宗已经在有意识地锻炼承乾身为储君的政治能力了,而这时候的李承乾不过12岁。

    同年,尚书右仆射杜如晦病重,唐太宗令承乾亲自前去慰问。贞观五年,李承乾原本定于二月行冠礼,不过唐太宗为了不夺农时,将冠礼改在了十月。同年,李承乾生病,而从来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唐太宗却请了道士秦英来为自己的爱子祈福,等承乾病愈后,唐太宗又召度三千人出家,并特地修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还将狱中的囚犯减免了罪行,以此为儿子祈福。

    可以说,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喜爱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包括后来的李治,也没有这般荣宠。

    正是因为魏王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不和,所以李世民迟迟不能下定决心立李泰为太子,就是害怕他驾崩后,李泰会残杀李承乾。

    所以他选择了懦弱恭顺的李治做了皇帝。

    李承乾这个自出生起就带着政治色彩的儿子,李世民对他的熏陶,不仅仅是爱,更多是权术的教育。

    但他不是个温润君子,可是偏要将他儿子培养成君子。

    所有人都想自己的儿子不抽烟不喝酒不打架,但是更多人只是想想,可李世民手中攥有权利,条条框框让把李承乾锁得死死的。

    李世民的望子成龙最终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他儿子没有成龙,反倒从一条雏



盛世开端 第一百四十一章:征发南蛮
    岁月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很快到了贞观八年初春,万物萌发的季节,这一刻南唐集结十二万大军,号称二十万,南讨不臣之国——真腊以及林邑。

    这两个小国顿时战战兢兢,连忙派遣使臣带着大量珍惜异宝前往金陵,结交百官,劝阻皇上,但是一切都是徒劳,就在使臣抵达的那一夜,暗自收取贿赂的臣子第二天就被慕白衣带队的锦衣卫查抄,分配岭南。

    意识到这次中原宗主国真的是要收拾他们两个小国,真腊和林邑也暗自咬牙集结军队在北疆驻守,还暗自联合更南面的小邦部落,势要抵挡唐军的进攻。

    三月十一日,太上皇在滇城亲自接见道的三十二洞洞主,与他们协商,每一洞至少出千人,总计三万余蛮兵备战。

    面对领土比他们广袤上百部的唐国,他们不可能不心存敬畏,再说这次是皇帝御驾亲征,唐国猛将如云,不是他们三十六洞能够抵挡的,就算抵挡住了,到时候唐国收拾再来,兵困马乏怎么能够抵挡唐国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毕竟唐国的体量在哪里,只要不像隋炀帝蠢得三次讨伐高丽都征发百万民夫,弄得民怨沸腾就行。

    唐国只需要每年派遣两三万人来回骚扰他们,他们就不攻自破。

    更何况李渊很大方,明此次攻打下来的土地,南蛮可以占据一半,这可将会让他们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

    其实虽然唐国将林邑和真腊并列,但实际两者略微有所不同。

    林邑国,位于中南半岛东部之古国名,又作临邑国。约在今越南南部顺化等处。此地原系占族之根据地,西汉设为日南郡象林县,称为象林邑,略去象,故称林邑。

    东汉末年,一个叫区连者的人,杀害县令,自称林邑国王。东晋末屡屡侵扰中国,刘宋永初元年,宋武帝遣交州刺史杜慧度南征林邑国,林邑请降向刘宋称臣纳贡。隋大业年间,隋将刘方征服之,设置林邑郡。

    但到了隋末大乱之时,林邑郡又自立为国,成为了林邑国。

    在《旧唐书》中记载:林邑国,汉日南象林之地,在交州南千余里。其国延袤数千里,北与皛州接。地气冬温,不识冰雪,常多雾雨。

    其王所居城,立木为栅。王著日毡古贝,斜络膊,绕腰,上加真珠金锁,以为璎珞,卷发而戴花。夫人服朝霞古贝以为短裙,首戴金花,身饰以金锁真珠璎珞。王之侍卫,有兵五千人,能用弩及,以藤为甲,以竹为弓,乘象而战。

    王出则列象千头,马四百匹,分为前后。其人拳发色黑,俗皆徒跣,得麝香以涂身,一日之中,再涂再洗。拜谒皆合掌顿颡。嫁娶之法,得取同姓。俗有文字,尤信佛法,人多出家。父母死,子则剔发而哭,以棺盛尸,积柴燔柩,收其灰,藏于金瓶,送之水中。

    俗以十二月为岁首,稻岁再熟。自此以南,草木冬荣,四时皆食生菜,以槟榔汁为酒。有结辽鸟,能解人语。

    在武德六年的时候,林邑王范梵志出使唐朝,但之后的交往就很少了。

    对于唐朝来说,林邑的价值远不如富得流油的西域诸国。

    而真腊国比林邑国更南些,约在现在的柬埔寨。实际上真腊国的存在比秦汉还要久远一些,只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真腊国都是扶南国的属国。

    此刻的真腊国虽然雄起,但扶南国也并不弱,两国正在交战,扶南太子流落爪哇,建立山帝王朝与真腊国进行对峙。

    所以此次北方唐国的行动,让真腊国上下都震动不已,唐朝的体量真的太大了,对付他们完全是摧枯拉朽,只能倚靠地利勉强对抗。

    东南亚的所有国家,都存在对中原王朝的恐惧。

    但很幸运的是,中原王朝很少垂涎他们的土地,可是现在,一个贪恋的太上皇



盛世开端 第一百四十二章:燧发枪
    “我木楞部可以出五千壮士!”哇登族长立刻表忠心道。

    他并不知道中原人狡诈如狐这个道理......

    李渊颔首点头,让御厨献上午餐,然后邀请其他部族的族长一起吃饭。

    中国人就是喜欢在饭桌上联谊。

    他自然也不例外。

    但所有的南蛮部族总会出现一两个聪明的人。

    “陛下,不知开战之时,是以我等部族为主,唐军为辅,还是反之”一个部族的族长问道。

    “自当是以蛮族为主,我唐军压境、”李渊眼睛微眯,淡淡的说道,内心毫无波澜。

    既然要消耗他们南蛮的势力,又岂会让他们站在大后方摇旗呐喊六六六。

    当然是当做炮灰去用。

    宴会的丝竹声戛然而止,部族族人虽然有所猜测,但还是没想到太上皇这么裸的提出来了,脸色都很难看。

    “付出了什么,才能得到什么,你们都是勇士,岂会惧怕黎明前的黑暗”李渊呵呵笑道。

    气氛有恢复了正常,但也有不少人暗怀鬼胎。

    李渊将女扮男装的慕白衣悄声叫了过来,让她注意谁有不满。

    酒宴上众人心思各异,喝了几杯酒后,就匆匆告辞。

    等他们走完之后,李渊眼睛里闪过一道狠厉,坐了坐抹脖子的动作,“记住他们,先杀和哇登族长关系不好的族长,然后嫁祸给哇登。”

    “是。”慕白衣点头应允。

    锦衣卫是李渊去年建造的组织,主要工作是打探敌国消息和安插密间,当然还有监视大臣,以及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

    虽然李渊认识到锦衣卫是双刃剑,可是现在的他别无选择,只有分裂南蛮部落,才能保证他们和自己一条心。

    而慕白衣的武艺是李渊见识中最厉害的,而且慕白衣现在万念俱灰,只是喜欢照顾流浪孤儿。

    将慕白衣支走之后,李渊便穿着便衣来到了军器监。

    军器监是新成立的部门,由皇帝直接掌管。

    入了军器监的大门,里面吵吵嚷嚷,地面上洒落一地配件,一个老汉在火炉旁用力的拉着鼓扇,这种新颖的发明足以让火炉里的温度提升一千多度。

    “参见皇上。”李老四停了下来,用挂在脖子上的脏衣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朕要你们研制的燧发枪造出来没有”李渊心里有些着急道。

    燧发枪,由1547年出生在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的法国人马汉发明,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取掉了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

    最早的火枪出现在南北宋之交,当时是用在竹子里塞火药,类似爆竹,成功吓退了金人。后来火枪研究渐渐出现了火绳枪,但火绳枪不仅装弹慢,而且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如果阴雨天气过多,火绳就无法点燃。
1...6970717273...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