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太上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苦涩的柿子

    天竺是印度的古称,很多华夏人大多都是从西游记玄奘取经得知这个称呼。

    身毒在西汉时期才被华夏熟知,不过当时的身毒大部分疆域都被月氏人占领,张骞得知从蜀道西南取道可通往身毒国,于是汉武帝派遣张骞想要与身毒国联合夹击匈奴,但可惜的是受阻太大,派遣的秘密使者都被沿途的西南蛮人所阻断。

    汉武帝一怒之下,直接派大军讨伐夜郎国、滇国、西南夷,但受到顽强抵抗而作罢,始终没能越过大理和保山一代。

    在与西方的大夏国(贵霜帝国)贸易的途中,身毒国作为中介商。

    自此中原王朝一直没有中断与身毒国的交往,内地的商人已经走到了缅地甚至东南亚。

    唐代时,经过德宏古道在缅印与内地间进行商贸交易的商人更多,樊绰在《蛮书》中记有这样一段话:“弯赕,汤浪,毒暑酷热。河赕贾客在寻传羁离未还者,为之谣曰,冬时欲归来,高黎贡山雪,秋夏欲归来,无那穹赕热;春时欲归来,手中络赂绝“。

    其中河赕贾人,指今大理西洱河一带商人;寻传人居住在今缅北克钦邦一带;弯赕为白族语,指今德宏一带;络赂也是白族语,指财物。这段史料,说明唐朝时,不仅有汉族商人到缅印经商,也有白族商帮通过德宏古道前往缅甸做生意。

    当时从缅印输入中国的商品,《蛮书》骡国条记“骡国……有移信使到蛮界河赕,则以**,白毡及琉璃罂贸易“,此外还有琥珀、海贝、光珠等,而中国主要输出绫罗绸缎和瓷器等中原特产。

    所以自古以来,与外界的贸易商路不仅局限于丝绸之路。

    只不过随着南北朝交替,南方朝廷势弱,安南道大部分区域一直存在叛乱,在南陈疆域最盛的时候,也没能较为完全的占领安南道,再加上安南的蛮夷,所以贸易商路时时中断。

    而且因为丝绸之路与西域的交往更为便利,因此身毒国作为中介的存在越来越弱化,中原王朝只知道有这么一个在史册上记载的身毒国,却不知道身毒国究竟如何。

    现在的骆宾王也想学一下张骞,作为密间联合身毒国共同灭掉横拦在此的林邑、真腊两国。

    汉唐时候的华夏人是很具有开拓精神的。

    尤其是现在的文人,崇尚任侠之气,比如骆宾王曾经就说过: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找一下唐代的大诗人,基本上很少见没有写一两句壮气豪迈的边塞诗。

    “纵使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老师昔日在苏府做这侠客行,宾王一直耳熟于心,博陵侯之远功,无人不羡艳,宾王自愿请使,愿在丹书留名,千古之后,自然有人称赞学生的壮举”骆宾王兴致昂扬,侃侃而谈。

    少年自该奋勇前行。

    他不是不知轻重,而是知道前路坎坷,才能成就功名。

    太上皇让他督建福船,自然是为了磨砺他,给他送一份功劳,但是这样唾手可得的功名,他拿的并不安心。

    人都是有抱负的!

    李渊看着骆宾王不禁好笑,虽




第一百三十二章:请李承乾驻守金陵
    有时候李渊都在想,咱老祖宗是老子,也算是道家的正统后人,那个龙虎山的张天师都显得没咱们高贵,要说就算吃丹药,也去吃那些道士炼制的丹药。

    你可倒好,听了那群天竺人的话。

    谁知道阿三用什么方法炼制的丹药,或许左手没有洗干净,然后李世民就感染了细菌

    还是太脆弱了。

    华夏人和印度人是不能比的,印度人喝一口恒河水,跟没事人一样,华夏人喝一口,直接急诊室。

    “放心,你既然有如此的志向,老师又怎么不会同意你的心愿,只不过此事稍后再议,前往身毒国必须准备充分,既不能引起沿途国家的怀疑,又要顺利到达。”李渊道。

    与身毒国联手没啥必要,天竺那弱爆表的战斗力,而且现在的天竺四分五裂,根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印度就有三十多个国家,而且仅天竺就有五个天竺之别。

    真正想要打败林邑、真腊,还需要靠安南的蛮族和唐军。

    只不过对于唐军来说,瘴气和水土不服是最大的敌人,需要在边境先进行练兵,迅速适应环境。

    福船的建造也刻不容缓,水路两路夹击!

    皇宫,金銮殿。

    “朕欲亲自前往安南道,与诸蛮共商结盟大事,然金陵不可无人镇守,故欲派人前往长安请太子李承乾前来统领朝政,诸位以为如何”李渊看着群臣,正色道。

    其实他一个老人家没啥必要非得前往安南道,与蛮族商量结盟大事只需要派遣一高官就行,他过去都会让蛮族感到受宠若惊。

    但是将李承乾接到金陵,是他在与李世民会盟划江而治就有的想法。

    因为局势的不容乐观,他被迫做出抉择,必选要保住这群李唐宗室和曾经的武德老臣。

    但他也不想让南北唐就这样断了联系,再复南北朝局势。

    他太上皇在,第一个十年可能会将江南赋税供给边境,让其养军,但是第二个十年呢

    越来越芥蒂的南北两朝文武百官,谁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明朝的南北两京制度,也让朝堂有分化政党的趋势。

    何况两个皇帝!

    李承乾是太子,来到金陵可以很好的融入到南朝的文武百官。

    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再次统一南北。

    “臣等并无异议。”朝堂诸臣齐齐一拜。

    李孝恭眼里闪过诧异,按照他叔父一贯的性格,不应该是躲在深宫,努力的造小人,然后以幼子继位

    虽然心里很疑惑,但李孝恭也并没有反对。

    李承乾若想在金陵立足,到时候还是要仰仗他河间郡王李孝恭。

    哦,不,现在应该叫楚王。

    就在前一个月,李渊的封赏才刚刚下来,将李孝恭的爵位加封到了楚王。

    一字亲王!

    郡王爵和亲王爵不可同日而语,当年建立李唐的时候,除了李渊的亲儿子外,无一人是亲王爵位,李唐宗室都是郡望爵位,其他的功臣撑死也只是开国郡公,开国县公。

    “诸位爱卿,可有人愿意前往长安担任使臣”李渊看向两列跪坐的百官。

    和长安官员喜欢做椅子不同,金陵的百官更加推崇流传下来的跪坐。

    出使长安这可是一份美差,但是也有相应的危险。

    很显然太上皇的目的是让太子李承乾继承大统,出使长安就就可以借此机会与李承乾结交,结交好未来的皇帝、

    但危险也有,最害怕的莫过于李世民要是不高兴了,一下子把他斩了,或者不肯让太子前往金陵,到时候两头难办。

    “微臣陆信毛遂自荐,愿前往长安。”陆信起身一拜道。

    “陆侍郎”李渊微微有点诧异,但稍一想,便明白了。

    陆信将两个侄女塞到了他的后宫,虽然他现在还未宠幸,但是为了缓和与世家的关系,还是依照约定封她们两人为贵妃。

    想来应该是她们回家探亲,报喜不报忧。

    让陆信还以为皇帝有多么宠爱这两个妃子。

    若是能诞下一两个麟儿。

    啧啧,那就是预备的太子之位。

    &



第一百三十三章:劝服
    李渊眸子里闪出一道隐晦的精光,从怀里掏出一张奏折,署名是楚王李孝恭,加盖玉玺等印绶,蝇头大小的正楷整整齐齐,看起来很有说服力。

    他将奏折拉开,里面的内容就显露了出来,字字珠玑。

    “在吴县汪家村剿灭白莲教教众三百余人,尽皆用大火焚烧致死”慕白衣看着奏折内容,心里一震,吴家村正是他们的一个藏匿窝点。

    “还有洪州、饶州、黄山、泗州、徐州等八州三十二县的据点被官府成功摧毁,杀死白莲教众共计三千四百五十八人。”李渊将奏折收好重新放回了怀里。

    “白衣,你不说,不代表你手底下的人不说,嘴巴严实的人可不多。”

    在金明寺捕捉的白莲教众大概有四百多人,李渊一一进行审问,如同疼痛不能让他们屈服,他就采用后世的心理刺激,比如在美国监狱实验的隔屋放血心理压迫。

    将犯人关在黑漆漆的屋子,然后假装划破血管,另一间屋子用水龙头模拟血滴下来的声音,这种临近死亡的感觉甚至比十指穿心更让人感到可怕。

    “那你今天来找本教本姑娘有什么事情”慕白衣脸色冷若寒冰,刚想说本教主,却突然发现她的焚香教已经没了。

    “焚香教灭了,但是还有白阳教,青阳教,白莲教可不仅只有你们!

    白衣,朕问你,你真的那么相信白莲教的无生老母吗”李渊问道。

    在起兵的时候,不仅只有焚香教一家,还有青阳教,以及众多小教派。

    这些教派想要完全打击还是很艰难的。

    他费劲千辛万苦,耗费大量财力物力才勉强消灭了焚香教,这一个白莲教的分支。

    既然完全打击不行,那也只有对症下药,进行辟谣了。

    而只要慕白衣出面辟谣,那么将事半功倍。

    “信!怎么不信记得我幼年的时候,师傅曾经表演过分尸重生,那绝对是真的,不可能有假!”慕白衣坚定道。

    她记得大概是她五六岁的时候,那时候刚记事,惠静师太表演了一个魔术,最初她以为是江湖卖艺的,可是没想到那竟然是真的。

    惠静师太从杂物箱里面取出了一个绳子,绳子很长,在空中一扔,就在天上定住了,绳子的另一端直上云霄,很长很长,然后一个小沙弥爬啊爬,最终上到了天庭,摘了蟠桃,然后被天上神将发现,将头颅扔了下来,过了几刻钟头,又将身体的其余部位扔了下来。

    惠静师太也不恼,将小沙弥的尸体装进了杂物箱,等了片刻钟头,小沙弥又自个爬了出来。

    “那只不过是障眼术而已,一些小的江湖把戏上不了台面。”李元对此嗤之以鼻。

    这段故事他也听说过,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面,篇名叫“偷桃”,讲述的是在济南府过春节时江湖艺人弄的把戏,蒲松龄也不知道其中道理,但在后面注明听说白莲教能表演这个把戏。

    蒲松龄的鬼怪故事杜撰居多,可能是夸大了其中的神异。比如在箱子里面暗设机关,将小沙弥提前藏在箱子里,然后上去的那个是假人。

    那些乡野村夫连字都不会写,十传百,百传千,越传越神乎,最后就是奇妙的仙术。

    “怎么可能!本姑娘亲眼所见!”慕白衣瞪大了眼睛,看着李渊就像是看一个愚昧的凡夫俗子在怀疑神的伟力。

    “呵呵,亲眼就不会出错吗最容易欺骗的就是眼睛,再说现在的惠静师太呢朕可不记得他还活着,早就被五马分尸”李渊轻蔑道,他在前世也看过不少魔术,那些魔术虽然很神奇,但都有方法可以进行复制,常人只是不明白其中远离。

    记得他在美国达人秀看到的魔术师竟然在观



第一百三十四章:孤儿院
    很幸运,慕白衣比那些“乞儿”要幸运的多,她选进了白莲教的内部,但是其他的孩子呢

    死了也就死了,谁还会关心他们

    或许慕白衣还可能以为他们是天生的,白莲教是善良的,给了他们活下来的机会

    是的,你见过那个邪派光明正大的在自己脸上刻上六亲不认的字样

    就连劫匪打劫,也会取个花巧的名头,劫富济贫嘛。

    “白衣,你醒醒,清醒的看一眼白莲教内部的龌龊。”李渊叹道。

    在其位,谋其政。

    焚香教虽然已经被毁了,但其他的教派依旧顽固生存。想要打击摧毁白莲教,非慕白衣不可。

    他拍了拍手,从过道处走出一对狱卒和一些禁卫,在他们的后面则是牵着绳子攀爬的小孩子。

    断手断脚的残疾孩子,走路很困难。

    但在脏乱蓬松的头发下,污浊的面孔上有着明亮清澈的眼睛,眼睛里包含对生的希望。

    他们跪伏在地,向蠕虫一样向前挪动,单薄褴褛的破烂衣衫隐隐能看到他们瘦小的身躯,骨瘦如柴,看不到有血肉的存在,只是被皮囊包裹的骷髅架子而已。

    “他们本来都是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可能现在还依偎在母亲怀里,但你看看”李渊鼻子有些发酸,想要说也说不下去了。

    城市里有太多的残废儿童绝对不寻常,在古代如果有残疾,会选择直接溺死或者挖坑埋了。(不必对古人这种不人道的行为产生批判,古代维持一家老小的吃食就很难了,何况要养一个废物,就连现代的家庭也很勉强。)

    罪恶往往根深于贫贱。

    李渊深谙这个浅显的道理,直接派人跟踪各个城市乞儿的下落,看是否有人故意以此为生。

    果不其然,乞儿之间哪会有什么组织,都是些黑恶势力为了谋财,所以利用这些乞儿的残像骗钱。

    别小看这个行业,可是暴利!

    乞讨回来的钱财收入囊中之后,只给这些乞儿一个发馊的馒头,一碗清水就可以维持了,如果遇到生病,直接丢在荒山野岭,让过路的野兽吃了完事。

    白莲教在这里面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

    李渊于是让官府派遣顺藤摸瓜,果然找到了几个白莲教的窝点,一网打尽。

    “他们就是让白莲教割断了手脚,吃了哑药,才成了现在这一副模样,朕需要你来帮朕,彻底铲除白莲教这个毒瘤,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你口口声声骂朕是狗贼,可是自从朕来到金陵,轻徭薄赋,积极开垦荒地,让耕者有其田,劳者有所得,如果这样的朝廷和帝王还是你们白莲教的恶世,那朕无话可说!”李渊正色道。
1...6768697071...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