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大宋做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吴仲达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对等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有什么样的领导,就会有什么样的下属。你可以将此理解为个人魅力的影响,也可以将此理解成下属为了保住自家饭碗的转变。宋徽宗赵佶贪图享乐,不纳忠言,身边自是充斥着擅于逢迎拍马的小人。而张宝却是个务实派,为了保住自家的饭碗,更为了证明自身的才干,大宋的官员自也就变得比过去更加务实一些。

    说白了,过去的大宋官员可以为了面子不要里子,哪怕是吃了大亏,只要面子上过得去,这个亏他也认。而如今的大宋,却是面子里子全都要,当然若是为了里子,面子也是可以暂时不要的。

    像此番西辽遣使前来商议两家结盟共抗金国一事,要搁徽钦二帝之时,朝廷早就传得天下皆知,各种歌功颂德的声音也会充斥在赵佶的耳边。但现在是张宝执政,受他影响锻炼出来的官员,对于宋辽结盟一事,首先想到的却是大宋实际能得到的好处。

    耶律远山所说的什么西京道归于大宋之说对大宋官员来讲简直就是无稽之谈。西京道自古便是汉家故地,只是被辽国占据一时,如今重归汉家,跟西辽的耶律大石有什么关系还需要他的认可笑话!

    主政者好实利而不好虚名,这对一个国家来讲是好事。国家的一切并不单单属于个人,主政者不过是负责如何使用好这笔财富。没有任何权利借助这个机会为个人谋私利,赚好处。其实单是做了这个主政者,所得的好处就已经远超常人,再谋私利,那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国家,并非个人的私有物。国家的财富,也并非个人的藏宝库。张宝并不在意是否能与西辽结成盟友,一是以大宋目前所拥有的军力,要独立对付金国也是没问题的;二是据张宝所知,西辽远没有耶律远山所言的那样强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早在担任大宋相国以前,张家的情报触角便已经延伸向了大宋以外,只不过那时张宝还未在大宋当家作主。情报部门的工作重点,依旧还是大宋及其周边区域,而在此之外的地方,情报人员大多选择了“蛰伏”。

    而在张宝担任相国一职以后,张家的海军成了大宋的海军,张家的安东军也成了大宋的官军,凭借大宋海军的强大,大宋的影响范围一下子变扩大了几乎是原来的一倍,大批过去被张家海军“清理干净”的土地成为了大宋安置流民的新去处,而原来处于蛰伏状态的大宋密探也纷纷被激活,开始为大宋送回一条又一条来自各地的情报。

    耶律大石不愿像耶律敖卢斡那样归附大宋,他带领着愿意追随他的近万辽人出走。而张宝并不希望让耶律敖卢斡为难,便命人准备了一批粮草辎重礼送耶律大石“出境”。不过说是礼送,但实际上在追随耶律大石离开的辽人里,属于张家的密探也随之同行。

    汉辽杂居多年,除了少数顽固派一直坚持着汉辽不同的观念外,大部分汉辽百姓的关系其实还是挺融洽的。毕竟汉人的生活方式,远比游牧民族要安逸,而汉人所拥有的文化,也对一些辽人权贵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汉辽融合并不困难,毕竟两族已经融合了百余年,尤其是在耶律余里衍嫁给张宝以后,辽人对于张宝的支持也就达到了最高峰。

    明眼人其实都心里清楚得很,张宝与那个位置其实也就是一步之遥。过去张宝不迈那一步是人望不足,贸然迈上去容易扯着蛋,但随着这四年多的发展,张宝的“贤明”也算是达到了“深入人心”的初级。而且不怕不识人,就怕人识人,有当今官家赵谌这个配角的村托,人们也瞧不出个好坏,可有了赵谌这面镜子作为对比以后,大部分人的心里不约而同的认为还不如让张宝早日“名正言顺”的好,赵谌那“烂泥扶不上墙的阿斗”实在是有点碍眼,刚继位那会还有点奋发图强的模样,可越到后来越是本性暴露,与他祖父还有他老子一个样,全是知难而退,知难而绕的懦弱性格,这样的人能领导新生的大宋向给大宋带来奇耻大辱的金国报仇雪恨

    无论是军方的将领,还是朝堂上文官,对于张宝“谋朝篡位”一事都是持支持的态度。哪怕不公开支持,也采取这默许的态度。朝堂上的形势现在是一边倒,过去还有保皇派为赵谌发几句声,但现在,张叔夜、徐槐也沉默了。只是一心闷头做事,至于皇权的归属,保皇派选择了明哲保身。而过去的中立派,则是不希望因为权位的更迭而影响到了大宋朝廷的正常运转。

    现在的大宋,国土是过去的一倍有余,东至倭国四岛的北海道岛,南至后世的马来西亚、印尼,西至西夏的沙洲,北至西京道北部的内蒙古草原。人口过亿,常备军力达到了七十万,钱粮辎重更是无数。

    而反观耶律大石西辽,耶律大石这两年看似混得风生水起,但实际上西辽并没有耶律远山口中所吹嘘的那样强大。耶律大石及其追随者说难听点就是一群亡国之人,对常年生活在中东区域的人们来说,耶律大石他们是外来户,不足以信任。

    耶律大石虽然通过强大的武力征服了周边的势力,增强了自身的实力,但同时也埋下了极大地隐患。一个依靠强大武力才聚合在一起的势力,当强大的武力不在的时候,那些被聚合起来的势力也会作鸟兽散。

    耶律远山说西辽有带甲之士十万,这话压根就经不起推敲。或许以耶律大石的能力的确能够组织起一支人数达到十万的东征大军,但这支大军却未必愿意为耶律大石的复国大业而卖死力。为了鼓舞人心,耶律大石势必要向他的“勇士们”许诺。

    可问题是辽国已经亡了,耶律大石拿什么来兑现他早先所许下的承诺。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叫花子,许诺事成之后重金相谢,可信吗就算耶律大石的人品坚挺,再加上东征军的将士也信任耶律大石,那到兑现承诺的时候,耶律大石势必要对占领地搜刮一番,那一场好好的复国之战,也就变成了引狼入室的祸国之灾。

    羊毛出在羊身上,对耶律大石是复国之战的东征,对那些本不是辽人的中东人来讲就不是了,等他们到了大宋,见识了大宋的花花世界,能忍住不动手抢到那时,张宝恐怕就要在与金国交手之前先跟耶律大石分个高上了。

    &n



第三百五十四章 诸事缠身
    宋金两国要开战了!对于战争的来临,两国百姓的表现也是截然不同。距离金人南下掳去徽钦二帝还不到五年,这短短的五年光景,还不足以让自尊被金人踩在地上蹂躏的宋人忘却当年的屈辱,金人嚣张跋扈,残暴无道的形象依旧令人记忆深刻。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句宋太祖对唐后主的名言,恰好说明了此时大部分宋人的心态。复仇还是在其次,关键是宋人害怕呀,好不容易才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了一些,可一想到金国的那伙强盗就在旁边虎视眈眈,这心里是怎么也不踏实。

    如今的大宋官军,战斗力的确是有保证的。要怪也只能怪当年宋军无能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以至于大部分百姓的心里,对自家军队是否能够保护自己有所怀疑。而想要消除百姓心中的这种怀疑,唯一的办法便是胜利。不断的胜利,击败一个又一个百姓心里认为强大的敌人,才能让百姓相信自家子弟兵的厉害。

    金国,是大宋的头号大敌,只要打败了昔日在宋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的女真人,大宋百姓才能彻彻底底的挺直腰杆。所以当朝廷正式对外宣布即将对金开战的消息后,百姓的参战热情极高。

    而随着张宝等人这几年的努力,大宋过去重文轻武的现象得以缓解,再不是过去想要出人头地只能走科举入仕为官这一条独木桥,那些书读得不怎么样但却练就一身勇力的人也有了凭借自身本事博取一份富贵的机会。

    如今的大宋文武分家,内部各有一套升迁的章程。文人想要以武人会以武犯禁为借口加以干涉兵事,那张宝就会以儒会以文乱法予以反击。文人别想事事管着武人,而武人也不必再像过去那样对掌握着他们命运的文人卑躬屈膝。

    人的积极性是需要想办法去调动的!一潭死水,自然就会蚊蝇滋生。文人升迁看政绩,武将升迁则凭战功。标准明确了,再不似过去那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文武百官做事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不少。

    张宝不希望把宋金之战打成持久战,虽然已目前大宋的国力计算,即便与金国拼消耗,拼到最后也是大宋会赢,可那样一来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太大。张宝以做买卖起家,骨子里都有一股商人气息存在,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才是张宝的最爱。

    想要速战速决,那在选帅的时候就需要慎重。宋金之战是一场国战,张宝作为大宋相国,再加之张宝的性情,他是不可能老老实实待在汴梁等候战果的传来,“御驾亲征”那是必然,但张宝所率的只是宋军中的一路,而此番宋国伐金,却不仅仅只有张宝这一路。

    要么不动手,动手就要你命。张宝不喜欢拖泥带水,既然决定了开战,那就一次解决问题,不留任何后患给自己日后“解闷玩”。经过这近五年的执政,张宝个人在大宋的名望已经超过了大宋的现任官家赵谌,张宝已经不需要再玩什么“养匪自重”那一套。金国的危险性还是存在的,既然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那自然是尽早除掉比较稳妥。

    除了张宝这一路宋军外,还有高丽、西京道各一路,而;另外两路大军的大帅人选,却让张宝有些犯难。倒不是无人可用,而是张宝觉得适合的人选有点多,让张宝不好选择,这手心手背都是肉的……

    大宋的周边,除了金国还有一些战斗力外,其他的国家不是已经认命对大宋俯首帖耳,就是苦苦支撑自身难保,宋军想要在这种对手身上捞取军功也就有了一点难度。宋金开战,也意味着在以后不断的时间内,大宋军方的升迁会以个人资历作为衡量标准。没有了对手,上哪赚军功去

    不过张宝是个拿主意很正的人,并不会因为他人的意见便轻易更改自己的决定。除了自己亲自挂帅的中路军外,左路军,即由西京道出兵的宋军主帅人选,张宝选择了许贯忠;右路军,即由高丽北部出兵的宋军主帅人选,张宝则交给了萧家穗。

    许贯忠人称小张良,萧家穗也被称为病药师。张良,大汉三杰之首;药师,即大唐军神李靖。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绰号,这话虽也不能说是绝对正确,但搁在许贯忠、萧家穗的身上,张宝认为还是实至名归的。由他二人担任主帅,张宝可以很放心。

    主帅的人选定了下来,接下里便是选将选兵。为了照顾大宋的经济恢复,这两年大宋的军方过得有些清苦,可一切都是为了大局,即便日子清苦了一点,但军中的训练却是一天都没有落下。

    大宋过去对外号称有禁军百万,但那里面混杂了多少水分,那就无从查清了。瞒报人数冒领军饷这种事几乎已经成了大宋禁军内部的“潜规则”。但随着张宝的上台,他对不具备战斗力的大宋禁军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整改。过去那些靠关系混进禁军当值却又无半点本事的废物,统统叫张宝赶回了家。不服那好,那就先聊聊这些年瞒报人数冒领的军饷都上哪去了这个问题。

    一般一涉及这个问题,那些心里有数的人也就乖乖收拾行囊灰溜溜的离开。当然也有不信邪的,觉得法不责众,可结果的却让他们后悔不迭。军队的作用有两个,保家卫国,开疆扩土,若是这两个作用起不到,那这军队还是趁早解散的好,省得浪费国帑。

    而张宝选择对大宋禁军开刀的时机也正恰是时候,大宋百姓刚刚才从金人的噩梦中苏醒,心有余悸得很。而大宋官军在金人南下时的无能表现,更是让大宋百姓感到失望透顶,那些被张宝踢出了禁军的家伙即便大叫不公,听到的人也大多不会对其报以同情,反倒认为张宝做得没错。养条狗还知道遇到生人进家的时候汪汪两声,而那些禁军中的某些将领,畏金如虎,养之何用

    张宝以安东军为主干,以募兵的方式重新选兵,以高额的军饷以及完善的军属待遇迅速以青壮男子替换了禁军中那些年龄不合格的老弱病残,在经过一两年的训练,新生的大宋官军此时所欠缺的,也就是一些实战的经验。虽然宋军平时也有实战训练,但训练终归还是训练,远没有进行真正的实战有效果,当然那样做的伤亡也会很大。

    此番对金宣战,既是大宋对过去金人在大宋国土上肆意妄为的一次报复,也是对大宋官军



第三百五十五章 选将
    当武力相当的时候,智谋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在大金国内部还有不少人坚持宋人孱弱,不堪一击的观点。但对已经与安东军交过手的完颜宗翰、完颜宗弼等人而言,如今大举来犯的宋军,不好对付。

    女真人的武勇,未见得就真的能像过去在战场上那样所向披靡。而对于宋军是否有战斗力一事,完颜宗弼最有发言权。谁让他是三年前与安东军交过手的人呢。而完颜宗弼很显然不太愿意提及三年前在高丽北部与安东军交手的经过,被逼问得急了,也只是以不容小觑来敷衍搪塞。

    完颜宗弼向来骄傲自大,能让他在这时如此“谦虚”,只能说明三年前在与高丽安东军的交手中他吃了不小的亏,以至于不愿去回忆。

    如今大宋即将开始对金北伐,金国上下为求自保,自是也只能应战。但在选帅方面,除了决定了一个完颜宗翰负责左路外,剩下负责中路以及右路的人选,朝廷却是迟迟未定。后来得知张宝会率部亲征,完颜晟当即自领了中路人马的大帅,可还有一个右路的元帅需要确定下来。

    倒也不是没人向完颜晟毛遂自荐,只是完颜晟却没有一个中意的。按照张宝的用人习惯,中路宋军由他亲自率领,那左右二路的领军大将必是张宝的亲信心腹。既有能力胜任又深得张宝信任,左路西京道的宋军元帅还不确定,但右路元帅若是不出意外,恐怕就是三年前与完颜宗弼交过手的萧家穗。

    对于张宝的过往,完颜晟早已让人打探清楚,高丽作为张宝的重要据点之一,能够留守此地的人必是张宝的亲信。而高丽接壤大金,那留守的人就不仅仅是要深得张宝信任,其人的本事,恐怕也是出类拔萃。

    完颜晟心目中的人选是完颜宗弼,但让他感到诧异的是,完颜宗弼似乎不太愿意去会会他的老对手,对完颜晟的建议推三阻四,直到完颜斜也看不下去主动请缨,完颜晟这才不得不作罢。只是完颜斜也这些年遵守“韬光养晦”的策略,身体早已被酒色掏空,此时即便他有心上阵,完颜晟也不放心让他去,万一死在半道上,那不是还没开打就打击了自家的军心士气。

    完颜斜也有心无力,完颜宗弼有力无心,剩下的要么有胆无谋,要么无胆亦无谋,都不是可堪大用的人。完颜晟很着急,宋国已经开始磨刀霍霍,而他们这边还在为“选大厨”烦恼。

    打仗非同儿戏!宋国也不会君子到等金国做好了一切准备后才动手,留给金国准备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而完颜斜也也是在这个时候向完颜晟推荐了一人,算是替完颜晟解决了燃眉之急。

    郭药师,原是辽国一汉将,辽国式微后,郭药师便率部归顺了金国,从而摇身一变成了一军主将。虽然这支由汉辽组成的杂牌军在金国的待遇不高,但好歹也是站对了队伍,处境远比那些沦为了金人奴隶的同族要强一点。

    郭药师是个追逐名利二字的野心家。忠臣不事二主那套对他没有丝毫作用,惟有利益,才是促使他做出决定的主因。当年郭药师看出了辽国必亡于金人之手,便果断抛弃了旧主转身投入了女真人的怀抱。而在金人南下侵宋期间,郭药师的人马也被金人当做了马前卒一同随军南下。

    金人败退后,郭药师也就率领着他的残部一同回到了金国。不过手里拥兵数万时的待遇跟损兵折将后的待遇那是明显不同。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的郭药师也就失去了金人的关注,逐渐销声匿迹。没想到郭药师竟然跟完颜斜也搭上了线,并且还得到了完颜斜也的保举。

    完颜晟并不相信郭药师的能力,但完颜斜也力荐,再加上完颜宗弼托病不肯接过这个烫手山芋,完颜晟只能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同意了完颜斜也的建议,由完颜斜也挂帅,而在军中则由郭药师负责指挥的折中意见。

    此决定一出,立刻便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诸多臣子集体反对完颜晟将一方元帅的重任交给一个汉人降将的决定。但完颜晟心意已决,而且在朝堂上完颜晟还用上了杀手锏,一句谁反对谁来,立马便让那些反对的人哑火。

    完颜宗弼那样骁勇善战的人都不愿意挂帅去高丽战线会会老朋友,他们这些人去了岂不成了送人头。人若是想要长寿,自知之明很重要,只有清楚自己的斤量,才不会去做对自己来讲力所不及的事。

    可完颜晟对这帮人的自知之明却是深恶痛绝,平时叫唤的比谁都厉害,唯恐吃肉的时候少吃一口,现在需要出力了就又开始退缩,而且更过分的是,自己不吃还不想给别人吃,太不要脸了吧

    若不是顾忌颜面,完颜晟真像对着那些私心太重的臣子破口大骂,但他同时也知道这个时候不是金国内部闹矛盾的时候,努力压下了心头火,这才开口宣布了自己的第二个决定。为了能够“御宋于国门之外”,完颜晟有意主动出击,争取将三路宋军抵挡在金国境外。

    完颜晟会这样想倒也并非头脑发热,而是确有一定道理。放宋人入境,就如同家中放进来一个强盗,无论最终是否将强盗打跑,受损失的肯定是自己家的瓶瓶罐罐。而将宋军抵挡在金国境外,那战场也就换成了宋国境内,那样受到损失的也就成了宋国。

    想法是不错,可一提到出兵,宗族势力顿时又全都成了哑巴,谁也不愿先出头将自己手中的兵权分给完颜晟一点。而完颜晟今日也是铁了心要在这些铁公鸡身上拔毛,将众臣一个个低头不语,完颜晟也恼了,大声吩咐道:“来人,把大门给朕关上,今日不说出个结果,谁也别想走。”说完,完颜晟自己先开溜了。众臣一见刚想要追,就被早有准备的宗本带人给逼退回众人自己的位置。
1...130131132133134...139
猜你喜欢